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问题》等4份微课设计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1.gif)
![《平均数问题》等4份微课设计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2.gif)
![《平均数问题》等4份微课设计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3.gif)
![《平均数问题》等4份微课设计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4.gif)
![《平均数问题》等4份微课设计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227a0a2f-7edd-487c-bcd3-04f78bfc426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课平均数问题教学设计微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授课人:张振华微课目标 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平均数学习的必要性,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微课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校一年一次的阳光体育节开始了,现在正进行的是1分钟投篮男女对抗赛。想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吗?课件播放:第一轮男女对抗赛投篮画面,并出示第一轮投篮情况统计表。女生队 男生队丽丽 3 亮亮 6佳佳 5 田田 3萱萱 4 丁丁 5文文 2 强强 2总数 14 总数 16师小结:通过比较总数知道:第一轮比赛男生队获胜。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师:想再接着看看第二轮比赛吗?现在
2、我要求加入女生队进行第二轮比赛,并出示第二轮投篮情况统计表。女生队 男生队丽丽 4 亮亮 7佳佳 7 田田 3萱萱 5 丁丁 5文文 4 强强 9范老师 5 总数 25 总数 24想一想: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让学生找出一个公平的比较办法。学生汇报,交流想法。最后得出比较每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方法。师:对,比较每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也就是平均数,那怎样求平均数呢?让我们来分享三种求平均数的方法: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移多补少”法。师:用黄圆片代替女生投中的篮球,用红圆片代替男生投中的篮球。先看女生队,很明显佳佳投中7个是最多的,丽丽和文文投中4个是最少的,我们把7个移一个补给
3、最少的丽丽,再移一个补给最少的文文,每人同样多这样就平均了。再看男生队,强强9个是最多的,田田3个是最少的,我们把9个其中的3个移给田田,他们俩就同样多了,再把亮亮多出的一个移给丁丁,这样他们四人投中的个数也就平均了。像这样把不一样多的东西通过将多的移给少的,从而变得同样多的方法叫“移多补少”法。同样多的数,我们就叫它“平均数。”在这里女生队平均数是5个,男生队平均数是6个。因此,得出第二轮比赛男生队获胜。第二种方法:“先合后分”法。女生队 男生队师:这是女生队合起来投中的总数25个,我们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个。师:这是男生队合起来投中的总数24个,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个。第三种方
4、法:“列式计算”法。女生队:(4+7+5+4+5)÷5=5(个)男生队:(7+3+5+9)÷4=6(个)师:第一道算式,括号里表示的是所有女生投中的总个数,除号后面的5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5个人,等号后面的5表示女生队投中的平均数为5个。第二算式是求男生队投中的平均数,同样是用总数除以份数等于平均数,得出男生队投中的平均数是6个。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师: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我们求出了平均数,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吗?以女生队的平均数为例追问:你怎么认识理解5这个数?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师小结:5这个数是4、7、5、4、5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表示的是一
5、组数平均分后同样多的数,它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结合实际,全面分析,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去灵活的解决问题。微课反思 本微课的知识能力层次为:感受平均数的需要探索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用生活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统计图中涂色圆片形象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另两种方法是“先合后分法“及“列式计算法”,并得出“总数量
6、÷总份数平均数”的结论。整个微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58页例1授课人:张振华教学目标: 本微课的教学目标是使教师理解和掌握“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课中的运用,使教师理解和掌握此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
7、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用此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PPT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今天要讲解的微课是:如何运用“猜想 验证 归纳 运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就是以此知识点为基点来进行教学。二、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
8、口算下面各题。30×4 300×7 16×3 48×6 2、说一说30×4、300×7、的口算方法。小结:一位数与几十或几百的数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猜想是应该有“立足点”的)二、快乐体验,提出猜想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3)提出问题:A、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B、工作12天,要送多少封信? (4)列出算式300×10 60×12
9、(5)让学生分析这两个算式的共同特征,找出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异同,然后让学生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设计意图:此环节说明如何提出有理猜想)三、发展思维、验证猜想:引导学生运用旧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有效的验证)四、归纳猜想,得出新知 引导学生对正确的猜想进行梳理,找出猜想中的重点句和关键词,以此得出新知。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做一做80×10070×1268×10056×2002、拓展运用9×99(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得出新知后,让学生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
10、成功的乐趣)教学反思: 此微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向老师说明如何运用“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我就以“两位数乘两位口算乘法”为例来进行讲解说明,使老师理解和掌握此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课中的使用。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可能对于如何让学生找到猜想的“立足点”可能有些简单,我将在以后的微课加以补充。 认识几分之一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授课人:张振华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和简单的分数计算,共5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1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二)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创新意识得到发展。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
1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中秋节就要到了,熊大、熊二两个兄弟正在为中秋节做准备呢。第一天,熊大和熊二去超市买了4瓶饮料,熊二说:“我要喝3瓶。”熊大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每只熊分到了两瓶饮料。第二天,熊兄俩又一起去超市买食物,这次,它们买到了2个大苹果,它们每只熊可以分到一个苹果。第三天,兄弟俩又一
13、起去超市买食物,只买到了一块大月饼。两只熊呆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应该怎么分呢?于是他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只熊分到半块月饼。【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一个熟悉的故事情境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半块,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呢?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难题。【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而后通过解疑感悟分数的含义。】二、探索交流1。 1、 认识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对了,瞧:平均分,两份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二分之一。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加深
14、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1/2的含义的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 2、 分数的写法。 (1)什么叫分数?(2)介绍分数线、分子、 分母。(3)总结分数的写法。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师:刚才呀,我们通过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二分之一。瞧,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纸,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对折)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真聪明。先不忙,听好要求: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动手操作。师:同学们,折完了吗?师:看来呀,一张正方形的纸,既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斜着对折?多聪明的折法呀。师:这四种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4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在操作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体育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职测》必刷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密码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洪州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集成合同
- 仔猪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年
- 混凝土购销合同协议书
- 承包经营合同合同
- 承租人租房简单合同范本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培训学校书法课家长会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