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温度_第1页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温度_第2页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温度_第3页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温度_第4页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温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一、土壤温度一、土壤温度二、空气温度二、空气温度(一)土壤的热特性(一)土壤的热特性1土壤热容量 土壤热容量可分为质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当不同的土壤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热容量越大的土壤,其升温或降温的数值越小;反之,热容量越小的土壤,其温度变化就越大。2土壤导热率 土壤导热率高的土壤,热量易于在上下层间传导,地表土温的变化较小;相反,导热率低的土壤,地表土温的变化较大。(二)土壤温度的变化(二)土壤温度的变化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温度日较差是指一日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一

2、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13:00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之前,土壤表面温度的日较差较大。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 一年中,土壤表面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3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 一天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分为日射型、辐射型、上午转变型和傍晚转变型等4种类型。一年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可分为放热型(冬季,相当于辐射型),受热型(夏季,相当于日射型)和过渡型(春季和秋季,相当于上午转变型和傍晚转变型)。(三)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三)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除此之外,土壤湿度等因素也影响着土壤温度变化。1土壤湿度 潮湿土壤与干燥土壤相比

3、,地面土壤温度的日变幅和年变幅较小,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较迟。2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可改变地面辐射差额,故深色土壤白天温度高,日较差大,浅色土壤白天温度较低,日较差较小。3土壤质地 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以沙土最大,壤土次之,黏土最小。4覆盖 植被、积雪或其他地面覆盖物,可截留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土温不易升高;还可防止土壤热量散失,起保温作用。5地形和天气条件 坡向、坡度和地平屏蔽角大等地形因素及阴、晴、干、湿、风力大小等天气条件,或者使到达地面的辐射量发生改变,或者影响地面热量收支,影响土壤温度变化。6纬度和海拔高度 土壤温度随着纬度增加、海拔增高而逐渐降低。(一)空气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一)空气温

4、度的日变化规律空气温度的日变化与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一样,只是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推迟,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的0506时。(二)空气温度的年变化(二)空气温度的年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与土温的年变化十分相似。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性气候区,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海洋性气候区落后1个月左右,分别在8月和2月。(三)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三)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气温除具有周期性日、年变化规律外,在空气大规模冷暖平流影响下,还会产生非周期性变化。如我国江南地区3月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秋季出现的“秋老虎”天气,便是气温非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四)大气中的逆温(四

5、)大气中的逆温逆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加,气温直减率为负值的现象。逆温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下沉逆温等类型。这里重点介绍辐射逆温和平流逆温。1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是指夜间由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等辐射冷却形成的逆温。2平流逆温 平流逆温是指当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时,使下层空气冷却而形成的逆温。逆温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很广泛。一、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一、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二、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二、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一)植物的三基点温度与农业界限温度(一)植物的三基点温度与农业界限温度1植物的三基点温度 植物生长发育都有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

6、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温度(最高温度),这三者合称为三基点温度。 2农业界限温度 农业气候上常用的界限温度及农业意义是:0:土壤冻结或解冻的标志。5:喜凉植物开始生长的标志。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或停止生长的标志。15:大于15期间为喜温植物的活跃生长期。20:热带植物开始生长的标志。(二)积温和有效积温(二)积温和有效积温1植物生长发育的积温 一定时期的积累温度,即温度总和,称为积温。积温能表明植物在生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它包括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2植物生长发育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高于最低温度(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叫活动温度。植物生育期间的活动温

7、度的总和,叫活动积温。活动温度与最低温度(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有效温度。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叫有效积温。3积温的应用积温作为一个重要的热量指标,在植物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体现在:用来分析农业气候热量资源;作为植物引种的科学依据;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三)温度变化与植物生产(三)温度变化与植物生产1植物的感温性和温周期现象(1)植物的感温性 植物感温性是指植物长期适应环境温度的规律性变化,形成其生长发育对温度的感应特性。春化作用是植物感温性的另一表现。(2)温周期现象 温周期现象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呈周期性变化,许多植物适应温度的这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的

8、现象。植物温周期现象主要是指日温周期现象。2土壤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 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 (2)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3)对植物块茎块根形成的影响(4)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影响昆虫的发生、发展 3空气温度变化与植物生长发育(1)气温日变化与植物生长发育 气温日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机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重要意义。(2)气温年变化与植物生长发育 温度的年变化对植物生长也有很大影响,高温对喜凉植物生长不利,而喜温植物却需一段相对高温期。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易产生低温灾害和高温热害。(一)耕翻松土(一)耕翻松土 耕翻松土的作用

9、主要有疏松土壤、通气增温、调节水气、保肥保墒等。在春季特别是早春,耕翻松土可以提高表层土温,增大日温差,保持深层土壤水分,增加土壤CO2的释放量,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幼苗长叶、发根和积累有机养分。(二)镇压(二)镇压镇压后土壤孔隙度减少,土壤热容量、导热率随之增大。因而清晨和夜间,土表增温,中午前后降温,土表日变幅小。镇压可以使土壤的坷垃破碎,弥合土壤裂缝,在寒流袭击时可有效防止冷风渗入土壤危害植物。镇压的另一作用是提墒。(三)垄作(三)垄作垄作的目的在于: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土松通气。在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表土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垄作的增温效应受季节和纬度影响。垄作

10、具有排涝通气效应,多雨季节有利于排水抗涝。此外垄作增强了田间的光照强度,改善了通风状况,有利于喜温、喜光作物(如棉花)的生长,减轻病害。(四)地面覆盖(四)地面覆盖地面覆盖的目的在于保温、增温,抑制杂草,减少蒸发,保墒等。地面覆盖的主要方式有:1土面增温剂 具有保摘、增温,压碱,防止风蚀、水蚀等多种作用。2染色剂 在地面上喷洒或施用草木灰、泥炭等黑色物质,因增加了对太阳辐射吸收而增温,相反施用石灰、高岭土等浅色物质,因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而降温。3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增强近地层光强和CO2浓度的功能。增温效应以透明膜最好,绿色膜次之,黑色膜最小。4铺沙覆盖 铺一层0.2cm的细沙,在34月份地表可增温13,5cm地温可增高1.92.8,10cm地温提高1.22.2,另外铺沙覆盖具有保水效应,可防止土壤盐碱化,温、湿度条件得到改善。5其他覆盖 如秸秆覆盖技术、无纺布浮面覆盖技术、遮阳网覆盖技术已普遍推广,其主要作用是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等方面。(五)(五) 灌溉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