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参数设置(巨详细)_第1页
SATWE参数设置(巨详细)_第2页
SATWE参数设置(巨详细)_第3页
SATWE参数设置(巨详细)_第4页
SATWE参数设置(巨详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ATWE参数设置 重要提示:新版本PKPM系列软件对全部数据在存储、各模块之间的传输过程中,采用了新的加密、验证机制,如果您的工程计算结果数据产生异常,请首先核实您的模型数据在建立、传输以及协同合作修改的过程中,所有过程是否全部使用了PKPM正版软件! 一、 新版设计参数的技术条件 新版本砼规、高规、抗规对设计参数有重大调整,本模块按最新规范要求进行了调整,“设计参数”对话框内多处内容(文字及含义)有重大变化,请核实以下设计参数的理解及取值是否正确。 1. 增加“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L” 新版高规5.6.1条,

2、增加了“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L”,本模块中“总信息”选项卡中此项为新增,默认值取“1.0”(按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取值,100年对应为1.1),取值可由用户自行设置,取值区间为0,2。 2. 新旧规范“混凝土保护层”概念有所不同 新版砼规条文说明8.2.1第2条明确提出,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方法:“不再以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本模块采用新版砼规的概念取值,“梁、柱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默认值均取20mm。 注意:打开旧版模型数据时,需要按砼规表8.2.1重新调整保护层厚度值,

3、计算结果方可满足新规范要求。3. 钢筋类别的增减 新版砼规4.2.3条,增加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该级钢筋分项系数取1.15)和300MPa级钢筋,取消HPB235级钢筋,并增加了其它多种类别钢筋,修改了受拉、受剪、受扭、受冲切的多项钢筋强度限制规则。 为此,本模块增加了HPB300、HRBF335、HRBF400、HRB500、HRBF500共5种钢筋类别。但仍保留了HPB235级钢筋,放在列表的最后,由用户指定。 注意:打开旧版模型数据时,或者新建工程数据时,如果用户执意选用HPB235级钢筋进行计算,配筋结果将不符合新版规范要求。4.

4、0;I类场地拆分成两个亚类I0、I1 新版抗规4.1.6条,将I类场地细分成了两个亚类I0、I1。抗规5.1.4条,增加了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罕遇地震下的数值,特征周期区分了I类场地的两个亚类I0、I1下的情况。为此,本模块中将原有的I类场地分为了两个亚类I0、I1。5.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新版高规3.9.7条规定:“甲、乙类建筑以及建造在对III、IV类场地且涉及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丙类建筑,按本规程第3.9.1条和3.9.2条规定提高一度确定抗震等级时,如果房屋高度超过提高一度后对应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则应采取比对应抗震等级更有

5、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原规范无此规定。 为此,本模块新增“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下拉列表,由用户指定是否提高或降低相应的等级。 6. 新增钢框架抗震等级 新版抗规8.1.3条规定:“钢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为此,本模块新增“钢框架抗震等级”下拉列表,由用户指定抗震等级。7. 新增“结构体系”类型 新版抗规6.3.7条关于柱纵向最小总配筋率的规定有所修改,对框架结构从严;8.2.5条强柱弱梁极限承载力验算时,单层钢结构厂房可不用验算,多层厂房强柱系数取值

6、不同,放宽条件也不同。 为此,本模块增加4种新的结构体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单层钢结构厂房、多层钢结构厂房、钢框架结构,并将旧版本的2种体系做如下自动转换: 短肢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复杂高层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二、 设计参数介绍 在“设计参数”对话框中,共有5页选项卡内容供用户设置,其内容是结构分析所需的建筑物总体信息、材料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以及钢筋信息,以下按各选项卡分别介绍:1、总信息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底框结构、配筋砌体、板柱剪力墙、异形柱框架、异形柱框剪、

7、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单层钢结构厂房、多层钢结构厂房、钢框架结构。 结构主材:钢筋混凝土、钢和混泥土、有填充墙钢结构、无填充墙钢结构、砌体。 结构重要性系数:可选择1.1、1.0、0.9。根据砼规3.2.3条确定。 地下室层数:进行TAT、SATWE计算时,对地震力作用、风力作用、地下人防等因素有影响。程序结合地下室层数和层底标高判断楼层是否为地下室,例如此处设置为4,则层底标高最低的4层判断为地下室。 与基础相连构件的最大底标高:该标高是程序自动生成接基础支座信息的控制参数。当在【楼层组装】对话框中选中了左下角“生成与基础相连的墙柱支座信息”,并按“确定

8、”按钮退出该对话框时,程序会自动根据此参数将各标准层上底标高低于此参数的构件所在的节点设置为支座。 梁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根据新版砼规8.2.1条确定,默认值为20mm。 柱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根据新版砼规8.2.1条确定,默认值为20mm。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2.3条确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负弯矩调幅系数取值范围是0.71.0,一般工程取0.85。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根据新版高规5.6.1条确定,默认值为1.0。2、材料信息砼容重(

9、kg/m3):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确定。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容重为25 kg/m3,若采用轻砼或要考虑构件表面装修层重时,砼容重可填入适当值。钢容重kg/m3:重(3/mkg):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确定。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 kg/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时,钢材的容重可填入适当值。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g/m3:根据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确定。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默认值1800。 钢构件钢材:Q235、Q345、Q390、Q420。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3.4.1条确定。 刚截面净毛面积比值:钢构件截面净面积与毛面积的比值。主要墙体材料:混凝土、烧

10、结砖、蒸压砖、砼砌块。砌体容重: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确定。墙水平分布钢筋类别:HPB300、HRB335、HRB400、HRB500、冷轧带肋550、HPB235墙竖向分布钢筋类别:HPB300、HRB335、HRB400、HRB500、冷轧带肋550、HPB235墙水平分布筋间距(mm):可取值100400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可取值0.151.2梁箍筋级别:HPB300、HRB335、HRB400、HRB500、冷轧带肋550、HPB235。柱箍筋级别:HPB300、HRB335、HRB400、HRB500、冷轧带肋550、HPB235。   3、地

11、震信息 设计地震分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确定。 地震烈度: 6(0.05g)、7(0.1g)、7(0.15g)、8(0.2g)、8(0.3g)、9(0.4g)、0(不设防)场地类别:I0一类、I1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上海。根据新版抗规4.1.6条和5.1.4条调整砼框架抗震等级:0特级、1一级、2二级、3三级、4四级、5非抗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0确定。剪力墙抗震等级:0特级、1一级、2二级、3三级、4四级、5非抗震。钢框架抗震等级:0特级、1一级、2二级、3三级、4四级、5非抗震。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提高两级、提高一级、不改变、降低一级、降低二

12、级。根据高规3.9.7条调整。计算震形个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2.2条说明确定。振型数应至少取3,由于SATWE中程序按三个振型一页输出,所以振型数最好为3的倍数。当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振型数不应小于9.对于多塔结构振型数应大于12.但也要特别注意一点:此处指定的振型数不能超过结构固有振型的总数。周期折减系数:周期折减系数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刚度对计算周期的影响。对于框架结构,若填充墙较多,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填充墙较少时可取0.70.8,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80.9,纯剪力墙结构的周期不折减。4.风荷载信息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只考虑建筑

13、结构荷载规范第7.1.1-1条的基本风压,地形条件的修正系数程序没考虑。 地面粗糙度类别:可以分为A、B、C、D四类,分类标准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7.2.1条确定。 沿高度体型分段数:现代多、高层结构立面变化比较大,不同的区段内的体型系数可能不一样,程序限定体型系数最多可分三段取值。 各段最高层层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若体型系数只分一段或两段时,则仅需填写前一段或两段的信息,其余信息可不填。 各段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7.3.1条确定。用户可以点击辅助计算按钮,弹出确定风荷载体型系数对话框,根据对话框中的提示选择确定具体的风荷载系数5、钢筋信息钢

14、筋强度设计值:根据新版砼规4.2.3条确定。如果用户自行调整了此选项卡中的钢筋强度设计值,后续计算模块将采用修改过的钢筋强度设计值进行计算。 以上PMCAD模块“设计参数”对话框中的各类设计参数,当用户执行“保存”命令时,会自动存储到.JWS文件中,对后续各种结构计算模块均起控制作用。一:总信息 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一般为缺省。若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大于15度则回填。(该参数为地震力、风荷载作用方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的夹角。 抗规5.1.1 条和高规4.3.2 条规定,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

15、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如果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个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最为剧 烈,这个方向就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这个角度与结构的刚度与质量及其位置有关,对结构可能会造成最不利的影响,在这个方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部分结构构件内力可能会达到最大。  SATWE 可以自动计算出这个最不利方向角,并在WZQ.OUT 文件中输出。如果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 度,建议用户按此方向角重新计算地震力,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一般并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原因有三:考虑该角

16、度后,输出结果的整个图形会旋转一个角度,会给识图带来不便;构件的配筋应按“考虑该角度”和“不考虑该角度”两次的计算结果做包络设计;旋转后的方向并不一定是用户所希望的风荷载作用方向。综上所述,建议用户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夹角”栏,这样程序可以自动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包络设计。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与地震信息栏中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角度的区别是:水平力不仅改变地震力而且同时改变风荷载的作用方向;而斜交抗侧力仅改变地震力方向(增加一组或多组地震组合),是按抗规5.1.1 条 2 款执行的。对于计算结果,水平力需用户根据输入的角度不同分两个计算工程目

17、录,人为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取不利情况进行配筋包络设计等;而斜交抗侧力程序可自动考虑每一方向地震作用下构件内力的组合,可直接用于配筋设计,不需要人为判断。 只有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现有的坐标下风荷载不能起到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此时填写一个角度(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让坐标系发生变化,使风荷载在新的坐标系下(如何计算出风荷载产生的内力最大值的角度值?),能起控制作用(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改变参数后,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方向(说明两者方向是一致)将同时改变,但地震作用方向已经不是最不利的方向了,故需要在附加地震作用方向上输入一个相反的角度,使地震作用方向应按原坐标系计算,使地

18、震力最大;如不需要改变风荷载的方向,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则无需改变“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只增加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即可。)2、混凝土容重(KN/m3):砖混结构25 KN/m3,框架结构26KN/m3。此参数是用来求梁、柱、墙自重时用的,当考虑混凝土构件的表面装修层荷载时可调整此值,一般情况下用2627 KN/m3。现在版本软件 PM 与 SATWE 的“混凝土容重”是联动的3、刚才容重(KN/m3):一般情况下为78.0 KN/m3(缺省值)。 4、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应

19、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层数必须给定。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 可按建筑施工图所画裙房层数填写(含地下室层数),以便正确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5、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PMCAD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

20、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如有转换层应在此填写层号(含地下室层数),以便正确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 另外“转换层所在层号”和“结构体系”两项参数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带转换层结构; 填写了“转换层所在层号”则程序判断该结构为带转换层结构,并自动按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如同时选择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程序还将在上述基础上自动执行高规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另外层号按PMCAD的自然层填写。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减去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21、60;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软弱层(主要通过提高地震作用力)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减少转换突变,使结构整体抗侧刚度逐渐变化),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规范规定),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层号为计算层号) 6、嵌固端所在层号:无地下室时输入1,有地下室时输入(地下室层数+1)。这里的嵌固端指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注意嵌固端和嵌固端所在层号的区别,理论上讲嵌固端以下不参与抗震计算,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而如果在基础顶面嵌固时,嵌

22、固端所在层号为1。程序缺省的嵌固端所在层号为“地下室层数+1”。 常见嵌固部位的确定: a、无地下室的,无基础连系梁的,取在基础顶; b、无地下室,在室外地坪处有基础连系梁的,按基础顶作嵌固计算内力配筋,再取基础连系梁顶作嵌固,一层柱的配筋取以上两者的较大值。 c、有地下室,周围不与车库相连的结构,按刚度比要求确定嵌固部位。 d、有地下室,与周围的地下车库相连时,计算刚度比可考虑周围20M范围内的车库部分的刚度贡献。 7、地下室层数: 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1、此参数:1)对计算时回填土对结构的约束作用, 

23、2)风荷载计算, 3)内力组合控制高度, 4)底层内力调整, 5)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及地下室外墙设计等均有影响。一般按建筑条件图据实填写。  2、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 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一般为缺省值1。 结构分析时,墙元细分为一系列的小壳元,为保证分析精度而给的限值,一般可取1.0。 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处理时,耗机时

24、和内存资源较多。对于高层结构,可选此项。9、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SATWE中转换层缺省不作为薄弱层,需要人工指定。如需将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可将此项打勾,则程序自动将转换层号添加到薄弱层号中,如不打勾,则需要用户手动添加。此项打勾与在“调整信息”页“指定薄弱层号”中直接填写转换层层号的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缺省不作为薄弱层,需要人工指定。此项打勾与在“调整信息”栏中“指定薄弱层号”中直接填写转换层号的效果一样。转换层不论层刚度比如何,都应强制指定为薄弱层。  10、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一般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建议选择。在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时不选

25、择。 为避免由于局部振动的存在而影响结构位移比等参数的计算,所以在计算六个比值时勾选此项,在计算内力和配筋时不应选用,特别是错层结构,有跃层柱或定义了弹性板和弹性模的结构11、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一般情况不选取,按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考虑。特别是对于板柱结构定义了弹性板3、6情况。但已选择对所有楼层墙肢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话此条无意义。 12、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一般为缺省勾选。不勾选的话位移偏小。应勾选,使得墙的无效翼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部分,实现框架,短肢墙和普通墙的倾覆力矩结果更合理。(墙的有效翼缘规定见混规9.3.4条和抗规6.2.13

26、条) 13、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应勾选,使得墙的无效翼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部分,实现框架,短肢墙和普通强的倾覆力矩结果更合理。 14、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相当于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自动实现梁板边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构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应勾选。 15、墙元侧向节点信息:这是墙元刚度矩阵凝聚计算的一个控制参数,程序强制为“出口”,即只把墙元因细分而在其内部增加的节点凝聚掉,四边上的节点均作为出口节点,使得墙元的变形协调性好,分析结果更符合剪力墙的实际。 16、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17、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7、0;18、恒活荷载计算信息: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                        2)模拟施工加载1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 2: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

28、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4)模拟施工加载3: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接近于施工过程,故此建议一般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3;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加载。对于长悬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由于一般是采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故对悬臂部分应采用一次加载进行设计。当有吊车荷载时,不应选用模拟施工3。19、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来说大部分工程采用SATWE缺省的“水平风荷载”即可,如需考虑更细致的风荷载,则可通过“特殊风荷载”实现。 20、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一般为“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抗规5.1.6条规定,6度时的部分建筑,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

29、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因此这类结构在选择“不计算地震作用”的同时,仍要在“地震信息”页中指定抗震等级,以满足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此时,“地震信息”页除抗震等级相关参数外其余项会变灰。 21、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22、特征值求解方式:仅在选择了“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时,菜允许选择“特征值求解方式”。  水平震型和竖向震型整体求解:只做一次特征值分析。水平震型和竖向震型独立求解:做两次特征值分析。

30、0;23、“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一般选择“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二:风荷载信息: 1、 地面粗糙度类别:A: 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0.12) B: 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 (0.16)C: 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0.22)D: 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0.30)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一般情况下,高度大于60m的

31、高层建筑可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制采用;对于高度不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其风压是否提高,可由结构工程师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按实际情况确定。 对于高层建筑应按基本风压乘以系数1.1采用。 风荷载作用面的宽度,多数程序是按计算简图的外边线的投影距离计算的,因此,当结构顶层带多个小塔楼而没有设置多塔楼时,应注意修改风荷载文件,从风荷载中减去计算简图的外边线间无建筑面的空面面积上的风载,否则会造成风载过大,特别是风载产生的弯矩过大。 顶层女儿墙高度大于1米时应修正顶层风载,在程序给出的风荷上加上女儿墙风荷。 当计算坐标旋转时,应注意风荷计算是否相应作了旋转处理。

32、60;大多数程序风载从嵌固端算起,当计算嵌固端在地下室时,应将风荷载修正为从正负零算起。 用SATWE进行多塔楼分析时,程序能自动对每个塔楼取为一独立刚性块分析,但风荷载按整体投影面计算,因此一定要进行多塔楼定义, 否则风荷载会出现错误。3、X向结构基本周期(秒):第一次计算时采用默认值,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周期乘以这件系数后回代。 宜取程序默认值(按高规附录B公式B.0.2);  “结构基本周期”用于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见荷载规范7.4.2-2规则框架T=(0.08-0.10)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筒中筒结构T

33、=(0.050.06)N,N为房屋层数,详见高规3.2.6条表3.2.6-1注;荷规7.4.1条,附录E;程序中给出的基本周期是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得到的,建议计算出结构的基本周期后,再代回重新计算。3-1、Y向结构基本周期(秒):第一次计算时采用默认值,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周期乘以这件系数后回代。 4体型系数: a)圆形和椭圆形平面,Us=0.8 b)正多边形及三角形平面,Us=0.8+1.2/(n的平方根),其中n为正多边形边数 c)矩形、鼓形、十字形平面Us=1.3 d)下列建筑的风荷载体形系数Us=1.4 i:V形、Y形、弧形、双十字

34、形、井字形平面;ii:L形和槽形平面;iii:高宽比H/Bmax大于4、长宽比L/Bmax不大于1.5的矩形、鼓形平面。 多塔结构风荷载相关调整: 下图若按单塔结构计算,在计算X方向的风荷载时,旗迎风面积为X向迎风面宽度与层高的乘积,计算得到的本层X向风荷载均分到两个塔的所有节点上,与实际情况相比,各节点的风荷载值少算一半,同理Y向计算的节点风荷载将偏大,分缝结构也要定义为多塔。多塔风荷载的遮挡定义对于距离很近的两个塔,要进行遮挡面定义,同时填写“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形系数”来完成风荷载的调整。 每个塔还可以同事有几个遮挡面。由于遮挡面造成的风荷载扣减值通过“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参数

35、来指定,比如缝隙很小的矩形单塔该值可取软件默认值0.5,设计人员可按工程实际情况调整输入,填0表示没有遮挡作用。由于有的工程缝两边塔楼高度、宽度不尽相同,在进行遮挡定义时需正确圈选遮挡部分的节点网格,并输入遮挡面相应的楼层起止层号。多塔风荷载的遮挡意义群楼效应与多塔结构风荷载计算何在规范7.2.3条规定:当多个建筑物特备是群集的建筑物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s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实验得出。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当相邻建筑物的间距小于3.5倍的迎风面宽度且两栋建筑物中心连线与风向成45o时,群

36、楼效应比较明显,起相互干扰增大系数一般为1.251.5,最大可达到1.8.多塔结构中各单塔的平面布置往往间距比较近,需要考虑此群体效应,设计人员可根据塔楼平、立面布置情况,建筑物重要性,风洞试验成果等因素综合确定该放大系数,计算时可将多塔结构的体型系数分段,大底盘以上塔楼部分的体形系数s用修正后的体形系数sm替换。5、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0.05,有填充墙钢结构0.02,无填充墙钢结构0.01。 6、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程序缺省值为1.0,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7、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

37、压(KN/m2):缺省与风荷载计算的基本风压取值相同。一般可取100年一遇的风压。8、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按照高规要求,验算风振舒适度时结构阻尼比宜取0.010.02,程序缺省取0.02。 9、顺风向风振:对于基本自振周期T1 大于0.25s 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对于高度大于30m 且高宽比大于1.5 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10、横风向风振:目前暂不起作用。 11、扭转风振:一般考虑。 12、水平风体型系数:一般为缺省值。 13、设

38、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一般为缺省值。14、特殊风体型系数:为灰色,无法修改。 三:地震信息 1、结构规则信息:该参数在程序内不起作用。 由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某些房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仍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因此,若在第一页参数中选择了不计算地震作用,本页中地震烈度、框架抗震等级和剪力墙抗震等级仍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其他参数可不必考虑。 1)结构规则性信息: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

39、,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不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2).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2、设防地震分组:详见

40、抗规附录A。 3、设防烈度:详见抗规附录A。 4、场地类别:依据地质报告输入,或按规范填写,见抗规4.1.6。 5、砼框架抗震等级:按抗规6.1.2填写。 6、剪力墙抗震等级:按抗规6.1.2填写。 7、钢框架抗震等级:按抗规6.1.2填写。8、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一般为不改变,学校提高一级。当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一致时,在配筋文件中会输出此项信息。故此系数按规范选取  9、中震(或大震)设计:一般为不考虑。 这是针对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的选项。结构性能设计在具体提出性能设计要点时,才能

41、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验算,不同的工程,其性能设计要点可能各不相同,因此,用户可能需要综合多次计算的结果,自行判断才能得到性能设计的最终结果。一般情况来讲,我国的抗震设计,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的,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对于复杂结构、超高超限结构,基本都要求进行中震验算。中震(大震)弹性设计和中震(大震)不屈服设计是属于结构性能设计的范畴,首先需要明确是所有构件还是重要构件(如框支结构构件、连体结构构件、越层柱等)要进行中震(大震)弹性设计或中震(大震)不屈服设计。中震(大震)弹性设计实现, 首先,要将“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改为中震(大震)地震

42、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其次,选择“中震不屈服”即可。中震(大震)弹性设计严于中震(大震)不屈服设计。 由于按照中震设计时,没有考虑结构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整系数,因此,按照中震设计的内力值不一定比小震计算的内力值大,应进行包络设计。此处风荷载不参与组合。此参数按需要选取。10、按主震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根据抗规5.2.3条计算的地震效应没有符号,SATWE原有的符号确定规则是每个内力分量取各振型下绝对值最大者的符号,现增加本参数可解决原有规定下个别构件内力符号不匹配的情况,可勾选。 11、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选择后程序将增加

43、计算4个地震工况,即每层的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便宜5%的地震作用。计算位移比时看此工况下的值,计算位移(角)时可不考虑此工况下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高层都选取。 12、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位移比超过1.2时,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位移比不超过1.2时,则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一般情况下都选取,规范中提到的“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主要看结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情况以及结构扭转效应的大小。 一般而言,多层和高层可根据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值判断:若该值超过1.2,则可认为扭转明显,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计算,反

44、之可不用选,对高层结构当需要选择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时,也要选择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两者取不利,结果不叠加。 但在用SATWE 在进行底框计算时,不应选择地震参数中的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否则计算会出错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楼层位移比或层间位移比超过1.2时,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偶然偏心:验算结构位移比时,总是考虑偶然偏心 位移比超过1.2时,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 位移比不超过1.2时,则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例:一31层框支结构,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力

45、作用时,其计算剪重比增量平均为12.35%;  规则框架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角柱配筋增大10%左右,其他柱变化不大;  对于不规则框架,角、中、边柱配筋考虑双向地震后均有明显的增大;  通过双向地震力、柱按单偏压计算和双向地震力、双偏压计算比较可知,后者计算柱的配筋较前者有明显的增大。建议:若同时勾选双向地震力、柱双向配筋,程序自动取二者之间的大值,而不是二者的叠加。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作用: 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5%的偶然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  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内

46、力增大5%10%,使构件的位移有显著的增大,平均为18.47%。13、X(Y)向相对偶然偏心:勾选了“考虑偶然偏心”后,允许用户修改X和Y向的相对偶然偏心只,一般取缺省值为0.05。14、计算振型个数:一般最少取3且为3的倍数。当考虑扭转藕联计算时,振型数应不少于一般最少取3且为3的倍数,一般不小于9,多塔建筑每个塔楼的振型数应大于9,但是指定的振9。对于多塔结构振型数应大于12。衡量指标是:有效质量系数90%。型数不应大于结构固有振型的总数,否则会引起地震力计算异常。衡量指标是: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建议试算时取15个,最终计算时取3015、重力荷载代表制的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情况

47、下取缺省值0.5。 该参数是指计算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取恒载标准值与活荷载组合值之和时的不同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民用建筑取0.5,其他建筑取值参考抗规5.1.3条。16、周期折减系数:对于框架结构可取0.60.7;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取0.80.9;剪力墙结构可取0.81.0。高规3.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取0.7,框剪结构取0.8,剪力墙结构取0.95。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非承重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因为周期小的结构

48、,其刚度较大,相应吸收的地震力也较大。若不做周期折减,则结构偏于不安全。根据高规3.3.17 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实心砖墙时,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 实际取值时可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和刚度大小来取上限或下限。 当非承重墙体为空心砖或砌块时,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75(灰砂砖),0.80(空心砌块);框架剪力墙结构0.91.0;剪力墙结构可取0.95。当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T1Tg时,不需进行周期折减,因为此时地震影响系数由程序自动取结构自振周期与特征周期的较大值进行计算。 17

49、、结构的阻尼比(%):一般混凝土结构取0.05,钢结构取0.02,混合结构在二者之间取值。程序缺省值为0.05。18、特征周期Tg(秒): 19、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程序地震作用的计算,程序按规范自动调整,如有特殊要求,也可自行修改。 多遇及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20、用于12层一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由“结构所在地区”、“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等参数控制,程序按规范自动调整,如有特殊要求,也可自行修改。 21、竖向地震参与振型数:用于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50、160;22、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底线值:当振型分解反映谱方法计算的竖向地震作用小于该值时,将自动取该参数确定的竖向地震作用底线值。 23、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度):地震作用的最大方向值偏离主轴大于15度时,在此需要填写此角度,作为附加地震计算的角度,(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SATWE参数中增加“斜交抗侧力构件附件地震角度”与填写“水平与整体坐标夹角”计算结果有何区别: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不仅改变地震力而且改变风荷载的作用方向,而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角度仅改变地震力方向。一般应尽量调整结构使角度不超标。抗规5.1.1条规定,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

51、15度时,应分别计算个抗侧力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 主要是针对“非正交的、平面不规则”的结构,这里填的是除了两个正交的,还要补充计算的方向角数。相应角度:就是除0、90这两个角度外需要计算的其他角度,个数要与“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同,这样程序计算的就是填入的角度再加上0度和90度这些方向的地震力。该角度是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你是正方向为正。四:活荷信息 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一般为折减。PMCAD 的恒活设置中也有活荷载折减选项,若两处都选折减,则会重复折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PMCAD 中考虑楼面荷载折减后,倒算出的主梁活荷载均已进行了折减

52、,这可在“荷载校核”菜单中查看结果,并在后面所有菜单中的梁活荷载均使用折减后结果;但程序对倒算到墙上的活载并没有折减。建议不进行折减。 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一般为不折减。勾选后荷载折减只是传到底层最大组合内力(WDCNL.OUT 文件)中,并没有传给 JCCAD,计算基础时应在JCCAD里另行设定折减系数,所以此处建议不进行折减。计算基础时需要的话在JCCAD中进行折减。 3、梁活荷载不利布置最高层号:多层应取全部楼层,高层宜取全部楼层。 从第1到6层,多层应取全部楼层,高层宜取全部楼层,高规5.1.8条,高规5.1.8条规定当楼面活荷载大于

53、4时,须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引起的结构内力增大,安全起见在此处可以采用所有楼层均进行活荷载不利布置进行设计计算。考虑活荷不利布置后,程序仅对梁作活荷不利布置作用计算,对柱、墙等竖向构件并未考虑活荷不利布置作用,而只考虑了活荷一次性满布作用。建议一般取全部楼层。4、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对于荷载规范5、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对于荷载规范表5.1.1中第1(1)项功能(如住宅、办公等)的建筑,其SATWE所列的折减系数不需修改,但是对于荷载规范表5.1.1中其他项功能(如教学楼、商场、书店、食堂等)的建

54、筑,其SATWE所列的折减系数需按照荷载规范第4.1.2条第2项修改。 荷载规范5.1.2: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本规范表5.1.1中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 折减系数取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 设计楼面梁时: 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     &

55、#160;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

56、的梁应取0.8; 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 设计墙、柱和基础时:  1)第1(1)项应按表5.1.2规定采用; 2)第1(2)7项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第8项的客车,对但向板楼盖应取0.5,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 盖应取0.8; 4)第913项应采用与

57、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表5.1.2  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五:调整信息 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高规5.2.3条: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式框梁0.70.8。缺省值为0.85。 BT =0.85,主梁弯矩调幅,高规5.2

58、.3条;2、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高规(JGJ3-2002)5.1.8条条文说明:如果活荷载较大,可将未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的框架梁弯矩乘以1.1-1.3,近似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影响时,梁正、负弯矩应同时放大。 已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取1.0。 3、梁扭矩折减系数:高规(JGJ3-2002)5.2.4条规定对于现浇楼板结构,应考虑楼板对梁抗扭的约束作用。程序通过对梁的扭矩进行折减达到减少梁的扭转变形和扭矩计算值,折减系数为0.4-1.0,一般取0.4。对不与刚性楼板相连或圆弧梁,此系数不起作用。 4、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由于Satwe程序计算框支梁和梁上的剪力

59、墙分别采用梁元和墙元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造成剪力墙下边缘与转换大梁的中性轴变形协调,而与转换大梁的上边缘变形不协调,或者说,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 为了真实反映转换梁刚度,使用该放大系数。一般取100,当为了使设计保持一定的富裕度,也可小考虑或不考虑该系数。 5、实配钢筋超筋系数:抗规6.2.4条: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取1.15。缺省值为1.15。 6、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抗规(GB50011-2001)6.2.13条规定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当连梁内力由风荷载控制时,不宜折减;高规(JGJ3-2002)5.2.1条条文说明指出:通常,设防烈度低时可少折减一些(6、

60、7度时可取0.7),设防烈度高时可多折减一些(8、9度时可取0.5)。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以保证连梁承受竖向荷载能力。7、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一般情况下勾选。混规5.2.4条。 8、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刚度增大系数BK一般可在1.02.0范围内取值,程序缺省值为1.0。即不放大。 对于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宜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SATWE可采用“梁刚度放大系数”对梁刚度进行放大,近似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贡献。刚度增大系数BK一般可在1.02.0范围内取值,程序缺省值为1.0,即不放大。对于中梁(两侧与楼板相连)和边梁(仅一侧与楼板相

61、连),楼板的刚度贡献不同。程序取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为BK,边梁的刚度放大系数为1.0+(BK-1)/2,其他情况不放大。梁刚度放大系数还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单构件修改,可参见本章下一节的内容。9、砼矩形梁转T形(自动附加楼板翼缘):一般不勾选。1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高规表3.9.3、表3.9.4):一般勾选 11、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高规(JGJ3-2002)10.2.7条规定,框支柱按0.3Q0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梁(不包括转换梁)的剪力和弯矩,框支柱轴力可不调整。一般情况下勾选。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出现“转化大梁上面

62、托剪力墙”的情况,当用户使用梁单元模拟转化大梁,用壳元模式的墙单元模拟剪力墙时,墙与梁之间的实际的协调工作关系在计算模型中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存在近似性。实际的情况是,剪力墙的下边缘与转换大梁的上表面变形协调;计算模型的情况是,剪力墙 的下边缘与转换大梁的中性轴变形协调;于是计算模型中的转化大梁的上表面在荷载作用下将会与剪力墙脱开,失去本应存在的变形协调性。换言之,与实际情况相比,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这就是软件提供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原因。当考虑墙梁刚度放大时,转换层附近的超筋情况(若有)通常可以缓解,当然,为了使设计保持一定的裕度,也可以不考虑或少考虑托墙梁刚度放大。使用该功能是

63、,用户只需指定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托墙梁段的搜索由软件自动完成。最后指出一点,这里所说的“托墙梁段”在概念上不同于规范中的“转换梁”,“托墙梁段”特指转换梁“墙柱”部分直接相接、共同作用部分,比如说转换梁上托开门洞或窗洞的剪力墙,对洞口下的梁段,程序就不看做“托墙梁段”,不做刚度放大,如下图所示12、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一般去程序缺省值5。 13、指定的加强层个数:抗规6.1.10: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抗震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