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_第1页
浅探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_第2页
浅探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_第3页
浅探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探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摘要: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试图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当然,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僵化的理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关键词: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对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实践证明,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的

2、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断受到一些挑战, 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一、“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直接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少, 在发达国家白领工人的数目已经超过蓝领工人; 科技产业、信息咨询业、 金融保险业以及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提高。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加大对高科技领域和教育的投资, 以便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占有一定席位 近十几年来,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人类基因

3、工程, 纳米技术等不断取得新成就,人类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为知识经济下了一个著名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和使用为基础, 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支柱, 在经济增长源泉上。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知识价值论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和劳动, 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有些学者认为,为反映知识在经济中的首要地位, 经济理论中要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

4、价值论”。 例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 大趋势中写道:“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在信息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 “我们必需创造一种知识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价值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知识的使用。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 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它所花费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知识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985 年,日本学者芥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中用“知识价值社会”来描绘未来的社会。他说:“我在这里引出了 知识价值这一新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知识的价值、知识所创

5、造的价值 。更严密的定义是:由于符合社会构成与社会主观而得到社会承认的创造性的知识价值。” 1999 年 12 月北大历史系教授何顺果先生发表了劳动时间不再决定价值千年经济回眸一文,根据 20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清楚地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时间已不再是并且必然不再是判断价值的尺度”。二、知识价值论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但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劳动价值论仍具有鲜活生命力,因为: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品仍然具有商品的两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 ( 信息 ) 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

6、象的观念掌握, 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产物。 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量的产物, 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 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 当知识参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时,就形成了知识产品, 于是它们就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 知识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都具有有用性,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但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正如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不创造价值一样, 所以知识产品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知识产品都具有价值。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二重性理论仍然适用。一些学者提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 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尚处于工业经济初期, 科学技术并不发达,

7、在劳动过程中也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因而马克思所指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体力劳动, 在科技如此进步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虽然马克思那个时代,直接劳动者的劳动,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是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价值。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生产劳动的具体形式会有所变化, 但只要商品经济存在,这些劳动具体形式所体现的对人类劳动力耗费抽象人类劳动,是不变的。而且,马克思也从未把劳动仅限定为体力劳动,并非没有看到知识,智力的作用。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类一般劳动不单纯表现为体力劳动, 而是体现为各种智力的付出”。

8、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还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这种发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 来源于社会的分工。 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知识经济时期仍然具有生命力。再次,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总公式 W=C+V+M对知识产品同样适用。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人类的活劳动, 这是知识经济无法改变的事实。 在知识经济时代, c 无论是指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施。还是指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人类加工过的劳动对象, 但他们都不能

9、自身创造价值, 他们只是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 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V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劳动产品中的体现。M是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高于 v 的那部分价值。因此,在劳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无论是旧价值的转移还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 都难以找到知识创造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创造了价值。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要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价值论有许多地方需要发展, 如劳动和“总体工人”的内涵和外延应当进一步扩大。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只把物质生产劳动, 尤其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 脑力劳动看成是生产劳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原来物质生产劳动中的若干职能已独立于直接生产过程,成为技术和经营管理部门的职能, 成为独立于之外的社会服务部门, 因此与物质财富生产有关的劳动分为直接生产劳动和间接生产劳动。 它们都构成“总体工人”的一部分, 他们的劳动构成创造财富的“社会总体劳动”。 当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需要研究的地方还很多, 因此需要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