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小升初必备古文_第1页
2022年六年级小升初必备古文_第2页
2022年六年级小升初必备古文_第3页
2022年六年级小升初必备古文_第4页
2022年六年级小升初必备古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六年级小升初必备古文掩耳盗铃吕氏春秋 ?自知寓意: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听之,处士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而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寓意: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何氏献璧韩非子何氏宝玉而题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2、,此吾所以悲也。译文:明明是宝石,却被人说成了石头,明明是忠贞的人,却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啊!寓意:表现坚贞之人受人误解的痛苦。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晏子避席对曰: “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晏子离开坐着的位子回答说:“我听说,橘生长在淮南就成了橘,生长在淮北就成了枳,只是叶子相同,它们的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致使百姓善于偷窃吗?”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井底之蛙

3、庄子秋水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译文: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 10 年有 9 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 年有 7 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寓意: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开阔眼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

4、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驭之。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译文:齐国国王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 ”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快驾烦且(拉的)那辆马车,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道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相关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5、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译文:蜀国的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 其中一个富。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说: “您凭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前就雇条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有惭愧的脸色。寓意: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要勇于实践,理想才能变成现实。浙江潮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6、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2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往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译文: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

7、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一般。寓意:本文描写了浙江潮的宏伟气势。刻舟求剑战国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寓意:讽刺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变化的人。郑人买履韩

8、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码。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寓意: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叶公好龙汉新序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 魂飞魄散, 一脸惊惶。由此看来, 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寓意: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

10、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崂山道士王曰: “每见师行处, 墙壁所不能隔, 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 乃传一诀, 令自咒毕, 呼曰: “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 “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辄入,勿逡巡! ”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译文:王七说: “我常见师父行走时,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隔你,只要学到这一法术我就满足了。”道士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就把穿墙的口诀传授给他,叫他自己念咒语,念完,喊了声“过去!”王七面对墙壁不敢进去。道士又说:“你试着往里

11、去。 ”王七便不慌不忙地往墙里走去。等他走到墙根边却止步不进。道士说:“你要低着头猛然朝里进,不要犹豫!”王七按照师父的话做,果然在离墙几步时,猛地向墙壁冲去。到了墙边,就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似的。待他回头一看,自己已站在墙外了。他心中大喜,进去谢过师父。寓意: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肯下功夫,肯吃苦,否则一事无成。同时也告诉人们,那些想投要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活见鬼(明)冯梦龙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精品学习资料

12、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3 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译文: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

13、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道理:干什么事都不能疑神疑鬼,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杨震暮夜却金杨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 “关西孔子杨伯起。 ”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邓骘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 “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翻译:杨震从小没

14、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 ”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人们都说他年纪老了,想出来做官也迟了,而杨震却更安心他的教书生活。邓骘听说后就召请他做官,那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屡次升迁,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却不了解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 ”王密惭愧地出门

15、走了。后来调任涿郡太守。为人奉公廉洁,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从不浪费钱。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于富裕为后代,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百姓连连称赞。启示:做人要像杨震那样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为民为官,都要严于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东施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翻译: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

16、,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走。(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寓意:不能盲目的去模仿,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楚王好细腰“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 。解释: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

17、是黑黄色了。寓意: 墨子引用这一故事说明统治者提倡、崇尚的事情再难也会办到。以此劝说统治者应该提倡“兼爱”。如果统治者提倡、崇尚“兼爱”,那么就算再难也会使举国去实行。也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吾腰千钱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解释: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

18、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 “我腰上缠着很多铜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4 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

19、人物的事情吗?于是我写下了哀溺。寓意:讽刺那些见钱眼开、 掉进钱眼里的人, 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 ,我们不应重视钱财!孟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拥有的话,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追求道义。寓意:通过对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的在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选择 “舍生取义”。矛与盾楚人有

20、鬻盾与矛者, 誉之曰: “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译文:有一个楚国人, 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 说: “我的盾坚固无比, 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寓意: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鹬蚌相争战国

21、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解释: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渔夫就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寓意: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相互谦证,以免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告诫人们不要自相残杀,要宽容。其寓意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一定联系。学弈 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

22、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翻译: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有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认真听,细细琢磨,认真领悟;另一个人表面上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可是心里却认为天鹅要来了,想着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鹅射下来。他们虽然一起学习围棋,可是后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我说:不是这样的。寓意:文章先写了奕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奕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

23、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就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5 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正午的时候离

24、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而正午时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到了正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离人远的感觉小,而离人近的感觉大吗?”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非常的凉爽,到了正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难道不是近处的感觉热,远处的感觉凉爽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忘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

25、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 奈地坏何? ” 晓者曰: “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解释下列字词亡处亡块没有 :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奈何忧其坏: 怎么还翻译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 “ 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 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辰也是空

26、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 “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 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 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2 注释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 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

27、,战国时齐国公子。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史记 ?孟尝君列传记秦昭王曾欲聘孟尝君为相,有人进谗,秦昭王又囚而要杀他。孟尝君像昭王宠姬求救,宠姬提出要白狐裘为报。而孟尝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献给秦王。于是门客装狗进入秦宫,盗得狐白裘献给秦王宠姬,宠姬为孟尝君说情,昭王释放孟尝君,继而后悔,派兵追赶。孟尝君逃至函谷关,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门客有能为鸡鸣者,引动群鸡皆鸣,孟尝君才脱险逃出函谷关,回归齐国。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

28、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3 译文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来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难道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2 结构分析(一)自 “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至“ 以脱于虎豹之秦 ”记叙世人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起)(二)自 “ 嗟乎! ” 至“ 岂足以言得士 ”精品学习资料

29、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6 说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承)(三)自 “ 不然” 至“ 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说明孟尝君如能得士,便不需鸡鸣狗盗之力。(转)(四)自 “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至“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说明孟尝君不能得士的理由(在鸡鸣狗盗出其门)。 (合) 5 文体主旨读孟尝君传 为中国最早的一篇驳论文(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主旨在于“ (翻案)说明孟尝君不能得士 ” 。1 东坡画扇(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

30、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 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译文东坡到钱塘就职时, 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绫绢钱不还,苏东坡把那人招来询问,他说:“ 我家以制扇为生,我父亲刚刚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又冷,做好的扇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欠他钱。 ” 东坡凝视他许久,说:“ 暂且把你做的扇

31、拿过来,我来帮你开张起来。” 片刻扇送到,东坡取空白的夹娟扇面二十把,拿起判案笔书写行书、草书,并画上枯木竹石,一挥而就。交给那人说:“ 快去外面卖了还钱。”那人流泪拿扇边答谢苏东坡边往外走,刚过府门,就有欣赏喜欢苏东坡的人争相用千钱购扇,手里拿的马上卖完了,而后来的想买,买不到,无不非常懊悔而离开。卖扇人用卖扇的钱终于还清了欠款。整个郡的人都感动了,甚至有到哭的地步。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逾:走出。逋( b ) :拖欠。(1)今杭州市。(2)仔细的。(3)一会。10 不售

32、:卖不出去。11 草圣:草书。12 公:对东坡的尊称。13 适:适逢。(恰逢,正赶上)14 故;故意。15 其;其中。16 去:离开。17 须臾:一会儿。18 立:立即。东坡到钱塘就职时, 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绫绢钱不还,苏东坡把那人招来询问,他说:“ 我家以制扇为生,我父亲刚刚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又冷,做好的扇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欠他钱。 ” 东坡凝视他许久,说:“ 暂且把你做的扇拿过来,我来帮你开张起来。” 片刻扇送到,东坡取空白的夹娟扇面二十把,拿起判案笔书写行书、草书,并画上枯木竹石,一挥而就。交给那人说:“ 快去外面卖了还钱。”那人流泪拿扇边答谢苏东坡边往外

33、走,刚过府门,就有欣赏喜欢苏东坡的人争相用千钱购扇,手里拿的马上卖完了,而后来的想买,买不到,无不非常懊悔而离开。卖扇人用卖扇的钱终于还清了欠款。整个郡的人都感动了,甚至有到哭的地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7 相关问题: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苏东坡为政宽和,为人仁厚。东坡画扇的相关资料: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也是大画家,大书法家。他尤其喜欢画枯木竹石,书法则自成一家。东坡画扇这则故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苏东坡书画在当时的影响,而且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他为政的宽和,为人

34、的仁厚。东坡画扇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论贵粟疏是一篇创作于西汉时期的散文,作者晁错。这篇文章观点精辟,分析透彻,逻辑谨严,文笔犀利,具有汪洋恣肆的气势和流畅浑厚的风格。作品原文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1) ,织而衣之也(2)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3)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4) ,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5) ,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6)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

35、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 肤寒不得衣, 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7)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民者,在上所以牧之(8)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9) ,中人弗胜( 10) ,

36、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11)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12) ,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13)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14)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15) ,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16) ,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

37、之苦,有阡陌之得(17)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18) ,履丝曳缟( 19)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20) ,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 21) ,得以拜爵( 22) ,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23)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24) ,所谓损有余、补不足

38、,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25) ,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 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 26) ,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27) ,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 28) ,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出自汉书 ?食货志。 )1 作品注释(1)食( s)之:给他们吃。“ 食” 作动词用。(2)衣( y

39、)之:给他们穿。“ 衣” 作动词用。(3)道:途径。(4)捐瘠( j ) :被遗弃和瘦弱的人。捐,抛弃;瘠,瘦。(5)不避:不让,不次于。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 - - - - - - - - -8 (6)地著(zhu ) :定居一地。汉书 ? 食货志:“ 理民之道, 地著为本。 ” 颜师古注: “ 地著,谓安土也。 ” (7)廪( l n) :米仓。(8)牧:养,引申为统治、管理。(9)石:重量单位。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10)弗胜:不能胜任,指拿不动。(11)长( zhng ) :养育。(12)

40、政:同 “ 征” 。虐:清代王念孙认为当作“ 赋” 。(13)改:王念孙认为原本作“ 得” 。(14)倍称( ch n)之息:加倍的利息。称,相等,相当。(15)贾( g ) :商人。(16)奇赢:以特殊的手段获得更大的利润。(17)阡陌( qi n m)之得:指田地的收获。阡陌,田间小路,此代田地。(18)乘坚策肥:乘坚车,策肥马。策,用鞭子赶马。(19)履丝曳( y )缟( go) :脚穿丝鞋,身披绸衣。曳,拖着。缟,一种精致洁白的丝织品。(20)乖迕( w ) :相违背。(21)县官:汉代对官府的通称。(22)拜爵:封爵位。(23)渫( xi ) :散出。(24)损:减。(25)车骑马:

41、指战马。(26)大用:最需要的东西。(27)五大夫:汉代的一种爵位,在侯以下二十级中属第九级。凡纳粟四千石,即可封赐。(28)擅:专有。 1 作品译文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没有因饿死而被抛弃和饿瘦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

42、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43、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奸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

44、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现在农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可以参加劳作的不少于二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超过百亩,百亩的收成,不超过百石。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 - - - - - - - - -9 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

45、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而那些商人们,大的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小的开设店铺,贩卖货物,牟取利润。他们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货物的机会,所卖物品的价格就成倍抬高。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农桑的收获。依仗自己富厚的钱财,与王侯接交,势力超过官吏,凭借资产相互倾轧;他们遨游各地,车乘络绎不绝,乘着坚固的车,赶着壮实的马,脚穿丝鞋,身披绸衣。这就

46、是商人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流亡在外的原因。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上下相反,好恶颠倒,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国家富裕,法令实施,那是不可能的。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

47、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按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神农氏曾教导说:“ 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 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

48、,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1 创作背景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由于采取了罢兵归家、抑制商人、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措施,使秦朝末年因连年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汉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 与民休息 ” 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晁错上了这篇奏疏,全面论述了 “

49、贵粟 ” (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将休士也。译文齐国要讨伐魏国, 淳于髡对齐王说: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

50、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兔子死在前面,狗死在后面。农夫看见了(它们)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自获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赏析】: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啊。与其相关的寓言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通假字】:1、“ 罢” 通“ 疲” ,意思是乏、累。2、顿:困顿、疲弊。弊 :困乏、疲惫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 - - - - - -

51、 - - -10 “ 顿其兵 ”“弊其众 ” 两句中的 “ 顿”“弊” 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 使其兵顿 ” ,“ 使其众弊 ” 。【逐字翻译】:1. 天下之疾犬也(疾)快2.各死其处(各)各自3.田父:农夫4.以顿:困顿相关问题齐欲伐魏与哪个寓言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1.(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它们。鹬蚌相争2.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4. “ 犬兔相争、农夫得利” 。它们都用形象的故事说明了多方斗争中最后一方取胜的真理。多方斗争,一定要善于借力打力,以他人的内耗、相争来消灭与自己为敌者的有生力量. 恐:担心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

52、迷惑失道。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原文字词义注释1.伐:讨伐2.失道:迷失道路。道:道路3.反:通假字同 “ 返” ,返回4.阳:山的南面5.以:凭借6.不难:不惜,不耻7.圣人:有智慧的人8.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9.圣:精明通达10.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11.管仲、隰 (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12.蚁囊一寸而仞有水

53、: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13.掘:挖。14 师:学习,请教,向学习。15.迷惑:心神迷乱 ,辨不清是非。16.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17.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1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19.行:走20.居:居住21.圣:精明通达22.从:跟随23.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24.不难:不惜,不耻25.管仲、隰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公的大臣。26.阴:山北水南27.阳 :山南水北28.以:凭借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54、第 10 页,共 13 页 - - - - - - - - -11 29.过:过错30 往:出征31 反:通 “ 返” 返回32 智:才智33 遂:于是译文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 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 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有智慧的人的才智、知识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

55、吗?故事寓意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不是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旦。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 “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而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

56、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 “ 善哉! ” 乃罢其兵。注释吴王:指吴王阖闾。欲:想要。谏:直言劝阻。三: 三天。蹑:停留。作势欲扑:弯起前肢,想要扑上去捕捉。顾:考虑。患:灾祸。伐:征讨,讨伐。徒:枉。舍人:国王的侍从。翻译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 “ 谁敢劝阻就处死谁!”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说话没有分量,劝阻肯定没有用,还会白白地断送性命,便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侍卫道:“ 后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