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臻品测量的施工程序(每周一讲)_第1页
联发臻品测量的施工程序(每周一讲)_第2页
联发臻品测量的施工程序(每周一讲)_第3页
联发臻品测量的施工程序(每周一讲)_第4页
联发臻品测量的施工程序(每周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联发·臻品工程测量施工程序 每周一讲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放号: 中建八局有限公司 发布 实施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4三、施工准备4四、施工方案84.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84.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84.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04.4楼层轴线、标高测量偏差控制114.5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194.6建筑物沉降观测214.7施工测量复测234.8 全高控制测量244.9 测量施工注意事项24五、基坑监测方案25六、施工测量管理256.1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配合256.2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25七、质量保证措施26八、安全管理措施26*; 每周一讲资料一、工程概况联发臻品

2、项目位于南宁青秀区东葛路,原为广西军区预备役师机关营区用地,地块南临东葛路,东邻飞凤市场,西接广西军区预备役师军官宿舍,北靠广西人防抗震办职工宿舍,地理位置优越。本工程由6栋30-33层、1栋3层及广大的地下室组成,总用地面积23239.20,净用地面积23146.20,建筑占地面积5761.68,总建筑面积159932.54,地上建筑面积123330.66,地下建筑面积36601.88。本工程使用为商业和住宅楼,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物,总高度为91.598.9m,其中2号楼为多层建筑,高为13.5m。使用年限: 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结构类别:丙类;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

3、防水等级:1级;地下防水等级:2级;耐火等级:1级;设计标高±0.000相对分别为:73.45、80.30、80.40m。工程概况表 表1-1工程名称南宁联发·臻品工程地址南宁市青秀区东葛路工程类别类占地总面积23239.20建设单位南宁联发置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厦门市路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质量监督部门南宁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要求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合格标准总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分包单位/工程主要功能商业、住宅图1-1 施工建筑范围示意图2、本工程施工测量重

4、点与关键技术见表1-2。表 1-2 施工测量重点与关键技术序号重点重点分析关键技术1施工条件地下与地上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多等因素,影响测量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合理组织安排工序、选用对复杂作业条件适应 性高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2标高控制标高变化多,必须保证各专业所有标高的统一性。施工前要做好标高控制点的交接、联测和校 核, 施工中统一各部位的高程控制点,定期检查、 复核。3超高层垂直度控制本建筑住宅楼屋顶高度 91.50098.900m 属于超高层建筑,其 垂直度的控制属于关键工序。住宅楼结构的垂直度控制,使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点的竖向传递;定期进行复测。3、测量总设想主楼属于超高层建筑,工程体量

5、大,建筑垂直度控制是关键,测量放线工作的精度和速度是影响本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故本工程将采用科学的测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严格的复核校正制度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两级测设:1)总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网)为基准,对几个地块进行总控制网布设,各个地块分别建立控制网且相互独立,但应受总控制网控制,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每个控制 网对应一个主要功能分区,确保每个分区测量是相互独立的,几套控制网又可以互相转换,可以通过其他控制网来相互复核,确保万无一失。2)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可以通过其他控制网来相

6、互复核,确保万无一失。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全站仪投测各控制轴线;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二、编制依据1、南宁联发·臻品工程施工图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ZJQ08-SGJB 208-2003)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三、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进场后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 织,测量仪器的选择及检定、校核与报验,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分析与应对措施。1 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 拟对本工程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

7、详见表 2-1。表 2-1 主要测量设备投入计划设备名称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精度用途全站仪日本宾得R422-NM1套角度测量精度2距离精度(2mm±2ppm)测量距离、角度、点的三维坐标经纬仪北京博飞J21台2角度测量、投线钢卷尺日本-田岛50m2把距离测量铟钢水准尺2m1对高精度高程测量对讲机超能达5公里2对通信联络激光铅垂仪苏州一光DZJ23台1/45000网点的竖向投递水准仪苏州一光DSZ22台±1.5mm/km高精度的高程测量2 人员组织1)人员组织机构 试验组 资料组 测量组 施工组质量组 安装组 土建预算安装预算组材料机械安全组环境组后勤各专业分包及劳务班组安环部(

8、李学文)项目执行经理(陈兴胜)项目经理(张华俊)总工办(何小东)工程部(曹晓亮)物质管理部(吴兴根)合约部(伦君寅)2)测量组长:熊柏生组 员: 李标 3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1) 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 控制点位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用砖砌筑围护,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施工期间必须定期对控制点进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见如下图 2-1: 图2-1 测量控制点埋设图及围护5)埋设至少 7 天后方可进行测设。6)绘制施工场地导线

9、点位置图,以利于施工测量查找。7)所有的点统一编号,测设完毕将其成果与编号标注在板盖上,以便于施工引用。8)水准网水准桩采用平面控制网导线控制点桩。图2-3 控制网布设示意图4 测量质量控制流程5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建筑物施工控制网满足国家一级导线的要求,边长相对中误差l30000,对应的测角中误差为±5秒;高程控制应满足国家二等水准的精度要求,闭合差±4SQRT(L) mm (L为附合或闭合线的长度单位为km)。6 基准控制点的复测1)测量人员进驻现场后,我公司将组织人员与前期施工单位、监理、雇主四方办理场区平面、高

10、程控制点的交接手续后,立即对以上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2)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量复核采用宾得R422-NM全站仪,按照现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布设情况,采用坐标法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检查。3)高程控制基准点的测量复核采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用附合或闭合水准复测现场高程控制点,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4)经过复测,如发现上述测量基准误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注明误差和修正后的成果表。在监理工程师确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测量。四、施工方案4.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建立。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

11、置图等进行。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1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见表4.1-1与表 4.1-2。表 4.1-1 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一级20200±51/400001/20000±10n二级10100±101/200001/10000±20n注:n 为测段的测站数。表 4.1-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适用范围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81/24000二级框架、高层

12、、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121/15000三级一般建筑±241/80002 平面总控制网的设置平面总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导线,采用 全站仪导线法进行测量,做为现场的平面控制 基准,控制网(点)要做好维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4.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根据总平面控制网使用全站仪,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建筑物所需要的轴线控制桩,经复核无误后作为建筑物轴线控制网。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定位准确,定时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引测复核检查,以防桩位位移,从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图 4.2-2 导线控制4.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

13、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设置一个环形闭合水准路线。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 4.3-1 与表4.3-2。表 4.3-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 差(mm)仪器 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 合或闭合环闭 合差(mm)平地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 差 M全中误差 MW与已知点联测环线或附 合二等±1±2DS1因瓦往、返往、返±4L±6 Li注:L 为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Li 为检测测段长度(均以 km 计), n 为测站数。表 4.3-2 水准测量测

14、站观测限差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 度(m)中丝视线 高度(m)前后视 距差(m)前后视距 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 数较差(mm)基辅分划两次所 测高差较差(mm)二等S1500.51.03.00.50.72 高程总控制网的设置高程控制的建立依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采用精密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按二 等水准精度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经平差后作为本工程高 程总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平面布置见图4 .3-1。图4.3-1 高程控制网布设平面4.4楼层轴线、标高测量偏差控制本工程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经纬仪投测各控制轴线;地上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用激光垂准仪将轴线控制点

15、整体同步传递;内部控制网在首层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进行测设。高程控制在基础施工阶段开始布设 4 个标高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法向上进行传递。在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控制点移动,而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1、高层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的影响大,拟采用增加施工测量基准层,减少激光铅垂仪的测量高度,以及通过测量基准层传递,采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动态测量数据,消除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2、测量基准层按不超过50m的高度进行设置,首层的测量控制网基准控制点由平面测量控制网引测,测量控制网的基准层传递采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激光铅垂仪进行

16、。3、利用计算机通过对激光接收靶上测得的结构自振、风振产生的摆动影响的激光接收点摆动振幅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解决结构自振、风振对垂直度测量控制进度的影响;通过在清晨左右同一时间进行垂直度测量时间的控制解决日照对垂直度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固定的测量施工人员控制测量精度的人为误差。1 地下结构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 垫层轴线投测: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 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以正倒镜挑直法将所需的 轴线投测到垫层上,投测允许误差±2mm。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完成,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

17、须在相应边角,标注样式和内容见图4.4-2。柱中线墙、柱位置线模板控制线图 4.4-2标注示意图 楼层轴线投测:用经纬仪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做角度、距离的 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放出其它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 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 3mm。基础放线的允许误差见表4 .4-1。表4.4-1 基础放线的允许误差序号长度 L、宽度 B 的尺寸(m)允许误差(mm)备注1L(B)30±5230L(B)60±10360L(B)90±15490L(B)120±205120L(B)150±256150L(B)

18、7;30 楼层轴线复核及控制:楼层放线时,应先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 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的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细部 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及门窗洞口边线。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及时报 监理验线,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楼层放线允许误差见表 4.4-2。表 4.4-2 楼层放线允许误差序号项目允许误差(mm)备注1外廓主轴 线长度 L(m)L30±530L60±1060L90±1590L120±20120L150±

19、;25150L±30150L±302细部轴线±23承重墙、梁、柱边线±34非承重墙边线±35门窗洞口线±32) 高程控制测量 标高引测:地下结构施工开始后,需要向基坑下引测标高基准点,引测方法:悬 吊钢尺法,即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用精密水准仪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 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壁上,并标明数据,测量操作中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 度三差改正。具体操作原理见图 4.4-3。图4.4-3 标高引测示意图 标高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核:由高程总控制网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的 4 个标高基准点,经联测、闭合形成统一的高程控制网

20、,联测误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地下结 构所需标高控制网的基准并做好标识。标高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及时调整、修正,保持整个工程标高控制的统一性。2 地上结构施工测量1)轴线内控网点的布设二级控制点 轴线内控网点的布设要尽量选择在首层楼板建筑物外廓轴线及单元、流水段分界轴线和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为保证控制点精度、方便检核每施工段控制点不少于三个。首层设置的内控网点采用全站仪进行闭合、校正,精度要满足现场施工测量要求,首层内控网点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内部轴线控网布置见图4 .4-4。图 4.4-4内部轴线布置图 轴线内部控制点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

21、筋焊接牢固。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 200mm×200mm 的孔洞,以 便轴线向上投测。预埋铁件由 100×100×8mm 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 钢筋,且与首层楼板钢筋固定牢固。预埋件及埋设示意见图 4.4-5。 图4.4-5 预埋件及埋设示意 控制点竖向传递及精度指标见表4 .4-3。表 4.4-3 轴线竖向投递允许误差序号项目允许误差(mm)备 注1每层±3 2总高 H(m)H30±530H60±10360±152)楼层轴线传递地上楼层放线时,首先将设置在首层的内部轴线控制

22、网进行闭合,满足施工要求精度 做为地上楼层投测的依据。楼层传递采用激光垂准仪,投测上来的内部轴线控制点(控制点穿楼层做法见图 4.4-6)进行复核,闭合后再进行细部放线。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用墨线弹出各细部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轴线传递过程详见图4.4-7与图4.4-8。4.4-6控制点穿楼层做法图 4.4-7 竖向投点操作流程图图4.4-8轴线控制点竖向传递接收示意3) 高程控制测量地上结构标高引测时首先采用精密水准仪将地下施工阶段传递上来的 6 个标高基准线 与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校核

23、后做为地上结构的标高控制线,向上传递方法采用悬吊钢尺 法。3 装饰施工测量装饰阶段的测量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各楼层轴线或轴线控制线为依据,标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各楼层传递的标高控制线为基准在每个楼层形成闭合导线,保证每条标高控制线的精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1) 轴线的恢复和引测轴线恢复前使用全站仪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校核后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 放出

24、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2) 标高的抄测 楼层标高控制线抄测前应先校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测量传递的标高控制线,当较差小于 3mm 时,取平均值作为施工层标高的控制线。楼层控制线抄测时,应尽量将仪器安置 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抄测,各标高控制线之间用墨线连接并用红油漆标明数据。4.5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对垂直度要求很高,拟采用激光铅垂仪垂直引测控制测量偏差。1 垂直引测方法每隔五层进行激光铅直仪垂直引测。 地下空间根据二级控制网用全站仪外控法直接测放,±0.00 层控制网根据二级控制网测放。垂直引测方法如下图 4.5-1:2 具体测量方法核心筒三级控制点由楼板引

25、测至测量平台,利用全站仪直接控制柱、梁轴线的定位,每柱控制柱顶两个控制点的 X、Y 坐标。图4.5-1 激光垂直引测示意图制作激光捕捉辅助工具,提高点位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累计误差。示意图如图4.5-2。图 4.5-2激光点捕捉示意图按照施工进度要求,先根据核心筒十字平面控制网放样核心筒,然后放样核心筒外柱和梁。同时下面已浇筑楼板利用传递上的核心筒外三级控制网放样,并联测核心筒十字平面控制网,组成“田”字控制网。土建、机电、装饰施工根据楼层控制轴线测放出其施工控制线。3垂直度控制标准高程建筑物垂直度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要求。4.6建筑物沉降观测1 沉降观

26、测的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的沉降进行定期的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建筑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点位置与测量频率、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每施工一层,同时向上移变现场的沉降观测点,进行一次观测;装饰阶段每月进 行一次观测。竣工后将沉降观测成果装订成册移交给业主。本工程沉蒋观测由业主另外委托。2 沉降基准点及观测点布设1) 基准点布点原则 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总控制网埋设的控制点。 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用精密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的水准基准点联测,以经平差计算后的基准点

27、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依据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8-2007 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 用和美观;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1015m 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 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埋设见图4.6-1。 图4.6-13 观测技术要求表 4.6-1 沉降监测网二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mm)表4.6-2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mm)4 观测周期1)首次观测 沉降

28、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2)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一次,地上部分每两层观测;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必须观测;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施工期间因故暂停施工超过三个月,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3)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要求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 1mm 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 2mm 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必须及时观测;交工前观测一次。4)竣工后观测第一年观测 2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按照建筑变形观测规程决定观测

29、次数。直至建筑物达到基本稳定(小于0.010.04mm/d)时,停止观测。5)沉降观测资料的提交 首次观测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 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4.7施工测量复测1 测量复测的重要性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是保证按图施工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复测的目的在于检核施工测量工作的正确性,避免因为施工测量各环

30、节产生的错误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2 测量复测的内容复测前,应由业主提供至少两个国家(地方)平面坐标控制点和一个高程控制点。复测内容主要包括联系测量与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竖向传递轴线测量、施工安装测量。1)施工放样测量复测施工放样测量复测主要对平面控制轴线的复测,采用精密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复测。2)竖向传递轴线复测竖向轴线传递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竖直投点的精度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本工程拟采用激光铅锤仪内控法复测。轴线向

31、上投测时,满足竖向误差在层间不超过3,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表 4.7-1 允许值:表 4.7-1竖向轴线误差允值项目允许偏差每层(层间)3 mm建筑总高(全高)H(m)H£305 mm30mH£60m10 mm60mH£90m15 mm90mH£120m20 mm120mH£150m25 mmH150m30 mm标高竖向传递限差(允许偏差)满足表4.7-2:表 4.7-2标高竖向传递限表项目限差值建筑总高(全高)H(m)每层(层间)3 mmH£305 mm30mH£60m10

32、 mm60mH£90m15 mm90mH£120m20 mm120mH£150m25 mmH150m30 mm4.8 全高控制测量1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和控制建筑物的全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每一层模板和砼分别施工完毕后都立即用经过检定合格的钢卷尺对楼体高度进行全高测量,发现问题在砼浇筑前进行改正纠偏,具体步骤如下: 在首层墙体砼表面做好一个控制起始标高(+1.000m); 在向上传递标高钢卷尺需要经过的地方将所有阻碍物清除干净,保证高卷尺在传递过程中是一条垂直线; 用钢卷尺0位置固定在首层起始位置,向上量到施工层的模板(砼)表面,检查标高是否正确,有误就立即改

33、正纠偏; 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9 测量施工注意事项1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2测量仪器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检定合格后使用于工程,并有专人负责。3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一定打伞,以防损坏仪器。4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5对平面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平面控制网定期复核。6由于工期紧,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搭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措施。7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五、基坑监测方案本工程位于南宁市东葛路,场地南临东葛路,北接区人防抗震设计院,基坑边坡支护由业主指定分包桩基施工队进行施工,详细方案见专业基坑监测方案。六、施工测量管理6.1 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配合除自身的施工测量工作以外,我们还将对分包工程的施工测量进行控制。分包工程开工前,我单位移交测量控制线给分包单位(各楼层控制轴线和楼层控制标高),由移交双方进行相互交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