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综高频考点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_第1页
教综高频考点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_第2页
教综高频考点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_第3页
教综高频考点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_第4页
教综高频考点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综高频考点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综合知识中高频考点。本文接下来会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指体质的增强,即指

2、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等多方面。其中,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会制约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要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

3、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比如,1.身体的发展: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2.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如下图,肢体动作发展的重要发展顺序。做题技巧:题干中出现从到、先后、由到等字眼,一般都是指某方面的发展具有先后顺序,所以体现的也是顺序性规律。总结,常见的可以体现顺序性规律的内容如下: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揠苗助长等。在比如在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意思是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做顺应自然。杂施而不孙,

4、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既然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那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下面做几个题练习一下。1.拔苗助长违反了人身心发展的( )特征。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答案:c。2. 人的发展具有两条规律:中心四周律和头尾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答案:a。(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

5、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下一阶段的发展是在上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要有针对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做题技巧:阶段性一定要体现出阶段和阶段之间的不同,阶段和阶段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有差异的。例如:在教育活动中搞一刀切、一锅煮,对儿童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背了阶段性,因为没有体现出阶段和阶段之间的不同。在此,结合一个例子来具体看一下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差别,请看下面两种表述:1.在2

6、、3岁的时候,儿童以感知动作思维为主;在小学阶段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中学阶段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2.人的思维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直观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其中1体现的是阶段性,因为体现到了阶段和阶段之间主要矛盾的不同;2体现的是顺序性,三种思维形式的发展有先后顺序。下面做几个题巩固一下。1.在教育工作中,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答案:b。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答案:b。(三)身心发展的

7、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体重和身高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心理学家洛伦茨提出了发展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证明,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

8、言语的最佳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学习外语应该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为最佳,9岁(小学三年级)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期。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应当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题技巧:只要题干中出现关键期、最佳期、高速发展期、发展最快的时期等概念,题目一般体现的是不平衡性。下面做几个题巩固一下。1.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顺序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答案:d。2.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

9、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答案:d。(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比如说盲人看不到东西,但是一般他们的听觉比较灵敏;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比如有些身残志坚的人,像张海迪、史铁生等,虽然他们身体上有缺陷,但是心理上却异常强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帮助生理或心

10、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1.盲人的听觉要比一般人灵敏,这体现了个体发展规律中的( )规律。a.连续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答案:c。(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在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下,这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在同一方面,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不同方面,不同儿童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在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女生擅文,男生擅理。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做题技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都是体现个体内部的规律,而个别差异性一定体现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以一定审好题干,只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一定体现的是个别差异性。下面做几个题巩固一下。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答案:b。2.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