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精品资料_第1页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精品资料_第2页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精品资料_第3页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精品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 ,106页例 1、及做一做 1、 2;练习二十四第 109 面第 1,2,3 题。教学目标: 1、在摸一摸、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在亲身体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让

2、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 4 张纸条。 5-12 棵小树。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1、肢体体验: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张开、用左手摸摸右手,数一数,五个手指有几个空格?(4 个空格),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也就是说,大小拇指在一只手的两端: 5 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 个间隔)。弯弯你的大拇指看:4 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 4 个间隔);把大、小拇指一齐弯弯看: 3 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 4 个间隔)

3、,那么,将 5 个手指换成小树, 5 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 个)。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锯木头、敲钟都有间隔。)2、引入课题:师:树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我们要多植树。在一条直线上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等的段数叫做间隔数,每个间隔的长度叫间距,也叫株距。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数学里统称植树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在一条不封闭的直路上的“植树问题”。(揭题,板书:植树问题)二、探究规律,解决问题。1、找出两端都种树的规律课件播放植树问题情景 1,师出示:例 1. 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

4、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请同学们默读题目,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的条件、 问题、关键词和单位?要求一共需多少棵树苗?先要知道两端都栽树, 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是 100 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假设路长只有 10 米、 15 米、 20 米,每 5 米栽一棵 , 两端都栽 :( 两端就是路的两头 ) ,要栽几棵呢?(同桌合作拿出三条纸条当小路,从短到长摆好,再用小树摆一摆,假设路10 米,每隔 5 米种一棵,这条小路平均分成了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摆几棵小树呢?)师:请

5、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端都栽树,栽树的棵数与平均分成的间隔数谁多谁少呢? (棵数都比间隔数多 1 或间隔数比棵数少 1)师问为什么两端都种树,棵树只比间隔数多 1 呢?(因为从一端看过去, 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 一端只多了一棵树。 )已知间隔数怎样求棵数呢?出示并板书:两端都栽:棵数 =间隔数 +1)考考你:如果这条路是 25 米、每隔 5 米栽一棵,各要平均分成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栽几棵树呢? 30 米呢?师:现在我们用研究出的两端都栽树, 棵数等于间隔数加 1 的规律来解决例 1 中的问题,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 100&#

6、247; 5 = 20 (个间隔) 20+ 1= 21 (棵)。利用两端都栽树,棵数等于间隔数+1”这个规律解决了两端都植树的问题。2、发现两端都不种树规律如果两端不种树呢?我们还用举例子的方法来验证,先用小树摆一摆, 把前面小路上摆的树两端各撤掉一棵,两端不种树,棵树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发现两端不栽树,棵树比间隔数少1 或减隔个数比棵数多1)。师问为什么两端都不种,棵数等于间隔数只少1 呢?(从一端看过去, 间隔数和棵数一一对应,后面只多了一个间隔数,而少了一棵树,。)两端不栽,已知间隔数怎样求棵树呢?(棵数 =间隔数 -1 ,板书),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下面问题。例 2:动物园的大象馆

7、和猩猩馆相距60 米 ,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 米, 一共要栽几棵树 ?同学们默读题目, 理解题意。分析条件和问题,两端都是房子,两端种不种树呢?(两端不种树,因为路的两端是建筑物,所以两端不种)先用60÷3=20(个间隔)求出间隔数,再想两端不种树每边要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少 1,20 1=19(棵),两旁植树(就是路的两边植树): 19 × 2=38(棵)师质疑:为什么乘 2(为了美观,要对称栽树)?答 :一共要栽 38 棵树 .3、理解只种一端的规律植树问题还一种情况:一端栽,一端不栽。举例:2 个间隔,2 棵树;3 个间隔, 3 棵树

8、; 4 个间隔, 4 棵树。只栽一端,间隔数与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师问为什么只种一端,棵树和间隔数相等?(从一端看过去,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成套了,后面没多间隔数或棵数,所以棵树和间隔数一样多。得出:棵数 = 间隔数(板书)。出示做一做例2. 可以画线段图来体验植树问题的规律以及检验做的对不对。4. 看书 106-107 面,比较例 1 与例 2 的不同?例 1 两端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 1; 例 2 两端不栽树,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少 1。例 1 是路的一边栽树, 例 2 是路的两边栽树。完成做一做 1。三、应用规律,走进生活。走进生活:1、图中衬衣长 60 厘米,每隔 10 厘米缝一

9、颗纽扣。这件衬衣上需要多少颗纽扣?领口一端为了美观整齐有纽扣, 一端为了方便没有纽扣, 类似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 ?( 只栽一端,棵数等于间隔数 ) : 60÷10=6(颗)答:这件衬衣上需要6 颗纽扣。2、如果每上一层楼梯需要2 分钟,那么从一楼上到四楼需要多少分钟?(两楼之间一个层高,时间用在上楼层上,类似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两端都栽树时,已知棵数求间隔数,一到四楼,只有3个层高) 4-1=3 (层), 2× 3=6(分钟), 答:从一楼上到四楼需要6 分钟。3、知识扩展:一根木头长 10 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 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 分钟

10、,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撕纸条体验锯木)看锯木图,类似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 ?(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棵数等于间隔数减 1,据的次数比间隔数少一,平均分成 5 段据 4 次。) 5-1=4 (次) 8× 4=32(分)答:锯完一共要花32 分钟。木头长 10 米是无用条件。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植树问题的3 种间隔数与棵数关系的三个规律;还学到了通过举简单例子,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 方便以后更好地学好数学, 我们还将学习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五、作业设计 :书本第六、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109 面,第 1, 2, 3 题。2两端要栽

11、:棵数 =间隔数 +1; 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 -1 ;只栽一端:棵数 =间隔数。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2.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解题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 让学生经历分析、 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2. 通过探索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

12、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用尺子、表格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和大家一起猜一猜,请看。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打一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什么呢?你说说看?生:他是手。师:哦,他就是我们的手。我们的手作用可真大,又会写又会画还会算,而且我们的手上还有许多的数学奥秘,仔细看老师的手,你看到了数字几呢?生: 5.师:哦,你们都看到了数字五,那你还能看到数字几呢?生:我看到了数字4、 3、 2、 1。师:哦,你说的数字4、3、2、1 表示的是什么啊?能告诉我们吗?生:手指的个数。师:哦,手指的个数。那我们说的五也是手指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