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执行元件的驱动控制及接口实验1.1实验目的1掌握软件脉冲分配工作原理。2设计简单的软件脉冲分配模拟验证电路。1.2 实验原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最常用的执行元件是步进电动机。而步进电动机的运转控制是通过对电动机绕组分配通、断电来完成的,即使用一组脉冲序列来控制电动机绕组的通、断电。当改变脉冲序列的频率时,可以改变绕组通、断电的时间,即改变步进电动机的运转速度。CPU根据轨迹控制要求,产生控制脉冲并启动或终止执行元件的工作。利用开关模拟启/停控制功能;利用修改定时参数实现变速功能;利用电平变换实现通、断电控制;通过改变通、断电顺序实现电动机旋转方向的控制。1.3实验设备与涉及的基本电路1设备
2、AEDK5196实验机;PC机。2芯片及基本电路CPU(8031);译码器(74LS138);并行接口(8255、74LS273、74 LS244);驱动器(74LS240)。彩色灯电路;单色灯电路;定时器;开关电路;地址锁存电路;地址确认电路等。3验证参考电路选择不同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软件脉冲环行分配的验证电路有所不同。当不设开关控制环分演示时,可按图1-1所示模式设计验证显示电路。当设置开关控制时,可按图1-2所示模式设计验证显示电路。无开关控制的模拟显示参考电路参见图1-3、1-4、1-5所示,有开关控制的模拟显示参考电路参见图1-6、1-7所示。 1.4实验步骤1设计脉冲环形分配模拟
3、电路按三相、四相或五相步进电机的控制模式,根据指导教师分配的实验任务,在表1-1中选择模拟电路的配置方案,设计脉冲环形分配模拟电路。提示:设计模拟电路图时,可参考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验指导书提供的基本电路,绘制所需的模拟电路。2设计脉冲环形分配程序按照单三拍、双三拍、单双混拍供电方式,设计一种脉冲环形分配程序。其中,包括控制方式(无开关、有开关、中断)程序段;延时程序段;数据处理程序段;模拟演示程序段。3录入并修改程序通过PC机输入已编写好的程序,并汇编作语法检查做适当修改,使其符合自己实验所涉及的控制要求。表1-1 模拟电路配置方案一览表控制方案三相环分四相环分五相环分硬件延时1sPO口彩色灯
4、P1口彩色灯8255 PB单色灯P3口彩色灯PO口彩色灯P3口单色灯P1口彩色灯PI口开关P3口单色灯P1口开关PO单色灯P1开关软件延时1sPO口彩色灯PI口开关8255 PC彩色灯P3口开关P3口单色灯PI口开关PO口彩色灯P3口开关P1口彩色灯8255 PC开关8255 PB单色灯8255 PC开关8255 PA彩色灯8255 PB开关8255 PA彩色灯PI开关PO单色灯8255 PA开关4检查实验装置检查AEDK实验机的实际工作状态,打开机箱电源,按 RESET 键,检查数码管显示器显示状态是否正常。通过PO口、74LS240驱动器、单色或彩色灯,检查所使用导线是否导通。通过单色或彩
5、色灯、导线连接开关,检查开关的开、合状态。5观察软件环形分配结果按设计好模拟电路接线,随后合上AEDK实验机的电源,再将调试好的程序传至单片机,并全速运行该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及时记录出现的问题。1.5实验要求与报告1严格按操作步骤的顺序操作,接线前,先测试连线的导通状态,然后断电连线。2接线完成后,先自查两遍,再请实验指导老师检查一遍,方可通电。3不允许随意通电,或拆装实验装置。4记录实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5撰写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2)环形分配模拟电路接线图;(3)环形分配控制程序流程框图;(4)环形分配控制程序清单;(5)简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6、及解决方法;(6)实验结论及实验体会。1.6 实验参考资料1延时参数的计算(1)软件延时假设:AEDK实验机的晶体振荡频率为fOSC=11.0592MHz,需要延时0.2s,采用双重计数循环来延时,则延时程序中的时间参数应按下列方法确定。MOVdirect1,#n1;2TLP1:MOVdirect2,#n2;2TLP2:NOP;1TNOP;1TDJNZdirect2,LP2;2TDJNZdirect1,LP1;2TRET;2T 估算延时程序的最大定时长度t = 2T2T(1T1T2T) n22T n1= 4T1(1n2)n1当、n1= n2=256时,程序循环次数最多,定时时间最长。 相对精确
7、计算延时参数 t = 4T1(1n2)n1 = 0.2(s) 循环参数计算值参见表1-2.所示。表1-2 循环参数取值一览表n1256249245235230179.295n2178.996185.056187.077195.081199.343256讨论:当n1=256、n2=178.996时,圆整后取n2=179,循环误差最小,但为“超时”误差。当n1=249、n2=185.056时,圆整后取n2=185,循环误差次之,并产生“欠时”误差。在考虑其它程序语句对定时控制的影响时,可以选用有“欠时”误差的循环参数。否则,选用误差最小的循环参数。(2)硬件延时假设:利用定时器T0或T1提供的基本
8、定时、计数功能,完成所需要的延时长度。实际应用时可参考下列做法进行。设T0定时器,T1计数器.,均按方式1计数。 估算T0、T1共同作用时最大定时长度T0独立完成定时任务时,可产生的延时量为当T0、T1的计数器初值TLi0 = 0、THi0 = 0时,通过T0、T1共同作用可获得最长的定时。即式中:t总时间;N1T1 的最大计数值;t0T0 的最长定时量;Z1计数器T1的计数初值;Z0定时器T0的计数初值。 相对精确计算延时参数设置0.5s的定时时钟,T0提供50 ms的基本时钟、T1提供10次的循环定时操作,则T0、T1的计数器初值分别为Z1 = 21610=65526=FFF6H即:TL0
9、 = 00H、TH0 = 0B4H;TL1 = 0F6H、TH1 = 0FFH。 T0、T1的初始化参考程序方式控制字格式参见表1-3。表1-3 T0、T1方式字格式T1 T0D7D6D5D4D3D2D1D0GATEC/TM1M0GATEC/TM1M001010001TMOD = 51H,P3.0接P3.5(T1计数脉冲输入端)。初始化程序:MOVTMOD,#51HMOVTL1,#0F6HMOVTH1,#0FFHMOVTL0,#00HMOVTH0,#0B4HCLRP3.0SETBTR1SETBTR0用查询方式判断T0、T1的工作情况。当TF1=1时,约定的延时时间到。其程序段为TT0:CLRP
10、3.0JNBTF0,TT0MOVTL0,#00HMOVTH0,#0B4HSETBP3.0CLRTF0JNBTF1,TT0CLRTR0CLRTR12并行接口的选用及初始化(1)PO口当PO口采用一般I/O口接口芯片74LS273、并通过地址译码器74LS138选择接口地址时,没有接口的初始化问题,只需使用片外寻址方式对PO口进行操作即可。例如:输入用“MOVXA,DPTR”,输出用“MOVXDPTR,A”。(2)8255芯片8255A有两个控制字:工作方式控制字、C口置位控制字。工作方式控制字的作用:设置端口PA、PB、PC的工作模式,是三个8位I/O口,还是四个I/O口,是单向口还是双向口等。
11、其控制字格式如表1-4所示。表1-4 8255方式字格式D7D6D5D4D3D2D1D0标志位A组方式I/O(A口)I/O(C上 口)B组方式I/O(B口)I/O(C下 口)100、01、10输入1/输出0输入1/输出00、1输入1/输出0输入1/输出08255芯片用基本输入/输出工作模式时,初始化仅涉及芯片工作方式控制字的设置。例如:PA口输入、接开关,控制系统启动/停止操作;PB口输出,接指示灯,模拟状态。其控制字为: 1 0 0 0 × 0 1 × =82H,初始化程序:MOVA,#82HMOVXDPTR,AC口置位控制字的作用:设置端口PA、PB在选同方式或双向方式
12、下所需控制线的初始状态,其控制字格式如表1-5所示。表1-5 8255 PC口工作方式控制字格式D7D6D5D4D3D2D1D0标志位未定义(一般取0)PC口位选择编码位初值0×××000111复位0/置位13三相步进电动机脉冲环行分配参考程序(1)基本实验条件 =00 为单三拍; 20H单元寄存脉冲分配与电机旋向模式:20H.1、20H.0 =11 为双三拍;=10 为混拍。20H.7=0为正转;20H.7=1为反转。 单三拍、双三拍、混拍环分控制字参见表1-6所示。表1-6 三相步进电动机脉冲环行分配控制字表电机转向单三拍控制字双三拍控制字正转0FEH0FDH
13、0FBH0FCH0F9H0FAH反转0FEH0FBH0FDH0FAH0F9H0FCH混拍控制字正转0FEH0FCH0FDH0F9H0FBH0FAH反转0FEH0FAH0FBH0F9H0FDH0FCH P3.2K1停止开关;P3.3K2启动开关。 定时器:T0,基本时间50 ms。 计数器:R7通电循环计数器;R3延时循环计数器。 寄存器:DPTR数表指针;SP堆栈指针;R0脉冲值偏移量。 模拟灯的连接:P1.0DG1(或DR1);P1.1DG2(或DR2);P1.2DG3(或DR3)。(2)参考程序ORG0000HLJMPSTARTORG0100HSTART:MOVSP,#60H;设置堆栈指针
14、MOVTMOD,#01H;设置定时器T0,方式1MOVDPTR,#TAB;脉冲数据表指针WAIT1:SETBP3.2JBP3.2,WAIT1;若停止开关合上,则结束脉冲分配CONTINUE:WAIT:MOVP3,#0FFH;P3口置读数状态JNBP3.3,WAIT;若启动开关未合上,则等待启动MOVA,20H;启动脉冲分配,取脉冲分配模式值,A (20H)ANLA,#03H;保留脉冲分配模式值,即保留最低两位待查JNZLOOP1;脉冲分配模式为双三、混拍时转至LOOP1处JB20H.7,DFZ;20H.7=1电机反转,转“单反转”程序DFZMOVR0,#0H;单三拍,电机正转,置脉冲数表偏移量
15、初值MOVR7,#3;单三拍循环计数器NEXT:JBP3.2,JS;查询有无电机停止信号,有则停机MOVA,R0;取脉冲数表偏移量MOVCA,A+DPTR;读取脉冲分配值MOVP1,A;输出脉冲分配值LCALLDISPLAY;延时1sINCR0;脉冲数表按“1”修正DJNZR7,NEXT;若三拍循环未完,则进入下一拍AJMPCONTINUE;若三拍循环结束,则继续测试电机的运行状态DFZ:MOVR0,#03H;单三拍反转脉冲数表偏移量初值SJMPNEXT;转入脉冲分配操作LOOP1:JNBACC.0,LOOP2;当Acc .0=0时脉冲分配为混拍方式,转LOOP2处理MOVR7,#3;Acc
16、.0=1时脉冲分配为双三拍,置双三拍循环计数器JB20H.7,SFZ;20H .7=1时为双三拍反转,转“双反转SFZ”处理MOVR0,#06H;置双三拍正转脉冲数表偏移量初值SJMPNEXT;转脉冲分配操作SFZ:MOVR0,#09H;置双三拍反转脉冲数表偏移量初值SJMPNEXT;转脉冲分配操作LOOP2:MOVR7,#6;置混拍循环计数器初值JB20H.7,HFZ;20H .7=1时为混拍反转,转“混反转HFZ”处理MOVR0,#0CH;置混拍正转脉冲数表偏移量初值AJMPNEXT;转脉冲分配操作HFZ:MOVR0,#12H;置混拍反转脉冲数表偏移量初值AJMPNEXT;转脉冲分配操作D
17、ISPLAY:MOVR3,#20;延时子程序,t=20×50ms=1s,R3循环计数器初值LOOP4:MOVTH0,#4BH;时间常数,定时50msMOVTL0,#00HHERE:SETBTR0;启动定时器T0JNBTF0,HERE;查询50ms是否延时已到CLRTF0;50ms时间到后,清除中断标志CLRTR0;关闭定时器T0DJNZR3,LOOP4;若1s的延时未到,将继续延时RET;延时1s到后返回JS:SJMPJS;脉冲分配结束TAB:DB0FEH,0FDH,0FBH,0FEH,0FBH,0FDH;单三拍正、反转脉冲分配值DB0FCH,0F9H,0FAH,0FAH,0F9H,
18、0FCH;双三拍正、反转脉冲分配值DB0FEH,0FCH,0FDH,0F9H,0FBH,0FAH;混拍正转脉冲分配值DB0FEH,0FAH,0FBH,0F9H,0FDH,0FCH;混拍反转脉冲分配值END2 检测传感器及微机接口实验2.1 实验目的1掌握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A/D转换芯片0809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3了解A/D转换芯片0809转换性能及接口编程方法。4学会使用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2.2 实验原理位置测量传感器通常是利用电参数的变化来表示被测器件当前位置的。采用旋移电位器,改变其电压来模拟被测器件的位移状态。利用模/数转换装置A/D,采集并处理来自电位器模拟的现场数
19、据。由CPU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指示灯亮灯的数量来模拟被测器件的实际位置。ADC0809为逐次逼近式8位A/D转换器,28条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能转换8路模拟量,转换时间大约100ms,AEDK5196实验机A/D转换器的基本电路如图2-1所示。其中,(1)引脚IN0IN7为模拟量输入端,用来接8路被测模拟信号;(2)D0D7为数据线,输出经A/D转换后的结果;(3)A、B、C为模拟通道选择线,形成编码选择采集模拟量输入通道;(4)ALE为地址锁存允许,有效时确认ADC0809模拟量采集通道;(5)START为A/D转换信号,有效时进行A/D转换;(6)EOC为转换结束信号,采
20、用中断控制A/D转换时,可选其作为中断请求信号;(7)OE为输出允许信号,有效时允许A/D转换结果从D0D7输出。ADC0809模拟通道由A、B、C所连接的地址线决定,一般情况C、B、A接单片机地址总线的低三位,也可以接其它地址线。AEDK5196实验机的A、B、C线接系统地址总线的A3、A2、A1。因此,通道地址由片选地址和A、B、C编码地址两部分组成,即值加上地址总线A1、A2、A3的值,参见通道的选择表2-1。表2-1 模拟通道一览表C B A状态000001010011100101110111选择的模拟通道IN0IN1IN2IN3IN4IN5IN6IN7通道地址CS+0CS+2CS+4
21、CS+6CS+8CS+ACS+CCS+E例如:接8100H,选择通道IN3,则通道地址为+6,即8106H。实验时模拟量输入由电位器W1提供,电位器的一端接地(已接好),另一端+VREF接VCC(+5V),通过调节电位器W1可以向ADC0809提供0+5V的模拟电压。转换后的8位数字量,通过系统的数据总线输出。若A/D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出至发光二极管便可直接观察A/D转换后的结果。通过A/D转换结束信号EOC,启用中断系统,经过反相后接外部中断INT0(P3.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A/D转换结果,可以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2.3 实验设备与涉及的基本电路1设备AEDK5196实验机;PC机;
22、数字电表。2芯片CPU(8031);A/D转换器(0809);电位器(W1);地址译码器(74LS138);并行接口(8255、74LS273);驱动器(74LS240)。3基本电路彩色灯电路;单色灯电路;定时器;地址锁存电路;地址确认电路等。2.4 实验内容1采集与显示方案的设计以CPU主控器,选择A/D数据转换装置、单色或彩色灯为模拟显示装置、电位器为位移信号采集装置,另加地址确认部分,形成一个信号采集与显示控制装置,各部分的连接方案可参考图2-2设计。2模拟量采集电路的设计选择8031为主控芯片,模拟量采集选用ADC0809,信号采集选用电位器W1,采集电路可参照图2-3设计。要求:模拟
23、输入通道基本地址为8200H(即IN0);随机采集位移信号;完成A/D转换后能产生中断请求信号。3设置转换结果显示电路选用并行接口(8255或74LS273)作为A/D转换结果的模拟输出口,利用驱动器74LS240驱动单色灯或彩色灯进行模拟显示,转换结果显示电路可参照图2-4设计。4编写数据采集与显示程序参照框图2-5编写传感器采集数据程序。主要功能为:读取模拟量并转换为数字量,数字量大小与指示灯点亮数成正比,循环检测,随机显示。2.5 实验步骤1检查导线、指示灯是否能正常工作。2测量电位器的电压变化,并记录。3编写程序,并录入程序。4汇编程序,将其传送至单片机。5按设计的电路连线6运行程序,
24、旋动W1,观察LED灯L1L8的变化情况。2.6 实验要求与结论 1根据程序流程框图,编写A/D转换程序,并对程序进行注释。2画出实验所涉及器件连接原理图,弄清各接口芯片的含义以及使用方法。3整理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主要内容为:实验原理、设备、步骤;模拟传感器采集与数据处理硬件接线图、控制程序(应调试通过)等。4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3加工中心结构与控制剖析实验3.1 实验目的1掌握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特点。2熟悉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功能。3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测量范围与工艺特点。4了解加工中心常用的刀具、夹具、附件。3.2 实验原理通过对加工中心的现场
25、观察与操作,找出加工中心的控制规律,结构特点,运动形式。3.3 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1实验设备欧玛加工中心;标准50刀柄;简易组合夹具;对刀杆等。2实验条件若干把标准刀具;对刀仪;虎钳以及若干常用工具等。3.4 实验步骤1了解欧玛加工中心常用的刀具、夹具、附件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欧玛加工中心工艺特点和加工范围。2欧玛加工中心机械结构的观察与记录,并徒手绘制主要执行件的传动系统图。【提示】:主要观察机床的整体布局;三维坐标系统;主轴及主轴箱;刀库等重要结构的特征、功能。表3-1 欧玛加工中心机械结构的观察记录表序号观察项目部件名称部件特征、功能1坐标系统X轴2Y轴3Z轴4主传动系统56刀库7(1)
26、主系统传动图(2)进给系统传动图(3)辅助系统传动系统图3数控装置基本功能剖析。主要观察CNC在编辑状态下提供的基本功能,并一一记录。【提示】仔细观察实验指导老师的演示操作过程,主要观察参数的输入、修改、存储;加工程序输入、存储、调用;操作区域的划分与使用等人机交互界面的设置形式,以及内容的配置情况(徒手绘制界面图)。表3-2 编辑状态基本功能观察记录表序号观察项目操作过程1程序操作录入2修改3存储4调用5参数操作录入6修改7存储8其它图3-1 编辑界面分布记录图4主轴及主轴箱功能剖析。调用已存的加工程序,并开动机床自动运行,观察主轴的运动情况。或手动操作主轴系统,观察主轴的运动控制情况,并记录。【提示】:观察数控装置的变化、主轴及主轴箱的运动情况:上下、旋转、停止等运动的速度与位置控制;喷淋冷却与中孔冷却的执行部件及其控制。表3-3 主轴及主轴箱功能观察记录表序号观察项目执行部件运动控制操作过程1上下运动Vmax2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