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特点精讲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3e80e709-8db1-4ec9-bd6f-cd87a7bd3704/3e80e709-8db1-4ec9-bd6f-cd87a7bd37041.gif)
![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特点精讲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3e80e709-8db1-4ec9-bd6f-cd87a7bd3704/3e80e709-8db1-4ec9-bd6f-cd87a7bd3704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推论(精讲)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合外力大小、方向都不变, 速度均匀变化一一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等)。2 .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o方向相同,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2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o方向相反,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3.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规律:v=vo+at。12(2)位移规律:x=vot+ qat。(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 2ax。这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x、a、vo、v均为矢量(三个公
2、式称为矢量式)。在应用时,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与vo方向相同的x、a、v均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当vo= o 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使问题简化均为矢量 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题 1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v=( 2t+ 4) m/s,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情况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度为 2 m/s. 2B. 加速度为 4 m/sC. 在 3 s 末,瞬时速度为 io m/sD. 前 3 s 内,位移为 30 m【答案C【解析】比较戶 +4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初速度为所臥选项比B错误在盹末,质点的瞬时速度为眈二
3、23诚+4尬喀=10讪时所以选项 Q 正确;前班内,【题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遵循的方程为x= 6t-12(其中,x的单位为 mt的单位为 s)。贝 U 该物体在 o4 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A. 8 m B . 9 m C . io m D . 11 m质点的位移工二m=21 m,D错误。2【答案C【解析】根据位移表迖式x=6t-弹可知,物体做初速度刘二6 m/s,加速度 e 2垃加的匀变速直线运 动$当f=0时IJD貸当匸j时,物(本速度减为零但位移达到最大为工=9aijN 后物体折回当f =4 5时* =8口所以物体在0-4 s时间內通过的路程为10叫4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题步
4、骤(1) 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2) 明确物体作什么运动,并且画出草图。(3) 分析运动过程的特点,并选用反映其特点的公式。(4) 建立一维坐标系,确定正方向,列出方程求解。(5) 进行验算和讨论。【题 3】卡车原来用 10m/s 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求:(1) 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 开始刹车后 2s 末及 10s 末的瞬时速度。2 2答案;(1)a1= 1m/s
5、 ,a2= 2m/s (2) 2s 末的速度为V1= 8m/s, 10s 末的速度为V2= 6m/s。- *- *ABC【解析】卡车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找出两个过程的联系点求出加速度是关键。(1)卡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设卡车从A点开始减速,则VA=10m/s,用甘时间到达B点,从B点又开始加速,用时间12到达C点,贝U1VB=2m/s,VC=10m/s,且t2= t1,11+12= 12s,可得11= 8s,12= 4s。由V=vo+at得,在AB段,VB=VA+a1t1 在BC段,VC=VB+a2t2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a1
6、= 1m/s2,a2= 2m/s2。3(2)开始剎车后2s末的速度为V.1+af=10m/s-lx2m/s= 8m/s10s末的速度为(10 3) m/s=6m/so5 公式选取方法(1)没有涉及x,适宜选用v=vo+at。12(2)没有涉及v,适宜选用x=vot+ qat。(3)没有涉及t,适宜选用v2v0= 2ax。v+vo(4)没有涉及a,适宜选用x=to【题 4】滑雪运动员以vo= 2 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在t= 5 s 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 60 mo求:(1) 滑雪运动员 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2) 滑雪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3) 滑雪运动员 5 s 末的速度
7、大小;(4)作出 5 s 内滑雪运动员的速度(V)时间(t)图象。2【答案】(1)v= 12 m/so(2)a= 4 m/s。( 3)v= 22 m/s。(4)x【解析】(1)运动员在t= 5 s 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 60 m,由公式v= 得到运动员 5 s 内的平均60速度大小为v= m/s = 12 m/s。51予x v t(2)由位移公式x=Vot+ at2得加速度大小a= 严 =4 m/s ?。(3) 由v=Vo+at得运动员 5 s 末的速度大小v=( 2 + 4X5) m/s = 22 m/s。(4) 5 s 内滑雪运动员的速度(v)时间(t)图象:5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解
8、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 首先必须对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判断,看物体的运动是否为或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4(2) 通常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2(3) 公式x=vot+丄at2是位移公式,利用该公式求得是位移,不是路程。对于往返型的匀变速直线运2动,该公式对全程的各个时刻也都是适用的。(4) 分析物体的运动问题,要养成画物体运动草图的习惯,并在图中标注出有关各量。这样将加深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5)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情况及遵循的规律应特别注意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解
9、题的关键。(6)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成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相等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Vo+v的一半,即:V=vt=2-。2(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X2Xl=X3X2=XnXn1=aT1 2 3。可以推广到:Xmxn=(m- n)aT。【题 5】平直公路上有三根电线杆AB C间隔均为 60 m, 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A到B和从B到C所用时间分别为 4 s 和 6 s,试求汽车经过AB、C三根电
10、线杆时的速度。【答案】VA=17m/sVB=13m/sVc= 7m/s。【解折】设汽车在曲和此段的平均速度(即各段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分别为肌和叨汽车加速度为町设汽车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贝JviHStws, vs-lOmrs,所以a =- -=- m/s =1 m/st4 6十2 2则有:VA=wia2s=17in/s vs= vi+t2-213m/s ve= n+a 5s=7m/s &说明:这里用到了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灵活运用匀变速运动的推论,会给计算带来方便。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 B 球的速度VB;3拍摄时 XCD;5【题 6】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 0.1s
11、释放一个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15cm,XBC=20cmt试求:(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2【答案】(1)a= 5m/s (2)VB=1.75m/s (3)XCD=0.25m (4) 2 个【解析】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毎相邻的两个小球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戶0】齢可臥等 效为乩取C、Z)各点杲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2XBCXAB(1)由推论 X=aT可知,小球的加速度为:a=:p =0 i2cm/s = 500cm/s = 5m/s(2)由题意知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可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
12、平均速度即,XAC15+ 20、VB=vAC=cm/s = 1.75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XCDXBC=XBCXAB,所以2t2X0.1XCD= 2XBCXAB=40cm 15cm= 25cm= 0.25m (4)设A点小球的速度为VA,因为VB=VA+at,VA=VBat= 1.75m/sVA1 25 5X0.1m/s = 1.25m/s,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为:tA= = s = 0.25s,因为每隔 0.1s 释放一个小球,a5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 个。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 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
13、:V3:Vn= 1: 2 : 3 :n。2 2 2 2(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1:2 :3::n。(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i:Xn:Xm:Xn= 1 : 3 : 5 :(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n= 1 :( 2 1):( ,3 2):(n :n 1)。【题 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 1 m 时与走完第 2 m 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1: X2= 1 :3,V1:
14、V2= 1:26B.X1: X2= 1 :3,V1:V2= 1.2C.X1: X2= 1 :4,V1:V2= 1 :2D.X1: X2= 1 :4,V1:V2= 12【答案】B3:5:(亦1)知Xi;J2=l:头由K二詁知h:晶又/可得力:耳二1:迈,B正确。【题 8】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解析】由X| :Xu :rm : -:JCn17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量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5 节至第 16 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2 s,则从第【答案】t= 4 s【解析】取车为参考系,把车的运动转化为
15、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据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12:t3:tn= 1 :(、:2 1):(3一 J2 ):(、:n1)1 1 12。所以2t= ( 16 .15) + ( .15 .14) + + ( 5 4) = 16 /【题 9】(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VB:vc:VD:VE=1: ;2:3: 2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DtE= 2tB= , 2tc=C.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答案】ABC【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V2V
16、02= 2ax得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有v= 2ax,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B:VC:VD : VE= 1 :各点经历的时间tB:tc:乖:羽:2,故 A 正确;根据运动学公式x=vot+ at2得:t=,物体到达tD:tE= 1 :23 : 2,即卩tE= 2tB= , 2tC= JtD,故 B 正确;由于VE= 2VB,故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 2 =VB,故 C 正确;VB:VC:VD:VE=1:、.2:迸;3 : 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 D 错误。三、逆向思维法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逆向思维法:匀减速到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一般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
17、线运动。2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刹车类问题。汽车刹车问题的实质是汽车做单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汽车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汽车停止不动,不再返回。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89A.经历的时间之比是 1 : 2:3B. 平均速度之比是 3: 2:1C.D.平均速度之比是 1 :( .2 1 ):(3 2)平均速度之比是(.3+ 2):(2+1):1【答案】D【解析】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是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
18、相等的三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 1倒数第 2 m、最后 1 m 内的时间之比为(,3. 2) :(2- 1):(电1):(需一承),则倒数第1 17 平均速度之比为32:2 1:1=(,3+ 2 ):(2 + 1): 1,故只有选项 D 正确。【题1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后停止,若在第 1s 内的位移是 14 m,则最后 1 s 内的位移A. 3.5 m B . 2 m C . 1 m D . 0【答案】B【解析】采用逆向思维的方迭,把物体的运动看作是初速度为雾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內的位移之比対1:3:5:7,已知第4鼻内的位移是14 m.所以第1
19、內的位移是2叫【题12】(多选)一物体以 5 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5 +41sA. 1 s B.3 s C . 4 s D.【答案】ACD1212【解析】当物体的位移为4 m 时,根据x=vot+ 2at得,4= 5tX2t,解得 X = 1 s ,t2= 4 s ;当115+/41物体的位移为一 4 m 时,根据x=vot+ at2得,一 4= 5t 2X212,解得ts= s,故 A、C、D 正确,B运动。若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时间满足t譬,发生的位移满足x碁。对于刹车
20、类问题, 实质是汽车在单方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2)双向可逆类问题。如果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题10】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最后 1 m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3 m 倒数第别是10错误。四、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指速度公式v=vo+at,位移公式x=vot+at2及推论式 2ax=v2-vo2,它们 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意方向性,一般以vo方向为正方向,已知量与正方向相同
21、者取正,与正方向相反 者取负。未知量按正值代入,其方向由计算结果决定。11Ax12.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At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 2 (vo+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 动。【答案】C前 5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2.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前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x=vt= 5X5 m= 25 m, C 正确。3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任一时间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v2=匚,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4.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题 14】
22、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 1:3:5B. 1:4:9C.1:2:3 D.1:2:3【答案】A【解析】由于第內、第内、第坯内的位移之比Xi:=1:3:5.而平均速度戶三段时间都是,故三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为r 3:5, A正蘇5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 况。【题 15】(多选)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分【题13】一个物体做
23、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内的位移为 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3 s 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C.物体在前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25 m物体在第 5 s 内的位移- -定是 9 m【解析】 由第3 s 内的位移可以求出第2.5 s时刻的瞬时速度v=X= 5 m/s = 5 m/s,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未知, 无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故无法求解第3 s 末的速度及第 5 s 内的位移,A B、D 错误;别是12A.vi:V2:V3=3:2:1B.vi:V2:V3=3:2:1C.ti:t2:t3=1:2:3 D.ti:t2:t3=(32):(2-1):
24、1【答案】BD【解析】因为冰壶做匀减速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2 1 ):(西一寸 2),故所求时间之比为(,32):(2 1): 1,所以选项 C 错,D 正确;由V2V0= 2ax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3 : 2 : 1,故选项 A 错,B 正确。6.推论法: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 x=aT2求解。【题 16】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
25、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在位置“ 3”的速度为7d【答案】BCD【解析】由團可知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禽差是一样的,切彩做匀加51直线运动,R正确宙心= /可知尸勞=务空正關由于时间间隔相同,故第2个点的瞬时速度为第L弓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的, 故唏=弟 由十皿可知点1的速度大小是吧=陀-必=莽-务片苏A错误;第弓点的瞬时速度为 第臥4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所以刃二等,D正确7.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字问题来解决。【题 17】汽车由
26、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时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运动的全部时间为t,则汽车通过的全部位移为T,每块砖的厚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半 D【答案】(1)131=2t,故 A 正确,B、C、D 错误。&物理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I,到达斜面最高3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 4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4画出汽车在 060 s 内的vt图线。2c. 3Vt1D 4Vt【答案】A【解析】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于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故位移【题18】物体以一定的初速
27、度从斜面底端A fvt【答案】tBC=t14【解析】方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其逆过程为由静止开始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设物体从月到C所用的时间为虹oX1:X2:X3:Xn= 1 :由运动学公式得* 撃瓯/严,又Hflc二竽,由以上三式解得方法二:基本公式法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初速度为V0,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Vo2= 2axA【答案】(1)15方法四: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由以上三式解得VB= 2。可以看成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
28、,因此有tBC=t。方法五:图象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画出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规律,【题1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XAC因为XCB:XBA=43XAC4=1:3,而通过XBA的时间为t,所以通过XBC的时间tBC=t。Vo+ 0VA=二Vo2又vo1 2= 2axAc,2 -VB=2axBc,XACXBC=4面积之比等于对应OC= t+tBC.所以 1=t2),解得tBC=t。AOCcOSAOC416(2)s= 900 m【解析设尸io旅40Ss60s时刻,汽车的速度分别为m也,V3-由题團知010s内汽车以2
29、 m/0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i=210 m/s=20m/s由题图知 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V2=20m/s由题图知 4060 s 内汽车以 1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3=( 20- 1X20) m/s = 0根据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30 + 60(2)由上图可知,在这 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X20 m= 900 m。六、多过程组合问题1 多过程问题解题思路: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可按下列步骤解题(1) 画:由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的运动过程;(2) 明: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以及中间量;(3) 列: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同时列出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4) 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间的位移一时间关系;(5) 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2 多过程组合问题的“三个”处理技巧(1) 用图象分析运动学问题能很好地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规律,且直观、形象,这是图象法的优势,一些物理量的关系能通过图象很明显地反映出来。(2) 将末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位仪项目发展计划
- 税务筹划与合规管理策略计划
- 2025年磁共振成像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房屋整体质量无损检测分析系统项目建议书
- 加速网络传输的配置方法
- 文化艺术品交易免责协议书
- 宿舍舍长述职报告
- 货物铁路运输合同
- Tectoquino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O-2545-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MPI14个量表得分题目号码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NB-T 10609-2021 水电工程拦漂排设计规范
-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一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
- 冷却水路设计原则与优化实例
- 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手册.DOC
- 门窗类英语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