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态学基础-62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2ef243f0-aabd-44c3-9fdb-799a2fbaf2f1/2ef243f0-aabd-44c3-9fdb-799a2fbaf2f11.gif)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62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2ef243f0-aabd-44c3-9fdb-799a2fbaf2f1/2ef243f0-aabd-44c3-9fdb-799a2fbaf2f12.gif)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62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2ef243f0-aabd-44c3-9fdb-799a2fbaf2f1/2ef243f0-aabd-44c3-9fdb-799a2fbaf2f1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62(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苔原的分布区域是()«A.亚热带« B.热带«C.温带«D.寒带(分数:2.00 )A.B.C. VD.解析:2.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生物圈(分数:2.00 )A.B.C.D. V解析:3.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该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A.牛奶、牛肉* B.禽蛋* C.水产* D.谷物(分数:2.00
2、 )A.B.C.D. V解析:4. 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A.养分制约的结果« B.空间制约的结果«C.密度制约的结果D.人为影响的结果(分数:2.00 )A.B.C. VD.解析:5. 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 A.形态适应« B.生理适应* C.行为适应* D.结构适应(分数:2.00 )A. VB.C.D.解析:6.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A. J型 B. S 型* C.直线* D.抛物线(分数:2.00 )A.C.D.解析:7. 农业上最好的土
3、壤结构是 ()« 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分数:2.00 )A.B.C. VD.解析:8. 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A.天气太热« B.呼吸困难* C.散热* D.过于劳累(分数:2.00 )A.B.C. VD.解析:9. 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 B.壤土* C.粉砂土* D.砂土(分数:2.00 )A.B. VC.D.解析:10物种起源的作者是 ()«A.达尔文« B.马尔萨斯«C.坦斯利«D.洪堡德(分数:2.00
4、 )A. VB.C.D.解析:11. 从人类的食性来看,我们所处的营养级是«A.第一、二级* B.第二、三级«C.第三、四级«D.第二、三、四级(分数:2.00 )A.B.C.D. V解析:12.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D.以上三者都是(分数:2.00 )A.B.C.解析:13.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物B.环境«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分数:2.00 )A.B. VC.D.解析:14.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5、1; A.山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 D.海洋风影响(分数:2.00 )A.B. VC.D.解析:15. 判断下面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分数:2.00 )A.B.C.D. V解析:16. 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A.内环境«B.外环境«C.微环境 D.区域环境(分数:2.00 )A. VB.C.D.解析:17. 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A.农田«B.湖泊*C.
6、热带雨林D.北方针叶林(分数:2.00 )A.B.C. VD.解析:18. 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食物链被破坏* C.缺少光照* D.植被被破坏(分数:2.00 )A.B. VC.D.解析:19. 猫和老鼠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分数:2.00 )A.B. VC.D.解析:20. 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A.红外光« 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分数:2.00 )A.B.C.
7、D. V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 在北半球平均来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为大气界面上的1(分数:2.00 )填空项1: (正确答案:47%)解析:22. 一般来说,充分有效辐射只占地面所接受的总辐射的1(分数:2.00 )填空项1: (正确答案:50%)解析:23. 生态金字塔包括生物量金字塔、1、和数量金字塔(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生物小循环)解析:25. 系统是由 1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解析:26.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 1 能
8、力越强。(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自我调节)解析:1 的基本单位。27. 从生态学观点看,种群不仅是物或物种的基本单位,而且也是构成(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群落)解析:28.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称为 1 关系(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种内)解析:29. 自然界种群进化的主要动力是遗传变异和 1 。(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自然选择)解析:1 生态因子30. 白天由山谷沿山坡而上的风称为 1 。(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谷风)解析:31. 地形是通过对光照、温度、
9、水分和养分等重新分配对生物生长产生影响,因而它是(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土壤颗粒)解析:33. 在大气上空的 1 能吸收过滤掉紫外辐射中最强的波段,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臭氧层)解析:34. C3植物比G植物的CO补偿点和饱和点都1。(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高)解析:35. 土壤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 1 。(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土壤肥力)解析:36. 在 1 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磷、镁等元素的缺乏。(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酸性)解析:37.
10、豆科作物根系上的1 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根瘤菌)解析:38. 内环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进行细胞生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等 1 的场所。(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生理活动)解析:39. 典型草原是内陆 1 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解析:三、判断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41.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42. 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分数: 2.00 )A. 正确B. 错误
11、 V解析:43. 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44. 逻辑斯谛增长区别于指数增长的地方就是它引入了环境容量这一参数。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 解析:45. 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是二种寄生关系。 (分数: 2.00 )A. 正确B. 错误 V 解析:46. 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分数: 2.00 )A. 正确B.错误 V解析:47.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分数: 2.00 )A. 正确B. 错误 V解析:48. 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分数: 2
1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49.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消费化石燃料引起的。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50. 人类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是生物灭绝和濒危的主要原因。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 3,分数: 30.00)51.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 ?试举例说明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分数: 10.00 ) 正确答案: ( 光周期是指每天光照 ( 理论是指日照加上曙、暮光 )和黑夜的交替,一个交替称一个光周期。由 于分布在地球各地上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各自的光周期环境中,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各
13、类生物所特 有的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园艺工作者利用控制照光时间来满足 某些花卉的需要,达到控制开花时间的目的;养鸡场利用增加光照来增加产蛋量。 )解析:52. 逻辑斯谛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分数: 10.00 ) 正确答案: (1) 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 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 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 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解析:53. 简述有毒物质
14、的富集及其危害。分数: 10.00 ) 正确答案: ( 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 如有机合成农药, 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 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 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 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 (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 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 解析:五、论述题 (总题数: 1,分数: 20.
15、00)54. 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分数: 20.00 ) 正确答案: (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 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 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
16、 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 =植物组织的化学能 +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 =动物组织的化学能 +动物呼吸消耗能 +排泄物能(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 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 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 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 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 “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 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自动滗水器项目发展计划
- 寓言故事中的智慧解读与启示征文
- 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操作指引方案
- 物业企业保密协议
- 消防水池防水合同
- 公司季度工作总结及未来展望报告
- 2025年武汉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答案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十堰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温州b2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消费者行为分析》全套课件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小红书文旅营销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寒假生活回顾分享小学主题班会 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学习地图》课件
- 抓住人工智能科学机遇 A new golden age of discovery Seizing the AI for Science opportunity 2024
- 松材线虫调查培训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全文阅读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