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_第1页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民大学 20042004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1515 分)二、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 (1515 分)三、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中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及阻碍这种下降的因素。 ( 2020 分)四、试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其理论依据。(2525 分)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5 分,共 2020 分)1 1低档物品2 2古典二分法3 3奥肯定律4 4边际产品价值二、问答题( 3535 分) 1 1简

2、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1010 分)2 2如何从价格 - -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010 分)3 3 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不同?( 1515 分)三、计算题(每小题 1010 分,共 2020 分)1 1 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Q=100 2p2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1 1?2 2.已知 W W 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消费函数:C=120+0.8yC=120+0.8y(1 1)投资函数:l=5

3、0-200rl=50-200r(2 2)收入恒等式:Y=C+IY=C+I ( 3 3)货币需求函数:L=L= (0.5Y-500r0.5Y-500r) P P(4 4)其中,C C 为消费,Y Y 为国民收入,I I 为投资,r r 为利率,P P 为价格总水平,L L 为货币需求。(1 1)如果在 20032003 年,W W 国的价格总水平为 2 2,货币供应量为 500500。试写出 W W 国的 ISIS 曲线和 LMLM 曲线方程。( 2 2)写出 W W 国的总需求函数。( 3 3) W W 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 20042004 年硕

4、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网络经济学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1515 分)答: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理论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他认为, 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 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 所以商品是带有价格进入流通的, 商 品价格有多大, 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 商品和货币交换后, 商品退出流通, 黄金却留 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 从而实现一定数量的金, 流通几次, 就可使相应倍 数价格的商品出售, 因此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 / / 同名

5、货币的流通次 数。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 于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与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的乘积, 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 量、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数量,即MV PT或P MV / T。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 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数量具有稳定性, 所以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时,传统 货币数量论还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影响这方面考虑货币需求的决定,这反映在剑桥方程式 中。从对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和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描述可以看出, 两者既有联系也 有区别。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 ( 1 1)两者都从货币流通的领域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决

6、定,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本身就是货币流通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从流通角度给出了货币数量和其 他经济变量的关系;(2 2)两者对货币数量的决定具有相似之处,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 货币需求量决定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其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数量论中的PT相似,其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和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相似。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和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1)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侧重于对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的考察, 因此其公式 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 / 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货币数量论侧重于对 物

7、价水平的分析,其公式为P MV / T,它认为物价主要取决于货币数量,两者分析的侧 重点不同。( 2 2)传统货币数量论除了从流通角度分析了货币数量决定之外,还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角度, 也即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货币数量 的决定。二、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 1515 分)答:产品比价是指国民经济不同部门所生产的不同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 实质 是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对比关系。在平均利润率形成后, 各个商品不是按照价值出卖, 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卖, 也就是说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 各部门之间的利

8、润率趋于平均 化,但是并没有排除各个资本家企业之间的利润率的差别。 商品是按照部门平均生产条件决 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卖的, 因此在各部门利润率趋同的情况下, 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取决 于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而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又受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 当一个部门由于技术进步、 管理优化等原因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时, 该部门 生产一种产品的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减少, 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也得到优化, 从而产品的生产 成本降低, 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 产品销售价格降低。 因此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会导致该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部门下降。相反,当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降低时, 该部门产

9、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升高, 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 因此 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会导致该部门产品价格的相对下降。前面所分析的是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产品比 价关系的影响。事实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 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又提高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 劳动 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较快,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的产品价格相 对下降较慢, 如果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同, 则这种劳动生产率变化对部门间的产 品比价关系不会造成影响。三、说明资本主义经济

10、中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及阻碍这种下降的因素。(2020 分)答: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和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价格的变动, 结果使各部门不 同的利润率转化成全社会一般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1 1)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会不断发生变动, 不会永远固定在一个 水平上, 但其变动的趋势是逐渐下降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必然引起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是影响利润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定量资本的利润率同它的由机 构成是按相反方向变动的, 资本有机构成越高, 利润率便越低。 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 程

11、中, 资本量增大时, 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不仅意味着一定量劳动力推 动了比过去更多的生产资料, 而且意味着在增加的资本总量中, 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 更快,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了。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可变资本的增 加,剩余价值绝对量也会增加, 但由于总资本量增大了, 因而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即利 润率也随之下降。同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也会引起固定资本比重的迅速增 大。由于固定资本的周转远远慢于流动资本的周转, 因此固定资本比重的增大, 就会使全部 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放慢,从而也会促使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总之, 随着资

12、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必然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的下降。(2 2)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只是一种趋势, 并不是直线式下降, 它不仅不排除利润量的增加, 同 时也不排除有时会出现利润率的提高。 因为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是从一个比较长时期而言 的,并不是说逐年下降。 就一个短时期来说, 平均利润率还有可能上升。这是因为有许多因 素在阻碍利润率的下降和促进利润率的提高。这些因素主要是:1剥削程度的提高。这包括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从而延缓利润率的下降。2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随着科学技

13、术的发展,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使机 器、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不断降低, 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慢, 这也可以 阻碍利润率的下降。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和增加。这就造成劳动力商品经常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从而使 资本家可以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同时,工资的下降又给资本家利用更多的廉价劳 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某些部门的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提高, 从而可以增加剩余价值量, 这 也就会阻碍利润率的下降。4对外贸易的发展。 资本家可以利用对外贸易,廉价输入原材料, 高价输出制成品,以 增大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还可向外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取得高额利润。所有这些,都可 以阻碍本国平

14、均利润率的下降。5股份资本的增加。 因为股份资本并不要求获得平均利润, 它只是凭股票取得一定的股 息,而股息一般是小于平均利润的。 这种股份资本只取得较小的利润率的情况, 对平均利润 率的下降过程,能起到某种延缓的作用。总之,以上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使利润率有某种程度的提高。从而可以阻碍、 延缓或部分抵消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减缓了它的下降程度和下降进程, 因而使平均利润率下 降的规律只具有一种趋势的性质。但是,上述的各种因素都不能取消这一规律。四、试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其理论依据。 (2525 分) 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也是实现政企分开

15、的必要 条件。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出资人缺位, 企业的 法人财产权不落实有关, 其原因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因此, 必须把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改革作为深化改革、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抓紧抓好。 其核心是确保出资人到位, 落实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制度, 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组织体 系建设。(1 1)从我国实际出发,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管企业到管资产。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 无论是对国家所有者或企 业经营者而言, 离开了资产保值增值,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将严重受阻,

16、 企业 职工福利的改善也将是一句空话。换言之,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管资产”是最基本的 职能,“管人”、“管事”是由此派生的职能。2从分级管理到产权管理。 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明显特征是 “国家所有, 分级 管理”,其弊端是:出资人主体难以到位,地方政府没有国有资产所有权,对国有资产的关 切度低; 十六大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构想,实质上是对现行“分级管理”模式的否定,进而确立了国 有资产“分权管理”的新思路。3从资产管理到资本管理。 实际经济活动中, 资产客观上具有难以计量的缺陷。 即它很 难用固定的会计方式反映

17、, 很难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质量, 很难科学、 定量的反映其保值增值 或退化贬值程度。事实上,资产能否变现,能变多大的现,国有资产代理人能否充分行使应 有的权力,关键问题是能否将“资产”转化为“资本” 。4从政企分开到政资分开。所谓政资分开,就是要在分离政府社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 双重身份、双重职能的基础上, 重塑政府作为社会行政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目前状况 是,当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时,实际上既是管理者,又是参赛者。而当政府行使社会 行政管理职能时, 又会成为比赛规则的制定者,并不断地利用制定或修改规则的办法,使企 业服从其行政管理者的地位。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出资人制度,实现了我国国有

18、资产管理体 制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也为全面实行政资分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 新的国有资 产管理机构将按照出资人制度的要求, 将政府及其综合部门原来兼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 职责集于一体, 通过履行出资人职责来打破政出多门、 政资不分的旧格局, 实现所有权与经 营权分离。(2 2)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部分为当前和今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 基础设施和重 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 行出资人职责。

19、”这不仅为国有资产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明确了不同类 型的国有资产在实现国家持有国有资产目标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职能和使命。十六大中关于“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 和各级政府要“坚持政企分开,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述, 就是要求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的设计要做到职能体系与责任体系的统一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体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 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 技术与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经营的独资企业外,积极 推行股份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这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上的巨大进步和创

20、 新。总之,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深刻论述, 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明确了国家持有国有资产的目的, 重新 界定了国有资产所涉及的领域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使命, 重新界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角色,为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5 分,共 2020 分)1 1低档物品: 指价格下跌所引起的收入效应为负的商品,也称为低档商品。这种商品 价格下跌导致实际收入提高后, 对该商品的需求反而减少, 即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数。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 替代效应

21、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而且在 大多数场合, 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 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相应 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在少数场合, 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 于是出现需求曲线向右商方倾斜的现象,这种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即吉芬物品。2 2古典二分法: 指古典模型中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进行理论划分,从而使名义变量 不影响实际变量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认为, 货币只是对商品的计量, 物价水平主要由货币数 量决定, 因此货币数量的增减只能对商品的价格水平造成影响,而不能对实际的商品生产产 生影响,即名义变量的变化不影响实

22、际变量的变化。3 3奥肯定律: 指反映短期内的失业率与实际总产出的关系的一个统计规律。奥肯定理 因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而得名。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在美国,失业率每下降1%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 2.5%2.5%。奥肯定理反映的信息有: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呈反方 向变动;国民收入变动对失业率的变动的弹性系数约为2.52.5。在不同的时期,这个弹性系实际上是不同的。 奥肯定律适用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的经济。 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 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为0.760.76 。4 4边际产品价值: 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某种

23、生产要素一个单位 的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与价格(P)的乘积,即VMP MPgP。因为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 边际实物产量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 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MR)等于平均收益(AR),也等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收益产品(MRP),即已知:MRP MPgMR,MR AR P所以,VMP MPgP MPgMR MRP因此,这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互相重合,该生产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同时就是

24、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从而也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 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二、问答题( 3535 分)1 1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1010 分)答: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决策中, 要素的最优组合, 又具体表现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 要素组合; 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 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但无论哪种情况,生产要素的最 优组合条件都是:MRTSLKMPL/MPKw/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对厂商来说, 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 厂商可以 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 不断调整实现最大的利润

25、,这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f (L,K)。既定的商品的价格为P,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w和r, 表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L,K) Pf(L,K) (wL rK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P丄w 0LLP丄r 0KK根据以上两式,可以得到:fl L MPLwf / K MPKr这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是相同的,这说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2 2如何从价格- -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010 分)答:价格一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

26、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_一1在图(a a)中,假定商品 1 1 的初始价格为R,相应的预算线为 AB,AB,它与无差异曲线U,1 2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如果商品 1 1 的价格由R下降为P1,相应的预算线由 ABAB 移 至AB,于是,AB与另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E2。 如果商品1 1的价格再 由P2继续下降为R3, 相应的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与另一条更高的无差异 曲线U3相切于均衡点E3,不难发现,随着商品 1 1 的价格的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 个诸如E1、E2和E3那样的均衡点,它们的轨迹就是价格一

27、消费曲线。(a(a)(b b)图价格一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分析图(a a)中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衡 点上,都存在着商品 1 1 的价格与商品 1 1 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就是:在均衡点E1,商品 1 1 的价格为P1,则商品 1 1 的需求量为X;。在均衡点E2,商品 1 1 的价格由R1下降为P2, 则商品 1 1 的需求量X;增加X;。在均衡点E3,商品 1 1 的价格进一步由R2下降为R3,则商23品 1 1 的需求量由X1再增加为X1。根据商品 1 1 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

28、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R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图(b b)中的需求曲线X1f(R)。在图(b b)中,横轴表示商品 1 1 的数量X1,纵轴表示商品 1 1 的价格P。图(b b)中需求曲线X1f (P)上的 a a、b b、 c c 点分别和图(a a)中的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1、E2、E3相对应。3 3 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不同?( 1515 分)答: 货币政策效果,特指货币政策能否稳定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与能否促进经济增 长并无直接关系。

29、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货币当局能否如其所愿的控制货币。( 1 1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效果方面的不同观点 凯恩斯学派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虽然存在着时滞, 但它可以系统地影响产出等实际 经济变量, 即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由于经济运行不稳定, 必须运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采取宽松的 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实际产出; 反之相反;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稳定经济运行。在相

30、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倡导者看来,货币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能动性的短期经济稳定作用,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的权力,它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权衡取舍,通过“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反经济周期”行动来抵 消波动,稳定经济运行。货币学派虽然认为货币政策的收效比财政政策要快, 但是由于长而不确定的时滞的存在 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 制造者。 即货币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 他们是从下面几个方面阐明其政策观点的: 他们相 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 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他们认为用来操纵社会总需求的相机

31、努力不起作用, 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他们还认为这种相机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新古典宏观主义经济学则认为, 货币政策不但在长期内是无效的, 甚至在短期内也是无 效的。新古典宏观主义经济学从理性预期的假设出发, 论证了一切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要想使政策有效,则政策必须具有欺骗性,而这一点在事实上又是做不到的。( 2 2)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货币政策效果方面的观点不同的原因。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货币政策效果方面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 别,主要原因在于其理论的假设条件不同。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是不足的, 因此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货币供给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