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42页)_第1页
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42页)_第2页
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42页)_第3页
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42页)_第4页
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4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为加快卫生强市建设,促进全民健康,根据浙江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宁波市委 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和现实基础(一)发展环境1. 健康已成为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条件,是人类一切活动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投资于维系和增进健康的卫生保健活动,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已成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最直接地体现了

2、富民强市,促进社会和谐,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执政理念。2. 健康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健康就是财富”。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经济转型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劳动者健康素质提高等要素瓶颈的突破。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将有力地保障人力资本的不断增长,进而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3. 健康已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健康是人最基本的权利,是社会的最高价值。健康公平是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在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阶段,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提供,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已成为更好地维护国民基本健康权益,实现社会

3、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二)现实基础1. 人群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9.4岁,比全省人均期望寿命高 岁;孕产妇死亡率为5.02/10万、5岁以下儿童婴儿死亡率为5.02,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2十万分点和1.05个千分点。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人类发展指数(HDI)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卫生强市战略、建设“七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农民健康工程深入实施,公共卫生“五大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卫生科技和教育建

4、设达到新水平,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卫生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卫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卫生医疗机构门急诊为5323万人次,出院人数为60.1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2345万人次和21.3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2%和9.15%。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有较大提升,2010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7%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44.5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全

5、面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达到25元;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了基础。4卫生资源得到了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最大的时期,全市卫生总投入为132.15亿元,其中:新农合经费为26.20亿元、基建专项经费为35.92亿元。比“十五”投入增加107.76亿元,是“十五”期间投入的5.4倍。其中:2010年全市卫生总投入为40.16亿元,比2005年增加29.36亿元,年均增长比例为30.04%

6、,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2005年的4.08%提高到6.69%。2010年,全市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护师)数分别达到26097张、17237人和15079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639张、4034人和6124人;2010年,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护师)数分别达到4.55张、3.00人和2.63人,比“十五”末分别增加了1.23张、0.63人和1.02人。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稳定的卫生投入与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医疗卫生的公

7、益性、公平性和绩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区域和卫生系统内各领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均衡性有待提高,农村卫生工作仍然薄弱,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亟需提升;三是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加强卫生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建设,提升卫生软实力的要求更为迫切;四是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卫生工作面临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等带来的多重挑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根据“卫生强市

8、、全市健康”的总体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着力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加快卫生发展转型、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完善新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高人群健康素质、增进健康公平为目标,构建全民健康促进体系,为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卫生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促进卫生公平发展。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不断缩小健康差异,推动卫生发展方式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以供方为主向以需方为导向转变,使全市人民共享卫生改革

9、发展成果。坚持统筹协调,优化结构,促进卫生均衡发展。充分利用、整合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倾斜,促进卫生资源在城乡、区域和系统内各领域之间的科学配置,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坚持制度创新,要素驱动,促进卫生可持续发展。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科技和信息驱动为主导,强化要素支撑,提高卫生效能,加快卫生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增强卫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促进卫生多元发展。强化政府卫生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增强卫生发展活力,满足广大人民

10、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面建成卫生强市,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人拥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健康状况和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明显提升,居民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打造成为“健康宁波”。2. 具体目标: 居民健康素质明显改善。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2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和8以下;出生缺陷率控制在500/万以下,城

11、乡居民健康素质差异进一步缩小。健康公平与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5%以上,门诊补偿率达到65%以上;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5%;食品安全监测覆盖率达到90%。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趋于优化。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护师)分别达到2.10万人以上和1.92万人以上,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护师)数分别达到3.5人和3.2人;医院总床位规模达到3.24万张以上,每千人床位数达到5.4张,城乡卫生资源的均衡化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20分钟到达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9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12、到92%;主要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率达到65%;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达到65%。专心-专注-专业宁波市“十二五”卫生发展主要指标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全省规划目标2015年我市规划目标健康素质1人均期望寿命岁7879.22孕产妇死亡率1/10万1010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84出生缺陷率1/万500500公平与保障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95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内住院补偿率%757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率%-658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普及率%95959食品安全监测覆盖率%9090资源与效率10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243.511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人2.363.212

13、每千人床位数张4.095.4健康需求与管理13居民20分钟可达医疗卫生机构比例%959514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89215主要慢病社区规范管理率%606516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6065备注:千人口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床位数按户籍人口600万计算。三、“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卫生综合实力,是“十二五”期间推进卫生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强化工程、基层卫生完善工程、卫生科技创强工程、公立医院优化工程、中医药提升工程和智慧健康保障工程“七大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分工明确、联系密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

14、新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一)实施全面健康促进工程坚持以满足需方为导向,以增进健康公平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突出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健康管理,加快形成惠及全民、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健康促进体系,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与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同步增长的长效动态筹资机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市所有县(市)区)人均筹资标准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上,相应提高各

15、级财政补助和农民缴费额度。政策内住院及门诊补偿率分别达到75%和6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提高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住院补偿水平,扩大特殊病种大额门诊报销范围,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按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基金监管,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改进医疗保障服务,实现市域医疗费用“一卡通”结报,逐步建立全省跨市异地实时结算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扩大市级统筹范围。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上

16、的衔接和并轨,不断缩小不同保障制度间保障水平的差距。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2.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财政承受能力,调整和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和完善服务内容,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建立和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机制,逐步将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精神卫生、卫生应急等重点任务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力度,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加快建立主动干预、有效管理、连续服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17、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绩效和均等化水平,保证公共卫生任务有效落实和群众普遍受益。3.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针对严重威胁儿童、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资源,实施重点人群健康关怀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人群健康的整体水平。实施儿童健康关怀行动计划。免费开展先天性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儿童白血病(四型)、先天性心脏病(两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的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开展免费儿童保健、中小学生口腔保健和窝沟封闭等项目试点。实施妇女健康关怀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

18、;免费开展围产期保健、孕产妇产前筛查和农村孕产妇免费补服叶酸项目,有效控制18三体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和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逐步提高农村贫困孕产妇分娩补助标准,人均补助标准达到600元以上,有条件的地区施行免费住院分娩。着力推进免费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提高乳腺癌、宫颈癌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实施老年人健康关怀行动计划。对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开展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逐步提高体检经费,增加老年疾病相关检查项目,每人每年健康体检经费达到60元以上。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老年居民实施社区规范服务与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基本药物免费治疗政策。对60周岁以上农村贫困

19、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复明手术。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健康问题,实施流动人口健康管理项目,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与管理机制。按现居住地管理原则,建立多部门共建共享的流动人口资料信息库,形成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与管理网络体系。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扩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范围,保证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卫生保健。落实流动人口在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体检和免疫接种、职业病防护等方面的市民待遇政策,流动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与本市户籍人口接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达80%以上,不断提高全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4

20、全面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实施范围;逐步将未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县及县以上公立医院要做好廉价药物制度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衔接工作,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按规定比例使用,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可及性。贯彻落实以省为单位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建立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规范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医务人员和群众普遍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

21、5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15元以上的标准,并稳步提高筹资标准,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对参保农民实施每2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率要达到60%以上,并不断提高体检质量,完善体检后续服务,到2015年为80%以上的参保农民建立标准统一、数据共享规范电子动态健康档案。(二)实施公共卫生强化工程坚持公共卫生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应急和卫生综合执法等能力建设,构筑起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的安全屏障。1. 加强疾病防治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联系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

22、网络。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等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疾病预防控制主要能力建设和业务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机制,确保不发生因控制不力而导致的疾病传播和蔓延,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落实艾滋病、性病和丙型肝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落实结核病现代防控策略,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完善结核病人免费治疗政策。继续高度重视做好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的防控工作。大力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推进乙肝防控重点人群的免疫接

23、种工作,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有效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三级综合医院要设置单独或相对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和病区,各县(市)依托一所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设置单独或相对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和病区,其他不设感染性疾病科病区的二级医院应设立符合要求的感染性疾病门诊,达到具备收治一般传染病和对可疑列性传染病的隔离观察的能力。加强和规范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建设。建立传染病防治培训中心,承担全市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培训、指导。大力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突出强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职能,构建起符合我市实际的县、乡镇、村三级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建立健全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相关因

24、素监测网络,规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的社区综合管理和主动干预服务,有效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全面推进精神心理卫生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建设,明确其职责和功能。加强市、县两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科设置。加强精神病人社区服务与管理,以县为单位,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社区治疗与管理专项资金,解锁关锁精神病人,实施重性精神病人免费诊治政策。在城乡社区、学校和流动人口聚集地推广设立心理咨询和干预室,满足公众对心理卫生不断增长的需求。2加强和完善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全市90%的妇幼保健机构达到规范化

25、建设标准,妇幼保健主要工作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制定和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规划,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完善并规范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检查网络,加强产前筛查、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大出生缺陷监测力度,有效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3. 加强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综合分析和预警能力。实施卫生应急能力促进项目。建立全市统一协调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规范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标准,建立健全应

26、急物资储备和调运机制,建设我市卫生应急基地,完善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创建卫生应急示范县,提高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应急能力。4. 加强卫生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按照体制顺畅、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队伍优化、精干高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力量,所有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全面完成规范化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设置。全面加强集职业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于一体的卫生综合执法。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和考评机制建设。强化卫生执法稽查制度,提升卫生综合执法效能。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依

27、法履行职业病防治职责,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完善重点职业病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规范劳动者职业卫生防护和职业健康检查,提高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治疗服务水平,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有效控制职业危害,保障职业病人合法权益。5、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宁波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完成市急救中心迁建项目。建立健全以市急救中心为龙头,各县(市)、区(不含老三区)急救站(分中心)为基础,急救点为基点的全市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全市急救机构设施设备、救护车辆及人员配置等达到国家标准。加快推进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实现急救反应时间10分钟的目标。要加强院前急救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急救

28、培训,院前急救工作人员上岗必须取得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急救培训证书。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急救处置能力。6、加强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完成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工程,推进采供血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快血站实验室建设,推进血液集中化检测,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保障。加强医院输血科建设,积极推广自体输血技术,限制性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的应用,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完成宁波市献血条例的修订,完善全市无偿献血组织网络建设和工作机制,强化县(市)区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职责,着力抓好固定无偿献血者、血液应急保障和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各县(市)区要至少建设一家以上固定献血场所和设施,切实提

29、高血液保障能力。建立血液采供预警系统,加强应急用血管理。7. 深入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宁波市爱国卫生条例,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工作考核督查机制。巩固发展卫生创建成果,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力争2个以上县(市)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快推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进程,不断优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拓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内涵,在城乡大力实施健康促进与教育“百、千、万”工程,精心打造“健康讲堂”品牌,以浙江省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和“亿万农

30、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抓手,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全面科学地宣传和普及公民健康素养、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等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网络,保障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三)实施基层卫生完善工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以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基础条件,突出强调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职能,着力构建公平可及、服务有效、资源节约、群众信赖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 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新增卫生资源继续向社

31、区和农村倾斜,着力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比例和服务供给能力,每3-10万人口或建制乡镇(街道)有一所由政府举办达到省定标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要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实现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突出县域医疗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实施县域医疗强化项目,以县级医院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适度提高县级医疗资源配置总量。在每个县市、区不含海曙区有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建设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三级医院。继续推

32、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建设率达到100%;适度集聚医疗资源,积极培育形成布局合理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中心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结合中心村布局规划和农村人口集聚需要,培育建成一批中心村标准化卫生服务机构,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实现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2. 全面加强基层卫生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承担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突出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基本药物、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开展社区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

33、求。切实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工作规范,推行网格化管理、巡回式服务,形成主动、连续、综合、有效的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效率。控制县级以上城市医院普通门诊开设规模,引导一般诊疗服务下沉基层社区,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明显提高,完善首诊和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3. 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新体制。明确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服务人口和机构职能,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建立全员聘任、能进能出、上下流动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妥善做好不符合执业资格

34、人员的转岗、分流和编外人员的用工问题。建立绩效工资制度。遵循保障与激励并重的原则,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建立起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与岗位职责和实际贡献相匹配的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比较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提高服务效率。推进基层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以均衡配置为导向,建立县、乡、村三级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和合作共享的新机制,形成县乡联动、乡村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新模式。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明

35、确县及县以上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指导职能,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晰、帮扶有力的垂直医疗技术指导体系,逐级带动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和推广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制度。(四)实施卫生人才科技创强工程坚持科教兴卫战略,改善卫生资源投入结构,积极推动卫生人才支撑平台和健康科技支撑平台,增强卫生发展核心驱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建立和完善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宁波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宁波市医疗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选拨管理办法、宁波市优秀中青年卫技人员人才选拨培养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宁波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双优”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

36、培养20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50名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创新团队等为平台,加大国内外卫生引智引才力度。到2015年,引进院士实现零突破,省级以上创新型领军人才5名、海外留学和高级职称人才及博士800名;培养市科技创新型团队35个、市科技创新人才35名;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省151人才”35名。2. 加强城乡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宁波市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能够较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继续实施基层

37、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在岗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复合型公卫人员、医技人员、管理人员、乡村医生等卫生人才的岗位培训,各类人员综合培训率稳定在90%以上。通过调整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定向培养、招聘执业医师(医学毕业生)、在岗学历教育、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到2015年,实现每万服务人口拥有全科医生3名以上,50%的规划布局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执业(助理)医师。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2012年起,新招入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类毕业生必须参加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三年内建设市级临床实践基地4个以上、县级临床实践基地10个以上,社区实践基地35

38、个以上,逐步建立起市、县、街道(镇、乡)逐级培训、逐层带动的临床和社区实践培训网络。3. 加强卫生管理队伍建设。重视卫生管理学科发展,开展管理队伍规范化培训,探索建立管理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实施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者素质,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卫生管理人才选拨、任用、交流、监督和评价的新机制,强化对管理者的引导、激励和约束,确保管理者管理理念、思路和行为与卫生政策导向、发展要求和满足群众的需求保持一致。4. 完善卫生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绩效工资为导向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

39、竞争、有活力的卫生用人机制;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指标,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进一步破除卫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限制,逐步建立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对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卫生人才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基层农村卫生服务津贴制度,引导和规范城乡、区域之间卫生人才合理流动。5. 构建科技支撑平台。通过有效整合、优化现有医学科技资源,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建成省医学重点建设(扶植)学科12个和省、市、县级医学龙头学科15个。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科技和人才优势,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形成实施科研项目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40、新增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卫技人员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医学科研攻关,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切实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和市厅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0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总数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30%以上。6.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卫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力争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以省基层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和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适宜技术和推广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一批先进、成熟、

41、安全、有效和使用经济的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向基层与农村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增强防病治病能力,提升科技惠民能力,争取建成省级基层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12家。7. 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构建适应实践能力培训需求的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健全的以区域为范围、医疗卫生机构为单位、学科为核心的培训基地网络体系,建设三级医院临床培训基地6个、二级医院临床培训基地6个、社区实践基地19个。8.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学分授予,举办国家级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数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

42、30%,继续医学教育一、二级学科覆盖率达100%,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达标率达90%,力争建成1-2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 (五)实施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调动和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核心,以结构调整带动服务升级,加快建立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医疗服务的综合实力。1. 完善公立医院规划调控机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均衡配置的原则,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和规模,加强规划执行刚性。政府原则上不再在中心城区举办新的城市综合性医疗机

43、构,财政新增加的投入和医疗资源存量的调整要优先支持儿童、妇产、精神病、传染病、老年病和康复等专科医疗机构建设。严格控制医疗资源过度集聚地区公立医院的总体规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建设标准和贷款总量;支持鼓励大型公立医院优质资源横向优化整合和纵向延伸辐射。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2. 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公立医院监管体制,实行全行业管理和属地化管理。探索政事分开,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和落实公立医院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公益性为核心,以政府监管为主、社会参与监

44、督的公立医院监管和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探索医院职业化管理路径,推广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严格医院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实施外部和内部审计制度,探索实施财务科长委派制,三级医院试行总会计师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推行临床路径,实施标准化诊疗服务,提高医院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3. 完善公立医院的经济补偿政策。明确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加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培养)和学科(科研)建设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投入为主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力度,财政投入要向承担公共卫生

45、职能的专科医院倾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足额安排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政府指令性任务的经费。调整和完善医疗收费项目,对住院病人试行单病种收费,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逐步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区域性医疗费用的低水平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的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年度增幅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控制水平。4. 加快民营医院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上规模、高档次的医疗机构,重点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适度降低公立医院比重,优先选择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较好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参与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拓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46、空间。大力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建立公平的土地、价格、税收、人事、医保定点、技术职称评定、医疗技术准入、科研立项、学术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引导和规范民营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全市总床位数的20%左右。5. 加快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按照区域均衡的理念,落实差别化的区域卫生发展政策,实施区域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优化卫生资源空间布局,以区域医学共享中心为基础,区域学科(专病)中心为支撑的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分布新格局,推进卫生区域协调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网络等,实施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大型医用设备等系统整

47、合,加快形成临床病理、医学检查、影像诊疗中心和网络实验平台。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和后勤保障等资源的整合,提升服务管理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探索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资源相互整合和延伸,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推广设立预防保健中心,促进医防整合。加强卫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服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甬港医疗卫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两岸医疗卫生合作事项。6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规范化护工管理;实施诊疗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推广导诊、方便门诊等便民服务措

48、施,实施门诊病历一本通、检验检测结果一单通,医疗服务信息一点通,门诊就诊服务一卡通;设立区域医疗服务网络平台,公开医院服务和价格信息,建立和完善预约诊疗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延伸并加强医疗院前和院间服务,简化出入院手续,方便群众就医。(六)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发挥特色优势,推进继承创新,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1.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中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为依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实施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力争市中医院达到三甲中医医院,重点推

49、动县(市)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使每个县(市)都有一家政府举办的二甲标准建设的中医医院。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和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达到100%;加强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综合医院中医科设置率达到100%。2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中医药“人才强业”计划,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活动,加强国家、省和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各类中医人才培养项目,全面搞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和实验室和学科(专科)建设,启动新一轮中医重

50、点学科(专科)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中医药领域关键问题和共性技术,实施中医药重点研究专项,力争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性疾病、老年病、血液病和肾病等防治技术水平处于省内前列,形成中医“名科”群体。开展优势病种研究,建立中医单病种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标准化建设。遴选推广成熟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治未病领域中的作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3.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我市中医药文化积淀,收集整理中医药文献及资料,研究名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鼓励和支持名中医著书

51、立说、传承带教。推动中医药机构在办院理念、队伍建设、诊疗活动、建筑风格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和内涵,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继续做好中医名家大讲堂等各类中医药学术培训和科普讲座,提升中医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全社会营造“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学中医”的良好氛围。(七)实施智慧健康保障工程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实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快建设智慧健康保障系统,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力争到201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智慧健康保障系统。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全省领先。1. 以完善疾病防控网络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完善现有的

52、传染病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计划免疫等信息系统,建设慢性非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集成门诊监测、常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现信息即时采集、持续跟踪和行为干预;完善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延伸建设县级平台,实现市和县(市)、区联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辨别、处理和反应能力;推进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急救机构、医疗机构联动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卫生监督、血液管理、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2. 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积极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加强医院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

53、高服务质量,方便病人就医。大力推进医护工作站、检查检验、医学影像、手术麻醉和移动医疗等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信息系统间的无缝链接和数据整合。积极拓展数据应用,加强临床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以电子病历建设为核心,强化对处方、检查、手术等医疗服务关键环节的流程控制和权限管理。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探索应用3G、物联网等信息化新技术,优化医疗业务流程。3. 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推进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服务站的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达80%。根据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54、的要求,建设规范化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同时加强与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整合,全面记录和实时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到2015年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4. 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区域协同医疗。建立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诊疗信息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共享与交换,促进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协同服务。发挥大医院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建立区域影像中心、临检中心、病理中心,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人才、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集约利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力推进大医院和偏远地区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

55、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医学教育培训。5. 以公众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提供全面、连续的信息服务。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居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在线导医、预约挂号、社区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等服务,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开展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查询与自我管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向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信息、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医疗卫生资源信息。6. 统筹实施卫生管理信息化,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探索建立卫生行政决策分析平台。根据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动态采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数据,建立各类规范化的卫生信息资源库。通过数据挖掘,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决策、

56、管理、评估等提供依据,提高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加快推进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责任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是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卫生改革发展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来抓,将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卫生事业发展指标作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规划和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辖区内卫生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保

57、证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二)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稳定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卫生投入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卫生公共财政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调整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结构,新增卫生投入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倾斜,重点支持卫生基础性重要设施、区域性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和卫生民生工程建设,建立规范的卫生投入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1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收支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其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

58、政府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业务工作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政的要全部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由政府按照服务人口数和人均补助标准安排,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合理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2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政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后,财政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和建设发展支出,按照不同方式管理。经常性收支,实行“明确范围、核定收支、差额补助、总量控制”的方式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