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一、运动和静止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运动是绝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机械运动 :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看 : 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 : 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2、参照物、定义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研

2、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特点:客观性- 假定性 - 多重性 - 任意性、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不变。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快,它的速度就大;物体运动的慢,它的速度就小。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 =总路程 / 总时间S路程米m、千米km;t 时间秒s、小时h;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公式的变形: s=vt;t=s/v、单位换算: 1m/s=3.6km/h;1

3、km/h=1/3.6 m/s; 1m/s1km/h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得慢。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s 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的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使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公式中 s、 v 、t 必须对应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段。 运动公式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由于每个物理量要受到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制约,在条件不足时不能乱下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

4、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路程 - 时间图像( 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速度 - 时间图像( v-t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在 s-t图象中,图像是“直线型”,代表“匀速运动”;图像是“曲线型”,代表“变速运动”;曲线变化趋平,表示速度变小;曲线变化趋陡,表示速度变大。、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

5、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 如果列车前一半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2*V1*V2)/ (V1+ V 2) . 如果列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3,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4,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1+S2)/t=(

6、 V3 *t/2+V4 *t/2)/t=( V3 +V4)/2三、测平均速度1、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3 种方法:、分别求出它们的速度进行比较。、比较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所通过的路程的长短。、比较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四、列车通过桥或山洞所走过的路程计算问题。1、火车过桥问题、列车全部在桥上或山洞内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差。、列车全部通过桥或山洞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和。2、追及问题。慢速运动的物体在前,快速运动的物体在后;追赶开始时刻定为计时起点,追及时刻定为计时终点;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差等于追赶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3、相遇问题。两物体同时出发,相遇

7、所用时间为t=S/ ( V1+ V2) ; 一物体先运动,相遇所用时间为t=S 1 / V1+(S-S1)/ ( V1 + V2);错车问题中,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和等于两车身长度之和。在相遇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例 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 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 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解: 3

8、92÷( 28 21) 8(小时)答:经过 8 小时两船相遇。例 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 米,小刘每秒钟跑3 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因此总路程为400× 2相遇时间( 400×2)÷( 5 3) 100(秒)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 秒时间。例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 千米,乙每小时行13 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解:“两人在距中点 3 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

9、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 3 千米,乙距中点 3 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 3× 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 3× 2)÷( 1513) 3(小时)两地距离( 15 13)× 384(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 千米。追及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路程(快速

10、慢速)×追及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例 1好马每天走120 千米,劣马每天走75 千米,劣马先走12 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解:( 1)劣马先走12 天能走多少千米?75 ×12900 (千米)( 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 900 ÷( 12075) 20(天)列成综合算式 75 ×12÷( 120 75) 900÷ 45 20(天)答:好马 20 天能追上劣马。例 2小明和小亮在200 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 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

11、00 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解: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 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时间, 即小明跑 500 米所用的时间。 又知小明跑200 米用 40 秒,则跑 500 米用40×( 500÷200 )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500 200)÷ 40×( 500÷ 200) 300÷ 1003(米)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 3 米。例 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 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 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 点接到命令, 以每小时30

12、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 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解: 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 16)小时,这段时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 221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 60 千米。由此推知追及时间10×( 2216) 60÷( 30 10) 120÷ 20 6(小时)答:解放军在6 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例 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 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 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 16 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解: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

13、车落后于货车(16× 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的相遇时间,这个时间为16 × 2÷( 48 40) 4(小时)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4840)× 4352(千米)列成综合算式( 48 40)× 16× 2÷( 48 40) 88× 4 352(千米)答:甲乙两站的距离是352 千米。例 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 米,妹妹每分钟走 60 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 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解: 要求距离,速度已知,所以关键是求出相

14、遇时间。从题中可知,在相同时间(从出发到相遇)内哥哥比妹妹多走( 180×2)米,这是因为哥哥比妹妹每分钟多走( 9060)米,那么,二人从家出走到相遇所用时间为180×2÷( 9060) 12(分钟)家离学校的距离为90 ×12180900(米)答:家离学校有900 米远。例 6孙亮打算上课前5 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 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 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 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 分钟到学校。求孙亮跑步的速度。解 手表慢了 10 分钟,就等于晚出发10 分钟,如果按原速走下去,就要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