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工艺设计设计标准Word文档_第1页
液压机工艺设计设计标准Word文档_第2页
液压机工艺设计设计标准Word文档_第3页
液压机工艺设计设计标准Word文档_第4页
液压机工艺设计设计标准Word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压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21303-2006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锻造液压机、模锻液压机类设备的安装施工。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施工技术资料现场施工图、设备制造厂的液压机制造设计图、装配图、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设备制造厂 的企业标准2.1.2 现行施工标准规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20236工业安装工

2、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2.1.3 施工方案编制液压机安装施工方案2.2 作业人员表2.2作业人员序号工种持证上岗要求备注1管工、钳工2起重工持证上岗3行车司机持证上岗4电焊工持证上岗5气焊工持证上岗6探伤工持证上岗7电工持证上岗2.3 设备、材料的验收及保管2.3.1 设备的验收、保管液压机设备进场时,须建设、设计、施工、制造、监理等有关单位参加,并按设备的名称、型号、 规格、数量清单逐一检查验收。2.3.1.1 整体到场设备的验收、保管(1)设备开箱:机械设备从制造厂出厂时,都经过良好的包装。对于整体到场设备的开箱应注意 以下几点:a)设备开箱前,应查明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3、检查设备的箱号及包装情况,防止错开。b)设备开箱前,应将设备吊运到安装地点附近,以减少开箱后的搬运和不方便。c)开箱前,应将顶板的尘土扫除干净,以防开箱时,尘土、赃物散落在设备表面。d)开箱一般应从顶板开始,拆除顶板查明情况后再行拆除其它部位箱板;如顶板不便拆除,可选择适当部位拆除侧箱板,观察内部情况后再开箱。(2)设备清点:设备开箱后,安装单位应会同有关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清点检查。清点检查的目的是查清设备有无损坏,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设备交安装单位进行保管。设备清点应注意以下几点:a)设备清点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装箱清单进行。首先应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与技术文件是否相符。b)检

4、查设备的外观和保护包装有无缺陷、损坏情况,并作出记录。c)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作出记录。d)设备的转动件和滑动件,在防锈油未清除前不要转动和滑动。由于检查而出去的防锈油, 在检查后重新涂上。设备外表应良好, 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设备的地脚螺栓孔与基础的位置相符,管口方位与施工图相符,管口方位与施工图相符。2.3.1.2 解体到场设备的验收、保管(1)设备开箱:解体到场设备的检查验收除应按整体到场设备开箱要求外,还应注意设备开箱前,应检查设备的箱数、箱号以及包装情况,查明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防止数量不够或开错。(2)设备清点:设备开箱后,安装单位应会同有关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清点检

5、查。清点检查的目的是查清设备零部件、附件有无缺陷,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设备交安装单位进行保管。设备清点应注意以下几点:a)设备清点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装箱清单进行。首先应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与技术文件是否相符。b)检查设备的外观和保护包装有无缺陷、损坏或设备零部件锈蚀情况,并作出记录。c)按设备装箱清单清点零部件、工具、附件或附属材料、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并作出记录。d)设备的转动件和滑动件,在防锈油未清除前不要转动和滑动。由于检查而出去的防锈油, 在检查后重新涂上。e)设备清点后,应重新进行保护包装,特别是连接部位和传动部位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防 止碰损及锈蚀。设备

6、的地脚螺栓以及平、斜垫铁材质、规格和加工精度应满足设备安装要求。2.3.2 材料的验收及保管2.3.2.1 设备安装所用的辅材、焊材、液压系统的油管及阀门,机械传动系统皮带齿轮等使用前均应进 行外观检查,且符合设计规定和产品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2.3.2.2 安装用的平垫铁、斜垫铁材质、规格和加工精度应满足设备安装要求。2.3.2.3 设备及其零部件如需拆检清洗,其所用清洗介质应符合随机文件规定或有关规范要求。2.3.2.4 设备试运行所用润滑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2.4 主要施工机具2.4.1 施工机械电动双梁行车、汽车式起重机、运输载重汽车、电焊机、弯管机、套丝机、砂轮切割机、

7、坡口机、电焊机、角向磨光机、试压泵、空气压缩机等。电动双梁行车、运输载重汽车式起重机等必须经过年审,工作状态良好,起重类特种设备必须经过当地技术监督局检查确认并颁发使用许可证方可使用。2.4.2 施工工具管钳、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千斤顶、剪刀、锯弓、手锤、扁塞、冲击电钻、钢丝绳、撬棍等。2.5 测量及计量器具测量及计量器具主要有:钢卷尺、水准仪、经纬仪、直角尺、钢直尺、水平仪、塞尺、百分表、千分表、深度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线坠、压力表、焊缝检验尺、万用表等。2.6 作业条件2.6.1 所需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已进行。2.6.2 土建主体施工完毕,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强度达

8、到安装条件。2.6.3 安装前检查现场,应具备足够的运输场地及空间。应清理干净设备安装地点,要求无影响设备安装的障碍物及其他管道、设备、设施等。2.6.4 设备和主、辅材料已抵运现场,安装所需机具已准备齐全,且有安装前检测用的场地、水源、电 源。2.6.5 施工方案已编制并经审批,技术交底已进行并形成交底记录。2.6.6 液压机安装厂房施工环境要求:地坪面及基础上面施工废弃物清理干净;厂房封闭基本完成, 无灰尘污染;施工用电、用水齐备具备液压机安装条件。2.6.7 液压机设备基础混凝土复测检验合格,地脚螺栓孔清理完毕(对基础有预压要求的应在设备本体安装前进行预压)。2.6.8 液压机安装基准点

9、设置完成,不会因受施工过程的扰动而影响基准点的精度。2.6.9 安装施工现场的轴线、水准控制点、布点必须经常检查,妥善保护,设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3.2.1 基础验收3.2.1.1 土建单位向安装单位办理基础移交手续,要求有基础测量记录,在基础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 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的纵横中心线。3.2.1.2 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基础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地脚螺栓 孔内清洁无杂物,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相对尺寸符合安装要求。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见本工艺标准表4.1.3.1。3.2.2 垫

10、铁布置3.2.2.1 施工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及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并以轴线为基准对液压机底座进行复核,作好测量记录,复核无误后方可安装施工。3.2.2.2 基础表面与垫铁接触面铲平,要求垫铁与基础全部接触,紧密结合。3.2.2.3 确定好垫铁的平面位置,地脚螺栓的两侧各放置一组垫铁,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相邻两垫铁 组间距一般应为 300500mm,每组垫铁放置位置应正确,且平稳、牢固、接触良好,在机组就位前, 应调好垫铁组高度,使与机器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3.2.3 液压机组装前的清洗和检查3.2.3.1 设备清洗(1)液压机设备组装前,应对零部件的外表面、组装结合

11、面、滑动面、各种管路、油箱进行清洗。出厂时已装配好的组合件,不应拆卸清洗。(2)清洗后,设备零部件的清洁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采用目测法时,在室内白天或在15-20W日光灯下,肉眼观察表面应无任何残留污物。 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洁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检验部位,布的表面应无异物污染。 当采用溶剂法时,用新溶剂洗涤,观察或分析溶剂中应无污物、悬浮或沉淀物(3)清洗后的加工面、接合面,安装时应均匀涂抹不含二硫化铝添加剂的润滑油。(4)清洗时,要防止清洗油等污染基础,影响灌浆抹面。3.2.3.2 设备组装前检查(1)需要装配的零、部件,应检查其基本尺寸和配合公差;装配件的外表面应无碰损、锈蚀的

12、变形现象。(2)现场组装的的液压机, 在组装前应检查下列零部件,其允许偏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上、下横梁或前、后梁的立柱孔与立柱或张力柱的基本尺寸和配合公差;上、下横梁立柱或前、后梁的孔轴线与其端面的垂直度;活动横梁的导套孔与导套、导套与立柱的基本尺寸和配合公差;工作缸台肩与横梁配合面的接触均匀程度;工作缸与柱塞、导套、压套的基本尺寸和配合公差;立柱或张力柱轴线与螺母端面的垂直度、基本尺寸和配合公差,螺母与立柱螺纹的配合间 隙及接触均匀程度。3.2.4 液压机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液压机装配的工艺规程和安装程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装配图上未出现的垫片、套等零件不得安装;

13、(3)组装液压机固定接合面应紧密结合;下列联接部件的固定接合面之间的间隙无特殊要求时, 其允许塞进塞尺的厚度应符合表3.2.4的规定:立柱台肩与工作台;立柱调节螺母、锁紧螺母与上横梁和工作台面;液压缸法兰台肩与上横梁或机身梁; 活塞或柱塞的台肩与滑块;机身与导轨或滑块与镶条; 工作台板与工作台或横梁。表3.2.4联接部件的固定接合面允许塞进塞尺的厚度( mm)锻压机械允许塞进塞尺的厚度公称力小于或等于4000KN的锻压机械<0.04公称力大于4000KN且小于或等于20000KN的锻压机械<0.05公称力大于20000KN的锻压机械<0.083.2.5 立柱机座安装3.2.5

14、.1 以立柱机座作为支撑的液压机,机座主要是支持液压机本体部分的基础,同时还要承受锻压时所产生的负荷。它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液压机的安装精度和投产后和正常运转。3.2.5.2 机座安装前,应检查立柱支持面的平面度,清理基础,拉十字中心线,埋设标板。3.2.5.3 吊放立柱机座,进行初步找正,保证立柱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上的纵横中心线对正,安装标高及水平允许偏差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3.2.5.4 进行地脚螺栓初次灌浆,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殖上时,进行机座精平,组装机座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验机座安装水平时,应在机座与立柱的接合面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检测,其读数均不应大于0.10/1000

15、 ;两块机座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0.5mm;(2)机座上相邻的两个立柱孔中心距允许偏差为土0.5mm;四个立柱对角孔中心距长度相对差不应大于0.7mm。3.2.6 安装下横梁或工作台3.2.6.1 清理下横梁或工作台支撑部位,划定安装基准线,复查中心线、标高位置,具备安装条件。3.2.6.2 进行下横梁安装前,旋紧立柱底座地脚螺栓。将立柱下螺母放置在预先放好的支撑钢板上,钢板下设置四个千斤顶,以备安装螺母时调整螺母高度之用,钢板由枕木支撑。在安放下横梁位置的四角,放置四个油压千斤顶,用以在安放下横梁时,调整水平之用。3.2.6.3 利用车间的行车进行吊装就位,调整下横梁或工作台安装平面位置及

16、标高,其允许偏差:中心线 ±2mm , 标高士 1mm。3.2.6.4 组装下横梁或工作台,应符合下列要求:(1)利用四角的油压千斤顶调整液压机下横梁上平面或工作台的安装水平,检验应在其纵、横向放置水平仪检测,其t数均不应大于0.20/1000。(2)检验液压机下横梁上平面或工作台纵、横向安装水平时,水平仪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下横梁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的液压机,将水平仪按图3.2.6.4-1所示放置在下横梁上平面上;图3.2.6.4-1检验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的下横梁的安装水平1-水平仪;2-平尺;3-等高块;4-下横梁 用螺母支撑下横梁的液压机,应将水平仪按图3.2.6.4-2所示放

17、置在下横梁上平面上;图3.2.6.4-2 检验由立柱螺母支撑的下横梁的安装水平1-水平仪;2-平尺;3-等高块;4-下横梁下横梁放置在机座上的液压机,应将水平仪按图3.2.6.4-3所示放置在下横梁上平面上;图3.2.6.4-3 检验放在机座上的下横梁的安装水平1-水平仪;2-平尺;3-等高块;4-下横梁单臂液压机,应将水平仪按图3.2.6.4-4所示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图3.2.6.4-4检验单臂液压机的安装水平1-水平仪;2-平尺;3-等高块;4-工作台 框架式和下拉式的液压机,应将水平仪按图 上;3.2.6.4-5和3.2.6.4-6所示放置在固定梁上平面图3.2.6.4-5检验单臂液压机

18、的安装水平图1-水平仪;2-平尺;3-等高块;4-固定梁图3.2.6.4-6检验单臂液压机的安装水平1-上横梁;2-指示器;3-固定梁(3)组合式下横梁接缝处上平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05mm ;定位凸台、定位键和键槽与梁的接触应均匀;(4)检验下横梁两端辅梁上平面的安装水平,应在其纵、横向放置水平仪检测,其读数均不应大于0.20/1000 ;其下支撑的圆柱面与支承座的接触应均匀;(5)下横梁带有顶出器的液压机,顶出器的柱塞与下横梁上平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15/1000 ;(6)下横梁上平面滑板组装前应将两滑板接头处打磨成圆弧;检验组装后滑板上平面的安装水平,应在其纵、横向放置水平仪检

19、测,其读数均不应大于 0.20/1000 ;相邻两滑板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1mm。(7)下横梁或工作台的安装水平符合要求后,清理下横梁上平面及垫板,分别按编号安装、旋紧螺栓 并敲入定位销。3.2.6.4组装工作台除应符合 3.2.6.3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作台与滑板两滑动面应均匀接触,其接触面积应大于60%;(2)移动工作台的滑块与导轨间的间隙,宜为 0.2mm0.3mm;(3)移动缸柱塞的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5/1000 ;(4)由两块以上组成的工作平台板,其接合面应紧密接触。3.2.7 立柱安装3.2.7.1 立柱和螺母组装前的准备工作(1)去除立柱上的防锈油,用

20、煤油彻底清洗所有表面(特别是螺纹与立柱配合面)检查立柱和螺母,特别是立柱的平直度检查以及螺母的配对检查,检查和应作上相应的记号,安装时依据相应的编号加以装配。(2)为避免吊装上横梁时擦伤立柱螺纹,应在立柱螺纹处包上保护物质。立柱的中螺帽可以预先根据螺帽的安装位置在地面预先装好。为了安装中便于校正立柱的方向,在立柱中间(偏上)应装上转 动箍。1.1.1.2 立柱安装要求般用木版支垫其端部,并(1)起吊:利用车间行车将立柱从横置于水平状态旋转至垂直位置,辅助抬吊溜尾。(2)穿入下横梁:当立柱吊直后,对准下横梁柱套孔的中心,逐渐放下,待立柱底面即将与立柱 底座底平面接触时,利用转动箍校正立柱的方向,

21、然后放下立柱(放下前,应将底座支承面与立柱下平面擦试干净)。在下横梁柱套上端用临时定位块定位。然后继续起吊第二、第三、第四根立柱,按对角 依次进行。(3)调整立柱垂直度: 逐根调整立柱垂直度, 装好楔形衬套, 检验立柱垂直度可将水平仪放在立柱的工作面上并沿圆周每隔0.12/1000。图3.2.7.2检验立柱的铅锤度90。检测一次,铅锤度偏差值应以水平仪读数的平均值计算,并不应大于1-水平仪;2-立柱(4)检查两立柱轴线的平行度偏差值不应大于0.15/1000,其对角线长度偏差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1.1.1.3 安装立柱下螺母用油压千斤顶顶起立柱下螺母,使其与下横梁柱套端面刚好接触,合并

22、螺帽并旋紧。要求螺母拧紧后,立柱螺母端面与下(上)横梁支撑面应紧密贴合,与横梁的接合面之间的间隙应符合本工艺标准3.2.4的规定。3.2.8 活动横梁的安装3.2.8.1 先将活动横梁的柱套口装上防护罩,装上起吊工具,用车间的行车以最低速度上下、左右、前 后进行试吊,要求至少进行三次,其作用是检查行车和吊具的可靠性与吊装方法的可行性。3.2.8.2 吊起活动横梁,在下横梁垫板上表面垫上 300*300mm枕木,将活动横梁搁置于枕木上。并用 水平仪测量,使其调整成水平(尽可能在0.12/1000范围内),以便在套入立柱时,不致卡住或擦伤表面。3.2.8.3 将活动横梁提升至规定高度,转至立柱上部

23、,同时对准立柱套孔,逐渐套入立柱。3.2.8.4 以活动横梁的立柱导套孔为基准对立柱中心再次调整定位,应保证在任何对称方向的间隙差均小于O.5mm。抬高活动横梁到适当高度,以便对立柱中部中心距进行测量,如预先已架好脚手架,可利用基准点对立柱中心距进行测量,而不必抬高活动横梁。3.2.8.5 活动横梁导套及限程套的安装(1)安装活动横梁导套时,应特别注意导套上的编号与方向,安装后应对活动横梁导套与立柱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检查,其数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内间隙宜大于外间隙;导套偏心的最大断面应对正活动横梁立柱孔的对角线(图)安装限程套时,应防止碰伤立柱,并注意限程套的编号要与立柱一致。图3.2

24、.8.5活动横梁导套与立柱间的间隙1-导套;2-立柱;3-导套的偏心端面的最大间隙;S-内侧间隙;S2外侧间隙(2)当提升缸、平衡缸及悬挂活动横梁的拉杆安装完毕,具备试动条件后。进行活动横梁上下试动,用小水泵蓄势器及临时管路,向提升平衡缸注水与排水,以便其带动活动横梁试动。与此同时,检 查导套等有无卡塞及其它异常现象;检查活动横梁在最上位置或最下位置时,均应与其四个限程套同时接触。检查完毕后,将活动横梁停留在最上位置。3.2.9 上横梁的安装3.2.9.1 下横梁立柱段下螺母完成紧固工序之后,方可进行上横梁的安装。3.2.9.2 在上横梁吊装前,吊放提升拉杆,先将提升拉杆穿过活动横梁拉杆孔,暂

25、时放置在立柱底座上,在其底部垫以垫木。3.2.9.3 上横梁吊装前准备工作(1) 利用车间运输行车对上横梁进行试吊,要求吊装工具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上横梁的重量,同时还要求吊装工具有可调整的能力,以保持上横梁在起吊时的平衡。(2)吊装上横梁前,将柱套下衬圈装在立柱中螺帽上。(3)将准备好的不同厚度的铁皮垫塞在上横梁的下螺帽上端面上,以便调整上横梁套入后的水平位置。3.2.9.4 上横梁吊装、找平(1)上横梁吊离地面运至液(水)压机附近,提升至规定高度,转至立柱上部,同时对准四柱套孔,逐渐套入立柱。(2)先装好上横梁柱套的上衬圈。调整上横梁水平,在其纵、横向放置水平仪检测,其读数均不 应大于 0

26、.12/1000。(3)复查立柱的铅垂度、各立柱轴线的平行度偏差和对角线长度偏差均应符合本工艺标准3.2.7.2的规定。(4)立柱复查符合要求后,旋紧上横梁的下螺母,使其与柱套端面接触良好。吊装上横梁上螺母并旋紧。检查上横梁与上、下螺母的接触面应符合本工艺标准3.2.4的规定。3.2.10 立柱加热预紧3.2.10.1 由于液压机本体框架结构的需要 ,立柱与上下横梁之间均要求有较高的予紧应力,以达到较高的联结刚度。为此,仅仅通过冷予紧是无法满足的 多通过超负荷紧固或热装紧固方法实现。施工中一般采用加热法预紧。3.2.10.2 当活动横梁、上横梁安装精度符合要求,立柱复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便可

27、对立柱进行加 热预紧。立柱加热法预紧适用于立柱与上、下横梁连接的两内侧都有台肩,立柱两端有加热孔道的立柱结构。立柱采用加热法预紧应符合下列要求:(1)立柱加热前进行冷态预紧,应对称均匀的紧固。螺母拧紧后,立柱螺母端面与上、下横梁支承面应紧密贴合,与横梁的接合面应符合本工艺标准3.2.4的规定;(2)立杆所需的伸长量、螺母旋转角度和加热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3)立杆加热预紧时,宜两个立柱对称并同时进行,加热预紧后应立即将开合螺母锁紧。3.2.11 工作缸的安装3.2.11.1 在安装上横梁之前,先将工作缸吊装放在活动横梁上,用枕木支撑。3.2.11.2 把工作缸凸肩的固定螺栓全部装于

28、上横梁底面上,其垂直度误差在螺栓全长上不应超过0.5mm不准强力烘烤校正。将工作缸逐个整套(包括柱塞及芯杆)地吊起,定好方向对角均匀地旋上全部凸肩的螺帽。检查工作缸法兰与上横梁的接合面应紧密贴合,并应符合本工艺标准3.2.4的规定。3.2.12 提升平衡机构的安装3.2.12.1 安装前检查提升缸和平衡缸上悬挂活动横梁的拉杆,要求每对拉杆长度应一致。3.2.12.2 把提升平衡缸逐个对号装入上横梁的孔内,起吊上提升平衡小横梁,吊起提升拉杆并固定在提升平衡小横梁上,利用专用工具把活动横梁与拉杆连接,使提升缸柱塞处于最下位置,利用小高压水泵与临时小管路向提升平衡缸内注入高压水,利用提升机构将活动横

29、梁提高数米(以方便拉杆的穿入),用枕木垫起活动横梁,卸掉专用工具,放掉提升平衡缸内高压水,使提升拉杆逐渐下降穿入活动横梁拉杆孔内,旋好拉杆上、下螺帽,要求其与横梁上、下接合面的接触良好,调整活动横梁水平,其 误差不超过0.15/1000。检查提升平衡柱塞上、下间距的平行度,要求不超过0.1/1000。3.2.13 安装工作缸柱塞(1)松开主工作缸柱塞与缸体的连接压板,使柱塞芯杆与装在活动横梁上的下球块配合并装上半法兰盘,要求接触良好,局部间隙不大于 0.05mm ,球面接触面积应大于 70%。中间柱塞与活动横梁为 插入式连接时,柱塞以台阶为支承者,要求柱塞台阶与活动横梁平面的接触良好,局部间隙

30、不应大于 0.05mm,间隙累计长度不应大于周长的1/5,柱塞端面为支承者,其下端面与活动横梁的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应大于60%(2)检查柱塞的垂直度,要求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工作缸空程上下试动应用小水泵蓄势器与临时管路,向提升缸进水与排水,以使活动横梁上下试动,带动导套、柱塞等有无卡塞及异常现象,试测起动时的压力,以估计摩擦阻力的大小及是否正常。复查柱塞的垂直度。3.2.14 辅助设备安装3.2.14.1 高压泵设备安装(1)高压泵安装前,检查高压泵的名称、规格型号,核对高压泵铭牌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技术要 求;高压泵外观应完好,无锈蚀和损坏;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随机所带零部件是否

31、齐全,有误缺损 和锈蚀。(2)高压泵的安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3)高压泵吊装时,吊钩、索具、钢丝绳应挂在底座或泵体和电机的吊环上;不允许挂在高压泵 或电机的轴、轴承座或泵的进出口法兰上。(4)基础铲麻面处理合格后,泵就位,装上地脚螺栓;用垫铁对高压泵进行找平、找正,并拧上 地脚螺栓的螺母。(5)进行地脚螺栓孔灌浆。灌浆处应清洗干净;灌浆时,应保持螺栓处于垂直状态,并做好对地脚螺栓和泵的保护工作;混凝土的强度应比基础强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15。(7)机械设备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中心线土2mm,标高± 1mm。(8)用水平仪和线坠在高压泵进出口法兰和底座加工面

32、上测量,进行高压泵精平。整体安装的泵纵向水平度偏差及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表4.1.3.5要求;解体安装的泵纵向、横向水平度偏差均不应大于表4.1.3.3要求。(9)高压泵与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时,用百分表在联轴器上进行轴向径向测量和调整。两轴心允许偏差为:轴向倾斜及径向位移不应大于表4.1.3.5要求。(10)有隔振要求的高压泵,其橡胶减振垫或减振器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2.14.2高低压蓄能器、缓冲器、充液罐等安装(1)设备安装前,检查其名称、规格型号,管口方位是否符合技术要求。(2)基础铲麻面处理合格后,进行设备吊装就位,装上地脚螺栓;用垫铁对设备进行初步找平、 找正,并

33、拧上地脚螺栓的螺母。(3)进行地脚螺栓孔灌浆。灌浆处应清洗干净;灌浆时,应保持螺栓处于垂直状态,并做好对地 脚螺栓和泵的保护工作;混凝土的强度应比基础强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15。(4)用水平仪或线坠对设备进行最终找平、找正,拧紧地脚螺栓。(5)设备管口未配管前,管口保持封闭,防止杂物进入,保持清洁。(6)设备安装时应去除容器内的铁屑、泥沙等污物,彻底清洗结净。(8)设备安装水平偏差值不应大于1/1000 ,铅垂度偏差值不应大于 1/1000。(9)安装前应进行压力试验。试验时,当额定压力小于20Mpa时,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 1.5倍;当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 20Mpa时,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

34、的 1.25倍;保持压力不得少于 10min,并 不得有渗漏和永久变形等现象。(10)非压力容器安装前应进行渗漏试验,不得有渗漏现象。3.2.15 液压系统原件安装3.2.15.1 液压泵、液压马达、滤油器和液压缸的进油管路系统,不应有聚集空气的死角。3.2.15.2 各种阀件均应彻底清洗洁净,并应经单独试验符合规定后进行安装。安全阀以及作安全阀用 的溢流阀的开启压力不应大于额定压力的1.1倍,每个安全阀启闭试验不得少于3次,其动作应灵敏、可靠,经调试合格后,应加以铅封。3.2.15.3 调压阀安装应符合产品规定,与压力继电器配合调压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3.2.16 液压系统管道安装3

35、.2.16.1 液压系统管路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3.2.16.2 管道和管件在安装前,应将其内、外壁的污物和锈蚀清除干净。当管道安装间断时,应及时 封闭敞开的管口。3.2.16.3 敷设前应先进行预装。预装合格后,拆下进行管道酸洗。3.2.16.4 管道连接时,不得采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心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偏差。3.2.16.5 管子与设备连接时,不应使设备承受附加外力,并不应使异物进入设备或元件内。3.2.16.6 液压管路弯头和接头数量宜减少;法兰接头应设置在便于

36、拆卸的地方;管路布置应整齐美观, 其标高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2.16.7 管路的法兰和各种接头的连接方法、密封方法和密封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自行改变和互相代替使用。 管道预安装时,可用其他材料代替正式密封材料,待酸洗后重新组装时再安装正式密封材料。3.2.16.8 焊缝探伤抽查量和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或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3.2.16.9 的规定。按规定抽查量探伤不合格者,应加倍抽查该焊工的焊缝,当仍不合格时,应对其全部 焊缝进行无损探伤。表3.2.16.8焊缝无损检测抽检数量和焊缝质量工作压力(Mpa )抽查量(%)焊缝质量<6.35w级6.3-31.5

37、15口级>31.5100I级3.2.16.10 管道对接焊缝的组对应做到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应符合表4.1.3.7的规定:3.2.16.11 管道敷设时,管子外壁与相邻管道的管件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mm;铜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相互错开100mm以上;穿墙管道应加套管,其接头位置与墙面的距离宜大于800mm。3.2.16.13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1.3.8规定,同一平面上排管的管外壁间距及高低宜一致。3.2.17 液压系统管路清洗3.2.17.1 液压系统管路酸洗(1)液压管道清洁度要求高,其管道的除锈采用酸洗法。管道的酸洗应在管道配置完成,且已具备冲洗条件后进行。酸洗方法

38、分为槽式酸洗法和循环酸洗法。槽式酸洗法应在管道预安装之后进行,酸洗洁净的管子,再重新进行管道组装,组装后进行管道系统冲洗;循环酸洗法应在管道安装之后进行。首先组成酸洗回路,管子酸洗洁净后,进行部分管道复位组装,组装后进行管道系统冲洗。(2)酸洗后的管路系统中应通入中和液进行冲洗,并应冲洗至出口溶液不呈酸性为止。3.2.17.2 液压系统管路冲洗(1)液压管道经酸洗合格,并将管道重新组对安装合格后,应采用工作介质或相当于工作介质的液体进行冲洗,且宜采用循环方式冲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管道在安装位置上组成循环冲洗回路时,应将液压缸、液压马达及蓄能器与冲洗回路分开,伺服阀和比例阀必须用冲洗板代替

39、。 在冲洗管路中,当有节流阀或减压阀时,应将其调整到最大开口度。 冲洗液加入储液箱时,应经过滤,过滤器等级不应低于系统的过滤等级。(2)管道冲洗完成后,其拆卸的接头及管口,应立即用清洁的塑料布封堵;对需要进行焊接处理 的管路,焊接后该管路应重新进行酸洗和冲洗。3.2.17.3 管道冲洗清洁度等级应符合表3.2.17.3-1和表3.2.17.3-2的规定。表3.2.17.3-1 普通液压、润滑系统的清洁度等级系统压力(MPa)< 8>8-16> 16清洁度等级20/1719/1618/15表3.2.17.3-2 数控、比例控制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系统压力(MPa)< 8&

40、gt;8-16> 16清洁度等级20/1719/1618/153.2.18 液压系统压力试验3.2.18.1 液压系统管路冲洗合格后,便可进行液压试验。管道压力试验的介质宜用工作介质。介质加入油箱时应经过滤,其清洁度不应低于系统的清洁度。3.2.18.2 所有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其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 1.5倍2倍;且应使用两只及以上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3.2.18.3 当额定压力小于20 MPa时,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1.5倍;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 20 MPa时,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 1.25倍。试压时应缓慢逐步升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时,应保持试验压力 10min ,然后

41、降到额定压力检查,管路不得有渗漏、变形和损坏现象。3.2.19 液压机试运转3.2.19.1 液压机加注的液压油、润滑剂、冷却液等,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3.2.19.2 试运转的操作程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3.2.19.3 活塞、柱塞、滑块、移动工作平台等液压驱动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在换向和卸压时不得有影响工作的冲击现象。3.2.19.4 空负荷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其中驱动滑块或活动横梁作全行程往复运动时间不应小于1h ;单次全行程运转时间不应小于0.5h。3.2.19.5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启动和停止试验应连续进行,并不应少于3次

42、,其动作应灵敏、可靠;对不允许频繁启动的大功率设备,应按电网要求允许的间隔时间启动;(2)滑块运转试验应连续进行,并不应少于 3次,其动作应平稳、可靠;(3)滑块行程的调整和行程限位器试验,应按最大行程长度进行调整,动作应平稳、准确、可靠; 其行程长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值。(4)滑块行程速度调整试验,应按最大空行程速度进行调整,并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值,动作应准确、可靠;(5)压力调整试验,应从低压到高压分级调试,每个压力级的压力试验均应平稳、可靠;(6)装有坯料(粉料)送进装置、制品送出装置、移动工作台、机械手、记数器以及其他附属装置的动作试验,均应协调、准确、可靠;(7)装有紧急停止和紧急回程、

43、意外电压恢复时防止电力驱动装置的自行接通、警铃(或蜂鸣器)、警告灯,以及光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必须安全、可靠;(8)安全阀动作试验不应少于3次,可结合超符合试验进行,并应灵敏、可靠;其开启压力不应大于额定压力的1.1倍。3.2.19.6 空负荷试运转中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滑动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35 C,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70 C;(2)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 40 C,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70C;(3)滑块镶条与导轨的温升不应超过15C,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50C;(4)液压系统的油箱进口油温不应超过60 C,不宜低于15C;(5)液压、润滑、冷却、加热和气动系统的管路街头、法兰及其它

44、连接处,密封应良好,并不得有介质向外渗漏和互相混合现象;(6)操作装置和手动控制机构的操纵应灵敏、正确、可靠。3.2.19.7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以下要求:(1)立柱螺母与横梁接触紧密,各密封装置严密不漏,连接螺栓紧固,立柱铅垂度不变。(2)试运转结束后,立柱铅垂度、工作台水平度,各滑动面间的间隙,均必须符合随机技术文件 的要求。3.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3.1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记录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各方单位的代表。3.3.2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复验, 同有关单位对设备基础进行检验, 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其预埋铁 件、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和尺寸应准确

45、。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并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根据土建的轴线,在基础上弹出设备安装的纵横向中心线。3.3.3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备运输方案和设备吊装方案。3.3.4 地脚螺栓孔灌浆或设备二次抹面,所用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比基础强度等级高12级。灌浆前应将螺栓孔内清理干净,二次灌浆应支模,湿润基础,按规定进行基础养护。3.3.5 设备找正找平后,应将设备垫铁及时电焊牢固。3.3.6 液压系统管道、设备内部洁净度要求特别高。应严格按本标准及施工方案、相应规范要求组织施 工;管道系统酸洗、循环冲洗按程序进行,保证液压系统管路和通道、铸造型芯孔、钻孔等在组装前应

46、 清洗洁净,其清洁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当安装间断时,及时封闭敞开的端口。3.3.7 管道支吊架的形式、位置、间距、标高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3.8 软管易于破损,其安装工作应在金属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且软管易被磨损处应加保护措施。3.3.9 安装所用测量器具应经计量校验合格。3.4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本机械一般在厂房内进行安装施工,冬雨季干扰影响较小,但仍应注意以下方面:3.4.1 设备灌浆时,如室内气温低于5C,则应在室内采取升温措施,如升炉子等,使室内温度提高至5 C以上(对于环氧树脂砂浆,应升温至 15 C);3.4.2 雨季时,应特别注意厂房顶部是否漏雨,及时修补屋顶或采取对设备进

47、行遮盖等措施;3.4.3 冬季试车时,视情况对油循环的润滑油进行加温,使其循环时温度不低于3045C;3.4.4 管道预制加工及安装场地应该按照作业条件针对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3.4.5 管道焊接要有防风、防雨、防潮措施,冬季施焊要进行焊前预热。3.4.6 管道水压试验避免冬季进行,若冬季试压,试压后应将水排尽,并用压缩空气吹除干净。4质量检验4. 1 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4.1.1 保证项目4.4.1.1 设备安装前必须有:设备出厂合格证书、质量检验证书及技术文件。检验方法:检查设备出厂合格证书、质量检验证书及技术文件。4.4.1.2 设备基础经中间交接并复验合格。检验方

48、法:检查中间交接及复验记录。4.4.1.3 具有完整的施工记录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4.4.1.4 基本项目4.1.2.1 设备底座垫铁配置和焊接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合格:垫铁规格、位置、高度符合规范要求,与基础接触均匀、无松动,找正后定位焊牢固, 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不得大于500mm。(2)优良:垫铁每组不超过 4层,垫铁组高度为 30-70mm ,放置整齐,用 0.05mm塞尺两侧塞 入深度不超过垫铁长度的1/4,外露底座长度10-20mm 。(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小锤敲击、塞尺检查。4.1.2.2 地脚螺栓安装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合格:地脚螺栓垂直,螺母和垫圈的规格、

49、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螺母拧紧,拧紧力均匀,螺 母、垫圈、底座接触紧密,螺栓无损伤并露出螺母。(2)优良:地脚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扣,螺纹已涂防锈脂。(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扳手拧试。4.1.2.3 地脚螺栓孔及底座二次灌浆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合格:螺栓孔内杂物应清除干净,灌浆的基础表面不得有油污和积水,灌浆用料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灌浆层必须捣实。(2)优良:二次灌浆表面平整、边缘整齐、无裂纹。(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3允许偏差项目4.1.3.1 液压机设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基础的坐标、标高、几何尺寸和螺栓孔位置符合下表规定表4.1.3.1液压机设备基础尺

50、寸和位置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20经纬仪、拉线和尺量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20水准仪、拉线尺量3基础平面外形尺寸+20尺量检查4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0, -20尺量检查5凹穴尺寸+20 , 0尺量检查6基础平面的水平度每米全长510水平仪(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基础垂直度每米全长510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8预埋地脚螺栓 标局 中心距+20 , 0 +2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应在其顶部测量 预埋地脚螺栓的中心距,应在根部和顶部9预留地脚螺栓孔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中心位置 深度 孔壁垂直度10+20 , 010尺量

51、检查尺量检查吊线或尺量检查10预埋活动地脚螺栓工锚板标高中心位置带槽锚板的水平度带螺纹孔锚板的水平度+20 , 0552拉线和尺量检查拉线和尺量检查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4.1.3.2液压机下横梁或工作台允许偏差值见表4.1.3.2表4.1.3.2液压机下横梁或工作台允许偏差值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下横梁上平面或工作台水平度不大于0.20/1000水平仪2组合式下横梁接缝处上平面的高低差不大于0.05水平仪3下横梁两端辅梁上平面水平度不大于0.20/1000水平仪4下横梁带有顶出器的,顶出器的柱塞与下横 梁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15/1000水平仪5下横梁上平面

52、的滑板上平面水平度 相邻两滑板的高低差不大于0.20/1000 不大于0.1水平仪6工作台与滑板两滑动面接触面积应大于60%塞尺7移动工作台的滑块与导轨间的间隙0.2mm 0.3塞尺8移动缸柱塞的纵向安装水平度不大于0.15/1000水平仪4.1.3.3液压机立柱允许偏差值见表4.1.3.3表4.1.3.3液压机立柱允许偏差值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立柱机座水平度不大于0.10/1000在机座与立柱的接合面上纵、横向放 置水平仪检测2两块机座的相对标高差不大于0.5水平仪3机座上相邻的两个立柱孔中心距±0.5钢尺量4四个立柱对角孔中心距长度相对差不大于0.7钢尺量5立柱铅

53、锤度不大于0.12/1000将水平仪放在立柱的工作面上并沿 圆周每隔90°检测一次6两立柱轴线的平行度, 其两立柱对角线长度偏差不大于0.15/1000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水平仪、钢尺量4.1.3.44.1.3.4 液压机横梁、上横梁、工作缸允许偏差值见表表4.1.3.4液压机横梁、上横梁、工作缸允许偏差值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活动横梁导套与立柱间的配合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千分尺2上横梁安装水平度不大于0.12/1000水平尺量3活动横梁水平不大于0.15/1000水平仪4工作缸柱塞与活动横梁为球较连接时,其球 面支撑座与横梁的接触局部间隙;球面接触面积不大于0.

54、05应大于70%塞尺4.1.3.5 高压泵安装水平度及电机与泵联轴器连接两轴心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4.1.3.5高压泵安装水平度及电机与泵联轴器连接两轴心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整体安装的泵纵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1/1000用水平仪和线坠在高压泵进出口法兰和底座加工面上测量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2/10002解体安装的泵纵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5/1000用水平仪和线坠在高压泵进出口法兰和底座加工面上测量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5/10003联轴器连接两轴心偏差轴向倾斜不大于0.1/1000用百分表在联轴器上进行轴向径向测量和调整4.1.3.6 高低压蓄能器、缓冲器、充液罐等安装水平及铅垂度应符合下列要求:表4.1.3.6高低压蓄能器、缓冲器、充液罐等安装水平及铅垂度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水平仪2设备安装铅垂度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