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_第1页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_第2页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_第3页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单位:江西新威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 0 一八年八月一日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公司基本情况2第三章组织指挥与职责4第四章应急保障7第五章危险源情况与判断8第六章信息报送与处理12第七章预防和预警12第八章应急响应14第九章应急处置16第十章安全防护18第十一章应急终止19第十二章后期处理20第十三章奖励和责任追究21第十四章附则22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中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 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提高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2、消除危害后果,保护公共环境,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行政法规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管辖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立即报告政府及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协同、指导进行处理。1.4 工作原则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贯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统一领

3、导,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自觉接受政府及环保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加强与社会组织、团体、部门的协同与合作, 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 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2)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全面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 有效的实施监督管理。 要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防治结合,消除隐患,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要针对不同污染源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

4、;公司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控制和处置能力,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应急时快速有效。第二章公司基本情况2.1 公司概况江西新威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1 年,为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超威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 是一家专业从事动力型,储能型蓄电池研发和制造的全国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黄金

5、堆工业园,法人代表余江,经济性质为民营,注册资金 10000 万元。厂区占地面积为440 亩,现有员工近2000 人,年产蓄电池 2000 万只 。厂区西北侧为办公、生活区,南侧为生产区。生产、生活区均有相对距离隔开。2.2 主要产品公司主要生产动力型,储能型蓄电池产品。2.3 气象条件公司生产所在地宜春市上高县, 地处欧亚大陆东岸, 太平洋的西岸,中纬度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型,主要特点: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4 组织机构公司下设安职环保障、生产部、品管科、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行政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工艺科、技术科科、财务科等部门,制订了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

6、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第三章组织指挥与职责3.1 公司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领导和指挥,认真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保整个救援工作迅速有效、紧张有序地开展,公司成立由安职环保障负责人为指挥长; 生产副总为副指挥长; 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生产车间主任,安职环全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全权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3.2 应急救援系统指挥中心发生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以指挥中心为基础, 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指挥长, 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安全环保科科长、生产科科长任副指挥长

7、,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设在安环科, 指挥部主任由安环科长兼任。 下设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业队伍,主要有应急救援突击队、 抢救抢修组、安全警戒组、抢救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环境事故应急专业队伍指挥中心指挥长:杨宇峰副指挥长:高晓萍成员:曾嵘、黄桂典、黄彬、晏强、李军帅、杨军文、 卢海平、张勇、昝桂林、杨志军、余扬材、鲁维娜应急救援突击队:队长:高晓萍成员:黄彬、晏强、张勇3.2.2.3安全警戒组:组长:鲁维娜成员:钟明、黄国忠、毛成元3.2.2.4抢救疏散组:组长:叶国强成员:潘发生、邓剑3.2.2.5抢救抢修组:组长:冷力强成员:况文龙、熊国华、刘成宣3.

8、2.2.6医疗救护组:组长:况金成员:陈娟志、朱文、熊卫蓉3.2.2.7物资供应组:组长:王枫成员:李勃、胡少君、熊辉、卢水才3.3 应急救援队伍职责划分应急救援突击队:担负处置、抢救伤员任务。抢险抢修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设备抢修作业、恢复生产的抢修作业。安全警戒组: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抢救疏散组: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车辆及医护人员、救护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进行急救初级处置。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有关库房准备好

9、沙袋、锹镐、泡沫、水泥等应急物资及劳动保护用品、 备好车辆,将所需物资迅速供应现场救护。第四章应急保障4.1 资金保障财务科负责筹措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所需的资金, 保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需要; 应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及时支出救援款项。4.2 装备保障公司安环科配备专用防毒面具3 套,急救药箱 2 个。各部门或车间根据各自生产、使用、储存、处置的危险化学品性质,配备适宜的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雨靴等应急抢险装备,在生产现场适合部位配备消火栓、水带、水枪、灭火器材、砂袋等器材。安环科、各车间根据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配置堵漏、堵孔等器材和设施,专门放置、专人维护。4.3 组织保障。事故一旦发生

10、,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各应急专业队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迅速到达指定的岗位和地点,开展有序的救援工作。4.4 制度保障。公司安环科一旦发现环境污染事故及时报告、报警。制订培训制度,员工上岗前要进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防治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防治安全教育,增强员工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并检查维护应急救援器材。4.5 通信保障参加应急救援处置的所有人员,必须配备移动通讯工具并保持24 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确保本预案启动时联络畅通。第五章危险源分析与判断5.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

11、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尽管危险、有害因素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实质是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并失控所造成。公司生产使用的物料中,构成危险源的物质主要是硫酸。5.2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 号)的规定,公司可能构成危险源的主要物质见下表。序号品名主要单位贮存临来源每次购进量规格界量1硫酸本省t30从上表可以看出, 原材料等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2、, 但由于其有一定的易燃、易爆和毒性物,故其危险性仍不可低估,火灾、爆炸、中毒为公司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应列为重大危险点。5.2 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公司生产使用的原料, 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硫酸。这些危险化学品物料的物化特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操作、储存、灭火方法列表分述如下:硫酸 H2SO 4中文名: 硫酸危险货物编号:81007标英文名: Sulfuric acidUN编号: 1830识分子式: H2SO4分子量: 98.08CAS号: 7664-93-9外观与性状主要用途透明无色无臭液体用于制造铅酸电池产品熔点()理化性沸点()质温度、压力溶解性相对密度10.5 (水=1)饱

13、和蒸气压330( kPa)临界温度 ( )与水混溶1.83相对密度(0 )3.4( 空气 =1)0.13 ( 145.8 )临界压力(MPa):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健康危害毒性及健急救方法康危害急性毒性: LD 50 2140mg/kg( 大鼠经口 ); LC 50 510mg/m3 , 2 小时 (大鼠吸入 );320mg/m3 , 2 小时 ( 小鼠吸入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 角膜混浊 ,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 肺水肿;高浓度引起 喉痉挛或声门水肿 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

14、可能有 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 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和肺硬化。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15、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防护措施燃烧性燃险性烧闪点()爆炸危自燃温度 ( )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助燃燃烧分解物燃烧 ( 分解 ) 产物:氧化硫/爆炸上限%/( v%):/爆炸下限%/( v%):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危险特性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

16、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与储运禁忌物灭火方法泄漏处置钢瓶装载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

17、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水回收处理场所处置。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第六章信息报送与处理6.1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性环境污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发现突发环境环境污染事故时,应在 10 分钟内向公司指挥中心报告,并立即组织应急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救援、调查。6.2 突发环境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的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故起10 分钟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

18、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状态和所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 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过程、措施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第七章预防和预警7.1 预防工作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进行排查分析,掌握本公司潜在环境污染事故源、环境优先污染物的产生、 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物的特点, 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和优先污染物

19、的处置措施。7.2 预警级别按照突发性环境事故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及环境事故认定标准,将预警级别分为两级:一般和重大。一般污染事故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 万元以下;人员发生中毒症状;重大污染事故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经济损失10 万元以上;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人群发生中毒症状;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7.3 预警措施指挥中心在得到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后,立即向指挥长发出预警信息, 并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同时向县环保局、安监局、公安局、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报告。指挥长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在接

20、到预警出警命令后,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收集相关信息。指挥长应根据所撑握的信息,初步判断应急响应的级别,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7.3 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发布预警公告。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公司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第八章应急响应8.1 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应急救援根据事故大小、波及范围及危险程度, 预案分为三级应急救援, 即部门自救(三级救援, 下

21、同)、公司自救(二级救援,下同)、社会救援(一级救援,下同)三种形式。部门救援部门自救即生产车间、 仓库等部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实行部门自救。 凡发生波及范围及危险程度小的环境污染事故,首先应沉着、冷静开展部门自救,按照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要求,控制住危险源,立即疏散人员。对引起的火灾次生灾害事故,应立即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和清消; 对有毒有害物资导致的人员中毒,应立即撤离出现场,撤至上风空气新鲜场所。 同时实事求是地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污染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公司自救凡发生波及范围及危害程度较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向公司指挥中心报告,指挥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

22、案,按照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要求及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组)的分工和职责,立即开展自救,控制危险源,抢救受伤人员,组织员工撤离现场,指导救援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和现场清消,消除危险后果。社会救援凡发生波及范围及危害程度大的环境污染事故, 在公司迅速开展自救的同时,立即向县环保局、安监局、公安消防大队、卫生急救中心或上级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报告, 请求社会救援, 防止事态扩大和恶化。8.2 应急响应程序因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而引起火灾、爆炸、有害物泄漏等次生灾害事故发生时, 发生事故的岗位带班主管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应急专业人员进行初期救援,同时,指定专人通知并带领其他人员, 通过安全疏散通

23、道迅速撤离危险区, 集合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当事故扩大,威胁扑救人员安全,现场抢救指挥人员可视情况组织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后撤。当发生重大事故时,现场抢救指挥人员可指挥现场各类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集合到公司指定的安全地带并进行人员清点。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威胁到周边区域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向县政府领导报告并请求救援,同时,安排有关人员配合应急专业人员,组织居民紧急疏散、撤离。在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时,必须向上风向、地形高、远离化学品危险泄漏、释放源的地带撤离;指挥、维护人员必须维持好秩序,不断地向疏散人员进行喊话,稳定其情绪,避免出现恐慌,防止发生乱冲乱撞、互相踩踏、倒行、横行等现象,做好

24、疏散人员工作;疏散人员时,要为担当抢险救援人员、运送抢险物资车辆、消防车、救护车让道。第九章应急处置9.1 污染源泄漏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 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 引发次生灾害事故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采取相应的救援及控制措施, 以便将事故尽快消除,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对泄漏事故处理必须及时、正确,防止事故扩大和恶化。泄漏物处置可采取围堤堵截、收容(集)、稀释或覆盖、废弃等方法,防止污染物扩散和转移。现场对泄漏物进行围堤堵截、收容、覆盖或稀释、废弃处理时,应做到安全可靠,使泄漏物得到有效的处置,彻底清消,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9.2 污染源泄漏的控制立即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阀门前

25、端或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封堵泄漏点。9.3 次生灾害的控制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引发的次生灾害事故时,要根据次生灾害事故不同情况,按照火灾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和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采取科学的救援方法进行施救。对次生火灾灾害事故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 应迅速关闭火灾部位上游阀门, 切断进入灾害事故地点的可燃源。 及时使用手提式或移动式灭火器进行扑灭, 控制灾情扩大。 必要时应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灾害扩大蔓延。灾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彻底清消,以防复燃。为防止灾害危及相邻设施,对周边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殃及。9.4.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次

26、生灾害注意事项在应对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等次生灾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疏散、撤离人员,指挥、维护人员必须维持好秩序,将现场人员撒至远离次生灾害事故的安全地带。应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如泄漏物属易燃易爆的严禁带入火种;应急处理要有监护人,应急救援人员,未经现场指挥人员批准,不得单独行动,必要时用水枪掩护;应始终保持担当抢险救援人员、运送抢险物资车辆、消防车、救护车道路的清洁畅通;灭火时应选择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等进行扑灭;第十章安全防护10.1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救援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故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7、。在进行堵漏、截断、关闭等处理作业时,应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10.2 现场救援的安全防护因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而引起次生灾害事故,可能对事故现场人体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或其他伤害,应急救援人员应为现场人员给送防护器具,进行现场救护。现场应急救援处理措施迅速将伤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进行救治;伤者呼吸困难时用氧气呼吸器给氧,呼吸窒息时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按压;伤者中毒时及时充分漱口,饮用大量温水进行催吐;伤者皮肤、眼睛接触中毒时,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或清水进行彻底冲洗皮肤、

28、眼睛;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脱去患者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面料覆盖创伤面,注意不能把水泡弄破,以防细菌感染,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用清洁水或含盐饮料。如发生化学品灼伤应慎重清洗。现场救援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伤病员及救护人员自身的个体防护;防止继发性损害;至少保持 2-3 人为一组进行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暴功能。10.3 医院救援及时向 120 急救中心报警求救;及时、准确地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害原因及伤害程度报告医院救治人员,以免贻误救治时间;在就地救护的同时,及时将患者转送专业医院实施救治。第十一章应急终止11.1 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污染源已经完全控制,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事件现场得到控制,危害已经消除;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11.2 应急终止的程序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提出申请;经过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