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生活与消费课(精)_第1页
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生活与消费课(精)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模块I经济生活 专题1生活与消费 专题1 I专题备考 【考情报告】 2010 年农丈僚 mt96 i 2CO8 年矛江文蛭 MWB 文绦 Z4 如 q 海出改治 ans M I 会 M 货币与纸币 2010 年川從 Aftts 文缭 25 sow q广朱文早 込择辿 AK 1 兀帧年 aAtft ants ft iff 12 2010# MM M r n场外 2010 年 Jttttt a e t35 m 枷年广农&治 n H 和 加曲耶广勒政治 ane ttrff 2C3 httift an% 1 专题1 I专题备考 启号试冷 W 9U9 2oio3 年安穆文蛭 刘 123 专题

2、1 I专题备考 皿号 代戯釦性村 生话的阿 2010年山东住 如 9 2010年 r策卷 IM 轴乳 2( IX 阳述 2HC WU 2WH年禅 W 攻治 攻沟 3 20Wtft # 文除 22 饷猪溝江文商 文嫁 28 2010 ffiO 轴 37 獅艸 JU躺 如 22 揪 8 年广宗文星 tsis 20 佣勺江以攻治 林材 m32 专题1 I专题备考 咖 躺9 OS 专题1 I专题备考 【考向预测】 2011年高考试题将主要聚焦在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但从 社会现实看:价格波动,以及对价格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变动, 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2011年高考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注意: 结合汇率变动

3、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学会计算市场流通中 的货币量,区分货币的基本职能。结合信贷消费,认识信用工 具的作用。结合房价以及我国抑制房价的措施,认识有关价格 的知识。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认识消费 的巨大作用。结合居民生活的变化,特别是立足我国扩大内需 的具体措施,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专题1 I专题备考 【复习策略】 一.实施单元专题知识整合:对于本单元的复习关键 要把握三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理顺一条主线。所谓三 个重点就是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 彫响、影响消费的因素。突破两个难点,就是突破单位商 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突破货币、物价,收 入、分配与消

4、费的关系。理顺一条主线,就是握住人民生 活水平这条主线,立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案例,来分析货币 本质与职能,汇率的变动,对物价的调控,刺激消费的具 体措施。 专题1 I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1 I专题网络构建 【答案】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答案】当前收入 收入差距 勤俭节约,艰苦奋 斗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 师K 1 1 娜” 佛儆加1 廿対删的洒 r r 乱 供仆腑I刃 ”郴WfOi 心/: 专题1 I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工具 流通 工具 含义 注意事项 货币 货币是从 商品中分 离出来固 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 物的商品 本质:货币的本

5、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 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使用 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 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 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属于观念中的货 币,流通手段属于现实中的货币。 发行量:流通中的货币就与商品价格总 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流通 工具 含义 注意事项 纸币 是由国家(或某 些地区) 发行 的、强制使用 的价值符号 本质:纸币是一种价值符 号,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 职能。 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 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限度。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 货币的流通速度。 引发社会经济现象:纸币发 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发行 过少会导致通货

6、紧缩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流通 工具 含义 注意事项 用具 工 信用工具 属于转账结 算工具,主 要包括信用 卡与支票 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便 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 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 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 票和现金支票两种,支票一般 不用于日常生活消费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总供绐 物砒$1 中需农 |总需求 1兹 - A _ 丹币|纸币发 1 于址通 总供恰 中需! 需术 1 续 的货币 IA FlKttl 的躬政 支出点少 吹 税收 抵帀发 行磺大 的货币 提亦存贷款 矶皈的 准备金辜 W 彳 Hl U & 准色空 专

7、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1)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大于市场流通中所 需要货币量,会导致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一般 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财 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 利率. (2) 通货紧缩:纸币的发行量小于市场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货紧缩。防止通货紧缩一 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 财政支出,减少税收,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 准备金率。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例”2010四川卷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景,向金 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 了通货膨胀,必须

8、看是否出现()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商品 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国家发行的 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物价总水平不断上 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C. A.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B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通货膨胀的典型表 现:物价持续上涨。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 币量才会导致通货膨胀,故排除。是能出现通过膨胀主要 看纸币发行貳与实际需要的货币就的关系,故排除。由于 货币的发行量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导致商品的 价格总额大于价值总额,推动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购买力降 低,持续贬值,故答案为B。 【点评】掌握基本槪念必须要合理把握其条件

9、性。纸币 的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膨胀的 原因。是否发生通货膨胀,关键要看物价是否持续上涨,只 有物价持续上涨,才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国际贸易中的汇率变化 1 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货币 币值 汇率 表现 币值 汇率 表现 人民币 升值 升高 换取外币 堆多 贬值 降低 换取外币数量 减少 外币 眨值 降低 换取人民 币数就减 少 升值 升高 换取人民币数 量增多 注意:人民币币值变动与外币币值变动長相反的, 同一货币币值与汇率的变动是相同的.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币值贬值,外汇汇率降低.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2 人民币

10、币值变动的影响 表现 利 弊 人民币 升值 可以兑换更多 的外币,人民币 汇率升高,外汇 汇率降低 有利于进口商 品.引进外国先进 的技术、设备,有 利于外出旅游、对 外投资,有利于偿 还外债等 不利于出口, 不 利于引进外资.导 致资本大量外流, 长期升值有可能导 致贸易逆差,就业 压力增大 人民币 贬值 兑换的外币减 少,人民币汇率 降低,外汇汇率 升高 有利于出口、扩 大就业、引进外资 不利于进口、 对 外投资、引进技 术,不利于产业结 构调整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3 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1)国内: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可以实现出口企业的 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出口

11、、投资. 消费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减小国外市 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保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2)国外: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彰显负责任大国 形象,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 响,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贯彻互惠互利的原则,通 过国际贸易实现利润共享,资源互补。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例22010北京卷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汇率变 化产生的影响是() 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 争力了 2002至2004年,德国岀口到中国的机械 设备变得便宜了 2008至2009年,中国

12、企业赴欧 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2008至2009年,法国 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 B. C. D.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D此题考査了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通过图例可知,在20022004年人民币处于升值状态, 2008-2009年人民币处于贬值状态。人民币升值,我国 出口产品价格提高,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出口;但进口 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进口,同时也有利于对外投资。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故排除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的加强, 人民币币值变动成为高考的重点。应对此类试题,关键 明确两点,一是把握不同货币的兑换,人民币

13、升值,外 币贬值,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二是认识对进出口的 影响,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人民币贬 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同时更要结合人民币币 值变动,认识出口、投资、消费比例的协调性。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经济生活中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船 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与生 产的关系。价格调节生产:当某种 商品价格上升,企业获利增多,生 产规模扩大:反之,如果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企业生产规模会缩小。I 一 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必须努 供给曲线 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 的高质量产品。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2)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 量

14、的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 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 的购买。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3)需求弹性曲线 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价格对不同 商品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 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 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由 可知,伴随商品价格的降低,A的需 需求恥性曲线 求量变化要小于B的需求量变化,由 此可知,A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小,B 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大。那么A属于生 活必需品,B属于高档耐用品。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4)需求变动曲线 右图中有两条需求曲线6和d2, d

15、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襦求更旺 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d2曲线 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 要大。比如对应于P1价格,d2曲线 表达的需求量为Qd2,大于d1曲线 表达的需求SQd1#我们把需求曲线 的变动(比如由d1曲线平移到d2曲线 的过程)叫做需求的变动。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需求的变动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消费者的收 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了,对某些较高档物品,在同样 的价格水平下,当然需求会增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曲线向右 平移。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影 响比较复杂, 因为要区分这两个商品之间是如何相关的,是 互补品还是替代品。消费者的偏好.偏好增

16、加了,在价格 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当然增加,也会导致消费曲线向右平移。 反之亦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会 上升,在现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 线右移。反之亦然。 例32010广东卷图(a)和图(b)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 不关联的普通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片同幅下降到卩2 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两商量的需求 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两商品的需求輦与价格反向变动 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两商品相比,商品 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 ()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D两种商品伴随价格的降低,需求量 增加,可见价格与需求景属于反向变动,故排除

17、。 同样的价格变动,甲的需求变动要小于乙的需求变动, 可见甲属于生活必需品,乙属于高档耐用品,故排除 【点评】需求曲线是每年必考的试题,认识需求曲 线必须把I重点要点探究 (Hr A B c D 价恪P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握两点,一是立足价格变动,认识供求的影响。 二是结合相关商品价格变动,认识相关商品供求的变动。 探究点四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 内容 关系 如何扩大内需 消费 与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 的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 展.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

18、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 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 极性 推动经济体 制改革,依靠 科技进步,大 力发展生产 力,推动经济 发展 消费 与 物价 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 的需求;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增加对商品的 消费虽 加强宏观调 控,稳定物价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内容 如何扩大内需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收入分配 与消费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 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的需求 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 长也较快. 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 影响:对未来收入预期看好,预支 未来收

19、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 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 距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 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 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提髙居民的 收入水平;健 全社会保障体 系,增强消费 若对未来收入 硕期的信心; 调节社会收入 差距,维护社 会公平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内容 关系 如何扩大内需 财政 与消费 财政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 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増长 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经济建 设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增长 实施扩张性的财 政政策,加大财政 支出,减少税收 消费与 又好又 快发展 消费与经济发

20、展方式: 消费、 出口、 投资是拉动经济増长的三驾马车.要想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迪消费 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 拉动. 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 合理优化出口、 投资、消费的比重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例412010-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巾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 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 人均纯收入增 长率() 城镇居民 消费实际 增长率() 农

21、村居民 消费实际 *(%) 2007 1X4 9.6 15.8 5用 2008 8.6 &2 13.2 5J 2009 10.1 8.7 15.7 5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5365元.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审设问 材料内容是如何体现收入影响消费的 审材料 核心:收入与消费增长率的关系 内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与消费增长率的差别.城乡居民 收入增长率与消费增长率的同步变动关系城乡居民实际消费 增长率与收入増长率的不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涉及知 识点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2、 过程 此题属于体现类材料题,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明确设问知识指 向,获取和解读材料呈现内容.从城乡收入增长率与消费増长 率的差别.可知城镇消费増长率高于农村,可见收入差距影响消 费.从城乡收入增长率与消费增长率的同步变动关系可知.伴 随收入増长,消费也实现増长.可见当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从城乡实际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的不同,可知城镇消费增长 率髙于收入壞长率.农村相反,可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城乡居民实际收入 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 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长率,农

23、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 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 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 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点评】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高考考査的重点, 认识消费必须从两点来把握,一是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 如何扩大内需。二是结合出口、投资、消费结构的优化,认识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注意分配与消费,财政、税收与消 费的关系。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学会四种常见的计算 1流通中货币最的计算 (1) 熟记流通中货币量的公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 格总额十货币流通次数。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的数童X 商品的价格. (2) 明确流通中的货币量

24、计算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人民币 币值变动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将会导致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变化,意味着商品价格变化。人民币币值变动与国 内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无关。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2. 外汇与汇率变动的计算 计算主要涉及两种货币汇率的变动,如果人民币汇率 升高20%,那么外币汇率降低20%。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注 意币值的反向变动。如果人民币升值20%,外币汇率不变, 那么,外币=人民币X(1-20%)如果人民币贬值20%, 那么, 外币=人民币X(1+20%)o例如现在1美元兑换8元 人民币,如果人民币贬值20%,那么,现在1美元要换取 8X(1+20%)=9.6 元人民币。专

25、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3.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劳动生产率 同时间内 生产产品 数星 单位 产品 时间 单位商品 价值量 商品 价值 总ft 社会 提高 增多 减少 降低 不变 降低 减少 增多 提高 不变 个别 提高 增多 减少 不变 増多 降低 减少 增多 不交 减少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4.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一家庭总支出)X100%,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 最富裕。专题1 I重点要点探究 例5(2010-全国卷I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 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

26、表示为10元。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 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 年的价格分别是()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A 2009年甲产品的总就是100万件,每件 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 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在 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 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 +5X20%=6元.故答案为A。多措并举调控房价 【时政要闻】 温家宝总理2010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务会议,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 有效供给、

27、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則, 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 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 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 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A. 5元 6元 B.10元12元 C.20D.8元16元 专题1 I时政热点链接 遏制部分城市房价 过快上涨的势头. 专题1 |时政热点链接 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当增 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賃 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在保证 质童的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二要堆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 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专题1 I时政热点链接 三要加强市场监管.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 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 品房预售等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四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 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专题1 |时政热点链接 【命题视角】 视角一:请你分析我国调控房价的必要性 (1)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 陷,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