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社会观_第1页
儒家和谐社会观_第2页
儒家和谐社会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儒家的 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 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 孟子描绘了 “老我老以及人之老, 幼我幼 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

2、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 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 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 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 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孟

3、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 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孟子梁惠王上)。2 .“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

4、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

5、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 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 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 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 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 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3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

6、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 “合而为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 主张“仁民爱物”, 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

7、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 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 即所谓“王道之始”。4 .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 孔子日:“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

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 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 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

9、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 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 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 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 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 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

10、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 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 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 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 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 范。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1)在社会内部个体

11、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 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 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 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

12、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 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

13、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 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 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 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 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 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 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 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 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 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劭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 济地位。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