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兰亭集序导学案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知识链接】1解题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
2、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2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3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
3、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王羲之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法,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雄逸流动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这种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 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4.时代背景两晋政
4、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5.文章背景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51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谢安、孙绰、支遁
5、、谢万、许询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人在兰亭修禊集会,做曲水流殇之饮(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余姚令谢胜等15人不能赋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其中11人各赋两首,15人各赋一首,共得37篇。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修禊”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原定为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洗濯,祓除不祥。魏晋后固定在三月初三日,并且迷信色彩淡化,节日气氛增强文人学士喜欢在这个日子于水边举行高雅的集会,老百姓也都出去到水
6、边郊游。6.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例如: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预习检验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癸丑 ( ) (2)会稽 ( ) (3)禊事 ( ) (4) 激湍 ( ) (5) 流觞曲水 ( ) (6) 游目骋怀 ( ) (7)放浪形骸 ( ) (8)临文嗟悼( ) (9)感慨系之( ) (10)齐彭殇 ( )为妄作2填空。(1)王羲之字逸少, 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 ”之称。他曾任右军将军,所以世称 。(2)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的更大成就在于书法艺术。它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
7、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历史上被称作“ ”。(3)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3兰亭集序中对兰亭美景的描写有哪些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背诵。 4兰亭集序写作的缘由是什么?作者在文中都写了什么内容? 5朗读全文,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自觉默写)。 课后反思: 兰亭集序导学案2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朗诵法
8、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一、课堂训练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 通 趣舍万殊 通 2.解释划线词语:(1)修禊事也 (2)俯察品类之盛 (3)所以游目骋怀 (4)足以极视听之娱 (5)夫人之相与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8)死生亦大矣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齐彭殇为妄作 (1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 斯: 3.指出特殊句式类型:(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5)当其欣于所遇 (6
9、)死生亦大矣 (7)不能喻之于怀 (8)亦将有感于斯文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翻译句子:(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译: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 二、课堂巩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把握文章基本思路):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由,其语句是 。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 。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 、氛围: 、天气: ,最后记叙了与
10、会者的行为和心情 。 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 ,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 ,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 ,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 。第三段,交待诗作汇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 。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 。三、朗读全文,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二、三段(自觉默写)。 课后反思:
11、兰亭集序导学案3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wù)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q)C曾不知老之将至(cén)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q
12、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群贤必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 B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 倡叙幽情C天朗气清 慧风和畅 放浪形骸 D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 世殊事异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确实)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望) D齐彭殇为妄作(夭折)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
13、一项是(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B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活用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一死生为虚诞 D齐彭殇为妄作二、阅读全文,完成以下习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序)C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明白)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4、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C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指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指上文提到的各种不同的人)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指上文所说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指这次兰亭集会的学士们)4下列全是作者产生“痛”或“悲”等感慨的原因的一组句子是(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
15、,亦由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 B C D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形。其中“畅叙幽情”四个字,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了伏笔。B第二段写作者触景生情,乐极生悲,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面对着生与死,发出了痛惜的感慨。C第三段作者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并点出了写作此文的缘由,发出了对生命永恒的思考。D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的深远立意。6解释文中20个“之”的意义和用法。(1)暮春之初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后之览者 (5)足以极视听之娱 (
16、6)夫人之相与 (7)悟言一室之内 (8)放浪形骸之外 (9)不知老之将至 (10)及其所之既倦 (11)感慨系之矣 (12)向之所欣 (13)俯仰之间 (1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16)不能喻之于怀 (17)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1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三、课内阅读,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请作出判断(正确打,错误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夫人之本与,
17、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情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 )2第二段段末
18、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中的话分条回答。 3用课文原句概括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事是怎样联系的。4最后一段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 兰亭集序导学案4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朗诵法
19、;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虚诞(dàn) 癸丑(kuí) 趣舍万殊(shú) 峻岭(jùn)B齐彭殇(shn) 会稽(j) 形骸(hái) 晤面(wù)C嗟悼(do) 修禊(xì) 骋怀(chn) 符契(qì)D嗟叹(ji) 流觞(shn) 激湍(tun) 曲水(q)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 崇山峻岭(高) 终期于尽(至,及) 列坐其次(排
20、列)C茂林修竹(修整) 人之相与(交好) 修短随化(变化) 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暂得于己(一时)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 C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4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引以为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和相同,和也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5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俯
21、察品类之盛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天大雨,道不通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所以游目骋怀 D快然自足7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A映带左右 B足以极视听之娱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群贤毕至8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书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B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第2节 弹力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最简单采购合同协议样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1.1.1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5
- 2025如何防范国际贸易合同中的风险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农村电商 合同范例
- 包装食品采购合同范例
- Unit 1 My school 单元整体分析(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2)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
- 13 导体和绝缘体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001
- JN造船厂合同管理改进研究
- 中考记叙文阅读
- 《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产科沟通模板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剂发泡力的测定改进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3部分:芒针
- 2022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诊科进修汇报课件
- 一年级家访记录表(常用)
- 信息技术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