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_第1页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_第2页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_第3页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_第4页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1;.2一、适应证一、适应证1.1.心血管大手术或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手术心血管大手术或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手术2.2.重症休克病人的手术或抢救重症休克病人的手术或抢救3.3.手术较大术中需要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手术较大术中需要大量快速输血输液 34.4.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实施危险性较大的手术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实施危险性较大的手术5.5.胃肠外高能营养胃肠外高能营养6.6.安起搏器安起搏器7.7.科研科研4二、禁忌证二、禁忌证1.1.穿刺局部有感染或肿块穿刺局部有感染或肿块2.2.凝血机制障碍凝血机制障碍( (相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3.3.穿刺部位静脉

2、有血栓形成者穿刺部位静脉有血栓形成者5三、插管途径三、插管途径1.1.颈内静脉颈内静脉2.2.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3.3.颈外静脉颈外静脉4.4.其他静脉:股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其他静脉:股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678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优点:并发症相对少缺点:受体位限制穿刺方法:高、中、低位9操作要点操作要点头低位头低位10-20肩背部略垫高,头稍转向对侧肩背部略垫高,头稍转向对侧中高位需摸清颈内动脉走行,平喉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进针中高位需摸清颈内动脉走行,平喉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进针低位可凭解剖标志(胸锁乳突肌、锁骨、锁骨切迹)低位可凭解剖标志(胸锁乳突肌、锁骨、锁骨切迹)针干与中线平

3、行,与皮肤成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成30-40角角1011;.12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优点:不受体位限制,穿刺成功率较高优点:不受体位限制,穿刺成功率较高缺点:并发症相对多,误入动脉后不容易压迫止血缺点:并发症相对多,误入动脉后不容易压迫止血13141516操作要点操作要点上肢垂直于体侧略外展上肢垂直于体侧略外展锁骨中、内锁骨中、内1/3交界处距锁骨交界处距锁骨1-1.5cm针尖向内指向胸骨锁骨端的后缘或甲状软骨方向针尖向内指向胸骨锁骨端的后缘或甲状软骨方向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缘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缘17股静脉股静脉优点:头、颈、胸部手术术中优点:头、颈、胸部手术术中

4、急救急救 并发症相对少并发症相对少缺点:感染机会多缺点:感染机会多 测定测定cvp值有误差值有误差 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18操作要点操作要点腹股沟韧带下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内侧、股动脉搏动内侧1cm、针与皮肤呈、针与皮肤呈45角角 方向:对侧耳部方向:对侧耳部推荐低位:腹股沟韧带下推荐低位:腹股沟韧带下5cm、股动脉搏动内侧,便于消毒隔离、股动脉搏动内侧,便于消毒隔离1920颈外静脉颈外静脉优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优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有凝血障碍者可选有凝血障碍者可选缺点:休克及重症患者颈外静缺点:休克及重症患者颈外静 脉不充盈穿刺困难脉不充盈穿刺困难 21操作要点操作要点头

5、低位、手指压迫颈根部、轻轻牵拉皮肤、针与皮肤呈头低位、手指压迫颈根部、轻轻牵拉皮肤、针与皮肤呈30 导丝引导可通过颈外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交界进入上腔静脉导丝引导可通过颈外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交界进入上腔静脉2223四、步骤四、步骤1.准备工作:中心静脉穿刺包、辅助材料包、液体、输液器、刀片、针线、小敷料、测压板、准备工作:中心静脉穿刺包、辅助材料包、液体、输液器、刀片、针线、小敷料、测压板、水平尺、肝素水平尺、肝素242 2、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皮消、铺无菌单,注意无菌操作皮消、铺无菌单,注意无菌操作检查穿刺针、导丝、扩张器等,注射器肝素化检查穿刺针、导丝、扩张器等,注射器肝素化初学者用初学者用7

6、 7号阵头试穿号阵头试穿25左手摸动脉右手持穿刺针边进针边回吸,回血通畅后左手扶针柄右手置导丝,导丝进入左手摸动脉右手持穿刺针边进针边回吸,回血通畅后左手扶针柄右手置导丝,导丝进入30cm后退后退针和注射器针和注射器扩皮肤及皮下扩皮肤及皮下顺导丝送导管顺导丝送导管13-15cm,退导丝,堵住出口以免进入空气,回血通畅后注入少量肝素,侧管回血通,退导丝,堵住出口以免进入空气,回血通畅后注入少量肝素,侧管回血通畅注入少量肝素畅注入少量肝素固定导管,缝合两针固定导管,缝合两针连接液体及测压管连接液体及测压管26五、测压方法五、测压方法换能器测压换能器测压水压力计测压水压力计测压零点:腋中线第零点:腋

7、中线第4肋间肋间 侧卧位:脊柱右缘侧卧位:脊柱右缘27六、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因素六、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因素导管位置:右心房,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导管位置:右心房,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标准零点:体位改变及时调整标准零点:体位改变及时调整胸内压:胸腔开放、机械通气、咳嗽、屏气、呼吸受限胸内压:胸腔开放、机械通气、咳嗽、屏气、呼吸受限测压系统的通畅度:导管粗细、血凝块测压系统的通畅度:导管粗细、血凝块28七、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七、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气胸气胸原因:刺破胸膜和肺泡原因:刺破胸膜和肺泡表现:双肺呼吸音不一致、表现:双肺呼吸音不一致、SpO2下降预防:定位准,进针勿过深,术前、术

8、后仔细听呼吸下降预防:定位准,进针勿过深,术前、术后仔细听呼吸音音处理:抽气、必要时行闭式引流处理:抽气、必要时行闭式引流292. 血胸、水胸血胸、水胸原因:刺破动静脉和胸膜,导管误入原因:刺破动静脉和胸膜,导管误入 胸腔或纵隔胸腔或纵隔 刺破锁骨下静脉和胸膜后改穿同侧颈外静脉刺破锁骨下静脉和胸膜后改穿同侧颈外静脉判定:将输液瓶放置低于心脏水平,放开调节器,观察回血是否通畅判定:将输液瓶放置低于心脏水平,放开调节器,观察回血是否通畅处理:停止所穿中心静脉输液、抽出胸腔内血液,必要时闭式引流、输血胀肺、抗感染等处理:停止所穿中心静脉输液、抽出胸腔内血液,必要时闭式引流、输血胀肺、抗感染等303、

9、空气栓塞、空气栓塞原因:深吸气时腔静脉可形成负压,中心静脉导管直接与大气相通。肺动脉栓塞、心脑动脉栓塞原因:深吸气时腔静脉可形成负压,中心静脉导管直接与大气相通。肺动脉栓塞、心脑动脉栓塞(有房、室缺者)(有房、室缺者)预防:导管衔接好,穿刺时清醒病人勿大吸气、咳嗽,输液中严防接头脱落预防:导管衔接好,穿刺时清醒病人勿大吸气、咳嗽,输液中严防接头脱落处理:大面积肺梗塞,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心跳骤停,对症处理处理:大面积肺梗塞,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心跳骤停,对症处理314、中心静脉血栓、中心静脉血栓原因:血管损伤,导管刺激、血液粘稠、输高渗液、输液过慢原因:血管损伤,导管刺激、血液粘稠

10、、输高渗液、输液过慢预防:术中注意预防:术中注意cvp过高,血液回流至导管内时间过长而形成血栓。肝素封管。过高,血液回流至导管内时间过长而形成血栓。肝素封管。 已形成血栓管不通时勿强行通管防止栓子脱落。已形成血栓管不通时勿强行通管防止栓子脱落。325、感染、感染穿刺局部或静脉感染穿刺局部或静脉感染预防:严格无菌操作,留管超过预防:严格无菌操作,留管超过3天者,天者,12天换一次药天换一次药处理:拔除导管,用抗菌素处理:拔除导管,用抗菌素336、血肿、血肿原因:误刺破动脉、反复穿刺原因:误刺破动脉、反复穿刺处理:局部压迫处理:局部压迫34八、特殊情况及处理八、特殊情况及处理置导丝困难:置导丝困难

11、:穿刺针未完全在血穿刺针未完全在血 管中管中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导丝置于头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导丝置于头侧颈内静脉误入动脉误入动脉352 2、导管打折、导管打折原因:退导丝过早原因:退导丝过早表现:侧管血液回流通畅,主管血液回流不通畅表现:侧管血液回流通畅,主管血液回流不通畅处理:重新放入导丝置管处理:重新放入导丝置管36九、九、5-2法则法则适用于低血容量、无左心衰患者适用于低血容量、无左心衰患者动态观察动态观察cvp(单位:单位:cmH2O)如如cvp14, 50ml (1ml/kg) (10min)Cvp升高升高5 停止输液停止输液 2-5 观察观察10min,不升再输,不升再输 2 继续输继续输37十、十、cvp与血压的关系与血压的关系Cvp BP Cvp BP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低低 低低 血容量不足血容量不足低低 正常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血容量轻度不足高高 低低 心功不全,容量相对多心功不全,容量相对多高高 正常正常 容量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