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交通事故认定事故认定是指有权机关综合当事人各方行为与造成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主观过错程度,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定当事人各方的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份额,具体到交通事故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事故认定直 接关系到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如果在立法设计中不予 以足够的重视,那么在社会实践中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今年 5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同时与 该部法律配套的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部门规章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也于同日开
2、始实施,新的法规在 诸多方面做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各类交通参与者的利益平衡,但笔 者认为该组规范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立法设计存在不适宜之处,现 就该立法倾向的缺憾浅析一二。一、事故认定的效力扩大1、法律条文的对比在颁布之前的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为 1991年 9月 22日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该行政法规是关于事故责任 认定的纲领性规范,在该法规的第三章责任认定中对发生在道路 上的交通事故作出了明确的阐述,主要包括两条,其中第 17 条规定,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 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 人的
3、交通事故责任 ”,第 22条规定,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 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 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 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根据该行政法规, 公安部于 1992 年 8 月 10 日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性规定 ,该部门规章第 四章对责任认定进行了部分细化。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 故处理也设了专章进行规范,按照新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 道路交通事故不再是必须管,而是允许当事人协商处理,具体分为两 种,一种是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 及成因无争
4、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 赔偿事宜 ”,另一种是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 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 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在 2004 年 5 月 1 日之前,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发生的道路交通事 故的责任认定是一种必须要履行的行政职责,法律法规没有提供当事 人自行协商解决的途径,而在之后该认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依申 请的行政行为,体现了尊重当事人意思表示,同时节约了行政资源。 在事故很小,双方无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公安机关 不再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但是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
5、有争议 的,应当迅速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 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在勘查 现场之日起 10 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 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 5 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2、效力的扩大新交通安全法实施前后的对比,虽然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管理范围 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是公安机关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的效力却有较 大程度的扩大。在实施前,事故当事人对于基层交警大队(直接受理 机关)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在接到认定书的 15 日内,向上 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这使当事人在对最初受理事故处理的公 安机关出具
6、的责任认定的公正性、公平性产生怀疑时,可以在 15 日内 通过行政途径进行救济,暂时阻却不公正后果的发生。但在新交通安 全法实施后,这种行政救济途径显然被禁止了,法律未能提供任何适 宜当事人采取的途径阻却不公平的事故认定,当然,此立法设计,有 着其自身的逻辑,设计者的思路盖是:事故责任认定是一种依申请的 认定或者鉴定行为,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法律赋 予当事人这样的权利,如果申请,公安机关就根据申请对交通事故进 行处理, 出具责任认定, 如果不申请, 就谈不到公安机关的责任认定。 既然是当事人自愿委托的,委托者自然应当承受你委托公安机关出具 的认定结果。但笔者认为,这是实际上是一
7、种倒退,此立法设计在法 理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73 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制作的交通事故 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而作为证据使用不外乎在当事人和解、 公安机关调解、违法行为行政处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几种情况 下作为证据使用。按照证据法学的规定,证据是指经过查证属实可以 作为定案根据的,具有法定形式和来源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 事实。我国诉讼法对可采用的证据采取穷尽列举的方法进行了规定, 而其中并未将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一种证据进行单列,故此按照法律对 证据种类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显然与鉴定结论最为相近,应 属于鉴定结论的一种。按照诉讼法及相
8、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对鉴定结 论不服,无论是当事人共同委托还是法院指定,当事人都可以根据规 定申请重新鉴定、补充鉴定,暂时阻却不利后果的发生,但是这些都 是在诉讼过程进行至法院审理阶段,而对于当事人和解、公安机关调 解、违法行为行政处理、刑事侦查、审查起诉等阶段则不存在当事人 申请重新认定的途径。而在这些情况下,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能因未能提供及时有效地救济途径而遭受较大的损害。因此这与证据法学关 于证据的定义的本质是相违背的。其次,按照现立法设计,公安机关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是当事人申请 公安机关处理,或者是形成一种委托关系,既然是委托,自然应该承 受委托行为的后果,但是事故责任认定的委托显然与当
9、事人委托鉴定 或者裁决机关指定鉴定机构鉴定不同,这种委托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 定,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当事人有权选择的是是否要求鉴定机构即 公安机关进行鉴定,而不是选择哪一个公安机关进行鉴定,更不是可 以通过法院或者当事人共同选择的机构进行鉴定,至于对鉴定人员的 选择更是不可能的。按照规定,事故责任认定机构只能是事故发生地 的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很显然这种鉴定结论的委托具有极强的行 政性。再次,按照法律规定,对于其他鉴定结论,当事人认为鉴定结论依据 不足、鉴定程序违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资质存在问题可以申请法 院另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而事故鉴定结论显然不能,首先法律没有 赋予法院另行委托其他或
10、者上级公安机关进行重新鉴定的权利,更没 有赋予法院责令出具认定结论的公安机关重新作出认定的权利,同时 如果没有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法院单方面委托更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这种立法设计下,法院的权利仅仅是采用或者是不采用。这种让法 院和当事人都束手无策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显然与证据的本质相去 甚远。第四,我们可以从反方向考虑,如果公安机关不在安全法规定的期限 内作出认定结论,即不作为,该公安机关显然是违背了法律规定赋予 其的义务,但是该认定行为又不是一种行政行为(因其只作为证据使 用),当事人采取什么途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而如果当事人可 以起诉公安机关对事故认定的不作为,这种诉讼显然不是民事或者
11、刑 事诉讼,而只能是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针对的只能是行政行为,那 么履行事故认定的法定职责显然是一种行政行为。二、现行立法设计的主要影响一种善的立法设计,不仅能够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必须同时保 障致害人的合法权益,两者平衡才能产生公正的结果,在当事人合法 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提供及时有效的途径供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而在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设计框架下,只有一种情形对社 会正义是没有影响的,即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出具的鉴定结论没有丝毫 的质疑,完全服从该结论,但是这种情况在社会实践中实在是微乎其 微。另外,现实中公安机关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不容乐观,笔者所接触的所 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12、无一例外的采取想当然式的判断,内容 十分简单,第一段先将过程概括一下,第二段是依据某某条规定,甲 方承担什么责任,乙方承担什么责任,毫无分析可言,这可以比作学 生作判断题目,只管对错,不计原因,我们姑且不去考证当职民警是 否真的细心研究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并就适用各法律条文的进行深入 的判断分析,仅就认定书表面而言,该判断显然是不严肃、缺乏说服 力的。新交通安全法中这种救济途径严重缺失的立法设计在实践中会产生较 大的弊端,现从民事、刑事两方面简要分析如下:1、民事方面在交通事故民事诉讼中存在一个现象值得提起注意,多数法院的立案 条件就明确包含必须具有交警大队出具的责任认定书, 否则不予立案, 笔者认为这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相违背的,因而是不适宜的, 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损害事实的发生,至于对 损害的责任分配认定法院同样具有这种责任,在没有其他机关出具认 定的情况下,亦应予以立案。另外在实践中,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确定当事人双 方责任大小的主要依据,该依据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较一般的鉴定 结论,该认定具有帝王证据的效力,法院在裁决当事人责任时依照该 认定结论分配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在审判过程中,很少当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特许经营加盟合同with加盟费用、经营范围等详细说明
- 2023年漂白剂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详细与转让费用
-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物业管理条款解读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甲方提供原材料与乙方加工承揽协议
- 消防设备检测与维护合同
- 乡村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合同
- 教育行业娱乐服务合同
- 教育机构物业服务合同
-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执行和解协议纠纷调解协议
- 二年级体育下册 各种各样的跑 春种秋收教案
-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个人分析报告论文4200字】
- 2024年自然资源部直属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笔试(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2024年秋季《护理学研究》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 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含内容
- 2023年度微博汽车行业生态结构解析及热点价值洞察
- 仓库异常情况处理方案三篇
-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
- 建筑设计服务合同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家庭光伏发电设备财产保险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