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点彩红细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 性RNA,碱性亚甲蓝染色后,呈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瑞氏染色后,颗粒呈蓝黑色。2、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 左移3、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 5叶以上者或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4、异型淋巴细胞: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梅毒、布鲁氏菌、弓形虫感 染、药物反应等情况下,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共分 三型。I型(空泡型,浆细胞型),11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山(幼稚型)。5、ABO血型抗体:分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
2、天然抗体是在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下铲射过的抗体,以IgM为主,免疫性抗体是在无觉察的免疫刺激下产生的抗体,有IgM,IgG,IgA,主要是IgG。6、尿渗量:是反映溶解在尿中的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量的一种指标,是表示肾脏排 泄道尿中的所有溶质颗粒的的总数量。7、 血尿: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分为三种。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 红细胞外形和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2、非均 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 ,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 34倍,尿中可见2种 形态以上红细胞。3、混合性血尿。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镜下血尿是指尿液
3、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 >3个/HP。8、夏科一莱登结晶:为菱形无色透明结晶,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而成。多见于阿米巴痢疾, 钩虫病,过敏性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管腔内的粘液栓中(粘液栓主要是由粘液、坏死脱落的细胞 和一些白细胞构成的)。9、 病理性尿蛋白: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 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10、 肾小管蛋白尿:是指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
4、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11、肾性糖尿:肾性糖尿(renal glucosuria)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肾性糖尿和继发性肾性糖尿。12、真性糖尿: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 致。当血糖浓度大于肾糖域 9.8mmol/L后,葡萄糖会从血液中漏到尿中,形成真性糖尿。13、蛋白值误差:14、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形态的血细胞形态学;研究细胞来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细胞生理学
5、; 研究血细胞组成、结构、代谢和血浆成分的血液生化学;研究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血液免疫学;研究血液病遗传方式和信息传递的遗传血液学;研究血液流动性和血细胞变形性的血液流变学;研究实验技术和建立实验方法的实验血液学等。临床血液学(clinical hematology)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学科,主要包括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15、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16、溶血: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作用下,细胞肿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17、免疫性溶血
6、性贫血:是指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某种抗体能与自己正常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引起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导致的一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18、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减少和(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获得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19、LDL受体途径:LDL受体不仅能识别 APOB100还能识别APOE,所以除能与LDL 结合之外,还能和含有 APOE的VLDL、3 -VLDL、LDL残基等结合,将它们吞入细胞内,使细胞从所摄取的脂蛋白中获得脂质(主要为胆固醇),此代谢过程称为 LDL受体途径。20、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 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
7、相反应蛋白,由肝细 胞合成,电泳分布 3区带。21、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22、同工酶亚型:有些同工酶在从组织进入体液后,进一步分化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即同工 酶亚型。23、 酶的活性单位: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温度、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时),在一分钟内催化1卩mol底物发生反应的所需的酶量作为1个酶活力国际单位(U)。24、 道南平衡学说:植物细胞与外界介质间有半透性质膜分隔,因细胞原生质内含有许多不能向膜外扩散的可离解的大分子,在此体系内可使外界溶液中的离子向细胞内积累,造成膜内外离子浓度不等,
8、但阴阳离子浓度乘积相等的平衡现象25、零级反应期:酶促反应以恒定的速率进行,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26、米氏常数Km :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不同的 酶,Km值不同。27、 酶的热稳定试验:利用不同来源的酶对热的稳定性不同,比较血清加热前后酶的活性的 变化来区别酶的器官来源。28、电渗:在电场的影响下,带电荷的液体对携带相反电荷的固定介质进行相对运动的现象。29、 阴离子隙: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即正常人血清钠、钾离子志贺与碳酸氢根、氯离子之和的差值,用mmol/L表示。30、 微量元素:指其含量是以毫克或更少/每千克组织来计算的元素。3
9、1 “酶胆分离”现象:急性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ALT明显增高,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 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与此同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 现。此为重症肝炎临终期的表现,预后极差。32、 二氧化碳总量:指血浆中各种形式的二氧化碳的总和,包括碳酸氢根(95%)、少量物 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及极少量的其他形式的存在二氧化碳。33、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 程的速度规律的科学。34、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功能。35、 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物质 为目
10、的的反应过程。36、 免疫活性细胞: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皆称为免疫细胞。依其作用不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淋巴细胞;第二类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第三类是以其他方式参加免疫应答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其中免疫活性细胞 只要指淋巴样细胞。37、免疫球蛋白:是 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存在于血液和体液 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执行体液免疫功能的一组球蛋白。38、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介导多种免疫 细胞间相互作用。39、免疫电泳技术:根据抗原及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电泳技术的高分辨力和具有微量
11、、 快速的特点,将凝胶内电泳与免疫扩散相结合的一项免疫学技术。40、 半抗原:某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41、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针对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42、M蛋白:M蛋白是浆细胞或 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大量的异常免疫 球蛋白,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43、 独特型:单个抗体分子(或B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分子)所具有的特征性结构,由抗原 结合部位(高变区)及邻近框架区一系列独特位所构成。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变区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由此而区分的型别称为独特型。独特型抗原决定
12、簇主要是由于超变区的氨基酸的差异决定的。44、 多克隆抗体:将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 决定簇的混合抗体,称为 。45、 免疫组化技术:指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借助可见的 标记物,对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检测。46、 荧光分析法: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 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47、免疫组化技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 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48、非均相免疫技术:指在免疫反应中必须分离结合型和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49、均相免疫技术:指
13、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和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50、 补体结合试验: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个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51、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使受体菌的性状发生 变异的过程。52、临床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因侧重研究感染性疾病快速、准确地检出病原体 的策略与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指导进一步合理用药和防止感染继续扩散的学科。是从事检出微生物和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门医学专业和应用学科。53、 热原质: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合成的菌体脂多糖。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54、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以细菌为宿主进行复制
14、的病毒55、 细菌L型: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称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称为原生质球(spheroplast)。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L型(L form)将能有效生长和增殖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称为。56、芽孢:是某些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二形 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57、 巴氏消毒法:方法有两种:一是61.1 C 62.8 C 30min ;另一是717C 1530s,目前主要用 于牛乳消毒。58、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59、 质粒:是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环状双股DNA,有时也可呈线状或超螺旋状。60、普遍性转导:在偶然条件下,细菌的DNA片段或小质粒可被错误的包装在噬菌体头部,成为一个转导性噬菌体。由于这种错误包装是随机的,可将细菌染色体任何部位基因包装入 噬菌体头部,因而这种噬菌体引起的转导称。61、 外毒素:是细菌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电气设备防潮绝缘保护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3篇
- 文物图像处理与优化策略-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国防紫外线晴雨伞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创新文化与企业绩效-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国茵陈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英文国际技术咨询服务合同(2024版)
- 2025年度服装出口合同履行与时尚潮流趋势分析协议4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柴油机(车用)飞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体育场馆地下停车场设施采购合同
-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CSSD职业暴露与防护
- 饮料对人体的危害1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三 移动商务运营内容的策划和生产
- 中考记叙文阅读
- 产科沟通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