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过膜方式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物质过膜方式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物质过膜方式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物质过膜方式PPT学习教案_第4页
物质过膜方式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物质过膜方式物质过膜方式渗透系统装置渗透系统装置第1页/共45页讨论讨论: :1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还会升高吗?3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液,结果会怎样?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的水分子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的水分子不会不会, 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 水和蔗糖分子都可以自由透过水和蔗糖分子都可以自由透过

2、.不会不会, 单位时间内进出漏斗的水分子数一样多单位时间内进出漏斗的水分子数一样多第2页/共45页 一渗透作用一渗透作用 1 1发生的条件发生的条件 (1)(1)具有具有 。 (2)(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 。半透膜半透膜浓度差浓度差第3页/共45页外界溶液浓度 小于小于 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等于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大于 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第4页/共45页3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细胞膜液泡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质液泡液泡细胞核细胞核细胞壁细胞壁 原生质层原生

3、质层(全透性,伸缩性小)(全透性,伸缩性小)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第5页/共45页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1、将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放一些盐,一会儿后就可看到水分渗出。2、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探究:探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第6页/共45页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作出假设:作出假设:材料用具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第7页/共45页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4、进行试验进行试验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作出假设作出假设1.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第8页/共45页(2)(2)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的伸缩性比的伸缩性比 的伸缩性大。的伸缩性大。 小于小于细胞壁细胞壁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细胞膜和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半透膜半透膜只要是活细胞就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吗?渗只要是活细胞就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吗?渗透作用呢透作用呢? 思考思考第9页/共45页(1 1)原因)原因原生质层具半透性且其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具半透性且

5、其伸缩性比细胞壁大细胞壁大内因:内因:外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 2)表现)表现植物细胞由坚挺植物细胞由坚挺萎蔫萎蔫宏观上:宏观上:微观上:微观上: 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液泡体积(大液泡体积(大小)小)细胞液颜色(浅细胞液颜色(浅深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第10页/共45页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判断细胞的死活判断细胞的死活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测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测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 (如如KNOKNO3 3和蔗糖溶液和蔗糖

6、溶液) )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第11页/共45页外界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失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第12页/共45页外界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吸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第13页/共45页初始浓度初始浓度 0 Mg2 Ca2+ Si4+ 离子离子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水稻水稻番茄番茄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实例一实例一 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

7、高?第14页/共45页结论:结论: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和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运输的。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运输的。第15页/共45页第16页/共45页1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能通过?2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细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此该如何解释?第17页/共45页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不管是气体、液体、固体)(不管是气体、液体、固体)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

8、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动到低浓度区域(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过程,称为的过程,称为扩散。扩散。第18页/共45页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概念:概念:特点:特点:举例:举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物质等脂溶性物质举例:举例:特点:特点:概念:概念: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从

9、高浓度到低浓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一、被动运输一、被动运输第19页/共45页1 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2 2、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都是都是顺顺浓度梯度进行,浓度梯度进行,不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消耗能量。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1:第20页/共45页离子离子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池水浓度池水浓度H H2 2POPO4 41805018050K K+ +10651065ClCl100100NaNa+ +4646SOSO4

10、42 22525CaCa2+2+1313MgMg2+2+1010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红细胞中钾离子的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血浆高浓度比血浆高3030倍;倍;钠离子的浓度只有钠离子的浓度只有血浆的血浆的1 16 6;甲状腺滤泡上皮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液高20252025倍。倍。第21页/共45页二、主动运输二、主动运输第22页/共45页特点:特点:举例:举例: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具特异性具特异性) 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消耗能量(ATPATP) 可以可以逆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NaNa+ +、K K+

11、+、CaCa2+2+、MgMg2+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等离子通过细胞膜;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二、主动运输二、主动运输第23页/共45页第24页/共45页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2:1 1、运输、运输NaNa+ +和运输和运输K K+ +的蛋白质一样吗?的蛋白质一样吗? 不一样,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不一样,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2 2、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

12、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第25页/共45页第26页/共45页运输方向运输方向 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能量能量实例实例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列表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列表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高高低低高高低低低低高高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ATPO2、CO2、水、甘油、水、甘油、苯、乙醇苯、乙醇葡萄糖被红葡萄糖被红细胞吸收细胞吸收小肠上皮细胞吸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收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酸、离子等第27页/共45页第28页/共45页第29页/共45页三、生物膜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三、生物膜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大分子排出细

13、胞的方式叫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叫 。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叫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叫 。注意:注意:胞吞和胞吐作用都要消耗能量。胞吞和胞吐作用都要消耗能量。胞吞(内吞)胞吞(内吞)胞吐(外排)胞吐(外排)第30页/共45页2.2.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胞吞与胞吐胞吞与胞吐胞吞胞吞( (内吞内吞) )胞吐胞吐( (外排外排) )原理原理特点特点方向方向实例实例生物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流动性物质通过小泡转移,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物质通过小泡转移,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细胞外细胞外内内细胞内细胞内外外变形虫吞食食物粒变形虫吞食食物粒胰岛胰岛B B细胞分泌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第31页/共

14、45页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3: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和流动性细胞膜的细胞膜的流动性流动性第32页/共45页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4 4:下面坐标图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下面坐标图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abc第33页/共45页abc细胞外细胞外浓度浓度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4 4:下面坐标图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下面坐标图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或者能量供应不足或者能量供应不足第34页/共45页图例图例模型模型举例举例O O2 2、COC

15、O2 2、H H2 2O O、甘油、甘油、乙醇、苯等乙醇、苯等红细胞吸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收葡萄糖小肠吸收葡萄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糖、氨基酸、无机盐等无机盐等第35页/共45页1 1、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入细胞的是()A A、水、水B B、乙醇、乙醇C C、钾离子、钾离子D 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2 2、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质的主要方式是()A A、自由扩散、自由扩散B B、胞吞作用、胞吞作用C C、主动运输、主动运输D D、胞吐作用、胞吐作用cC课堂练习

16、课堂练习第36页/共45页3.3.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的曲线。影响收的曲线。影响A A、B B两点和两点和B B、C 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分别是( ) A.A.载体数量、能量载体数量、能量 B.B.能量、载体数量能量、载体数量 C.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D.能量、离子浓度能量、离子浓度B第37页/共45页4 4、表示物质跨表示物质跨( (穿穿) )膜运输的两种方式,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脂溶

17、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 a运输运输B.B.与方式与方式a 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C.方式方式b 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 a和和b b的转运速率均有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影响C第38页/共45页5 5、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图中)图中A A表示表示 _方式,方式,B B表示表示 _ _ 方式,方式,C C表示表示 _ _ 方式,方式,D D表示表示 _ _ 方式。方式。 (2

18、2)K K+ +、O O2 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 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_ _ 。(3 3)与)与A A方式相比,方式相比,B 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_ _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_上合成的,特点是上合成的,特点是_。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吐胞吐葡萄糖葡萄糖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核糖体核糖体特异性特异性第39页/共45页(4 4)胰岛)胰岛B 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 _ _ 方式进行,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 _ _ 的特点。的特点。(5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