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社会科学普及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 这也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而社会科学普及的含义则是 “使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普遍得到推广并为广大公众所认识。 ”1 陈兴华 . 关于社会科学普及问题的理性思考 J. 北京社会科学 ,2006,05:107-110.社会科学普及的对象是人, 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并且对生产力诸要素起着支配的作用。 所以,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 才有可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过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抓好社科普及工作, 积极开展社科普及活动,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社会科学素质, 而且还有助于提
2、高广大劳动者的自然科学素质,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彼时,社科普及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劳动者自然科学素质, 其目的是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历史发展至此时此刻,社科普及的任务已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而社科普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破解制约社科普及的现实问题,实现社科普及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是关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与创新的时代性命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成果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3、是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 社科普及的一种价值取向就是公众社科素养的提升。 因而,社科普及需要从当下切入,着眼于“人”这个主体,满足百姓最迫切、最期待的社科文化需求,提高人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首先,社科普及要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牢牢把握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要求, 自觉把社科普及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更好提供公共服务的视角审视和创新社科普及工作,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科文化需求, 提供更多更好的社科普及产品,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
4、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得到精神文化服务的实惠。其次,创新方式,提升社科普及的数字化水平。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载体的出现,为社科普及提供了新的载体。数字化传播形式的综合性、开放性、共享性、超时空性、全天候性等优势的存在,将增强社科普及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辐射力, 为实现社科普及科学化、 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有助于社科普及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要, 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也有利于社科普及的经常化, 大大提高社科普及的效率和效益。因此,社科普及在巩固和提升服务的同时,必须强化数字化传播的理念。最后,要不断加强社会科普的制度层面的建设。社科普及是一项涉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
5、系统工程, 它实施与推进的广度和深度, 取决于制度层面的改革创新的力度。 其一,要加强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社科普及人员的在职培训机制, 强化他们的社科普及能力与服务意识, 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发展社科普及志愿者服务体系, 并探索建立社科普及志愿者奖励补贴机制。 其二,要健全社科普及的资金保障机制。 既要通过立法设定一个合理的普及经费额度, 予以法律上的保证, 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社科普及产业的发展。其三,要完善社科普及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没有独立的社科普及基地, 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大有可为。 要通过社科普及基地的建设, 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社
6、会化、 常态化,打造新的社科普及平台。二、主要的社科普及人物、最新动态及国内相关项目长期以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一直较低 ,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因此,应该对以提高公众素养为目的的社会科学普及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 传统社会科学普及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发展形势, 在当前环境下, 加强大数据技术对于社会科学普及的解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社科普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对于社科普及的发展学界研究热度未减,主要研究的学者有陈玉婷,陈兴华,张宗浩,李杰,汪玉奇,程必定,杨清明,任俊圣,张清华等。根据发表成果量和被引量来看,其中,程必定、杨清明、汪
7、玉奇、李杰、张清华、张宗浩、程兴华影响较大。省外:在地区分布上,国家课题立项水平是与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 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也往往是学科研究最普及、 最深入,也是项目立项课题最多的地区。 基于社会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的视角来看,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山东省 1993 年-2010 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状况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统计。研究结果显示 : 山东社会科学国家立项课题较多。其中,中国文学、应用经济、马克思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法学、中国历史等学科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 , 新闻学、宗教学、世界历史、考古学等学科有待进一步加强。 研究结果显示
8、河北省国家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相对较少,科学研究相对薄弱。而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国家课题立项较多, 15 年来立项总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全国第三位, 但近年来占国家课题的比例明显降低。河南是农业大省,湖南、湖北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而且高校数量较多。只有四川省一个是西部省份, 同时也是人口大省。 而排名后几位的省区则是经济欠发达,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或者是地处偏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存在后劲不足的状况。省内: 根据安徽省学术研究的具体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安徽省立项数量和立项比例呈现增长,但与相邻省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文学、经济理论、中国历史等学科竞争力较强,但是在国际问题、 民族问题、 考古学竞
9、争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发展。在青年项目立项上增长比例显著,重点项目立项偏低。此外,高等院校的立项集中度高,其中,有关“三农问题”和其他涉及安徽省地域特征的研究是选题热点,研究视角仍需拓宽。三、大数据运用在社会科学普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社会科学普及能够实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进步, 同时达到宣传先进文化的目的。国家重视社会科学的普及一方面可以培养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一方面能够实现人类的全面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的运用和处理分析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学习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做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就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 运用高新技术
10、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 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的要求,把大数据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应用纳入到研究视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 构建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不断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覆盖面。” 2 贾斌昌 李晓磊: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应用研究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要求和发展, 在互联网大数据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想要做的更好, 就必须掌握大量有用的科学数据信息,并且对这些掌握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分析, 从而为社会科学普及带来便利和长足发展。通过内部资源的挖掘和外部资源的探索,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普
11、及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互联网数据时代,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将会有更大的优势:一、运用大数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可以更加快捷的使用网络上的海量社会科学资源。运用大数据能够快速抓取大量的有效信息, 大大提高了社会科学普及的检索效率和准确率。 互联网大数据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社会科学资源数据库, 它为确定社会科学普及的主题、 内容,以及运用何种普及方式提供了多样的可选择性。同时大数据的使用对于全民共享社会科学资源提供了可能性。二、大数据可以改变社会科学普及的传统观念和发现普及过程中新事物、新方法。传统的社会科学普及借助的介质一般是纸媒和电视广播等,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普及将和互联网紧密相连, 可以使社
12、会普及的速度和覆盖面变得空前的快速和广泛。三、大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普及社会科学可以降低其普及的社会成本。传统的社会科学普及的正常运转需要一个庞大的运作组织来支撑,大量的人财物力消耗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社会科学普及的受众面, 减少普及的耗时, 缩减运作成本。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采集数据和共享数据,并且可以多人多次使用数据成为可能,这样能够比较容易扩大社会科学普及的影响力。四、社会科学普及中运用大数据有利于预测普及的效果和监测其发展方向。在社会科学普及中, 大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预测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向和结果, 积累社会科学普及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下次操
13、作过程的顺利开展。五、海量互联网数据的呈现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具有符合个人品味的社会科学作品。能够调节传统的社会科学普及中单一的资源形式, 选择多样性和趣味多元化使得社会科学的普及更加受欢迎。 也能够激起受众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增加吸引力。六、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挖掘出社会科学普及过程中错误信息的有用价值。在错误的信息中能够看到社会科学普及过程中的失误和经验。通过这些错误信息的分析,能够找出错误,改正方向,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洞察力和普及操作力。七、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突破了传统社会科学普及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互联网以及手机移动终端的使用实现了社会科学普及的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加强连信息
14、检索功能和获取资源的速度。在偏远地区也能尝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成果。八、全新的互联网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受众在接受和参与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式都在更新。社会科学普及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受众接受掌握社会科学和参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普及方式比较单一狭窄,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更多的共享,促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更新普及方式和管理部门的工作的创新。社会科学普及的相关刊物、文章与主要成果与不足等:以“社会科学普及”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大约找到 13 条结果,以“社会科学普及” 为主题在知网搜索, 大约找到 609 条结果。社会科学普及相关论文共 12549 篇。“社会科学普及” 研究至今, 已涌现出
15、一大批权威学者, 推动并引领者学科发展。主要研究的学者有陈玉婷,研究成果数量是 23 篇论文;陈兴华,研究成果数量是 21 篇论文;张宗浩,研究成果数量是 14 篇论文;李杰,研究成果数量是 49 篇论文;程必定,研究成果数量是 112 篇论文;汪玉奇,研究成果数量是 106 篇论文;杨清明,研究成果数量是 106 篇论文;任俊圣,研究成果数量是 18 篇论文;张清华,研究成果数量是 32 篇论文;谢晓蔚,研究成果数量是 7 篇论文,刘翠芳,研究成果数量是 16 篇论文;何家银,研究成果数量是 21 篇论文;冯潮华,研究成果数量是 9 篇论文;韦正伟,研究成果数量是 13 篇论文。中文社会科学
16、核心刊物主要有533 种,主要分布具体如下:法学21 种语言学23 种管理学29 种环境科学5 种教育学36 种经济学73 种考古学7 种历史学26 种马克思主义16 种民族学与文14 种人文、经济地7 种社会学10 种化学理体育学10 种统计学4 种图书馆、情报与20 种文献学外国文学6 种心理学7 种新闻学与传播学15 种政治学32 种中国文学16 种宗教学3 种哲学12 种艺术学21 种高校综合性学70 种报综合性社会种50科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不足之处:一、普及过程中受众对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不系统不平衡。二、即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开展以后,受众运用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分析解决个人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较低。三、接受社会科学普及的受众中仍有相当比例的受众缺乏科学精神。四、在接受社会科学普及过程中,受众获取社会科学知识渠道单一,因此会有厌烦和排斥的心理。五、各级党委政府由于各种原因,例如财政吃紧等,比较容易忽视社会科学普及方面的投入。六、所谓的专家学者存在固有的思想偏见,不把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当回事。七、国家社科联,人少工作多,经常挤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时间。参考文献:1 刘伟民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30-2024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通则
- 2024年度虚拟现实设备研发、生产与采购合同
- 2024年度国际环保技术与应用合同
- 2024年度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与应用合同的标的及应用领域2篇
- 2024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运营合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创业项目退出机制协议
- 2024年度融资租赁合同租金计算方式
- 2024年度汽车座套广告位租赁合同书(印度繁体中文版)3篇
- 2024年度借款担保合同
-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课件
- 民法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高层建筑施工》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作业1至3)试题及答案
-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四)
- 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课件
- 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 LOPA分析报告(样本)
- 大宗贸易居间协议2024年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作业设计
- 信息化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TCI 303-2024 厨余垃圾发酵制备污(废)水处理用碳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