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梦工作--心理释梦诠释学_第1页
专业梦工作--心理释梦诠释学_第2页
专业梦工作--心理释梦诠释学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夢工作系列之三刖言本文是筆者夢工作系列的第三篇短文:第一篇是個人夢工作,主要內容談論如何開始紀錄夢並學習了解自己的夢,亦即 夢工作的自我經驗,也是夢工作的基礎。第二篇為團體夢工作,簡要介紹筆者的團體夢工作方法與夢教育的理念。第三篇專業夢工作,主要是為在宗教、心理、生死、醫護、社會、殯葬等領域, 其服務對象常會談到夢境的專業工作者而寫。專業領域的談夢能力,最好從個人 夢工作的經驗能力培養起,並對釋夢學有所認識,才能了解服務對象夢境之意 義,本文只提供簡要的談夢原則。專業夢工作-心理釋夢詮釋學(三)在新佛洛伊德學派、榮格學派與此在分析學派的專業訓練中 S夢理論、夢工作 與釋夢情境之問題的討論,是心

2、理治療師專業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與給一般 民衆夢工作不同的,除了更深入專業的夢理論之認識外,尤其需探討釋夢場域 之關係。當案主告訴心理師一個夢,尤其可能影射著心理師的夢時,這樣的夢如 何談?而當心理師也夢見與案主有關的夢呢?-佛洛伊德與榮格都曾有與病 人有關的夢之記載與分析。新佛洛伊德學派可能著重於 移情與反移情關係之 探討,榮格學派可能著重兩人之間深層意識之關係、共時性、心電感應等問題, 此在分析學派則可能探索兩者間夢與存在關係的交錯。簡言之,在專業心理 工作中,不只所學之夢理論與夢工作方法有所不同,談夢情境中之案主、心理師與其中所涉及的他人與特殊問題,也是需要不斷探討的部分。這專業場域談

3、 夢所涉及的層次,筆者名之為心理釋夢詮釋學。本文中不特別探討那一學派的心理釋夢詮釋學之觀點,也不特別針對心理治 療專業訓練之談夢情境,而是普遍的,就許多會有服務對象談夢的工作而言。 依筆者的認識,在醫療場域-尤其是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的場域;在心理治療與 各種心理自助或支持團體,尤其是涉及各種悲傷失落的過程;在喪葬過程-無 論是宗教師或殯葬業者,或在命理諮商領域等,都常會遇到服務對象談到重筆者認識的是德國的新佛洛伊德學派與榮格學派之專業訓練,此在分析學派則主要以奧地利與瑞士為主。目前流傳的此在分析學派,是海德格的學生梅塔波斯(Medard Boss )於1970年代建立的蘇黎世此在分析學派之後學。

4、此學派雖是心理界的小學派,但其治療理念與方法,卻承 襲著海德格的人文思想,也受高達美的詮釋學之影響,是一結合存在哲學、詮釋學與心理治療之 特殊方向。要親人之夢的問題。在這樣的場域談夢,與一般人為自己認識夢,或團體夢工作 談夢,當然有十分不同的意義。本文中要探討的,就是在這樣的場域中談夢所涉 及的問題與原則。下面將以三個夢例具體述說此原則之意義。之一:喪夫的否認、憤怒與哀傷 我跟女兒兒子在客廳中玩,有人按門鈴。門開了,是我先生跟一個穿著艷紅洋 裝的女人站在那裡。先生淡淡的說,他要跟那個女人走了,來告別一下。我冷冷 的說:要走就走吧!沒有你,我們也會過得很好的。.夢者:女,約 35 歳,過了七年幸

5、福的婚姻生活,先生突然發現重症,四個月後 驟然死亡。夢是先生過世後一兩年內,與先生有關的夢系列中的一個。這個夢是夢者自述喪夫後的悲傷過程談到的 ,談夢的場域不是特別的心理治療場 域或悲傷治療的自助或支持團體。筆者的詮釋如下:夢境直接翻譯: 你就這樣走了?跟著一個無法置信的理由。我無法原諒你,我夠堅強,可以跟孩 子們一起好好的活下去。夢境間接翻譯: 夢者心中還無法接受與先生永別的事實。潛意識寧可接受,他只是有外遇, 所以才走了。對先生深深的愛,讓無法承受的痛苦永別的事實, 偽裝為 較不那麼痛苦的外遇 。痛苦糾纏著壓抑的憤怒:你就這樣走了?真的就這樣 走了?跟著一個我不認識的女人?艷紅的洋裝是死亡

6、的反向作用 ,艷紅 燦爛的生在別處 ,掩蓋了死亡的事實 。理性的堅強,讓她在夢中也假裝 不 在意:冷冷的。你走吧!我不在意你走!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與孩子一起活下 去。理性的堅強,壓抑了無法承受的痛苦、憤怒與哀傷。縱使在夢中尤其是 在夢中,也透露夢者的堅強性格、對先生的深愛與失落過程的否認、憤怒與哀傷 等情緒的糾纏不清。有甚麼樣的語言敘述,可以把喪夫過程的感受,呈現得比這 個夢更清楚?之二:夢見亡父濕冷索衣 外面下著雨,我坐在廚房吃飯。忽然看見父親站在後院的樹下,淋著雨不斷發 抖,他用祈求的眼神告訴我,趕快送衣服給他,他很冷.。我就醒過來了,醒 來才想到,父親已經死了兩個月了。他死的那天,整天下

7、著大雨.。夢者:女,父喪後約兩個月作此夢 。這是她詢問殯葬業者該如何送衣服給父親時, 告訴辦理父親喪事的禮儀師的夢。之三:臨終之夢我們部門有位 70 幾歲的女病人,前不久突然昏迷了三四天,我們都以為她要 走了,有一天突然又醒過來,身體狀況居然變好了。我們問她,那幾天怎麼了。 她說她跟 10 年前過世的先生,一起到另一個美麗的世界去玩。我們問她那個世 界怎樣?後來為何又回來了?她笑笑神秘的說:天機不可洩漏。之後,她心情一 直很好,但也沒再談到這件事。過不久,她真的就走了,走的時候,臉相很祥和i寧靜。談夢者:安寧病房的護士,這是她在病房常經歷的臨終病人狀況。護理人員常有 的問題是:臨終病人看見過世

8、的親人要來接他的夢很頻繁,究竟這是真的? 還是只是病人臨終的譫妄之夢?過世期間或過世之後,遺族夢見過世親人的夢,情況頻繁眾多。許多時候遺族感 覺是亡者托夢給他,要告訴他死後的狀況好不好,要生者安心,或者在死後 的世界有甚麼需求,請生者燒給他。有時候遺族覺得是自己夢見亡者,思念 所夢。許多時候 ,會有幾位親人同時夢見亡者透露不同訊息的狀況 。大多數時候, 親人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托夢 、自己夢見或真的看見亡者靈魂 。宗教 工作者、心理工作者、悲傷輔導、醫療場域或殯葬業者,該如何與服務對象談此 類的夢呢?整體而言,在這樣的工作場域談夢,需要具備三個條件:1. 基礎釋夢學的認識:可參考延伸閱讀中,筆者

9、釋夢學課程中常推薦的書目, 但需批判性的閱讀,並深入反思,不能直接套用在自己或他人之夢解釋上。2. 自我夢工作的能力:先學習理解自己的夢,才能傾聽理解他人之夢。3. 專業領域談夢的認識 從釋夢學理論而言,對應第二第三個夢例,需要知道的是,大多數的夢,是夢者 個人潛意識所現,而親人是夢者心中常牽掛思念的對象,所以夢見親人,尤其是 過世的親人,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以第二個夢例而言,父親過世那天一直下著 大雨這件事,夢者當天可能沒特別注意到,因為面對父親逝世情境,有太多情緒 與現實狀況需要處理。但當時下雨的感覺,可能一直存留在夢者潛意識中,等喪 事期間過了,意識又有些空間,此印象就浮上來形成夢境。事

10、實上在釋夢學的廣大領域中,從神秘學(Esoterik )、心靈學(Parapsychologie ) 與部分超個人心理學都談到夢境的意識邊際的問題。夢境中夢者意識空間處於 開放狀態,是否可以在這樣的狀態中,發生不同意識主體間,乃至不同世界 的靈體間的溝通情況,是釋夢學領域不斷被探討的問題。因此,處於生死邊緣的 人之夢,與過世親人會面的夢,究竟是夢者意識所現?是過世親人托夢?或是真 的看見亡者來到面前?本來就是個開放性的問題。從專業領域談夢這面向而言,重點往往不在於夢境是真的還是假的的問題, 而是這夢對夢者當下有何意義,相應於這夢對夢者的意義,專業人員(宗教師、 心理師、醫護人員、命理師、禮儀師

11、等)要如何建議處理。以第一個夢例而言,如果此夢是在喪親者支持團體或心理工作室提出,專業人員 相應的重點應是悲傷過程的陪伴。夢境與夢者心境是一樣的,不只悲傷,還糾纏 著太多對命運的不解與否認死亡事實的情緒 ,也透露夢者現實中的心理壓力與承 擔一切之不易。專業支持者除了陪伴其釐清自己的情緒,紓解悲傷與壓力外,也 可以建議她寫夢日記,讓這段時間的夢境成為與亡夫逐漸告別的珍貴紀錄。夢境 給夢者的,是一個深情空間,是夢者在面對喪夫後的現實情境,深藏於堅強性格 底下的悲傷憤怒難解之心境。寫夢、談夢、夜深人靜中驚醒的眼淚、接納自己完 全的情緒,是夢者慢慢走出悲傷過程所必需。第二個夢例,是夢者對父親在另一個世

12、界之情況的牽掛。許多喪親者都有這 樣的牽掛,這樣的夢。究竟是父親真的來了?還是牽掛所夢,對夢者而言往往不 是重點。重點是,她相信父親在另一個世界需要衣服,可能也需要日常用品與通 行另一個世界的貨幣。這時候不為亡父送去他所需的用物,夢者會一直感到不 安。禮儀師可以建議夢者一個合適夢者經濟情況的儀式 ,依夢者與亡者的宗 教信仰,燒些用品紙衣物給亡者。 (當然別藉機敲詐!)是否亡者真的還漂流何 處?是否他收得到這些儀式的物品?這算不算迷信?這些問題留給宗教學者去 論辯吧!重要的是生者心安,亡者心就安 。沒有這樣的儀式,夢者可能 10 年後都還會掛念,亡父是否一直都還在雨中濕冷的發抖。夢中情境對她而言

13、,可 能比現實所見更真實。夢境是生死之間的過渡橋樑,而儀式會對信仰者產生巨大 的心靈作用力。第三個夢例是臨終病人常作的夢,從實證科學醫學的角度而言,這段時期的精神 狀態被視為譫妄狀態。問題是,對臨終者與臨終者之家屬而言,這樣的實證醫學 有何意義呢?醫學的解釋,與臨終者面對的臨終情境、生死間的恐懼,與家屬面 對生離死別的哀傷混亂,是不同層次的問題。以這位臨終病人而言,究竟那出 遊的經歷如何,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誰能夠替她回答,她所經歷所言, 是 真的還是假的 的問題?以她所說所信而言,她根本不需要別人之證實或相信。 因為她相信那過程,也深信時間一到,亡夫就會來接她。因此,她也走得那麼安 祥自在。

14、在這個案例上,筆者從心理釋夢詮釋學的角度主張,讓醫學的解釋歸醫 學,亡者的經歷感受歸亡者,家屬的心境歸家屬吧。醫護人員需區分這三個面向 的不同,才能協助臨終者走得安祥,也才能協助家屬做好告別的心理準備與臨終 需面對的問題。臨終者之夢,往往是臨終告別的重要訊息,清楚理解這樣的訊息 對亡者、對家屬的意義,是這時候理解夢境最重要的問題。夢者之夢與存在處境之關係,是心理釋夢詮釋學不斷面對的問題,也是專業人員談夢需時時反思的問題。夢境是夢者現實與心靈世界所現,所以夢境的意 義,也需回歸到夢者的存在處境與現實脈絡中來解讀。同時衡量著夢者談夢的情 境與專業人員可以做的,才能對夢者談夢的需求有所助益。協助生者善生、亡 者善終,應是心理釋夢詮釋學、心理工作與生死工作之共同目標。、本文刊登於 張老師月刊 2006. 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