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精品全章复习)_第1页
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精品全章复习)_第2页
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精品全章复习)_第3页
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精品全章复习)_第4页
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精品全章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人教版必修必修2 2 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wordword书稿制作的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逐字编辑”课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

2、电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第1 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转化 第第2 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第1 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第2 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化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本章总结提升本章总结提升 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节第一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

3、能量变化的主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要原因;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 (2) (2)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1)通过实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通过实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的形

4、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 (2)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一节第一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

5、的相互转化。化。 难点难点 从本质上从本质上( (微观结构角度微观结构角度) )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1)及时回顾旧知识,本节教学内容之一是从微观化学键及时回顾旧知识,本节教学内容之一是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的角度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因此在进行新授课要回顾化学键的内容,例如可以裂和形成,因此在进行新授课要回顾化

6、学键的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几个相关习题进行联系。通过几个相关习题进行联系。 (2) (2)做好演示实验,本节教学内容之二是从实验的角度说做好演示实验,本节教学内容之二是从实验的角度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吸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放热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3)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例如进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时,不要涉及反应例如进行化学键与

7、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时,不要涉及反应热的概念及计算;进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时,对中和热热的概念及计算;进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时,对中和热不要涉及中和热实验的测定。不要涉及中和热实验的测定。第一节第一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导入一导入一 央视国际消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央视国际消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11%。 2003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816.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7.1%67.1%,原油占,原油占22.7%22.7%,天然气

8、占,天然气占2.8%2.8%,可再生能源占,可再生能源占7.3%7.3%。 目前中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目前中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中国每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中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10.3%、欧盟的、欧盟的16.8%16.8%。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做好石油节约与替代的同时,走出国个市场,在做好石油节约与替代的同时,走出国 门,积极参与世界油气市场的开发与资源分

9、享,扩大能源对外贸易和投资。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今天我们以化学的眼光来研究能源。 导入二 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人类文明始于用火热能的使用,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能源,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生活的各种因素中,能源居于首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能源,如液化气,它在燃烧时放出热能。那这些热能从何而来呢?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先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揭示这些秘密。第一节第一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第一节第一节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 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_,该过程包含,该过程包含着着_和和_。 2浓硫酸溶于水时浓硫酸溶于水时_能量,能量,

10、NH4NO3溶于水时溶于水时_能量。能量。(填填“放出放出”或或“吸收吸收”)。新课感知新课感知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 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 放出放出 吸收吸收 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 1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上看,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上看,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_和和_。 2 2当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于生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当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于生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时,反应时,反应_热;当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于生成化学热;当断开化

11、学键吸收的能量少于生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时,反应键放出的能量时,反应_热。热。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旧化学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 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吸收吸收 放出放出吸吸放放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答案答案 键能键能断开或者形成断开或者形成1 mol1 mol化学键所吸收或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放出的能量。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于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于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出的能量之差。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出的能量之差。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能量守恒定律

12、 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遵循_守恒。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_热;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_热。反应吸热、放热只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 能量能量放放吸吸 如图如图2 21 11 1所示:所示: 3 3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化学能化学能) )越低时,说明其越低时,说明其结构越稳定,热稳定性就越强,断裂其化学键所吸收的结构越稳定,热稳定性就越强,断裂其化学键所吸收的热量就越多,而形成其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多。热量就越多,而形成其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也就越

13、多。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铝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实验现象结论看到有_用手触摸反应后试管,_用温度计测得反应后温度_化学方程式_反应过程_热量气泡产生气泡产生 手感到热手感到热 升高升高 2Al2Al6HCl=2AlCl6HCl=2AlCl3 33H3H2 2 放出放出 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晶体混合,立即快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_生成用手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_热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与玻璃片_将沾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

14、烧杯上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结论Ba(OH)28H2O2NH4Cl_,反应过程_热量NHNH3 3 吸吸 沾到一起沾到一起 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冰温度降低,使水结冰 冰熔化冰熔化 =BaCl=BaCl2 22NH2NH3 310H10H2 2O O 吸收吸收 3.酸、碱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三组强酸与强碱的对比实验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反应物及用量酸HNO3 50 mL1 mol/LHCl 50 mL1 mol/LHCl 50 mL1 mol/L碱NaOH 50 mL1 mol/LNaOH50mL1mol

15、/LKOH 50 mL1 mol/L混合前温度室温室温室温混合后温度t1t2t3 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结论HNO3NaOH=NaNO3H2O反应时放热HClNaOH= NaClH2O反应时放热HClKOH =KClH2O反应时放热归纳和概括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温馨提示 中和热是强酸的稀溶液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释放出的热量,而不是1 mol强酸和1 mol强碱发生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量。 四、化学能的利用 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1柴草时期:柴草时期(火的发现至18世纪产业革命)以树枝杂草为主要能源。其主要贡献是: (1)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钻木取

16、火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熟食促进了人的进化;(3)陶瓷、炼铜、冶铁等化学工艺在烈火中诞生,促进物质文明。 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2化石能源时期:化石能源时期(18世纪中期至现代)以_为主要能源。主要贡献: (1)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和蒸汽机的推广,推动了近代产业革命;(2)推动了汽车、飞机等工业的发展,加速了现代工业化的进程。 3多能源结构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_将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能、地壳地表能将成为能源家族的主要成员。主要贡献:(1)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2)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3)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一节第一节 自主探究

17、自主探究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绿色能源绿色能源) )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答案答案 B B 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解析 设所需要的能量为Q kJ,在生成2 mol NH3时,要断开1 mol NN键,3 mol HH键,需吸收(Q3436)kJ的能量。同时形成6 mol HN键,能放出6391 kJ的热量。则有:6391 kJ(Q3436 kJ)92.4 kJ,求得Q945.6 kJ。 解题技巧 解此类试题可以用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若所得数值为正数,则反应吸热,若为负

18、数,则反应放热。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 AC 解析解析 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是互逆的两个过程,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是互逆的两个过程,A项正确;项正确;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跟生成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跟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之差。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可表示为:物的键能总和之差。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可表示为:HHClCl2HCl,可知断裂了,可知断裂了1 mol HH键和键和1 mol ClCl键,同时生成了键,同时生成了2 mol HCl键。根据键。根据(436 kJ243 kJ)2431 kJ183 kJ,解得差值为负

19、值,说明放出热量,解得差值为负值,说明放出热量,因此选项因此选项C正确。正确。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一节第一节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一节第一节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 1 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有能量变化( () ) 答案答案 解析解析 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 2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要释放能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要释放能量( () ) 答案答案 3

20、 3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 ) 答案答案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 4镁带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答案 解析 还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 5淀粉等能量物质在体内的转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 第一节第一节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节第二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能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式。能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式。 2 2过程与方法

21、过程与方法 学习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培养发现学习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体验并享受探究的快乐,培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体验并享受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二节第二节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难点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

22、子转移角度理解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1)及时回顾旧知识,本节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原电及时回顾旧知识,本节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由于原电池利用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在课池的工作原理,由于原电池利用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在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复习必修前可以要求学生复习必修1 1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例如让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例

23、如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演练习题等。生阅读教材或演练习题等。 (2)(2)改进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对比实验,例如改进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对比实验,例如将锌、铜分别插入稀硫酸中与锌铜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让将锌、铜分别插入稀硫酸中与锌铜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原因,体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原因,体会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感受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会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感受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3)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

24、进行教学。例如进行充电电池的教学时,不要拓展到充电过程例如进行充电电池的教学时,不要拓展到充电过程电解池。电解池。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导入一导入一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池。交通运输工具需要配备电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池。交通运输工具需要配备电池,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必须携带电池,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要池,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必须携带电池,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要使用电池。使用电池。 那么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怎样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那么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怎样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呢?转化呢?” 导入二 化学史话:奇妙的青蛙腿伽伐尼电流 同学们,在化学的发展史上有很多有

25、趣的故事。例如,十八世纪末,意大利解剖学和医学教授伽伐尼在做青蛙手术时,将剥去皮的新鲜蛙腿放在铁盘中,用铜制手术刀接触蛙腿,蛙腿竟然抽搐了! 青蛙腿为什么会抽搐呢? 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当时许多科学家的思考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今天,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重回十八世纪末,把培养皿想象成解剖台,锌粒代替铁盘,铜片代替铜刀,稀硫酸代替蛙腿中的体液,和科学家们一样用实验来解决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第第1 1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第第1 1课时课时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热能热能 光能光能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 化学化学 热热 热热 化学化学 一、能源分

26、类 1一次能源:_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_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气等。 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 化学能化学能 化学能化学能 机械能机械能 2原电池 (1)概述: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定义将_转变为_的装置实验装置实验现象_上有气泡产生,_逐渐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_化学能化学能 电能电能 铜片铜片 锌片锌片

27、偏转偏转 氧化氧化 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工作原理ZnZn2e2eZnZn2 2 失失电流电流阳阳还原还原 2H2H2e2eH H2 2 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要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如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要有电解质溶液(酸、碱、盐的溶液均可);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流向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_ _负极负极 正极正极化学能化学能 电能电能 想一想 原电池中,负极一定比正极活泼吗? 答案答案 有特殊情况,如:当有特殊情况,如:当MgMg、AlAl用导线连接后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入NaO

28、H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MgMg作正极,此时较作正极,此时较不活泼的不活泼的AlAl作负极。当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作负极。当铜、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构成原电池时,由于中构成原电池时,由于FeFe被钝化,此时被钝化,此时CuCu作原电池的负极作原电池的负极。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2)原电池的设计原电池的设计试验编号abc实验方案Cu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橙汁CuFe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果汁Fe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柠檬汁实验用品镁条、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手电筒用小灯泡(或发光二极

29、管)、果汁(橙汁、苹果汁、柠檬汁)、500 mL烧杯实验操作用导线分别将三种方案中的金属片连接到金属夹上,分别将金属片两两插入到盛有果汁的三个500 mL的烧杯中,用发光二极管分别接触三种方案中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夹。观察现象(连接方式如下) 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实验现象三种方案中发光二极管均发光三种方案中发光二极管均发光 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试验编号abc装置实验结论原电池把_转变为_化学能化学能 电能电能 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类型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类型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四个条件:四个条件: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如

30、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如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金属与金属氧化物) );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 (酸、碱、盐的溶液均可酸、碱、盐的溶液均可) ); 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答案 EFG 解析 A项中,两电极活泼性相同,无法产生电流;B项中蔗糖是非电解质,C、D两项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它们均不能构成原电池。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缺少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原电池,解题时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1、逐一选择即可。应特别注意的是F项中Zn、Fe电极直接相连,满足原电池的条件,但无电流输出,在实际生产中无应用价值。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变式如图222所示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答案 B 解析 A项不属于原电池,因为两个电极材料相同,均为石墨电极;C项无水酒精为非电解质,不属于原电池;D项有外加电源,也不属于原电池。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类型二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书写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负极正极电极材料活泼性较强的金属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流出极电子流

32、入极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动方向阴离子移向的极阳离子移向的极反应现象电极溶解电极增重或有气泡放出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原电池反应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的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特别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总的化学方程式是把正、负极电极反应相加的结果。反过来也可以由总反应式与正、负极电极反应相减,得电极反应,电极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等的规律。第第1

33、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例2 如图223所示的装置,M为活泼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稀硫酸中SO42-移向M极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答案答案 D D 点评点评 本题从电极的确定、离子流向、电流方向等方面本题从电极的确定、离子流向、电流方向等方面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有关知识,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原电池的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有关知识,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负极。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AB

34、CD正极ZnCuZnCu负极CuZnCuZn电解质溶液CuCl2CuCl2ZnCl2ZnCl2 变式变式 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ZnCuCu2 2CuCuZnZn2 2,该原,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 答案答案 B B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例例3 3 有有A A、B B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图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图2 22 24 4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下列问题: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

35、下列问题: (1)(1)负极材料:负极材料:A A池池_,B B池池_。 A A池:正极池:正极_,负极,负极_。B B池:正极:池:正极:_,负极负极_。 (2)B (2)B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式为_。 答案答案 (1)MgAl 2H2e=H2Mg2e=Mg2 6H2O6e=3H26OH 2Al6e8OH=2AlO-24H2O (2)2Al2OH2H2O=2AlO-23H2 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类型三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36、;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腐蚀。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例4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BACDB CCABD DBDCA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答案答案 B B 点评点评 原电池原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具体应用,原电池原理在实

37、际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具体应用,真正掌握了其原理可正确分析与原电池有关的现象。真正掌握了其原理可正确分析与原电池有关的现象。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 变式变式 某同学在做完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又做出了以下几组某同学在做完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又做出了以下几组实验,请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实验,请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导线连接锌片、铜片,一起浸在用导线连接锌片、铜片,一起浸在CuSO4溶液中,锌片溶液中,锌片表面析出单质铜表面析出单质铜 B把铜片插入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

38、铁 C用导线连接铁片、铜片,一起浸在浓硝酸中,铁片不断用导线连接铁片、铜片,一起浸在浓硝酸中,铁片不断溶解溶解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答案答案 D D 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型类析典型类析第第1 1课时课时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 1 1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少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少的一种二次能源的一种二次能源( () ) 答案答案 2 2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两电极上分别进行的氧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两电极上分别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

39、的转移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 ) 答案答案 3 3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 答案答案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 4正极是电子流出的极() 答案 解析 正极是电子流入的极。 5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 答案 解析 构成原电池两极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或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第第1 1课时课时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第第2 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第第2 2课时课时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 化学电源是通过化学电源是通过_原理工作的,它将原理工作的,它将_能转能转化为化为_能。生活中最常用的电池是干电池和充电电池。能。生活中最常

40、用的电池是干电池和充电电池。新课感知新课感知原电池原电池化学化学电电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次性一次性 不能不能 ZnZn2e2eZnZn2 2 一、干电池 干电池是人们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即普通锌锰电池,其构造如图225所示。它是一种_电池,放电之后_再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锌会逐渐溶解:_ (写电极方程式),锌壳逐渐变薄, 内部糊状的电解质容易泄漏出来 腐蚀电器,因此后来人们在外壳 上套上防腐蚀金属筒或塑料筒制 成了防漏电池。 另外,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人们将电池内的电解质_换成湿的_,并在构造上作了改进,制成了碱性锌

41、锰电池。现在各类碱性电池还广泛用于卡式录音机、闪光灯、电动玩具等。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NHNH4 4ClClKOH KOH 二、充电电池 1充电电池的特点 充电电池又称_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_ (一般通过充电器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进行充电),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这样可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放电时,_转化为_;充电时,再由_转化为_。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二次二次 逆向进行逆向进行 化学能化学能 电能电能 电能电能 化学能化学能 2几种常见的充电电池 (1)铅蓄电池 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如图226所示)。正极为_,

42、负极为_,电解质溶液为_。由于铅蓄电池的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因此目前使用的电瓶仍是铅蓄电池。 另外,铅蓄电池还广泛用于国防、 科研、生产、生活等领域。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PbO2 Pb H2SO4溶液溶液 图图226 (2)镍镉电池 镍镉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以_为负极,以_为正极,以_为电解质,其寿命比铅蓄电池长,广泛用于收录机、无线对讲机、电子闪光灯、电动剃须刀等。但镉是致癌物质,这制约了镍镉电池的发展。 (3)锂离子电池 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族,是最轻的金属,也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可充

43、电的绿色电池,已成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低功耗电器的主流电源。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Cd NiO(OH)KOHA 三、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与干电池或蓄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_ _ ,而是由_提供燃料和氧化剂等。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很高(理论上达85%90%),可持续使用,产物不会污染环境(以H2为燃料时,产物为H2O;以CH4为燃料时,产物是H2O和CO2)。因此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反应物不是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储存在电池内部 外加设备外加设备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

44、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 D D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 C C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二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 1对可充电电池充电和放电两过程的认识:放电是原电池反应,要能根据题给总反应式,写出原电池总反应式。 2对可充电电池电极极性和材料的判断:判断电池放电时电极极性和材料,可先标出放电(原电池)总反应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该物质即为负极材料;得到电子的一极为正极,该物质即为正极材料。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3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的

45、书写方法: 书写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都是先书写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书写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时,一般要遵守三步:第一,先标出原电池总反应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参与负极和正极反应的物质;第二,写出一个比较容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共存);第三,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4对可充电电池某电极是发生氧化还是还原反应及某元素被氧化还是被还原的判断:可根据电极反应式进行分析,放电(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其变价元素被氧化;放电(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

46、其变价元素被还原。 5对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6可充电电池充电时与电源的连接:可充电电池用完后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原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方法技巧 若已知电池总反应式,要写电极反应式,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根据规律先判断负极材料,负极材料若是金属则失电子而变为相应的阳离子(注意:Fe失电子一般变为Fe2),负极材料若是其他被氧化的物质,则失电子变为相应的氧化产物,然后再推断正极反应,可利用总反应与已知某反应作差。 答

47、案答案 C C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三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出电池总反应式,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合后的反应。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的总反应为: CH42O22NaOH=Na2CO33H2O 第二步: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2,随着电解质溶液的不同,其电极反应有所不同,其实,我们只要熟记以下两种情况: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1)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O24H

48、4e=2H2O。 (2)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第三步: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电池的总反应和正、负极反应之间有如下关系:电池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 故根据第一、二步写出的反应,有:电池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注意在将两个反应式相减时,要约去正极的反应物O2。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图图229 答案答案 B B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第第2 2课时课时 正误立判正误立

49、判 1 1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 答案答案 解析解析 原溶液还可能含有原溶液还可能含有AgAg。 2 2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正极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正极( () ) 答案答案 解析解析 Zn Zn失去电子生成失去电子生成ZnZn2 2,作负极。,作负极。正误立判正误立判 3甲醇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4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发生反应的常是可燃性气体() 答案 5氢氧燃料电池、锌锰电池、镍镉电池中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氢氧燃料电池() 答案 第第2 2课时课时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和限

50、度第三节第三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外部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等外部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2)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特征。 (3) (3)通过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

51、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第三节第三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1)通过实验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形成影响化通过实验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形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2)通过通过“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 (1)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培养学

52、生严谨认真活生产和社会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 (2)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第三节第三节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因素。 难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本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53、以下几个方面: (1) (1)联系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联系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存在速率和限度问题。象和化学实验入手,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存在速率和限度问题。 (2) (2)做好探究实验,教材中对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做好探究实验,教材中对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教学过程中要做率的影响及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实验。好实验。 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3)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54、教学。例如进行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的例如进行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不要拓展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化学平衡的移概念和特征,不要拓展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动。第三节第三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导入一导入一 演示幻灯片:火药爆炸、溶洞形成、铁桥生锈、牛奶变质。演示幻灯片:火药爆炸、溶洞形成、铁桥生锈、牛奶变质。 提问:观看了演示幻灯片之后,从化学反应的角度,你想提问:观看了演示幻灯片之后,从化学反应的角度,你想到了什么?到了什么?(1.(1.你了解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你了解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2.2

55、.反应的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 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这是为什么呢?这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这是为什么呢?这 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导入二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化学反应同样有快有慢。你能列举一些进行的非常快或者非常慢的反应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比较快的反应:爆炸反应、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比较慢的反应:化石燃料的形成、溶洞的形成、缓慢氧化 【投影图片】常见的速率差别

56、比较明显的反应 【设问】物理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如何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呢? 第三节第三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第第1 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第第1 1课时课时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化学能化学能电能电能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干电池干电池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燃料电池 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一、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 1含义及表示含义及表示 (1)含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含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_的物理量。的物理量。 (2)表示:通常用表示:通常用_或或_ (均取正值均取正值)来表示。即来表示。即v

57、_。 (3)单位:通常为单位:通常为_或或_。(此此时浓度以时浓度以_为单位,时间以为单位,时间以_或或_为为单位单位)。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快慢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molL1min1molL1 s1minmolL1s 想一想 如何定性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答案答案 可以借助于化学反应现象变化的快慢来定性判断,可以借助于化学反应现象变化的快慢来定性判断,如对于有气体、沉淀产生和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可以通如对于有气体、沉淀产生和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观察气泡逸出、沉淀产生和颜色变化的快慢来判断化学过观察气泡逸出、

58、沉淀产生和颜色变化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的快慢。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2特点特点 (1)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2)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在反应方程式中的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在反应方程式中的_。例如:对反应:例如:对反应:aAbBcCdD,v(A) v(B) v(C) v(D)_。

59、(3)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a b c d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内因 _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2外因外因 (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探究温度对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分解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物的性质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实验

60、现象实验结论在3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约5%的H2O2溶液,然后每支试管中滴加2滴1 molL1的FeCl3溶液后立即套上气球(大小相同)。等3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3个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现象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_,气球_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_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速率_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_,气球_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_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很快很快 最大最大 越快越快 较快较快 较慢较慢 最小最小 越慢越慢 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