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防治_第1页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_第2页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_第3页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_第4页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目前比较普遍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马铃薯瓢虫、蚜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其中以马铃薯的病毒病最为严重,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1、真菌性病害针对马铃薯真菌病害而言,在我县发生普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还是马铃薯晚疫病,经常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毁灭性的危害,特别是我县今年晚疫病疯狂发生。从近年来的马铃薯病害田间调查过程中发现,其它马铃薯真菌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对于马铃薯真菌病害的综合防治应根据具体年份结合气候特点有所侧重,避免一切可能的损失。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癌

2、肿病、粉痂病、干腐病。1.1晚疫病1.1.1症状叶片上面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发生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大愈合而变成暗褐色,感病的叶面全部或大部被病斑覆盖。气候潮湿时,病叶呈水浸状软化腐败,蔓延极快,在叶背面健康与患病部位的交界处出现一层状似绒毛的白色霉层;有时叶面和叶背的整个病斑上,也可形成此种霉轮(孢囊梗和孢囊)。这是晚疫症状最显著的特征。茎和叶柄上常表现纵向发展的褐斑。气候潮湿或重露之后,也可在病斑上产生白色霉轮。病害严重时,干旱条件下表现全株枯死,多雨条件下整株腐败而变黑。块茎感病时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微凹陷的褐斑。病薯的切面可见到皮下组织呈红褐色;变色区域大小和厚薄,依发

3、病程度而定。1.1.2综合防治1.1.2.1栽培抗病品种:这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国内外历史上最成功的措施。1.1.2.2适时早播:晚疫的流行多发生在8月份,如能适当提早播种,并选用早熟品种,使马铃薯在晚疫病流行之前接近成熟,从而避免马铃薯的严重减产。1.1.2.3加厚培土层,勿使块茎露出土面:加厚培土层可以阻止植株上的孢子落到地面而侵染块茎。1.1.2.4喷药保护:在晚疫病未来之前进行预防。如果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深埋,再用药剂喷洒病株地面进行灭菌。最后再采取全面的喷药保护。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很多,最经济的有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新产品有瑞毒霉、克露、大生、雷多米尔、

4、安克加代森锰锌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酌情选用。1.1.2.5提早割秧:在晚疫病流行之年,要提早割秧,防止大量的病菌孢子扩散。割下的秧要运出田外。1.1.2.6做好窖藏:在下窖之前必须放在通风处脱水,把烂薯、划伤薯挑出。1.2早疫病1.2.1症状 在叶片上,有明显同心轮纹的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多从植株下部的叶片上先发生,渐次向上蔓延。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上可形成黑褐色或黑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干枯凋萎。在块茎上,产生微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大小不等,有的病斑,直径可达2cm。健康与患病组织的边缘明显,有时略微突起。病斑之下的块茎组织变褐,呈木栓化干腐。1.2.2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杀

5、菌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湿性粉剂,克露72%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可杀得77%可湿性粉剂。2、病毒病甘肃省病毒病主要有卷叶类型和花叶类型。2.1花叶类型  引起花叶症状的病毒很多,如PVX、PVY、PVA、PVMPVS等。这些病毒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病毒复合感染引起花叶症状。根据花叶感染程度可分为轻花叶、重花叶、皱缩花叶、黄斑花叶。甘肃省花叶病毒主要是有PVX、PVY引起的。2.2卷叶类型  

6、甘肃省马铃薯卷叶病毒病主要是由卷叶病毒引起的,卷叶症状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叶片变厚、变脆,一般基部叶片卷曲严重,初感染时顶端叶片首先卷曲,有的品种并伴随有茎部和块茎维管束坏死。2.3丛生矮化类型   一是丛矮,植株分枝多丛生,叶片变小,感病块茎产生纤细芽,可能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二是黄矮,顶端叶片黄化,植株矮缩,块茎内有坏死斑。可能是由PRDV (马铃薯黄矮病毒)引起的。2.4束顶类型  植株顶部叶片小,变黄,微卷卷曲;有的表现出顶端叶片成锐角,向上直立。可能是PSTVd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引起的。2.5病毒病防治方法 

7、一是选用抗病耐病优良品种;二是选用脱毒种薯,确保无毒种薯种植;三是出苗后药剂防治。适期喷洒1000倍1.5%植病灵乳液或5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溶液;四是现蕾前要及时发现和拔除病毒感染的花叶、卷叶、叶片皱缩、植株矮化等症状的病株。五是改变栽培措施。(1)进行轮作或轮休,中断侵染循环;(2)改变播种期,根据蚜虫迁飞高峰时间,决定播期,早迁飞可适当晚播,以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晚迁飞可适当早播,以使植株在蚜虫迁飞期已具有成龄抗性;(3)马铃薯田远离毒源植物如茄科蔬菜、感病马铃薯等,以减少传染,还要远离油菜等开黄花的作物,从而减少蚜虫的趋黄降落;(4)收获前提早刹灭并清除地上部分,以减少病毒运转

8、到种薯的机会;(5)防治和控制传毒介体昆虫,可用药剂防除。3、细菌性病害马铃薯主要细菌性病害有青枯病、黑胫病、环腐病、疮痂病、软腐病。切块播种时,切刀先用75%酒精消毒。播种前每100kg种薯用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280g加适量干细土拌种,或用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800倍液浸种薯,或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1环 腐 病3.1.1症状叶片初期症状为叶脉间退绿,呈斑驳状,以后逐渐变黄、变枯。叶片边缘也可变黄变枯,并向上卷曲。发病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到全株。茎和块茎横切面出现棕色维管束,一旦挤压可能会有细菌性脓液渗出。块茎维管束大部分腐烂并

9、变成红色、黄色、黑色或红棕色。3.1.2综合防治         3.1.2.1实行检疫:首先要实行种薯产地检疫,即在生长季节对种薯田进行严格调查,全部消除有病植株和薯块,严禁用感病土壤中收获的块茎作种。其次则是要采用准确可靠的检验技术,对种薯实行严格检查,禁止有病种薯外运。3.1.2.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繁育无病种薯:从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繁殖开始直到各级种薯的生产,每个环节严格控制环腐病的侵染,确保种薯无病。3.1.2.3不用切块播种,提倡小整薯播种:切刀传病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应尽量避免用切块播种。3

10、.1.2.4播种前晒种催芽,淘汰病薯。3.1.2.5装盛种薯容器的清洗和消毒。3.1.2.6种植抗病品种。3.2黑胫病又称黑脚病,这是以茎基部变黑的症状而命名的。此病也可引起块茎腐烂,故有些著作将此病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块茎腐烂一起统称为软腐病。3.2.1症状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茎基部呈墨黑色腐烂。病害发展往往是从块茎开始,经由匍匐茎传至茎基部,继而可发展到茎上部。匍匐茎和茎部除表皮变色外维管束亦变浅褐色,病株呈矮化、僵直,叶片变黄色,小叶边缘向上卷。发病后期,茎基部呈黑色腐烂,整个植株变黄,呈萎蔫状,直至倒伏、死亡。当块茎表面潮湿时,软腐细菌可能感染皮孔,引起环形凹陷区,在块茎运输和贮存时,腐烂

11、可能迅速从这里传播开来。3.2.2综合防治3.2.2.1播种前适当晾晒种薯,一则可汰除病烂薯块,二则可使受伤薯块充分木栓化,从而减少镰刀菌和其他病菌的侵染,并杜绝黑胫病侵入途径。3.2.2.2采用整薯播种,尽量不用切块播,避免切刀传病。3.2.2.3马铃薯生长期间注意排水,避免过量浇水,以免土壤湿度太大而加重发病。3.2.2.4不要施用带有病残体的堆肥和厩肥,减少侵染来源。3.2.2.5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彻底销毁,以减少病害扩大传播。3.2.2.6在晴而温暖天气和土壤较干燥的时期收获,并使种薯晾干后入窖,减少薯块受病菌沾染和侵入的机会。3.2.2.7注意农具和容器的清洁,必要时可用次氯酸钠、漂

12、白粉水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沾染的病菌,防止传染。3.2.2.8种植抗病或耐病的品种。3.3软腐病有的地区又称腐烂病,是以块茎的发病症状而命名的。3.3.1症状 此病主要发生在块茎上,有时也发生在地上部分。病菌只能经由皮孔和伤口侵入块茎组织。块茎皮孔受侵染后形成轻微凹陷的病斑,淡褐色至褐色,呈圆形水浸状。在潮湿温暖条件下,无论是从皮孔还是从伤口侵入形成的病斑,都可能很快扩大呈湿腐状变软,髓部组织腐烂,呈灰色或浅黄色,病组织与健组织界限分明,通常在病区边缘呈褐色或黑色。腐烂组织一般在发病初期无明显臭味,但到后期受腐生菌二次侵染后恶臭难闻。在干燥条件下病斑的发展受到抑制,皮孔处的病斑可变

13、成发硬的干斑。3.3.2综合防治 防治软腐病的基本策略应是预防发病。首先是尽量减少病菌侵染源,其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第三则是避免造成块茎和植株受伤。此外还应提倡筛选和培育抗(耐)病品种。具体防治要点如下:3.3.2.1收获期防治:a.应在块茎完全成熟时收获。  b.应在土温低于20以下和土壤较干燥时收获。  c.防止块茎在太阳光直射下曝晒造成损伤。  d.尽量避免和减少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造成块茎破伤。3.3.2.2 贮藏期防治:a.薯堆温度凉到10以下再入窖。  b.保持窖内冷凉并

14、通风良好,避免块茎表面潮湿和窖内缺氧。3.3.2.3播种期防治:a.播种前晾晒种薯,汰除有病薯块。 b.避免在土壤湿度太大时播种,以防发生烂种死芽。c.用小整薯作种。3.3.2.4环境卫生:不要随意扔丢病薯病株和其他病植物残体,造成环境污染,清除窖旁田边的烂菜堆、拉圾堆等以减少传染来源。3.3.2.5选育和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  3.4疮痂病 这种病一般发生在碱性土壤上,严重影响块茎质量,使块茎失去了商品价值,对产量影响不大。3.4.1症状它可能是肤浅的或网状的(右),深的或小坑状的(左),或者凸起状,好象薯块上长的疮疤,所以称之为疮痂病。3.4.2综合

15、防治3.4.2.1栽培抗病品种:这是防治普通疮痂病最重要的方法。据报道,国外有很多抗疮痂病的品种。3.4.2.2加强植物检疫:从国内外引种或调种时,必须防患于未然,加强检疫工作,杜绝引进或调入带病种薯。3.4.2.3 实行合理轮作:大量事实表明,连作或轮作周期较短,会使疮痂病发病率迅速增加。相反地,在疮痂病严重的地块上,实行马铃薯和其他谷类作物4-5年的轮作,而使疮痂病发生减少。3.4.2.4其他的防治措施:如在无病的土壤上种植无病种薯,或实行种薯消毒;通过施用硫磺粉,以增加土壤的酸度;避免施入太多的石灰或草木灰;选用酸性肥料;病害特别严重时用适当的药剂消毒土壤。4、虫害4.1蚜虫:

16、4.1.1症状蚜虫对马铃薯的危害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危害,蚜虫群居在叶子背面和幼嫩的顶部取食,刺伤叶片吸取汁液,同时排泄出一种粘物,堵塞气孔,使叶片皱缩变形,幼嫩部分生长受阻可直接影响产量;另一种是在取食过程中,把病毒传给健康植株,不仅引起病毒病,还使病毒在田间扩散,使更多植株发生退化。蚜虫能孤雌生殖,繁殖速度快。蚜虫有迁飞的习性,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有翅蚜可随风飞出很远的距离,它的降落是有选择的,喜欢落在黄色和绿色物体上,特别是黄色物体可以吸引它降落,对银灰色和乳白色有趋避作用。4.1.2防治方法 一般农民种植商品薯,对蚜虫防治都不太注意,认为蚜虫的危害并不太严重。可是种薯生产就必须

17、搞好对蚜虫的防治,不然生产出的种薯都会带有病毒,会使下一年种植的商品薯造成田间退化而减产。4.1.2.1选好种薯田地点:根据蚜虫的习性,选择高海拔的冷凉区域,或风多风大的地方做种薯生产田,使蚜虫不易降落,减少传毒机会。4.1.2.2种薯田要远离有病毒马铃薯田:把种薯生产田建在与有病毒马铃薯田距离100300米远的地方,以避免蚜虫短距离迁飞传毒。4.1.2.3躲过蚜虫迁飞高峰期:掌握蚜虫迁飞规律,躲过蚜虫迁飞高峰期,比如采取选用早播种或进行错后播种等方法,可以减轻蚜虫传毒。4.1.2.4药剂防治:采用药剂防治,主要有两种施药法。 一是穴施有内吸作用的杀虫颗粒剂。如有效成分为70%的灭蚜

18、松,每667平方米(1亩)用200克;有效成分为3%的甲拌磷颗粒剂,每亩1.34.0千克。使用这两种药,在播种时撒于种薯周围。 二是在生长期用药剂喷雾杀蚜。可选用有效成分为5%的来福灵、25%的敌杀死、2.5%的速灭杀丁、2.5%的功夫乳油等农药,每亩用1015毫升,加水50升,进行田间喷雾。根据虫情,隔10天再喷一次。4.2蛴螬4.2.1症状是金龟子的幼虫,为害地下茎、根和块茎,可把根部咬食成乱麻状,把幼嫩块茎吃掉大半,在块茎上咬食成孔洞,常常造成死苗,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块茎的利用价值。蛴螬体长3-4厘米,圆筒形,弯曲呈马蹄形,体白或淡黄色,头部黄褐色或红褐色,胸足3对。喜欢潮

19、湿,怕干燥。成虫和幼虫均能越冬,幼虫冬季潜入深层土中越冬。4.2.2防治方法4.2.2.1药剂拌种:用50%地亚农乳油500毫升,加水25公斤,喷洒马铃薯250公斤,边喷洒边搅拌,待种薯凉干即可播种。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25-50公斤,拌种250-500公斤。4.2.2.2田间浇灌: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浇灌幼苗,或配成1:100的毒土耙施于地表,均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4.2.2.3毒饵诱杀:用1:100的辛硫磷毒饵撒施地面诱杀,或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结合播种进行沟施或穴施,也可与非碱性肥料混施,每亩地用3%颗粒剂1.5-2.5公斤。用50%嘧啶氧磷乳油制成0.1%的

20、颗粒剂撒施,每亩用颗粒剂2公斤。4.2.2.4人工捕捉:结合翻粪、耕地捕捉幼虫;并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打,集中消灭。4.3蝼蛄4.3.1症状也叫拉拉蛄,成虫、若虫都为害马铃薯,昼伏夜出,在表土下潜行咬食马铃薯的根,用口器和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撕成乱麻状,造成地上部萎蔫、幼苗枯死或缺苗,它在土中串居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死亡。它在秋季咬食块茎,使其形成孔洞,或使其感染腐烂菌造成腐烂。4.3.2防治方法4.3.2.1拌毒饵:采用麦麸和纯敌百虫0.25%拌成的毒饵或采用4%敌百虫粉剂拌适量麸皮、鲜草等,于傍晚撒在田间,防治效果很好。4.3.2.2撒毒土:采

21、用4%敌百虫粉剂,每亩施用1-1.25公斤拌细土15公斤左右撒施,也可将上述药量拌土15-20公斤撒入植株行间,再覆土,防治地下害虫效果也很好。4.3.2.3苗期喷雾:采用50%敌敌畏乳油加水1000-2000倍,或用80%乳油加水1500-2500倍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及28星瓢虫效果很好。4.3.2.4毒饵诱杀:可用菜籽饼、棉籽饼或麦麸、秕谷等炒熟后,以25千克食料拌入90%晶体敌百虫1.5千克,在害虫活动的地点于傍晚撒在地面上毒杀。4.3.2.5黑光灯诱杀:于晚间710时在没有作物的平地上以黑光灯诱杀。尤其在天气闷热的雨前夜晚诱杀效果最好。4.5金针虫4.5.1症状是叩头虫的幼虫,幼虫为害

22、马铃薯,在土中活动并咬食马铃薯的根和幼苗,在块茎钻成细而深的孔洞,为病菌侵入提供孔洞,造成块茎腐烂。成虫为暗灰色长形甲虫,背部有灰色短毛,鞘翅有光泽。幼虫体逐渐变为白色,体形细长,有光泽、体长2厘米左右。幼虫和成虫都在土里越冬,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夏天钻到土中过夏。4.5.2防治方法   一是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二是播种时每亩可用辛硫磷乳油1公斤与细绵沙均匀拌成毒沙,与化肥、有机肥混合施入。生长前期为彻底防治可结合浇水亩用1公斤辛硫磷乳油进行根灌。4.5地老虎4.5.1症状 幼虫为害马铃薯,白天潜伏在幼苗根附近土中,夜间危害在贴近地面的地方把马铃薯幼苗咬断,

23、使整棵苗子死掉,并把断苗拖到虫洞,造成缺苗、断苗。低龄幼虫也咬食嫩叶,使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结薯期咬食块茎,取食孔洞比蛴螬小一些,不仅造成减产,而且降低利用价值。地老虎的幼虫和蛹可越冬,每年发生2-3代,长年为害,幼虫体长3-5厘米,背部有淡黄色纵带,表皮粗糙,有皱纹,尾部黄褐色,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糖蜜性。4.5.2防治方法4.5.2.1秋季深翻地深耙地:破坏它们的越冬环境,冻死准备越冬的大量幼虫、蛹和成虫,减少越冬数量,减轻下年危害。4.5.2.2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田埂、地头、地边和水沟边等处的杂草和杂物,并带出地外处理,以减少幼虫和虫卵数量。4.5.2.3诱杀成虫:利用糖蜜诱杀器和黑光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