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品牌(商标)发展战略规划(草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4a8cc912-c9e2-43a3-ae75-586f879a7fd5/4a8cc912-c9e2-43a3-ae75-586f879a7fd51.gif)
![丽水市品牌(商标)发展战略规划(草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4a8cc912-c9e2-43a3-ae75-586f879a7fd5/4a8cc912-c9e2-43a3-ae75-586f879a7fd52.gif)
![丽水市品牌(商标)发展战略规划(草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4a8cc912-c9e2-43a3-ae75-586f879a7fd5/4a8cc912-c9e2-43a3-ae75-586f879a7fd5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丽水市品牌(商标)发展战略规划(2011-2015)丽水市工商局2011年12月目录、前1二、发展现状 1(一)丽水市商标发展规划实施的成果 2.(二)商标品牌建设的不足 2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3(一)指导思想 3(二)主要原则 3四、发展目标及战略重点 4(一)总体目标 4(二)具体目标 5(三)战略重点 7五、主要任务 9(一)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9(二)不断创新商标品牌载体 11(三)加强商标品牌的基础建设 12(四)健全商标品牌培育、认定、管理机制 13(五)规范发展商标品牌的社会服务体系 14(六)创造条件为商标品牌建设营造氛围 15(七)强化商标品牌的维权保护力度 16六、保障措
2、施 17(一)强化组织领导 17(二)完善制度建设 18(三)加大政策扶持 18(四)做好督查考核 18附件:一:丽水市 2011-2015 年商标品牌发展规划表 20二:丽水市 2011-2015 年商标培育重点行业对象规划表 21三:丽水市 2011-2015 年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 22 四:丽水市 2011-2015 年省著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23五:丽水市 2011-2015 年市著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26六:丽水市 2011-2015 年证明 (集体 )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30 七:丽水市 2011-2015 年专业商标品牌基地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31
3、丽水市品牌 (商标 ) 发展战略规划 (2011-2015)、八、前 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转型升级、 打造品牌 强省的战略部署, 推进我市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 根据浙江 省“十二五” 商标发展规划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实施品牌战略,组织、指 导企业和有关方面加强商标品牌建设的行动纲领。 “品牌”在 实际运用中其内涵与外延有不确定性, “商标”作为品牌的有 效载体,其内涵与外延在有关法律中的解释具有确定性和稳定 性。因此, 本规划主要对商标品牌发展战略进行规划, 以体现 规划表述上的严谨与准确。二、发展现
4、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 党的十七 大报告提出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 际知名品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 决定提出“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品牌强省和打造生态文明省份的决策, 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为商标 品牌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 丽水市根据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决策的部署,坚持不 懈地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特别是“十一五” 期间,丽水 市商标发展规划的实施,商标注册、运用、管理与保护工作 得到全面加强, 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5、 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 的商标品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向 未来,我们正站在商标品牌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丽水市商标发展规划实施的成果1. 商标品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省委省政府下发 关于 打造品牌大省的通知 ,市财政建立品牌奖励补助资金。全市 各县 ( 市、区 ) 政府都相继出台扶持品牌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 商标品牌建设工作逐步由部门行为、 企业行为转变为政府重点 落实的工作内容,形成了较好的创牌、用牌、护牌环境。2. 各类商标品牌迅速成长。截止 2010 年底,全市商标注 册总量达 11673 件,是 2005 年 2429 件的 4.8 倍,其中农产 品商标
6、1987 件,是 2005 年 397 件的 5.0 倍,服务商标 1292 件,是 2005 年 82 件的 15.8 倍;全市百家企业平均拥有注册 商标 64 件,是 2005 年 19 件的 3.4 倍;中国驰名商标 33 件, 是 2005 年 4 件的 8.5 倍,其中行政认定驰名商标 4 件;省著 名商标 110 件,是 2005 年 46 件的 2.4 倍;市著名商标 186 件,是 2005 年 84 件的 2.2 倍;地理标志证明 (集体 )商标 11 件,是 2005 年 3 件的 3.7 倍。3 .自主品牌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贴牌加工的缺陷,特别是 金融危机的冲击, 激发了
7、更多出口企业创自主品牌的热情, 截 止 2010 年底,全市国际注册商标总量达 1130 件,是 2005 年 14 件的 80.7 倍 ;省出口名牌 2 件,市出口名牌 18 件。4.商标品牌执法取得长足进展。 品牌保护形成共识, 侵权 行为得到有效查处,全市工商系统 2006 2010 年共查处各 类商标违法案件 909 件,罚没款 873 万元。(二)商标品牌建设的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的新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 我 市的商标品牌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与经济发展不相适 应的地方。 主要表现为: 一是 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缺乏
8、, 在 国内、 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更是寥寥无几; 二是 自主商标使用率 低,闲置商标占注册商标总数的 31% 强; 三是 无牌、贴牌加 工情况还比较严重, 创自主品牌的意识薄弱; 四是 我市民营企 业发展规模的小和散, 致使品牌发展后劲不足, 尤其是知名品 牌的后续力量明显减弱; 五是 品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特别 是在块状经济、 产业集群中更为突出, 表现在产品跟风和单一, 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企业间品牌抄袭、 模仿、 恶性竞争情况 一定程度存在; 六是 服务业品牌发展滞后, 服务商标仅占全市 注册商标总数的 11% ,驰、著名商标中的服务商标只占 1.5% , 许多服务企业还没有自己的商
9、标。三、指导思想及主要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按 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 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 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和建设品牌强 市的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商标品牌发展与保护的法制环境、 市场环境、 文化环境, 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创立自主品 牌、培育知名品牌,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核心竞争 力,大幅度提升我市的商标注册、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充 分发挥商标品牌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10、 促进我市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主要原则1、坚持政府推动原则坚持政府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政策的导向功能,提高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 中的服务能力。2、坚持企业主体原则商标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实施商标品牌的发展战略必须坚 持以企业为主体。3、坚持重在培育原则拥有高知名度商标品牌的多少, 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经 济实力的象征,但成就一个商标品牌需要长期不懈的培育, 重 视商标品牌培育,是做大做强商标品牌的关键。4、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商标品牌战略与区域经济、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 业、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
11、之间的商标品牌协调发展。5、坚持创护并举原则在加大商标培育力度, 鼓励和扶持企业自主创牌, 做大做 强商标品牌的同时,依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违法 行为,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强化保护力度。四、发展目标及战略重点(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初步确立丽水商标品牌的基本框架,形成“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为主,社会支持”的实施商标品牌战 略有效机制, 把我市商标注册、 运用、 保护和管理水平上升到 一个新的高度。 企业自主商标注册、 使用得到普及, 知名品牌 的培育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各类商标品牌协调发展, 商标品牌 成长发展的激励创新机制更加完善, 商标品牌保护发展的环境 进一步改善,商标
12、品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充分显 现。全市形成以缙云锯床与灯管、 松阳不锈钢、 开发区革制品、 青田制鞋、 庆元竹木制品等制造业商标品牌为基础, 以庆龙云 景食用菌、 松龙景庆茶叶、 遂昌菊米、 处州白莲等生态农业品 牌为特色,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云和梯田、丽 水摄影、遂昌旅游等文化旅游商标品牌为亮点的商标品牌体 系。(二)具体目标1. 企业自主商标注册、使用得到普及。到 2015 年,全市 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确保达到 16000 件,争取达到 20000 件, 每百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 80 件,境外注册商标 1500 件;商 标品牌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85% ;出口商品企业在国
13、内和主 要出口国均有一件以上自主商标, 基本改变贴牌加工企业无自 主商标品牌的状况,进一步夯实品牌培育发展的基础。2. 知名商标品牌的培育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国际知名商标 品牌、国内商标品牌和区域商标品牌培育发展实现突破性的发 展。到 2015 年,有重点地培育发展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和影响力的国际化知名商标品牌 5 件;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 38 件;浙江省著名商标总量达到 150 件;丽水市著名商标总 量达到 226 件;省知名商号 49 件;地理标志证明 (集体 )商标 等区域品牌达到 16 件,省出口名牌 5 件;丽水市出口名牌 40 件。形成国际、国内、区域三驾马车齐驱、互动互进的
14、商 标品牌培育体系, 商标品牌成为区域经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和抢占品牌市场的锐利武器。3. 各类商标品牌协调发展。到 2015 年,形成在全省有较 高知名度的制造业商标品牌 5 个,服务业商标品牌 5 个,农 业商标品牌 5 个,改善第二、第三产业商标品牌发展相对滞 后的面貌, 形成以制造业商标品牌为主干、 生态农业商标品牌 突显、 服务业商标品牌异军突起, 三大产业商标品牌协调发展 的品牌经济局面。4. 商标品牌成长发展的激励创新机制更加完善。 政府出台 丽水市商标品牌发展的政策指导意见, 对品牌培育、 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品牌建设主导作用进一步 发挥, 部门、
15、社会各方支持参与进一步加强, 市场主体创牌积 极性进一步激发, 形成社会各方关注、 支持、 参与的品牌发展 新机制。5.商标品牌保护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各级政府普遍重 视商标品牌工作, 全社会的商标品牌意识、 法制意识普遍提高; 知识产权观念深入人心, 自觉抵制假货的健康消费理念进一步 增强, 商标品牌知识日益普及, 各类商标品牌专业人才得到大 力发展,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商 标品牌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商标品牌文化基本建 立,尊重和保护商标品牌的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日 臻完善。6. 商标品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充分显现。 企业 管理和运用商标
16、的能力明显增强, 商标成为更多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和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通过“商标 富农”、“商标兴企” 、“品牌调结构” 、“品牌促发展”路径,进一步发展和振兴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 使之成为我市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战略重点1. 提升制造业品牌围绕“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 811 工程”,做强 8 大制造业主导产业,提升 10 大省级工业园区,培育 10 个特 色产业集群基地的布局要求,以生态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核心, 依托我市现有特色产业和品牌优势,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新为手段、 以商标品牌为航标, 推进传统块状经济产业向 现代
17、产业集群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绿色产业 ,加快全市新型工 业化发展进程,到 2015 年工业品注册商标达到 11000 件。 重点提升发展日用化工 、羽绒服装 、特种材料 、五金机电 、金属 制品、汽摩配件、 缝纫机、 皮革制品和文化体育旅游用品等传 统产业领域的商标品牌 ,争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优先扶持培 育新能源 、新材料 、 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 业商标品牌 ,实现制造业从无品牌向有品牌,知名品牌向优势 品牌的转型升级。2. 壮大农产品品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业产业经济、 增加农民 收入的要求,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继续大力培育 发展农产品品牌。 鼓励和
18、引导农业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种养殖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 创立自主品牌, 走品牌经济发展之路, 到 2015 年农产品注册 商标达到 3000 件。大力培育发展竹木、食用菌、茶叶、高山 蔬菜、水(干)果、畜禽、山茶油、中药材、水产养殖和花卉 苗木等主导产业品牌。 充分挖掘传统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 发展潜力,继续支持鼓励有关组织机构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和集体商标, 弘扬和发展传统产品的历史品牌优势和产业文化 优势, 培植一批市级、 省级或国家级农产品著名品牌, 提高农 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致富。3. 扶持服务业品牌 认真贯彻浙江省、 丽水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
19、业品牌建设的 战略措施,围绕建设“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思路,着力打 造一批服务产品、服务企业和服务行业 (区域 )的商标品牌,鼓 励服务业企业以商标品牌为纽带做大做强做精, 推动全市服务 业又好又快发展,到 2015 年服务业注册商标达到 2000 件。 优先发展物流、房地产、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商标品牌; 重点发展现代商贸、 旅游、文化、 中介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商 标品牌; 培育发展服务外包、 文化创意、 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 业商标品牌; 拓展规模大、 影响力强、辐射全国的“庆元香菇” 、 “松阳茶叶” 等专业市场商标品牌, 实现专业市场品牌化发展。4. 做强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是我市产业
20、经济的基石, 产业集群商标品牌是区 域商标品牌的主要内容, 也是品牌强市的支撑点, 要大力支持 企业和有关方面实施集群化商标品牌发展战略, 促进块状经济 产业链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商标品牌向区域商标品牌提升,到 2015 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达到 16 件,省级专业商标品 牌基地 9 个,市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10 件。重点要加强缙云 带锯床、庆元食用菌、云和木制玩具、松阳绿茶、遂昌菊米、 庆元竹木制品、龙泉空调汽配、缙云灯管、龙泉青瓷宝剑、青 田鞋革等 10 个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变我市块状经济产业优势为区域商标品牌优势, 促进产
21、业集群与区域商标品牌联 动,提升区域品牌功能和影响力。五、主要任务(一)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1. 引导市场主体创自主品牌。 继续引导市场主体积极申请 注册商标、规范使用商标,在使用中,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叫响自己的商标品牌; 在经营活动中运用商标信息, 主动防范 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冲突的法律风险。2. 创造条件协助企业盘活存量商标。 加强调查研究, 掌握 我市商标的结构、 注册、 使用与保护的情况, 为盘活全市闲置 商标资源打好基础;健全完善注册商标、驰 (著 )名商标、闲置 商标数据库, 积极牵线搭桥,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标转让信息; 疏通流通渠道, 丰富交易方式, 为商标流动创造条件;
22、依托职 能开展有效的行政指导服务,为商标品牌利用率提高提供保 障。3. 帮助企业加强商标的运作、 管理和保护。 引导企业提高 商标自我管理、 运用、 维权能力。 支持和鼓励品牌企业开展品 牌虚拟经营、 委托加工、 许可使用、 商标权质押等品牌运作模 式创新, 提高品牌利用率和影响力。 引导企业以商标品牌为推 进器, 加快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的整合, 开展资本经营, 建立 以商标为纽带的多元化产权结构。 加强国际国内经济合作, 吸 引战略投资者加盟,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 的联合重组。 引导品牌企业加强商标品牌文化建设, 积淀商标 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 提高商标品牌的凝聚力。 引导企
23、业实施 商标的授权使用机制, 防止商标品牌因为滥用授权、 低价倾销 而导致价值贬值、 形象受损的情况出现。 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强 商标印制、标识使用管理,制定和完善商标评估、对外合作、 统计、 信息搜索和重大事项预警等内部商标管理制度, 提高自 我维权意识和应对商标纠纷的能力。 引导和帮助上规模企业设 立商标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实行专业化管理。4. 指导企业整合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帮助企业提高品牌意 识和创新能力, 制订、 完善并认真实施企业商标战略, 明确目 标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商标整合企业的产品、技术、 管理、 营销、广告等优势, 做大做强, 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引导企业改进竞争
24、模式, 致力技术创新, 实现企业管理机制创 新和体制创新, 加强新产品研发, 增强产品科技含量, 完善售 后服务, 丰富商标品牌产品的科技、 文化内涵, 提升产品的档 次、美誉度和企业形象,争创驰、著名商标。指导企业实施商 标品牌价格策略, 运用品牌在消费者心中长期建立起的价格效 应,增加商标品牌的附加值, 实现商标品牌无形资产的有形价 值。5. 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宣传、普及商标国 际注册、 品牌国际化知识, 引导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自主商 标品牌, 积极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 推进品牌国际化建设, 不 断提高自主品牌商品的出口比例, 培育出口名牌, 争创国际知 名品牌。鼓励具有自
25、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商标品牌的出口企业调 整产品结构, 增强科技投入, 实施产业升级, 扩大新技术和高 附加值的产品出口, 推进国内品牌向国际市场延伸。 加强与国 际品牌企业的合作联系,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工艺、 管理和人 才,提高产品档次, 以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积极 应对海外商标纠纷, 运用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 有效防止海外 商标抢注行为和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发生,协调各方面关系, 畅通海外维权诉讼和救济渠道。6. 培植商标品牌典型示范企业。 坚持典型引路, 树立商标 战略实施标杆。 积极搭建创牌经验交流平台, 开展多类型、 多 层次面向企业的商标管理经验交流和宣传培训、 分类指导
26、各类 企业创自主品牌, 通过培植商标品牌典型示范企业, 发挥商标 管理和运用水平较高企业的示范作用, 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建 立示范试点追踪调查体制, 全程评测试点企业商标战略的实施 情况。大力扶持符合经济社会需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产业 化项目, 及时做好示范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工作, 激励企业实施 品牌战略。(二)不断创新商标品牌载体1. 继续深入开展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培育创建活动。 努力形 成我市特色区域品牌链。 加强商标品牌基地的创建和培育, 完 善认定和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基地的品牌孵化器作用, 以凸现 区域品牌, 提升企业个性化品牌, 打造产业系列品牌, 实现集 群产业系列品牌建设的互动
27、发展。 积极引导相关组织机构, 充 分运用基地企业集聚、 群体规模产品专业、 信息集中、 区域效 应明显等优势,实现品牌带动,帮助企业实施商标、商号、产 品质量、 企业信用、 企业文化为一体的主体式品牌运用, 创造 更多的无形资产, 体现全方位的品牌效应。 指导帮助品牌基地 办公室整合资源, 建设各地主导行业的新产品研发中心、 人才 信息中心及质量检测中心, 积极成为质量标准行业的制定者或 参与者。会同基地管理机构,帮助基地内企业开展商标注册、 品牌创建工作。 帮助基地进行证明商标、 集体商标注册, 建立 证明 (集体 )商标使用规则、准入退出等机制,加强对基地企业 产品质量、 基地标识使用的
28、管理, 做好打假维权工作。 致力于 以商标品牌孵化区域品牌、 发展区域经济, 加快区域产业的转 型升级。2. 开展品牌示范乡镇系列创建活动。 进一步拓展专业商标 品牌基地功能,将集镇地缘历史文化与块状经济、品牌建设、 品牌文化融合在一起, 实现品牌与产业互动, 更好发挥集镇在 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载体、 辐射体和催化剂的积极 作用, 扶持一批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实现集镇的产业优势向品 牌优势转变。3. 加强品牌强县(市)建设。县域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市经 济的重要特色,也是品牌培育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基本单元。 要依托县域经济圈和现代产业集群基本组团单元的功能, 全面 加强县域内的各类品牌建
29、设, 形成证明商标、 品牌基地、 品牌 强镇的 “三位一体” 品牌群、 品牌链, 打好品牌建设的组合拳, 形成以县域产业经济为“特色”的区域、县域品牌经济。要认 真推广品牌强县(市、区)的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品牌经济全 面协调发展。(三)加强商标品牌的基础建设1. 推进品牌指导站建设。 加强商标品牌工作的基层组织建 设,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建设乡镇品牌指导站的经验, 完善功 能,规范职责, 健全工作制度, 充分发挥品牌指导站在商标战 略实施和品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夯实品牌建设基层工作组织 的基础。2. 建立商标品牌网络服务平台。要依托商标品牌主管机 关,建立面向市场覆盖全市的商标品牌建设网络综合
30、服务平 台,为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实施, 提供法规政策宣传、 商标业务 指导、创牌经验交流、闲置商标转让、示范典型推广、侵权案 件暴光等服务。3. 开展商标品牌业务法规培训。 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 大 力开展商标行政监管人员和企业商标管理人员的培训, 特别是 加强基层一线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 提高商标执法人员学 法用法、 行政指导和执法办案的水平, 提升企业创牌、 用牌和 护牌的能力。4. 加大行政指导力度。 针对企业商标品牌建设的具体情况 和实际需要, 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的功能, 有效开展商标品牌建 设和保护的引导、帮扶与督促,特别是对证明(集体 )商标等区域性品牌, 要通过行政指导的引导、
31、警示和督查功能, 力促其 推广使用、 规范管理和维权保护工作, 充分发挥区域性品牌对 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四)健全商标品牌培育、认定、管理机制1. 健全和完善商标品牌培育机制。 充分利用丽水经济正加 快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企业急需积累无形资产的有利时 机,按照重点培育、规范认定、及时赋予的要求,健全和完善 商标品牌培育机制。 制订工商助推品牌工作计划, 确定重点培 育发展的品牌企业名单, 健全注册商标、 驰著名商标、 重点培 育对象等商标品牌培育数据库, 推进县级、 市级、 省级著名商 标、中国驰名商标, 市级、 省级出口名牌的梯度培育与评定体 系的完善, 保障知名商标品牌建设的梯次推
32、进, 保持商标品牌 的发展后劲。2. 充分运用法律规则多渠道申报驰名商标。 进一步加大强 势商标品牌的培育工作力度, 优化服务,提高效率, 积极主动, 因势利导,指导和帮助企业启动商标管理程序、异议(复审) 程序、争议程序、 司法程序, 采取多渠道申报, 争创驰名商标, 尤其要鼓励支持特色行业、 农产品品牌、 地理标志品牌申报驰 名商标。3. 分类指导扎实开展著名商标的推荐与认定。 依据我市企 业实际,分类指导申报各级著名商标,遵照公正、公平、公开 的原则,规范开展省、市、县三级著名商标的申报、推荐、认 定工作,强化商标品牌认定管理工作的正当性和商标品牌的权 威性,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及时
33、赋予企业商标品牌的无形资 产,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品牌, 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 力。4. 建立和健全知名商标品牌的动态认定和管理机制。要通过机制与制度的完善, 实现驰名商标、 著名商标品牌及其相关 产品(服务)的全程跟踪与动态管理。完善著名商标退出机制, 对于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严重产品质量问题和其 他重大违法经营问题的驰 (著 )名商标,要予以撤销或建议撤 销。5. 探索商标、 商号一体化保护机制。 加强企业登记时对驰 名商标、省 (市、县 )级著名商标的特别保护,按照法律法规认 真解决商标品牌与企业字号冲突问题, 积极鼓励企业申报认定 知名商号和通过注册商标强化商号的法律保护,
34、保障商号安 全,累积商号资产。(五)规范发展商标品牌的社会服务体系1. 培育和发展市场化商标服务业。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商标 信息化建设, 促进商标信息交流。 鼓励企业参与商标信息增殖 性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网络交流平台, 整合商标资源。 扶持培 育一两家本土化的商标代理服务龙头示范企业, 支持建设规范 的网络交易平台,加强引导和监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2. 鼓励各类中介机构在商标事务方面提供服务。 鼓励各类 中介机构在商标注册代理、 评估、转让、 许可使用以及融资担 保、人才招聘、 投资顾问方面提供服务。 引导扶持当地专业的 商标注册代理、品牌评估机构做大做强,探索完整、科学、规 范、可信
35、的代理、评估服务体系,疏通商标价值实现渠道。3. 建立和健全商标代理行业自律组织和制度。 成立丽水市 商标协会, 制定商标代理行业自律规范, 发挥代理行业自我管 理、自我约束的作用; 加强对商标代理人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 德培训, 提高代理人素质。 支持开展商标代理行业的国内、 国 际合作与交流, 提升商标代理人办理涉外商标申请和处理涉外 商标纠纷能力。4. 支持行业协会、 商标协会开展商标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 各行业协会、 商标协会的优势, 促进行业商标信息之间的交流, 维护组织成员的正当合法权益。 支持行业协会、 商标协会为会 员提供优质的商标服务,加强对协会商标工作的监督指导。5. 加强对
36、商标代理组织和代理人的行政监督管理。加强对行业自律的行政指导与监管, 建立健全商标代理组织、 代理人 信用记录、 信用等级评价和失信惩戒的监管制度。 规范商标代 理组织和代理人的经营活动, 严厉查处商标代理过程中的违法 违规行为。(六)创造条件为品牌建设营造氛围1. 健全商标品牌宣传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 主管部门 负责、新闻媒体助力、 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的宣传工作机制, 充分整合和发挥各种宣传载体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中的舆论 导向作用。2. 加大商标品牌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加强商标品牌宣传和 普法教育的力度, 形成以尊重他人商标专用权为荣, 假冒欺诈 为耻的道德观念,造就品牌建设发展和保
37、护的良好氛围。3. 丰富商标品牌宣传形式。 在当地电视、 报刊等媒体开设 专栏, 举办种类培训、 讲座, 积极开展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建 设和保护的对外宣传工作, 树立我市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和保 护的良好形象。4. 强化消费者的商标品牌意识。 教育和引导广大消费者增 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倡导消费者认牌消费, 坚决抵制 “三 无”产品和假冒侵权行为, 提高其真伪识别、 运用法律武器维 护消费者自身利益和社会公德的能力和水平。(七)强化商标品牌的维权保护力度1.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更新观念,创新方式,完善手 段,加强商标的日常管理,充分运用行政、司法手段,严厉打 击商标假冒侵权行为, 维护公
38、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切实保护商 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推进 常态监管工作。 要根据假冒侵权活动的变化情况, 有计划、 有 重点地开展商标保护专项行动,集中打击严重侵权、群体性、 区域性以及规模大、 影响广的商标侵权行为。 加强会展业知识 产权保护。2. 加强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 帮助商标印制企业建立和健 全以准入登记管理防范为重点的商标印制管理制度, 落实商标 印制管理责任制; 加强印制企业日常巡查监管, 把制度管理与 日常监管结合起来; 加强印制企业的监管力度, 常抓不懈, 有 效防止突发性、区域性严重违法事件的发生。3. 完善执法办案工作的行政指导。 本着“
39、攻大坚, 戒小过” 的理念, 依法加强工商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行政指导, 实 施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完善商标侵权投诉渠道, 规范立案标准和程序。 加强对案件的督查工作, 切实保障举报 人各项合法权益, 充分利用调节机制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化 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 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机关与有关部门的联手配合机制。 加强与海关、 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协作, 形成协调统一的商标 行政保护体制; 加强与公安、 法院机关之间的协作, 进一步规 范和完善商标犯罪案件移送制度,提高案件移送的工作效率, 及时移送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犯罪案件,加大打击力度, 增强打击威慑力。5. 完善权
40、利人打假协作维权机制。 认真收集国内外知名品 牌资料, 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 与国内外知名商标企业 建立定向的沟通机制, 深化打假维权联络网等与权利人协作的 机制, 引导、帮助企业进行国内外打假维权, 建立国际维权的 协助机制, 支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组织 开展行业性的打假维权活动。6. 加大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力度。 在商标监管 与执法过程中加强对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的重点保护, 从 速从重查处驰 (著 )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案件。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 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 建立健全 组织机构, 统筹规划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
41、。 工商机关作为商 标、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主管机关, 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强化 其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做好指导与帮扶 工作,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力推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的全 面实施。(二)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商标法规配套的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市著名商标 的认定保护制度、 商标监管制度, 推进商标监管的法制化、 规 范化、 制度化建设; 二是推动商标无形资产出资和担保功能的 落实,有效解决商标价值的评估、出资、担保等问题;三是完 善公平、 公正、 透明的著名商标品牌的认定程序和条件; 四是 加强商标印制企业、商标代理机构监管的制度建设和督查力 度。(三)加大政策扶持 鼓
42、励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注册商标、 创立品牌。 一是 健全 和完善对申请注册和运用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农产品商标、 服务业商标、商标国际注册及驰 (著 )名商标的奖励或补贴制 度,优先为驰 (著) 名商标企业提供信贷、 财政、 科研、 税收、 土地、 电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是 鼓励科技创新, 在科技投 入上多向品牌企业倾斜, 增强商标品牌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是 通过建立完善行业质量标准和监督管理规范, 引导与促进商标 品牌健康成长; 四是 规范商标评价,积极宣传企业品牌价值, 特别是做好推广商标权质押贷款工作,支持企业融资。(四)做好督查考核 要根据本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及年度
43、实 施方案, 分时期、 分区域、 分行业细化任务, 开展事前、 事中、 事后的检查指导, 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确保规划内容落到 实处。附件:一、丽水市 2011-2015二、丽水市 2011-2015三、丽水市 2011-2015四、丽水市 2011-2015五、丽水市 2011-2015年商标品牌发展规划表 年商标培育重点行业对象规划表 年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年省著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 年市著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六、丽水市 2011-2015 年证明 (集体 )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七、丽水市 2011-2015 年专业商标品牌基地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附件一:丽水市20
44、11-2015 年商标品牌发展规划表项目名称单位2010 年末 实际数2015年末规划数2015年末比2010年末增长(%)一、全市注册商标总数件116731600037.071农产品注册商标件1987300050.982服务注册商标件1292200054.803.工业品注册商标数件83941100031.05二、商标国际注册数件1130150032.74三、证明、集体商标数件111645.45四、中国驰名商标数件343811.76五、浙江省著名商标数件11015036.36六、丽水市著名商标数件18622621.51七、知名商号件294968.97八、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个6950.00九、市
45、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个71042.86十四、浙江省出口名牌件25150.00十五、丽水市出口名牌件1340207.69注:没有明确注明的项目均为年底的时点数(累计数),不是当年的时期数附件二:丽水市2011-2015 年商标培育重点行业对象规划表序号所在地行业名称1龙泉青瓷、宝剑;食用菌、蔬菜、笋竹、茶叶、中药材;汽 车零部件、休闲旅游用品。2松阳茶叶;不锈钢。3云和木制玩具;农产品(食用菌、水果)。4青田鞋革;石雕;工模具;茶油、水果、蔬菜。5日宀景宁食用菌、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6遂昌竹木制品;茶叶、菊米、笋竹、茶油;金属制品;休闲 旅游。7庆元竹木制品;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茶叶。
46、8An;缙厶五金工具;带锯床、工模具;灯管;金属新材料;蔬菜、 水果、畜禽。9莲都水果、茶油、蔬菜、畜禽、莲子;泵阀;生物医药;羽 绒制品;10开发区泵阀;革制品;附件三:丽水市2011-2015 年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序号所在地商标名称企业名称类别1龙泉商讯浙江商讯科技有限公司92龙泉龙泉青瓷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213松阳松阳银猴松阳县茶叶产业协会304缙厶天喜浙江天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15缙厶喏得喏力浙江得力机床制造有限公司76青田名典名典鞋业集团有限公司257青田青田石雕青田县石雕行业管理办公室198青田兽霸兽霸鞋业有限公司2510日宀景宁金信景宁畲族自治县中信实业有限公司291
47、1日宀景宁奇尔浙江奇尔茶业有限公司3012庆元佳缘浙江佳缘竹木有限公司1913庆元庆元香菇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办公室2914莲都超能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115莲都富来森丽水市富来森食品有限公司116莲都瓯宝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17开发区雁皇浙江雁皇羽绒制品有限公司2418云和木玩世家浙江木玩世家玩具有限公司28附件四:丽水市2011-2015 年省著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规划表序号所在地商标名称企业名称类别1龙泉创优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112龙泉龙泉山浙江龙泉山食品有限公司293龙泉松信浙江松信汽车空调有限公司114龙泉金宏龙泉市金宏瓷厂215龙泉郑氏浙江郑氏刀剑有限公司286龙泉凤阳湖龙泉市
48、绿谷果蔬专业合作社307龙泉佳之韵龙泉市佳之韵浮雕瓷画有限公司218龙泉君丰浙江金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79龙泉巨太巨泰特种钢有限公司610龙泉r辰光浙江晨光食品有限公司2911缙厶伟业浙江伟业锯床有限公司712缙厶神雕浙江晨雕机械有限公司713缙厶金陵浙江金陵光源电器有限公司1114缙厶山川绿野缙云县山里人家干菜制品有限公司2915缙厶都市爬虫浙江野鹰电动车业有限公司1216缙厶宇雷浙江宇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1617缙厶世风缙云县新新拖内机械制造厂1218缙厶仙都浙江长虹电光源有限公司1119缙厶XCFC浙江兴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720缙厶阿波罗浙江阿波罗工具有限公司721缙厶仙都浙江仙都缝制设
49、备有限公司722缙厶金马逊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723云和木玩世家浙江木玩世家玩具有限公司2824云和大木匠云和县金马工艺品有限公司2825云和WOOKA浙江忠协工艺品有限公司2826云和颐养园云和县绿谷农产品产销合作社29序号所在地商标名称企业名称类别27云和爱木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2828云和GREENFOREST云和县绿林工艺品有限公司2829青田ABC KIDS浙江起步儿童用品有限公司2530青田绿谷伯温茶青田绿谷伯温茶业有限公司3031青田万春青田县万春茶业有限公司3032青田i« 1浙江一重特钢有限公司33青田LIAN QIAO浙江联侨合成革有限公司1834青田KL:浙江
50、凯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635青田方山人青田县方山人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2936青田层林青田县海林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137青田山口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738青田欣宏源浙江欣宏源养殖有限公司3139日宀景宁南野浙江景宁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2940日宀景宁琦特鸟景宁畲族自治县琦特鸟服饰有限公司2541日宀景宁白玉仙折江奇尔茶业有限公司3042日宀景宁硕园浙江博士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43日宀景宁畲乡红景宁畲族自治县洋龙酒业有限公司3344日宀景宁山哈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泉酒厂3345遂昌剑光浙江遂昌剑光酒业有限公司3346遂昌素二遂昌县素兰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3047遂昌正圆浙江正圆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6
51、48遂昌浩洋娇子浙江浩洋娇子车业有限公司1249遂昌遂绿遂昌县茶叶产销有限公司3050遂昌叶子遂昌县叶子果蔬产销专业专业合作社3151遂昌碧岩遂昌碧岩生态资源开发行2052遂昌名康遂昌县竹炭厂2053遂昌满源浙江满源电源有限公司954遂昌池禾浙江池禾化工有限公司155庆元鑫光浙江鑫光工贸有限公司2156庆元得智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1657庆元九川浙江九川竹木有限公司2158庆元百山庆元百山茶厂30序号所在地商标名称企业名称类别59庆元禽园庆元县禽园养殖专业合作社2960庆元银屏庆元县兰天绿谷有限公司3061庆元飞雁浙江久灵笔刷有限公司1662松阳松阳银猴松阳县茶叶产业协会3063松阳宝丰钢业集
52、团有限公司664松阳绿谷油翁浙江卖油翁油品有限公司2965松阳宏峰铜业浙江宏峰铜业有限公司666松阳箬寮浙江箬寮食品有限公司2967松阳振通宏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3068莲都山水龙剑丽水市绿谷茶业有限公司3069莲都彼特服浙江彼特服羽绒制品有限公司2470莲都瓯宝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71莲都超能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372莲都一百年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373莲都乾麟浙江乾麟缝制设备有限公司774莲都处州白莲丽水市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975莲都鱼跃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30、3376莲都六江源丽水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9、3077莲都栗老大丽水市森老大板栗专业合作社30、3178开发区美红浙江丽水众益药业有限公司579开发区致健浙江致健家私有限公司2080开发区佰心浙江佰心木业有限公司1981开发区欧科丽水欧科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1982开发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报表分析G》课件2
- 企业培训师复习试题附答案
- 《非均相物系分离》课件
- 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路径探究
- 《高空作业操作规范》课件
- 《专题数列》课件
- 绿色农业产业合作协议
-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课件教案
- 服装设计行业服装样品制作合同
- 11 白桦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称呼礼仪精品课件
- 标准太阳能光谱数据
- 小学校长新学期工作思路3篇
-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完整版(本)
- 桥梁桥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 《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全文阅读.docx
-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顶进法施工用钢筋溷凝土管结构配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