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研究_第1页
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研究_第2页
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研究_第3页
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研究    蒋宇熹摘 要:福克纳是美国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名作家,也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为美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福克纳的小说中,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意识,本文主要从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语言、独特的人物形象刻画、乡土气息的生活环境来探讨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关键词:福克纳;小说;乡土意识美国作家福克纳是以描写“邮票般大小的故乡”里的人和事而著称的,他是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构筑无限的时间领域,构筑象征性的精神家园。在这个自己的小天地里,作者把当时社会的变迁深刻融入到里面,使自己的乡村情结得到了充分的

2、表现,并在这一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下得以升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一、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语言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首先表现在他的乡土语言上。他的一些长篇小说中语言冗长晦涩,是那种附庸风雅的所谓文人的语言,自从他听从安德森的建议离开文人圈子回到自己故乡后,他便开始使用乡土语言,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他擅长使用一些艺术手法例如比喻,夸张,幽默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感情,借助对笔下人物的语言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对此既有同情也有哀怨忧伤。例如在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写到:“她那双凹陷在

3、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活像揉在一团生面中的两个煤球似的眼睛不住的移动着.从这些口语式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福克纳的乡土语言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而这也是他乡土情结的一种艺术表现。二、独特的人物形象刻画福克纳的乡土情结还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刚才说到他的语言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正是这样具有鲜明特色的语言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我主要是对人感兴趣,对与他自己与他周围的人,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方,与他的环境处在矛盾冲突中的人感兴趣。”还是以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艾米丽是乡村里传统贵族的代表,同时又是一个现代人的典型。喧哗与骚动中的凯蒂漂亮,热情,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美好

4、体现。但是在众人眼中,凯蒂放荡不羁,但是她的叛逆,她的悲剧是对整个社会的控诉。同样的小昆丁也是一样,她的叛逆行径也是与“南方淑女”形象大相径庭的。还有地位卑微的黑女佣迪尔西,作者满怀激情的歌颂她的美德。福克纳说过:迪尔西施我自己最喜爱的人物之一,因为她勇敢、大胆、豪爽、温存、诚实。她比我自己勇敢的多,也豪爽的多。”但是在福克纳笔下不仅仅是歌颂一些正面人物,也有很多是对乡村人物丑陋的一面的揭示上。例如对丑陋人物斯诺普斯的刻画,阴险程度超过夏洛克,邪恶程度胜过撒旦,聪明程度胜过于连,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而复杂的人物的刻画,使英语中多了一个新的词汇-斯诺普斯主义。总之,作者对这些乡土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是作

5、者精湛的艺术功底的表现,同时也是源于作者的乡土情结。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作者所熟悉的生活,也很难塑造出这样鲜活的人物形象。三、乡土气息的生活环境作者乡土情结还表现在乡土人物所生活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生活环境中。福克纳对故乡的深沉的爱,使他的笔下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他对这些是发自内心的爱,他曾说过“这块土地,这个南方,得天独厚,它有森林向人们提供猎物,有河流提供鱼鲜,有深厚肥沃的土地让人们播种;有滋润的春天使得庄稼可以发芽,有宁静的秋天可以收割,有短暂温和的冬天让人畜休憩。”他深爱着这块土地,但是当美国南北战争的冲击波及故乡,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南方带来巨大的社会灾难时,福克纳心中也是矛

6、盾的,他本人是种植园主家庭出身,在思想上与南方种植园主是保持一致的,但是他深知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新南方的崛起也是历史的必然,在这样的历史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会发生巨变,在这一历史转型期,福克纳的思想也是矛盾的,他只能做出痛苦的选择,批判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批判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对故乡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实际上,作者正是借助这一矛盾心理,更进一步深化了他的乡土情结,同时也使得他的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与延伸。四、结语总之,福克纳作为南方作家的代表人物,源于对自己民族的深沉的爱,对故土的深沉的爱,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以故土作为人物的生活背景,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乡土意识,正是这种乡土情结,也使得作者的作品更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和艺术价值,福克纳成名后买下自己生活的一片树林,可见作家的乡土情结不仅仅是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更是深入作者的骨髓。参考文献:1李徽昭.论“乡土意识”及其本土价值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2张兴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命运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