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节群落的演替知识点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新知导学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概念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概念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树林。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提示: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2火山爆发后发生的群落演替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试分析其原因。提示:不能。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
2、有些物种可能会灭绝,在恢复过程中,外来物种可能会侵入。群落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重难探究1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2.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有关群落演替的两点提醒(1)能否演替成森林阶段与演替的类型无关,不管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2)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本质区别在于演替的起点不同,即是否具备土壤条件。初生演替是在不具备土壤条件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而
3、次生演替则是在具备土壤条件的地方进行的演替。典题演练1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a群落演替是群落自身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c一般来说,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逐渐增多、结构逐渐复杂的方向发展d海洋生态系统中不会出现群落演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群落演替的方向受哪些因素影响。群落演替的原因。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群落演替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海洋中与陆地上的群落都是在不断演替的。2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
4、叙述,正确的是(d)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a项,草本阶段群落的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故错误;b项,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比草本阶段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故错误;c项,草本阶段群落的稳定性较弱,自我调节能力比灌木阶段弱,故错误;d项,灌木阶段是在草本阶段基础上演替形成的,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较适宜的环境条件,故正确。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新知导学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对人类的活动作出评价:a治理沙
5、漠b砍伐森林c封山育林d捕杀动物e管理草原f填湖造地g建立人工群落不合理:b、d、f。合理:a、c、e、g。(2)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3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试分析其原因。提示:会,如果小路废弃后,人的踩踏活动停止了,在路上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
6、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4人类活动是否能任意控制群落演替的方向?提示:不能。虽然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群落演替有一定的规律,人类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不能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否则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盲目地围湖造田导致洪灾频发等。重难探究1群落演替的原因(1)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植物繁殖体的散布:即植物不断地进行繁殖和迁移。(3)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4)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5)人类活动的
7、影响: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2群落演替的方向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可以对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影响并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新的关系,从而影响群落的演替。(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如砍伐森林、填湖造地等,导致演替过程相当缓慢,甚至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等保护性的行为会推进群落的演替进程。(2)外来物种的引入: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个新物种引入某一群落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
8、成为优势物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3)群落的次生演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深刻。群落演替中“四个量”的变化(1)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固定能量变化如下图:(2)它们的变化也可用下图曲线表示:说明:纵坐标为上述四个变化量。典题演练3下列关于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d)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b人类活动的介入可缩短演替的时间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解析: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9、;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可缩短演替的时间;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4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b)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物种总数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解析:大多数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种总数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课题调研:表格类题目群落演替典范例题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注明:叶
10、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增多有关。(3)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是指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而净初级生产量是指全部生产者固定并贮存的能量,统计数据表明,在由针叶林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有下降趋势,试解释可能的原因:_。模板构建·思路导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表格的“行”“列”的含义,明确不同类型的植物各项指标的关系,即群落演替与群
11、落垂直结构、叶面积指数及生产量的关系。(1)随着演替的进行,垂直分层越来越多。(2)群落垂直分层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与光能漏射率呈负相关。(3)生产者有关生产量的数据与演替时间呈正相关。(1)根据群落演替类型的概念判断属于次生演替,群落分层越多,物种的丰富度越高。(2)光能截获率与漏射率的关系,截获率高的原因与植物的分层有关,分层越多,光能漏射率越低。(3)总生产量/总呼吸量分析,一段时间内总生产量增加,比值减小,则说明总呼吸量增加。规范答案·警示失误(1)次生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错答:第一个空答为“初生演替”错因:不能正确把握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的含义和特点。
12、判断演替类型的关键是演替的起点,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增大分层(3)随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全部生物的总呼吸量不断增加,而绿色植物可利用的光能有限,限制了光合作用总生产量的增加错答: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光合作用强度低错因:忽视了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造成的总呼吸量的增加,实际上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能有限,植物可利用的光能有限,总生产量不会一直增加。解题技巧表格是信息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类型有内容比较表、实验过
13、程表、数据对比表等。解答这类问题一般思路如下:(1)“明确表格含义”审题时要确定表格设置的目的和类型,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单位以及围绕表格所作的各种文字说明,特别是表格的备注说明。(2)“信息整合转换”结合问题重新审阅表格信息,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将表格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并联系相关的知识点,最终回扣设问。(3)“结合教材解答”依据以上分析使用规范语言准确表达,注意借用教材中的经典语句,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切忌口语化和错别字的出现。一、选择题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以杂草、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
14、叶林,这种现象称为(c)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解析:火灾后的森林逐渐恢复属于群落演替。2下列地方能发生初生演替的是(d)a火灾过后的草原 b过量砍伐的森林c弃耕的农田d沙丘解析:沙丘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其他选项中涉及的均为次生演替。3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c)a群落的初生演替b种群的初生演替c群落的次生演替d种群的次生演替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根据题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4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c)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
15、成森林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解析:初生演替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历时较长,而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以历时较短。5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c)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是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是初生演替解析:草原的牧草演替、弃耕农田及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都是在具有植被的环境中进行的次生演替。二、非选择题6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
16、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草本植物阶段。(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苔藓阶段,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苔藓阶段。(5)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a)a地衣和苔藓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d森林阶段解析:(1)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群落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此可以排列各演替阶段的顺序。(2)地衣的出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地衣会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
17、壤。(3)草本植物的出现为昆虫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地衣阶段之后的一个阶段是苔藓阶段,二者相比,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和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苔藓阶段。(5)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土壤条件较差所以所需时间较长。7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答案: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溪师范学院《外国民族音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色彩人像》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空间构成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动力测试仪器账务处理实例-记账实操
-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下载
- 广州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 2024年航空制造和材料专用设备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一中高三一模数学试题试卷
- 测绘及勘察合同
- 第五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 应急物资检查记录
- 基金公司组织架构图
- 最新压滤机培训教材
- 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执纪审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 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审核检查表
- 国内访学总结报告 (4)
- 外研社英语八年级上M10知识点整理gu
- 通用技术金工知识整理
- 船长常规命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