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课标要求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2 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所适用的物质。3 通过蒸馏和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 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晨背-重点语句厂、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2 2 .萃取时选择的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萃1蒸馏原理禾 U 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丕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 方法;蒸馏法可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相差较多的液体混合物。2 蒸馏的装置及主要仪器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 .蒸馏水的制取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3 3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2、,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4 4.检验 ClCl-的试剂是稀硝酸和 AgN0AgN03溶液。基础自主落实1 1.蒸馏用来分离相互溶解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蒸馏时温度计的水/温度计- 2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3 -自来水中离子的检验1皿5辭港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_色沉淀自来水中含有 c水的提纯亨UH Eul占帮忒圆底烧瓶中水沸腾,冷_ 凝管中有无色液体凝 结, 并通过牛角管流入 锥形瓶中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蒸馏水中杂质离子的检验!无明显现象产生蒸馏水中无 Cl_特别提醒用 AgNQ 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 Cl时要用稀 HNO 酸化而不能使用盐酸和硫酸 酸化。思考发现1. (1)实验室制取蒸

3、馏水的装置与常用蒸馏装置相比,少了温度计。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提示:(1)温度计的作用是控温和显示加热范围。因为制蒸馏水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难挥 发性杂质,蒸馏出水,水的沸点恒定为100C,故不需要温度计。(2)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是为了使馏出物充分冷却。2 蒸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应如何放置温度计?提示: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用来测量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 瓶支管口处。3 某溶液中加入 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吗?提示:不一定;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cO等杂质离子。1.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1

4、) 检查蒸馏装置的气密性。(2) 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待分离或提纯的液体混合物,并加入几粒碎瓷片。(3) 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4) 给蒸馏烧瓶加热。生成系统认知- 4 -(5) 收集馏分。(6) 停止加热,拆卸装置。2 .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1)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2)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21(3)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也不能少于3。33(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入,从上口流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3. C的检验(1)试剂:稀硝酸和 AgNO 溶液。操作:先加稀硝酸,后加 AgN

5、O 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Cl1.下列对蒸馏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蒸馏烧瓶剧烈跳动C. 冷却水的方向应上进下出,这样水流比较畅通,冷却效果更好D. 当蒸馏到烧瓶内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不能直接加热蒸干解析:选 A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是为了准确掌握馏出气体的温度,A 项正确;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过热时液体因暴沸而剧烈跳动,B 项不正确;冷却水的方向应下进上出,C 项不正确;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蒸馏烧瓶中液体蒸干,D 项不正确。2 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

6、的是()A. 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 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D. 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解析:选 D 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A 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不正确;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 不正确。萃取和分液演练应用体验- 5 -自主落实1 .萃取(1)依据: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6 -过程: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进入溶解度大的溶剂。仪器:分液漏斗。2 .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3 .操作(用 CC4 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例)步骤

7、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加萃取剂2用量筒量取 10 mL 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注入 4 mL 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发现液体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振荡萃取的滾仆物哆1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 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使两种液体充 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静置分层t7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无色;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显紫色分液| L1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 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 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特别提醒用 CC14萃取碘水中的

8、碘时,上层为水层,下层为CC14层,而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上层为苯层,下层为水层。思考发现1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14作萃取剂吗?提示:不可以。尽管碘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但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 故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2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充分振荡后,再如何操作?提示:充分振荡后,应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生成系统认知- 7 -査漏-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装液向分液漏斗中装人待萃取液和萃取剂*振荡|-倒转分液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静置|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9、 邈塞把分液漏斗颈上的活塞打开或便塞上的凹 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分液I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2 .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目的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危险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壁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保证分液漏斗内部气压与外界相同,使液体 顺利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3 .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1) 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2) 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3)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演练

10、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V)(2) 分液时,下层液体先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V)(3) 利用分液法,可以分开水和花生油的混合物(V)(4) 用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静止分层后,含碘的汽油层在下层(X)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的大- 8 -解析:选 C 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

11、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液体;蒸 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的大,只要与水不互 溶,易分层即可。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 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解析:选 D 因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萃取后分层时上层为水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下口流出,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2 .能够用来鉴别 BaCl2、NaCI、NatCO 三种物质的试

12、剂是()A. AgNO 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解析:选 B 用 AgNO 溶液、稀硝酸和稀盐酸均不能鉴别BaCIt和 NaCI;滴加稀 H2SQ 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BaCIt,产生气体的是 NCQ,无明显现象的是 NaCI。3 .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分离水和植物油分离食盐水与泥沙从浓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分离方法蒸馏分液萃取蒸发选用仪器a1 ?解析:选 C A 项,加热时水易挥发,经冷却后可得到蒸馏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制备,正确;B 项,水和植物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C 项,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

13、方法分离,不能用萃取,错误;D 项,食盐易溶于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正确。4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I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可分解为如下各步:课堂*巩用练- 9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10 -B. 把 50 mL 碘水和 15 mL CCI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 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F.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G. 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

14、小孔H. 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 _ _ A H E F。(2) 上述 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_上述 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能选用 CCI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_解析:(1)题中给出了八个步骤,后五个步骤的顺序也已给出了其中四个,即 A H- ( ) EF ,只要考虑到静置、分层后才能分液,操作顺序应为A H-(G) E- F。前三个步骤应为查漏一T装液一T振荡,即 C B- Db(2) 操作时要注意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入烧杯 中。(3)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在进行分液操

15、作时应注意使漏斗内部与外界大气相连通。(4) 萃取剂的选择应是两种溶剂不互溶,且要提取的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应远大于在 原溶剂中的溶解度。答案:(1)C B D G(2) 使分液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3) 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 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4) CCI4与水既不反应也不互溶,且碘在CCI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基础全血餘- 11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12 -B. 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 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D. 可溶于水的固体与

16、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解析:选 C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 错误。2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B.C.D.解析:选 B 漏斗可用于过滤, 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液、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3 欲从溴水中提取溴,需要进行哪些操作()A.萃取B.分液C.萃取和分液D.萃取、分液和蒸馏解析:选 D 由于溴易挥发,故不可直接蒸馏,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有机溶剂中的 溶解度较大,故先加入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等进行萃取、分液,然后将萃取后的溴的四氯化 碳

17、溶液进行蒸馏即可。4 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 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 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 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 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选 C 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 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 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5.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 不溶于水

18、,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 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解析:选 B 假设要用溶剂 A 将溶质 X 从溶剂 B 中萃取出来,A 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 13 -与 B 互不相溶;X 在 A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 B 中的溶解度;X 与 A 不发生化学反应。6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b 后振荡,静置片刻后()A. 整个溶液变紫色B. 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C. 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紫红色D. 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解析:选 C 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则静置后上层几乎无色,下 层为紫红色。7 下列各组

19、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水和 CC14B.碘和 CC14C.酒精和水D.汽油和植物油解析:选 A 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而碘与四氯化碳、酒精和水、汽 油与植物油均互溶,不能利用分液法分离。8下图是化学中的常用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解析:选 B 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漏斗用于过滤,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蒸 发皿用于蒸发溶液,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过滤、萃取、蒸 发。9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

20、图示回答下列问题。(2)_ A 仪器的名称是_ , B 仪器的名称是。(3)_ 实验时 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 _,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 暴沸。解析: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最重要的问题有:仪器的连接顺序,温度计的位置,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防暴沸的措施。- 14 -答案:(1)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却水进出口反了(2) 蒸馏烧瓶 冷凝管(3)沸石(或碎瓷片)1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乙醇、苯、四氯化碳、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溴的性质与碘的性质相似。(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_A液溴

21、和四氯化碳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解析:(1)液溴与碘的性质相似,能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A 错误;同理,乙醇和煤油互溶,也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B 错误;CaCl2和 NaSQ 都是固体,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C 错误;苯和蒸馏水不互溶,D 正确。(2)碘在苯、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且苯、四氯化碳和碘不反应,苯、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所以苯和四氯化碳 可以萃取碘水中的碘。碘被萃取到四氯化碳或苯中,得到的仍是混合物,所以不能得到纯净 的碘单质。四氯化碳和乙醇互溶,故四氯化碳不能萃取碘酒中的碘。答案:(1)D (2)苯、四氯化碳 不能 不能 乙醇与四氯化碳互溶1.以下实验

22、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只有C.只有D.解析:选 D是蒸馏,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为蒸发,是从溶液中 得到固体的方法;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2 .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烧杯、 漏斗、分液B.乙醇和煤油C.固体 CaCL 和 N&SQD.苯和蒸馏水(2) 在乙醇、 苯、 四氯化碳、NaCl、蒸馏水五种试剂中: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进行分液之后 _(填“能”或“不四氯化碳或“不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原因是深化*提能绦B.只有)- 15 -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不能进行的

23、实验操作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解析:选 D 蒸馏实验需要冷凝管,而领取的仪器中没有。3 已知丙酮(Csf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 mL1,沸点约为 55C。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分液B.蒸馏C.过滤D.蒸发解析:选 B 丙酮和水互溶,而丙酮的沸点约为55C,水的沸点为 100C,所以可用蒸馏的方法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B.水的沸点为 100C,酒精的沸点为 78.5C,所以可

24、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的酒精 变为无水酒精C. 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可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D.NaCI 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 的 NaCI 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NaCl解析:选 C A 项,酒精与水混溶,应用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A 错误;B 项,二者沸点相近,直接蒸馏不能得到纯净物,应加入生石灰再蒸馏,B 错误;C 项,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 正确;D 项,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KNO 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I 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提纯硝酸钾,D 错误。5.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

25、根据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是()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蒸发解析:选 A A 项,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除去 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正确;B 项,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错误;C 项,重结晶适用于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 法,错误;D 项,蒸发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溶质的一种分离方法,错误。6 .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39%的乙醇溶液 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16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选

26、C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相溶,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在上层,可通过分液 的方法进行分离;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 度不大,可用有机溶剂把它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7 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选项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分析A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 底部B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C蒸馏:冷凝管破裂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D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解析:选 D A 项,蒸发时若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27、则容易引起蒸发皿破裂,正确;B 项,要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必须是内外压强相等,则必须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对齐,正确;C 项,蒸馏时如果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则容易引起冷凝管破裂,正确;D 项,萃取时液体静置不分层可能是萃取剂不合适,与萃取剂用量无关系,错误。8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B.某溶液中滴加 BaCb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C.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先加稀盐酸除去 OHT,再加 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 现,证明含 C解析:选 C A 项,NstCO、K2CO 等物质也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 B 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 Ag+; D 项,加入稀盐酸时,弓 I 入了C。9 .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7 - (1) 写出图中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