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可视化呈现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可视化呈现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可视化呈现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可视化呈现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可视化呈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可视化呈现    类3为学习理论研究,包括学习理论、知识结构、布鲁纳、学习过程4个关键词。美国的心理学家于二十世纪下半叶,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投身于教学及教学理论研究。比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施瓦布的探究教学理论、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等。尤其是随着教学范式的转换,学习理论和学习过程研究受到我国越来越多教学研究者的青睐。因为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既需要重视知识结构,也需要借鉴学习理论。2

2、4类4为教学改革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最优化、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15个关键词。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教学理论的革新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同时,教学理论的革新也为教学改革推进提供了科学向导和理论指导。25教学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要素等方面的改革。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中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连接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桥梁。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着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任

3、何一场教学改革,都是对特定文化背景下教学现象和教学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是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有效的中介。26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理论研究者的理论成果被验证、修订、发展,教学实践工作者面对的具体问题被解决,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10教学最优化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发现教学理论、暗示教学法都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考察和理性思考形成的。25如我国裴娣娜的主体教育实验、叶澜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实验等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教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共同合作。领域2:课堂教学研究,包括课堂教学

4、和对话教学两个关键词。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既是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被检验、修正和补充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主要场所。随着教学范式的转换,“独白式”教学之学生学习主动性、主体性与参与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话教学得到教学研究者的重视。27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建构和意义理解,对学生学习实践具有引领作用。29领域3:教学实践研究,包括教学实践、教学论、建构主义三个关键词。教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支持,同样,教学实践的顺利实施也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缺乏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是盲目的,缺乏教学实践支持的教学

5、理论是空洞的,易成为“空中楼阁”。只有正确理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问题,才能促进二者共同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29这促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得到普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信息传输的通道得以拓宽,教学和学习质量得到提高。30毕竟,教学是一种面向生命主体、重视内在体验、关照动态生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活动。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者。每位学生的学习都是基于自己的原有经验系统,对新知进行编码

6、和加工的基础上不断内化的。32p97(四)教学理论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在图2教学理论研究高频关键词共词知识图谱中,37个高频关键词所处的具体位置用小圆圈表示。其一,代表高频关键词的圆圈距离战略坐标中心点越近,表示这些高频关键词的影响力越大。如教学理论、教学质量、教学理论研究、指导教学、知识结构等高频关键词的圆圈距离战略坐标中心点相对比较近,表示这些高频关键词的影响力相对比较大。其二,代表不同教学理论高频关键词的圆圈之间的距离越近,表明这些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如教学目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之间的距离较近,教学任务与教学手段之间距离较近,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之间距离较近,表明它们彼此之间的

7、关系比较密切。其三,教学理论高频关键词所处的四个象限代表不同的研究空间与可能趋势,具体分析如下: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学理论研究来讲,领域1主要分布在一、二、四象限,领域2分布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领域3分布在第三象限。具体来说,领域1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改革、教学原则、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最优化等集中在第一象限,表明这些高频关键词处于教学理论研究网络的中心,而且教学理论领域内部联系比较紧密。领域1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凯洛夫、赫尔巴特、赞科夫、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和教学论研究,领域2的课堂教学处于第二象限,尽管这些高频关键词的结构比较松散,

8、但他们有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空间。领域1的布鲁纳、教学研究、知识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领域2的对话教学,领域3的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实践处于第三象限。这些高频关键词内部连接比较紧密,表明已经有研究者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布卢姆、指导教学、学习过程、教学单元、教学观、暗示教学法、教学理论、学习活动等处于第四象限。但这些高频关键词在整个教学理论研究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尚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33四、研究建议通过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发现亟需关注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加强教学基本理论研究。随着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持续升温

9、,近些年有关教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论文逐渐减少。殊不知,教学理论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只有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教学实践要求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理论,才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只有加强教学基本理论的持续研究,才能提高教学理论的指导性、适应性和科学性。第二,加强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旨在为教学实践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并基于教学实践进行理论建构。该如何提高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力?首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联盟与合作。作为教学理论工作者,需

10、转变思维方式,走进课堂教学,重视教学实践的丰富性;作为教学实践工作者,需正视教学理论的实践价值,能够运用教学理论解释、指导和改造教学实践。第三,加强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教学理论研究将眼光投向国外教学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是必要的,但也要关照本土的教学理论研究。若过分依赖国外的教学理论,会导致教学理论研究与我国的教学传统越来越远,甚至出现利用国外教学理论否定我国传统教学的偏激观点,很难实现我国教学理论的持续发展。对此,只有根据我国的教学实际情况,对国外教学理论进行检验和改造,对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加以继承、发扬与创造,才能不断地发展适合于我国教学实践需求的教学理论,增强我国教学理论的“生命力”。注:1蔡宝

11、来,王会亭.教学理论与教学能力:关系、转化条件与途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迟艳杰教学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兼论我国教学论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1997(4)3李森教学理论与实践:转化方式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3)4徐继存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5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王鉴.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20年:从定位到联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7杨丽,温恒福近30年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分析j教育研究,20

12、11(3).8王策三我国十年来教学理论的进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0(2).9陈晓端.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90年代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统计分析j.1998(1)10张天明.1980年以来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回顾、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1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12郭文斌知识图谱:教育文献内容可视化研究新技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李定仁,罗儒国.教学理论应用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4徐继存,论教学理论的可行

13、性及其条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6)15郝志军教学理论的成分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16徐继存,赵昌木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5(1)17徐继存,赵昌木主编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杨军,布鲁姆的教学理论与差生转化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4)19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徐继存,罗儒国教学理论应用辨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2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蒋晓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1).23甄德山赞科夫对教学理论的贡献兼论赞科夫与凯洛夫教学论思想的异同j.外国教育资料,1982(5).24英格,欣怡布鲁纳的教学理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2)25李定仁论当代教学理论革新的主要趋势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26宗秋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探微j教育研究,1994(9)27孔企平教学策略的转型:从独白走向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6(6).28周兴国对话教学:有待进一步澄清的几个问题对当前对话教学理论研究的审视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7)29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