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的韵律和吟诵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_第1页
浅析《诗经》的韵律和吟诵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_第2页
浅析《诗经》的韵律和吟诵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_第3页
浅析《诗经》的韵律和吟诵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诗经的韵律和吟诵教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极高的地位。它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短小精湛、节奏鲜明。在诗经中最为常见的是运用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诗经的韵律为其增添了音乐美,灵活多变的词语也使其富有节奏感。把握诗经的韵律,并在教学中运用吟诵的方法解读诗经,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情感和整体风格。一、诗经的韵律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 305 篇诗歌作品,除周颂中有 8 篇属于无韵诗歌外,其余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都遵从了特定的押韵规则, 每首诗都用韵字来整合韵律。韵律,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二指语言和物体运动的节奏规律。

2、诗经的韵律主要通过四言句式中两个音顿 1 的反复来体现。诗经的一个四言句式之所以划分为两个双音顿,主要是因为诗经的绝大多数四言句式由两个双音词组或者双音词构成,而次要句式如三言、五言、七言等,一般也以双音顿为主,兼以单音顿或是三音顿。比如说国风 ?周南 ?螽斯:“螽斯 / 羽,诜诜 / 兮。”“羽”字和句末两个“兮”便是单音顿。再如幽风 ?七月:“一之日/?v 发,二之日 / 栗烈。”如果慢读以上三音顿“一之日”的话,就还可以分为两个音顿,即“一之/日”。诗经中的非四言句式还不是稳定的,其中包含的节奏单位的数量以及构成形式也是有不同划分的。从原始古歌到诗经,大多是由双音节构成“二言”,其句式的

3、加长往往通过两字顿或者是二拍子 ?奏的组合来体现,但是其节律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如果“顿”的时间延长,那么其音律节奏就会被“逗”为两个二言句。比如国风 ?周南 ?关雎,松浦友久称这种节奏型为“二音一拍”的拍节节奏。四言诗因其二拍节奏, 被灌为以汉语所形成的诗型里最单纯、 安定的节奏结构。二、诗经的句式特点(一)句式短小、音顿单一四言句式是诗经的基本句式,其特点是短小精湛。四言句式的短小由句式的言数和顿数偏少造成, 它表现为节奏形式的单一。从音顿节奏来看,二顿四言句式内有两个双音顿的反复,这是构成一句诗的句式的基本条件。 如果一句诗中只有两个音顿的反复,就一句诗而言,其韵律节奏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4、。在诗经中,短小的句式也通过奇偶句 2 形式、畸零句 3 形式来体现,这些句式都可以增强其韵律节奏感。奇偶句指意思上紧密相关、 节奏上相称即具有相同的顿数和言数的两个相邻的诗句, 在节奏形式上有这样的特点: 奇句末尾的语调微微上扬,顿歇相对较小;偶句末尾的语调下降,顿歇相对较大。由于这一特点, 一首诗中的奇偶句式就能构成一种不同的节奏感。 如国风 ?周南 ?汉广中的汉之、 江之,泳思、泳矣,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两个音顿的反复,这就构成了一重节奏感;一节诗中有八个诗句的反复,这就构成了另一重节奏感;这八个诗句的反复又可以分成四对奇偶句组的反复,于是又有了另外一重节奏感。畸零句则是指诗经中不能与上下诗

5、句构成奇偶句形式的一种句式, 它可以在一节诗或者一首诗的开头或者中间,如国风 ?秦风 ?无衣:岂曰 / 无衣?与子 / 同袍。王于 / 兴师,修我/ 戈矛。与子 / 同仇。前四句为两对奇偶句,末句为畸零句。诗经除了句式短小之外,就四言诗而言,其音顿也是单一的。由于四言句式的两个音顿都是双音顿, 没有奇数音顿和偶数音顿的变化, 且两个音顿占有相同的时间, 音顿后停顿得久差别就不明显,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的呆板和僵硬。(二)词句重复、节奏鲜明诗经中存在较多相同字音的反复,统称为重复。在诗经里,这样的重复形式有很多种,在这里只谈及与节奏有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以及句的重复。在诗经中,单音词的重复有很多

6、种,比如国风 ? 风?载驰:“载驰 / 载驱,归唁 / 卫侯”,这句话便重复了“载”字;再比如国风 ?邶风 ?谷风里“就其/ 深矣,方之 / 舟之;就其 / 浅矣,泳之 / 游之”。像这样的单音词的重复由于是同一音响的反复, 在句式的音顿反复的基础上, 能够相对独立出来, 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感, 从而使得句式基本的音顿节奏更加丰富、和谐。但是,有一种单音词的重复不是间隔的,而是连续的,这就是叠字。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还有其他诗句中的“采采”、 “灼灼”、“嘤嘤”等等,这些在诗经中比比皆是。 这种叠词, 由于是连接反复,中间的间歇几乎感觉不到, 所以只能产生音韵美而没有太多

7、的节奏感。但是,当叠字不止一个地出现在一个或者是相邻的诗句时,便可以产生节奏了。比如国风 ?王风 ?蜀黎:“行迈 / 靡靡,中心 / 摇摇”。“靡靡”、“摇摇”的重复便构成了一种节奏。由于是同音的反复,所以是韵节奏,其位置在末句,所以是脚韵节奏。这种双音重复的脚韵节奏比一般单音重复的脚韵节奏更鲜明、更强烈。除此之外,双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也不少, 这种重复往往也是音顿的重复,比如国风 ?周南 ?葛覃里的经典句子“宣告 / 师氏,宣告 / 言归”。这样由同一词组“宣告”构成的两个音顿的间隔重复,便可以显示出一种不同的节奏。在诗经中,不仅有双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也显得更加明显。 句子的重复

8、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一节之内的重复,比如说国风 ?王风 ?葛 ?里的“终远 / 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 亦莫我顾”。 之所以称之为一节之内的重复是因为这四个句子中, 在八个音顿的反复所造成的基本的音顿节奏的基础上,这两个字音完全相同的句子的连接反复又自成一种节奏。 除此之外就是节与节之间的重复,这里就不再一一举出。三、诗经的情感表达诗 ?周南 ?关雎序中曾提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吟诵在古代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人们借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在诗经的所有篇目中, 直接描写爱情的有 50 多篇,诗经中的爱情诗, 热烈而浪漫, 是心之间的交流、 情之间的碰撞,里面描述的爱情朴实、 真诚,给

9、后世留下了文学史上美好的篇章。(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序文一开始就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经作为早期的中国古典诗歌,经常用重章叠唱来表现一种悠然的心境,它的出现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劳动与爱情、 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方方面面。 如国风?魏风 ?十亩之间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就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采桑女子忙忙碌碌的情态, 前后两句在格式上是一致的, 句与句之间只替换了个别字, 大多数字的重复使用,使得明快的节奏感在咏唱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觉到在方圆十亩的桑园中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静谧的环境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意境, 表

10、现了采桑女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欢悦的心情。(二)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在诗经中,重章叠唱表现手法还有一种是通过章法和结构的层层递进, 表现一种深长持久的优患意识或一段持续不断的痛苦的情感历程, 而暗合时令季节的变化。 这种哀怨忧伤的情感通过诗人一唱三叹、 回环往复的节奏而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 使诗的情感效果更胜一筹。如著名的秦风 ?蒹葭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 ?b”。 这三章虽然只有少数名词和形容词变动, 但是暗含了时间流程和季节变化, 一是寻找的过程,给人从朝到暮的感觉, 有朝露中的迷茫和夜来临的忧郁,二是追寻者的心情, 有最美好季节早已消逝的无奈和秋深冬近的焦虑。一唱三

11、叹将“伊人”的不坐实、飘浮不定、幻象丛生的朦胧的意境凸显得十分充分, 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同时又让人无限惆怅、心驰神往。三、诗经的吟诵教学吟诵 3 是古典诗歌的声音形态,即吟咏诵读。宋代真德秀在其西山读书记 中曾提到,学者必须要知道读书的简要真诀,通过吟、咏、讽、诵来读诗可以表现其委曲折旋之意。从这里,足以知晓学习诗词的重要方式便是吟诵, 读者通过吟诵能够“因声入境”,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和无穷意境。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奇伟的高峰,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更富有音乐性,那么,如何来吟诵这样一部经典就成了一门艺术。 这里,以中学课本里的 蒹葭和关雎为例。(一)一唱三叹,体会语言美一

12、唱三叹是国风 ?周南 ?蒹葭这首诗的主要风格,这里的一唱三叹并非机械地重复, 伴随的而是景物的变化, 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以及感情的深化。 吟诵这首诗时, 除了在节奏上的把握之外,要着力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追求“伊人”的执着。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要用凄楚的语调;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要用坚毅的语调,表现追求的艰难和坚定;读“宛在水中央”时,要把主人公看到“伊人”若隐若现,神秘莫测,却又不可及带来的失望和惋惜表达出来。最后,要在回环往复中加强语气,升华感情。(二)注意押韵,感受音韵美国风 ?周南 ?关雎是一首恋歌,是绝妙的抒情诗,描写的是爱情追求中的苦和乐。在结构上,用单章

13、与重调的交替形式,第一、三章为单章,二、四、五为重调,错杂开来,有回环往复的感觉。重章层层推进,表达急切追求的心情,增添欢愉喜悦的气氛;单章近乎散文句法,使得写景抒情清朗明白,给人以心灵的动感。在吟诵的过程中要注意这首诗的两点押韵,首先,有些韵脚字在现代普通话中不押韵,只是在古音中押韵,如第三章“得”、“服”、“侧”,他们的古音是“入声字”,属于“职部”。在吟诵的时候,我们虽然可以用今音去读,但是要注意押韵。其次,有些韵脚字不在句尾,而在句子的倒数第二个字,如第四章“采”、“友”,古音 ?儆凇爸 ?”部;第五章“ ?d”、“乐”,古音分别属于“宵部”、“觉部”,这两部可以“通韵”。诵读时要注意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 将这些韵脚字读得响一些、拖得长一些。(三)创设情境,感悟意境美王国维曾经提到:“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6 因此,在诗经的教学中对其意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如国风?周南 ?蒹葭,由于这首诗给人以苍茫之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带领学生曼声长吟, 才能够帮助他们感悟这样一幅唯美的画面。首章押 ang 韵,给人以深沉、高亢、壮阔之感,诗人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在浩淼宽广的天地中显得渺小孤寂, “伊人”的身影也显得飘渺模糊。 第二章的韵由开口音变为细口音, 情感也随之变化,给人以若即若离之感。第三章不仅押细口音的韵,连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