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全重点考试内容_第1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全重点考试内容_第2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全重点考试内容_第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全重点考试内容_第4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全重点考试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招聘教育学全重点考试内容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 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 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一句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 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3、 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是形式与内

2、容的统一。4、 教育形态是指由教育者、 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分为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现代社会的教育。5、 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近代社会教育、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6、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3、。7、 古代教育: ( 1)古代中国:夏朝时出现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 2 )古代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3)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代雅典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 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教育内容单一, 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和武士。 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8、 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4、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10、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教育理论发展阶段。11、 学记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12、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 ) 1632 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了“泛智教育思

5、想” ,探讨“吧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主要观点:第一,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认识自然地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 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 要进行吧广泛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 2 )卢梭爱弥儿提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3) 1776年康德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4 )裴斯泰洛奇人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5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认

6、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13、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1806 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835 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 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 强调教材的重要性,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 )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要教育观点是: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克鲁普斯卡娅的

7、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 1930 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15、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德国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论。16、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 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称。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7、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

8、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育目的。18、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自身的发展需要;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治理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及其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目的的表述:要使教育者第一学会生存,第二学会学习,第三学会与他人合作。21、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

9、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2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的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3、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焦距目的, 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西瓜汁、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4、现代学制分为双轨学制(欧洲国家)、单轨学制(美国) 、分支型学制(苏联)25、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

10、第一个现在学制(未实行);葵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1922 年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26、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27、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28、 教育行政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 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29、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 1) 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分为 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

11、制。 ( 2 )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30、 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系改革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实行政校分开, 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31、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32、 学校 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构建的, 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33、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34、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12、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35、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36、教师的职业角色学者和学习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37、教师的权力( 1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 )按劳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 ) 对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

13、管理;( 6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的培训教师的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或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育工作任务;( 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38、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

14、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 1 )职业道德素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 )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学科学知识( 3 )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4 )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39、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40、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41、教师

15、专业发展的途径: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42、学生的权力:( 1 )从那家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图书资料( 2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 )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 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血学业证书、 学位证书( 4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学生的义务:( 1 )遵守法律、法规( 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 )努力学习

16、,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43、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1 )学生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 2 )学生群体的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同辈文化)44、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45、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民主型师生关系4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47、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48、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了

17、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包括学校所教的格纹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49、课程即教材(夸美纽斯)课程即活动(杜威) 课程即经验(泰勒)50、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51、课程理论流派:( 1)活动课程论:杜威( 2)要素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3)结构课程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人之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布鲁纳52、课程目标: (广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教育的意图; (狭义)定位于教育内

18、 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53、课程目标的分类:行为取向性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54、行为取向性目标:( 1)泰勒提出确定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2)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55、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体系。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确定了本次课改的六项棘突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57

19、、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58、 课程计划: 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59、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额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60、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61、 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杉树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开展和具体化。62、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统一; 传授知识、 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教科书的形式要有

20、利于学生的学习;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63、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64、 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实施的主导; 课程资源开 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65、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价值: 培养合作精神; 提高研究能力; 加强课程理论素养。66、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67、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合作开发;课题研究与实验;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68、 课程设计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即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

21、编制, 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69、泰勒目标模式:学校应当追求那些目标、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课程评价。70、 课程实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效果的必要途径。7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需求、科学知识、学习者身心的发展、课程理论。7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73现在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74按照评价目的,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75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

22、地方课程学校课程。76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77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教学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78教学的基本任务:( 1)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79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80备课的要

23、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81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82教学过程的结构: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83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84 教学原则是根据对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8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

24、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6 教学组织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做出教育处方)的策略。87教学组织的特点:集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加强个别化教学和自学指导;分组教学的广泛运用和多种付诸形式相结合。88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 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89 个别教学时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90 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 按学生能力 成绩分组进行编 班的教学组织形式。91

25、现场教学是指教师吧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92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 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93 我国中学常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产婆术。94 ( 1 )赞科夫“发展教学论”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 )布卢姆“掌握学习论”: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论”( 4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论”:科学地指导科学、合

26、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 5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95、有效教学的特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的发展;关注教育教学效益;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有 效教学也有一套策略。96、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 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 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收教育者品德的活动。97、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包含受

27、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98、 中学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99、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亦即德育活 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100、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10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28、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足部提高的过程102、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和德语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3、主要的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04、德育的途径: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学生会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班主任工作105、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06、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107、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