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DEMO盘内容和版面设计纲要_第1页
中国中小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DEMO盘内容和版面设计纲要_第2页
中国中小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DEMO盘内容和版面设计纲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研天地高中学科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中外作家写作启示录(素材篇)   作家寄语   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唐)韩愈   得之在俄倾,积之在平时。   (清)袁守定   作家要善于每时每刻观察生活和研究生活。   林默涵   一篇文学作品的成败,不取决于材料的新奇,而决定于写作者对生活理解的深浅以及艺术概括能力的高低。   萧殷   最美的题材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人。 &

2、#160; (法)罗丹   只有被我从现实中提取,并且熟悉的东西,才是我写出来的好东西。   (俄)果戈里   写作故事一 荒野怪客   长安城外,乱坟岗前。晚风萧萧,暮鸦哀鸣。在荒凉的古道上,有个骑着跛驴的青年正漫无目的地徘徊。他身材十分单薄,细长的手指拈着一枝毛笔,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怪人,就是人称“诗鬼”的唐代诗人李贺。他细心地观察着一草一木,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好词好句,他都挥笔记下来,然后投入背上的锦囊中。晚上回家,他再加以分类整理,写成一篇篇瑰丽的诗章。   启示录: 

3、0;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首要途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是因为亲自观察到的材料会生动真实得多。李贺只活了26岁,却留下了240首好诗。由于留心观察,所以他能以有限的生命书写艺术的永恒。   写作故事二 蒲松龄的茶棚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因为家乡有一眼泉水名叫“柳泉”,他又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柳泉居士”。柳泉边有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蒲松龄就在下面搭了一个茶棚。难道作家要弃文从商了吗?非也。蒲松龄是分文不收的。一有行人路过,他立即热情地邀对方坐下,然后端上一碗茶,不求铜钱半文,只求对方讲个故事,或者说段路上奇闻。久而久之,人们都知道了柳泉边有个爱

4、听故事的奇人,纷纷前来为他讲述奇闻异事,不少人还将故事写信寄给蒲松龄。蒲松龄的茶棚,没有收获一文铜钱,却收获了一部不朽的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启示录:   虽说“百闻不如一见”,但渺小的我们又怎能一一亲历大千世界?善于吸取别人的生活经验,可以积累更为广博的间接材料。蒲松龄困顿乡间,却能写出近500篇文言短篇小说,就得力于他善于从别人口中搜集素材。   写作故事三 艾芜“南行”   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现代著名作家,他21岁那年,因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决心追求新的生活道路,毅然离家出走。先是去云南,后是去

5、缅甸漂泊。在漂泊的旅途上,他下过苦力,做过杂役,扫过马粪他曾经因为贫病交加被驱逐出客栈,也曾遇到过好心的出家人帮他渡过难关。在流浪途中,他结识了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农民、脚夫、私贩、小偷,还有爽朗美丽的夷家女子、不乏柔情的年青女贼在困苦的日子里,艾芜总是偷闲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虽然这些记录在流浪的日子里不幸丢失了,但艾芜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却永远无法从他记忆之中抹去,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就是他这一段生活的写真。   启示录:   人生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艾芜以亲身经历为素材,为中国现代小说开拓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西南边疆的奇人奇事,异国下层

6、人物的悲惨生活,让艾芜的南行记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奇异光彩的华章。   写作故事四 柳青打醋   终南山下,皇甫乡店里,等候买东西的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现代作家柳青也站在队伍里,他身着便装,手拎一个小竹篮,篮子里放着一个醋瓶,看样子是要打醋的。排队的人有说有笑,柳青听得十分起劲。不知不觉中,该轮到他买东西了,他却只顾听得眉开眼笑。售货员提醒他时,他才恍然大悟,赶忙对身后的人说:“噢,噢,你们忙,你们先买吧!”说着退了出来,重新排在队伍的最后,又开始仔细倾听人们的闲谈了。   启示录:   “问

7、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不仅可以获得鲜活的素材,而且会让作品拥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写作故事五 列夫·托尔斯泰的百宝囊   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有一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不论是散步,还是坐下和客人喝茶,他都不时拿出来,记下一点什么东西。有人好奇地问他:“你老是往本子上记什么啊?”他坦率地回答:“我记的是你。”“我有什么可记的?”他笑笑说:“什么都是可记的,因为世界什么都是有趣的。”他说着举起了笔记本,说:“我有一个藏万物的百宝囊,我常

8、带着它到处走。”   启示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应将积累的素材及时记录下来,最好还加以分门别类。长此以往,你也会拥有一个写作的“百宝囊”的。   写作故事六 屠格涅夫的“阿霞”   俄国杰出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路过莱茵河畔的某个小城市。晚上,因为无事可做,他便去河上划船。小船缓缓而行,屠格涅夫忽然发现岸上有一个不大的火砾场,火砾场边有一座两层楼的小楼。一个老太婆从底层的窗户里向外张望,楼上的窗口正探出一个标致姑娘的脑袋。在这一瞬间,屠格涅夫突然被某种特别的情绪控制住了:姑娘是谁?她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在这座楼上?她和老太婆是什么关系?在小船里,作家的得意之作阿霞已经构思好了。   启示录:   因为屠格涅夫有一颗敏感的心灵,所以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