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烧学课件解析_第1页
1燃烧学课件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燃烧化学基础1.1 燃烧本质和条件1.1.1 燃烧本质所谓燃烧,就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燃烧区的温度很高,使其中白_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的 存在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扌_这样就形成了烟。从本质上说,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燃烧反应速度极快,则因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和周围气体共同膨胀作用,使反应能量直接转变为机械功,在压力释放的同时产生强光、热和声响,这就是所谓的爆炸。它与燃烧

2、没有本质差别,而是燃烧的常见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发现很多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游离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在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这里,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 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1.1.2 燃烧条件及其在消防中的应用1.121 燃烧条件燃烧现象十分普遍,但其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必须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加,此外还要有引发燃烧的能源。1、可燃物(还原剂)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也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凡是能 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氢气、乙炔、酒精、汽 油、木材、纸张等。2

3、、助燃物(氧化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氯气、氯酸钾、过氧化钠等。空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以后如无特别说明,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指2在空气中进行的。3、点火源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与冲击、 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电火花、光热射线等。上述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但是即使具备了三要素并且相互结合、相互作 用,燃烧也不一定发生。要发生燃烧还必须满足其它条件,如可燃物和助燃物有一定的数 量和浓度,点火源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等。燃烧能发生时,三要素可表示为封闭的 三角形,通常称为着火三角形,如图1-1(a) 所

4、示。经典的着火三角形一般足以说明燃烧得以发生和持续进行的原理。但是,根据燃烧的 链锁反应理论,很多燃烧的发生都有持续的游离基(自由基)作“中间体”,因此,着火三角形应扩大到包括一个说明游离基参加燃烧反应的附加维,从而形成一个着火四面体,(a)着火三角形(b)着火四面体图 1-11-1 着火三角形和着火四面体1.1.2.2 燃烧条件在消防中的应用掌握发生燃烧的条件,就可以了解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基本原理。所谓火灾,是指在时 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提出以下防火方法:1、控制可燃物在可能的情况下,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对工厂易产生可燃气体的地方, 可采取通风;

5、在森林中采用防火隔离林等。2、隔绝空气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要充入惰性 介质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物质等。如图1-1助燃物燃/烧点火源可燃物游离基33、消除点火源在易产生可燃性气体场所,应采用防爆电器;同时禁止一切火种等。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提出以下灭火方法:1隔离法将尚未燃烧的可燃物移走,使其与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分开;断绝可燃物来源等,燃烧 区得不到足够的可燃物就会熄灭。2、窒息法用不燃或难燃物捂住燃烧物质表面; 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着火的容器; 密闭起火 的建筑物的空洞等,使燃烧区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3、冷却法用水等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当其低于可

6、燃物的燃点时,燃烧就会停止。着火四面体为另一种灭火方法 一一抑制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使灭 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它可以销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 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终止。根据燃烧的条件,防火和灭火最根本的原理是防止燃烧条件的形成和破坏已形成的燃 烧条件。1.2 燃烧空气量的计算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近21%(23.2%重量)的氧气,一般可燃物在其中遇点火源就能 燃烧。空气量或者氧气量不足时,可燃物就不能燃烧或者正在进行的燃烧将会逐渐熄灭。 空气需要量作为燃烧反应的基本参数,表示一定量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或者体积。 其计算是在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条件下

7、进行的。1.2.1 理论空气量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此时,燃料中的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完全反应,得到完全氧化的产物。121.1 固体和液体可燃物的理论空气需要量一般情况下,对于固体和液体可燃物,习惯上用质量百分数表示其组成,其成分为:C% H% O% N% S% A% W% =100%(1-1)式中,C、H、0、N、S、A和W分别表示可燃物中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4的质量百分数,其中,C、H和S是可燃成分;N、A和W是不可燃成分;0是助燃成分。计算理论空气量,应该首先计算燃料中可燃元素(碳、氢、硫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因此

8、,要依据这些元素完全燃烧的计量方程式,例如完全燃烧的总体方程如下:C 02二C02H101H2O42S 02= SQ假定计算中涉及的气体是理想气体,即1000 mol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 m3,则所需氧气的体积为CHSOV0O-() 22.4 10,(m3)(1-3)12432 32因此,每1kg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的体积为例1-1:求5kg木材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已知木材的质量百分数组分为:C43%,H7%,O-41%,N2%,W6%,A1%。解:依据上述有关公式,燃烧1kg此木材所需理论氧气体积为=(兰.7_巴)22. 410= 0. 91(m3)12432121

9、.2 气体可燃物的理论空气量对于气体可燃物,习惯上用体积百分数表示其组成,其成分为(1-2)V0,airV0,O20.21(m3)(1-4)V0,O232O32)224 10因此,燃烧V0,air5kg此木材所需理论空气体积为V0,O25=5=21.67(m3)0.21 0.215CO% H2% CnHm% H2S% CO2% O2% N2% H2O% =100%(1-5)式中CO、H2、CnHm、H2S、CO2、。2、N2H2O分别表示气态可燃物中各相应成分的体积百分数。CnHm表示碳氢化合物的通式,它可能是CH4、C2H2等可燃气体。6状态方程,贝U燃烧1m3CO需要1/2m3O2。同理,

10、完全燃烧1m3H2、H2S、CnHm分别需要1/2m3、3/2m3、(n+m/4)m3的O2,因此,每1m3可燃物完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体积为根据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如下1COO2=co223H2 S O2= H2O SO22从以上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完全燃烧H2丄O2= H202mCE (n I。2m=nCO H2。21mol的CO需要1/2mol的。2,根据理想气体7尹护23H2S、(nCnHmO2 2每1m3可燃物完全燃烧的理论空气体积需要量为V0,O2(m3)(1-6)Voair=VO=4.76 JlCO +H2+3H2S+瓦(n+巴)CnHmO2J1Od(m3)0.212224

11、一例1-2:求1m3焦炉煤气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已知焦炉煤气的体积百分数组成为:CO6.8%,CO22.3%,N24.7%,H2O一3%。解:由碳氢化合物通式得_m44 n CnHm =122.523.7 = 56.1I 4丿I 4丿I 4丿因此,完全燃烧1m3这种煤气所需理论空气体积为S 二防62CO出3卅 5 CnHmS10,= 4.761汉6.8 +1汉57 +56.1卜10,22丿34.188m1.2.2 实际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在实际燃烧过程中,供应的空气量往往不等于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称为实际空气需要量或者实际空气量。实际空气量L与理论空气量L0之比称为过量

12、空气系数,通常用a表示:LL0(1-7)因此,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的关系为:8V-.,air= V0,aira值一般在12之间,各态物质完全燃烧时的a经验值为:气态可燃物沪1.021.2;液态可燃物a=1.11.3;固态可燃物a=1.31.7。常见可燃物燃烧所需空气量见下表1-1。表 1-11-1 常见可燃物燃烧所需空气量空气需要量空气需要量物质名称物质名称3, 3m /mkg/m3m3/kgkg/kg乙炔11.915.4丙酮7.359.45氢2.383.00苯10.2513.20一氧化碳2.383.00甲苯10.3013.30甲烷9.5221.30石油10.8014.00丙烷23.

13、830.60汽油11.1014.35丁烷30.9440.00煤油11.5014.87水煤气2.202.84木材4.605.84焦炉气3.684.76干泥煤5.807.50乙烯14.2818.46硫3.334.30丙稀21.4227.70磷4.305.56丁烯28.5636.93钾0.700.90硫化氢7.149.23萘10.0012.93当a=1时,表示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从理论上讲,此时燃料中的可燃 物质可以全部氧化,燃料与氧化剂的配比符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当量关系。此时的燃料与 空气量之比称为化学当量比。当a时,表示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这种燃烧过程不可能是完全的, 燃

14、烧产物中尚剩余可燃物质,而氧气却消耗完毕,这样势必造成燃料浪费。但是,在某些 情况下,如点火时,为使点燃成功,往往多供应燃料,一般情况下应当避免a1时,表示实际供应的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在实际的燃烧装置中,绝大多数 情况下均采用这种供气方式,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燃料,也具有其它的有益作用。综上,过量空气系数a是表明在由液体或者气体燃料与空气组成的可燃混合气中,燃 料和空气比的参数, 其数值对于燃烧过程有着很大影响,a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燃烧的进(1-8)9行。123 燃料空气比与过量空气系数在实际燃烧过程中,表示燃料与空气在可燃混合气中组成比例的参数,除了a外,还有燃料空气比f和过量燃料系数3

15、123.1 燃料空气比 f燃料空气比是在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燃料量与空气量之比,即:GfGa它表明每千克空气中实际含有的燃料千克数。这一参数常用于由液体燃料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习惯称为油气比”根据燃料空气比的定义,可得到它与过量空气系数a的的关系为(1-10) 燃料系数B作变量列出的。(1-9)Gf对于一定燃料来说,Lo是确定的值,因而f和a成反比。当a=1时,油气比f=1/Lo。对于一般烃类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重油和煤油等的理论空气量L0约在1314kg。101.3 燃烧产物量的计算由于燃烧而生成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它是燃烧反应的新生成物 质,其危害作用很大,比如缺氧、窒

16、息作用,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以及高温气体的 热损伤作用;它包括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不光是气体,还包括气体所携带的灰粒和未燃尽的固体颗粒(当使用固体燃 料时),但后两者在烟气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很小,因而在通常的工程燃烧计算中忽略不计,仅仅在用灰分含量很高的燃料并计算烟气热焓时才予以考虑。因此,所说的燃烧产物主要 是指燃料燃烧生成的气相产物烟气,它的成分主要取决于可燃物的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组成。在空气 充足时,燃烧产物主要是完全燃烧产物,不完全燃烧产物量很少;如果空气不足或者温度 较低,不完全燃烧产物量相对增多。

17、可以看出,燃烧产物的组成和生成量不仅与燃烧的完全程度有关,而且与过量空气系 数a有关。下面分别就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3.1 完全燃烧时烟气量的计算当燃料完全燃烧时,烟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可由反应方程式并根据燃料的元素组成或者 成分组成求得。计算中涉及的产物主要有CO2、H2O、S02和N2,烟气生成量也是按单位量燃料来计算的。若燃烧完全,由上式物质组成的烟气体积为:所以,当a=1时其相应的油气比113 14。123.2 过量燃料系数3此定义指实际燃料供给量与理论燃料供给量之比。而理论燃料量指为使1kg空气能够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最大燃料量,它是理论空气量的倒数,即:1 LfLo(

18、1-11)可以看出,实际空气量的倒数1/aLo就是实际燃料量,即燃烧消耗1kg空气时实际供给的燃料量。因此,过量燃料系数3为1p_实际燃料量=aLo=1理论燃料(1-12)显然,过量燃料系数3与过量空气系数a互成倒数。某些燃气热力性质数据是以过量11Vyq =VCO2VSO2VN2VO2VH2O(m3)(1-13)当a=1时,烟气中不再有 。2存在,这种烟气量称为理论烟气量,用Vo,yq表示,因此Vo,yq二Vg-VSO2Vo,N2Vo,H20(m3)(1-14)式中,Vo,N和V0,HO分别表示供应理论空气量(干空气)时,在完全燃烧后所得烟气 中的理论氮气和理论水蒸气体积。1.3.1.1 固

19、体和液体燃料的燃烧烟气量的计算1、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体积计算已知可燃物的成分为C% H %0% N% S% A% W%二100%,按照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式,碳燃烧时的数量关系为12C O2= CO2由上式可知,1kg碳完全燃烧时能生成11/3kg的CO?,表示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11 22.4 22.4=34412所以1kg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体积为2、理论氮气的体积理论氮气包括燃料含有的氮组分所生成的氮气和由助燃空气所代入的氮气两部分,即22.4江亠+079V0,air(m3)式中的0.79是氮气在干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3、理论水蒸气的体积当a1时,燃烧过程中实际供应的空气量多于

20、理论空气量,此时燃料的燃烧是完全的。V0,CO2同理,1kg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生成22.4 C /3、(m)12 100SO2的体积为V0,SO232100(1)燃料中的氢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水蒸气:22.4 H-x-2 100(2)燃料中含有的水分汽化后所产生的水蒸气:22.4丄巴18 100将上面两部分相加得,烟气中的理论水蒸气量为V0,H2O空-H22.4丄-M甫)2 100 18 100至此,得到理论烟气量为:V,yq =V0,CO2 V0 ,SO2 V0,N2+V0,H2O般情况下,燃料燃烧后所生成的烟气包括水蒸气,这种烟气称为“湿烟气”。把水分扣除后的烟气称为“干烟气”。于是理论烟气体积

21、V0yq又可写成:w yMV0,yq= V0,gy V0,H2O13所产生的烟气量除了理论烟气量之外,还要增加一部分过量的空气量以及随过量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量,即:Vyq =V0,yq ( -1)V0,air同样,在实际烟气中也可以把水蒸气体积忽略,所得到的烟气量称为实际干烟气量,即:Vgq =VCO2VSO2VN2VO2(1-16)式中,VN2是烟气中的实际氮气体积,等于VN2= V0,N2 .79-1V,airVO2是烟气中的自由氧的体积,等于Vo?=0.21:-1V,air于是,当a1时,实际干烟气量为:Vgq=Vco2Vso2VN2:-1V,air(1-17)或者Vgy=V,gy+(c

22、t-1V,air(m3/kg)(1-18)这就是说实际干烟气量等于理论干烟气量与多余空气量之和。1.3.1.2 气体燃料燃烧烟气量的计算已知可燃物的成分为式CO% H2% 、CnHm% H2S% CO2% O2% N2% H2O% = 100%(1-19)根据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每m3可燃物燃烧生成的CO2、SO2、H2O和N2的体积分别为:V0CO2二CO CO2 nCnHm10(m3)V,so2=H2SX10(m3/m3)(1-15)14fXV,H2O =H2+H2。+H2S+mCnHmX10,5)I2丿233VO,N2=N2灯0+O.79/o,air(m/m)因此,燃烧产物的总体积

23、为VO,yq=V0,CO2V0,so2V0,H2O V0,N2当a1时,则与固体和液体燃料的计算一样,除了理论空气量之外,还要加上过量空气量及由这部分空气带入的水蒸气量,其计算公式同上。另外,气体燃料燃烧后的理论干烟气量和实际干烟气量的计算方法也与固体和液体燃料相同,计算公式同上。1.3.2 不完全燃烧时烟气量的计算当空气供应量不能满足燃料中可燃物质完全消耗的需要时,必有一部分可燃物质要转移到燃烧产物中去。实际上,当a时,也会出现由于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好等因素造成的不完全燃烧状态。因此,发生不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中仍然会有可燃物和一些氧气。不完全燃烧烟气中的可燃物质主要有co、H2和CH4,每摩

24、尔这几种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O 0.5O20.5 3.76N2二CO20.5 3.76N2H20.5O20.5 3.76N2二H2O 0.5 3.76N2CH42O22 3.76N2=CO22H2O 2 3.76N2通过以上反应式可以看出,在a时,不完全燃烧烟气量比完全燃烧烟气量的体积增VyB二Vyq(0.5VCO0.5VH2)(1-20)式中,VyB表示不完全燃烧烟气量,Vyq表示完全燃烧烟气量。因此,在有过量空气存在的情况下,若发生不完全燃烧,烟气的体积将比完全燃烧情况下大,不完全燃烧程度越严重,烟气体积增加就越大。在a1时,不完全燃烧主要有两种情形:15(1)燃料与空气

25、的混合均匀,且。2全部消耗掉,烟气中含有CO、H2和CH4等成分。由以上反应方程式可知,每1 m3此燃料烟气生成量体积减少1.88VCO1.88VH9.52VCH4即VyB =Vyq (1.88Vc。+1.88VH2+9.52VCH(1-22)因此,当aVyB,否则VyqVVyB。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剩余氧气量很少,因此,不完 全燃烧时的烟气量有所减少。1.4 燃烧热的计算1.4.1 热容热容是指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 热量。口果该物质的量为单位摩尔,则此时的热容称为摩尔热容,简称热容,单位为J K-1mol-1。如果该物质的量为1克,则此时的热容称为

26、比热,单位为JK-1g-1。1.4.1.1 恒压热容、恒容热容由于热是途径变量,与途径有关,同量的物质在恒压过程和恒容过程中升高一度温度所需要的热量是不相同的,因此,恒压热容和恒容热容是不同的。这里仅仅重点介绍恒压 热容。1、恒压热容在恒压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称为恒压热容,用Cp表示。16假定n mol物质在恒压下由T1绝对温度升高到T2绝对温度所需要的热量为Qp,则Qp二n .:CpdT(1-25)T1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是不同的。因此,热容是温度的函数,具体函数形式如下:Cp =a bTCp =a bT cT2Cp=a bT cT2dT32Cp= a

27、 bT cT式中,a、b、c、c都是由实验测定的特性常数。其中,用的最为普遍的形式是最后个,下表1-2给出了a、b和c的值。表 1-21-2 某些气体的恒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Q =a+bT+cT2p气体名称abX103CX106温度范围 K氧气28.176.297-0.7494273-3800氮气27.326.226-0.9502273.-3800水蒸气29.1614.49-2.022273-3800二氧化硫25.7657.91-38.09273-1800一氧化碳26.5377.683-1.172300-1500二氧化碳26.7542.258-14.25300-1500氢气26.884.347-

28、0.3265273-3800氦气27.5525.627-9.9006273-1500甲烷14.1575.496-17.99298-15002、恒容热容在恒容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称为恒容热容,用Cv表示。在恒压条件下,物质升温时,体积要膨胀,结果使物质对环境做功,内能也相应的多17增加一些。因此,要多吸收热量,即对理想气体:定量的物质在冋样温度下,升高一度温度时,恒压过程比恒容过程需Cp大于Cv。CpCv=R;对固体和液体,因为升温时体积膨胀不大,所以Cp=Cv。气18值是不同,空气的热容比为1.4。1.4.1.2 平均热容1、平均恒压热容在恒压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从温度T

29、i升高到T2时平均每升高一度温度所需的热量称为恒压平均热容,用c;表示。各种气体的平均恒压热容见下表1-3,单位kJNm-3K-1, Nm3表示标准m3。表 1-31-3 各种气体的平均恒压热容(温度由273K273K TKTK 之间值)温度CFCO 2CPN2CPO2CPH2OCPgkT ( K)31kJ NmK -kJ Nm3K -31kJ NmK31kJ NmK31kJ NmK2731.59981.29461.30591.49431.29713731.70031.29581.31761.50521.30044731.78731.29961.33521.52231.30715731.862

30、71.30671.35611.54241.31726731.92971.31631.37751.56541.32897731.98871.32761.39801.58971.34278732.04111.34021.41681.61531.35659732.08841.35361.43441.69121.370811732.16921.37961.46451.69571.397612732.20351.39171.47751.72291.409713732.23491.40341.48921.75011.421414732.26381.41431.50051.77691.432715732.2

31、8981.42521.51061.80281.443216732.31361.43481.52021.82801.452810732.13111.36701.44991.66801.384217732.33541.4441.52941.85271.462018732.35551.45281.53781.87611.470820732.39151.46871.55411.92131.486721732.40741.47581.56171.94231.493922732.42211.48251.56921.96281.5010体的恒压热容与恒容热容之比称为热容比,用K表示,即CpC=K,不同物质的

32、热容比19用热容与温度间的具体函数关系计算恒压热Qp虽然比较精确,但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实际计算中常采用平均恒压热容。其与平均热容的关系为因此Cp -TCpdTT1T2-T1Qp :=nCpT2-T1(1-26)2、恒容平均热容在恒容条件下,定量的物质从b升冋到t2时平均每升高一度温度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恒容平均热容,用Cv表示,单位为kJ kmol-1C。下表1-4为某些气体从0C上升到tC时平均热容的计算式。表 1-41-4 某些气体从 0 0C上升到 t tC时平均热容的计算式气体名称Cv(kJ/kmol.C)单原子气体20.84双原子气体20.08+0.00188tCO2、SO237.6

33、6+0.00243tH2O、H2S16.74+0.009t四原子气体41.84+0.00188t五原子气体50.21+0.00188t142 燃烧热1.421 燃烧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在反应前后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系统内能量分 配的变化,后者表现反应后生成物所含能量总和与反应物所含能量总和间的差异。此能量 差值以热的形式向环境散发或者从环境吸收,这就是反应热。它与反应时的条件有关,在 定温定压过程中,反应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时的反应热,称为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在0.1013MPa和指定温度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物质的恒压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

34、标准20生成热,用AH0,m表示。燃烧反应是可燃物和助燃物作用生成稳定产物的一种化学反应,此反应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最常见的助燃物是氧气,在0.1013MPa和指定温度下,1mol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 恒压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用AH:m表示,表1-5、1-6给出了某些物质的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燃烧热。表 1-51-5 物质的标准生成热(0.1013MPa0.1013MPa、2525C)名称分子式状态生成热(kJ/mol)名称分子式 状1 1 犬态生成热(kJ/mol)一氧化碳CO气-110.54丙烷C3H8气-103.85二氧化碳CO2气-393.51正丁烷C4H10气-124.73甲烷

35、CH4气-74.85异丁烷C4H10气-131.59乙炔C2H2气226.9正戊烷C5H12气-146.44乙烯C2H4气52.55正己烷C6H12气-167.19苯。6日6气82.93正庚烷C7H16气-187.82苯C6H6液48.04丙烯C3H6气20.42辛烷C8H18气-208.45甲醛CH2O气-113.8正辛烷C8H8液-249.95乙醛C2H4O气-166.36正辛烷C8H8气-208.45甲醇CH3OH液-238.57氧化钙CaO晶体-635.13乙醇C2H6O液-277.65碳酸钙CaCO3晶体-1211.27甲酸CH2O2液-409.20氧O2气0乙酸C2H4O2液-48

36、7.02氮N2气0乙烷C2H6气-84.68碳(石墨)C晶体0水H2O液-285.85碳(钻石)C晶体1.88水H20气-241.84表1-61-6 某些燃料的燃烧热(0.1013MPa0.1013MPa、2525C,产物 N N2、H H2O O(l l)和 COCO2)燃烧热燃烧热名称分子式状态名称分子式状态(kJ/mol)(kJ/mol)碳(石墨)C固-392.88苯C6H6液-3273.1421氢H2气-285.77环庚烷C7H14液-4549.26一氧化碳CO气-282.84环戊烷C5H10液-3278.59甲烷CH4气-881.99乙酸C2H4O2液-876.13乙烷C2H6气-1

37、541.39苯酸C7H6O2固-3226.70丙烷C3H8气-2201.61乙基醋酸盐C4H8O2液-2246.39丁烷C4H10液-2870.64萘C10H8固-5155.94戊烷C5H12液-3486.95蔗糖C12H22O11固-5646.73庚烷C7H16液-4811.18茨酮C10H16O固-5903.62辛烷C8H18液-5450.50甲苯C7H8液-3908.69十二烷C12H26液-8132.43一甲苯C8H9液-4567.67十六烷C16H34固-1070.69氨基甲酸乙酯C5H7NO2固-1661.88乙烯C2H4气-1411.26苯乙酸C8H8液-4381.09乙醇C2H

38、5OH液-1370.94甲醇CHaOH液-712.951.422 燃烧热的计算在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恒压或恒容,且系统没有做任何非体积功时,化学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的开始和最终状态,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的这一规律称作盖斯定律,它是 热化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定律。根据盖斯定律,任一反应的恒压反应热等于产物生成热之 和减去反应生成热之和,即Qp=旧=VHfmi产物王Vi2:Hfmi反应物(1-27)据上式可求物质的标准燃烧热,该式中Vi是I组分在反应式中的系数。例1-3求乙醇在25C下的标准燃烧热。解:乙醇燃烧反应式为C2H5OH I3O2g 2CO2g 3H2O l查上表得:H0f.29882g=

39、 _393.51kJ/molLHf ,298,C2H5OH (I ) =-277.7kj/molHf ,298,O2(g) = 利用上式得Qp-H9822=2-393.513-285.83 1- 1- 277.70丄-1366.8(KJ/mol)根据标准燃烧热的定义,乙醇的标准燃烧热即为气态混合物的燃烧热,可用下式粗略计算,即(1-28)式中,Vi是混合物中I组分的体积百分比;AHc0m,i是I组分的燃烧热。例1-4:求焦炉煤气的标准燃烧热。焦炉煤气的体积百分数组成为:CO6.8%,日257%,CH422.5%,C2H43.7%,CO22.3%,N24.7%,出0-3%。解:查上表1-6得该煤

40、气中各可燃组分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匚HC,298 ,CO(g)=283.kJ / mol,匚HC,298,H2(g)=28583kJ/E。1,匚Hc,298,CH4(g)= 890.31kJ/mOl,匚HC,298,C2H4=1411.kJ/mOl由上式得该种煤气的标准燃烧热为AH0,298= 283.0汉0.068 + 285.83汉0.57 +890.31汉0.225 +1411.0汇0.037=434.69(KJ/mol)1.4.2.3 热值的计算热值是燃烧热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在实际中常用。所谓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者单位体 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通常用Q表示。对于液体和固体可燃物

41、,表示为质量热值Qm(kJ/kg);对气态可燃物,表示为体积热值Qv(kJ/m3)。某些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即可用燃烧热表示,也可用热值表示,两者中间的换算关 系,如下:对液体和固体可燃物是式中,M为液体或者固体可燃物的摩尔质量。对气态可燃物为1366.8kJ/mol。0c,mQm=1000 HeM(kJ/kg)(1-29)Qv1000:He22.4(kJ/m3)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可燃物中含有水分和氢元素,热值有高低之分。(1-30)高热值QH就是可23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液态存在时的热值;而低热值QL就是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在研究火灾的燃烧中,常用低热值。

42、表 1-71-7 某些气体的热值热值(kJ/m3)热值(kJ/m3)气体名称气体名称一高 低高低氢1270010756丙烷9372083470乙炔5787355856丁烯115050107530甲烷3986135823丁烷121340108370乙烯6235458321戊烯149790133890乙烷6560558160一氧化碳12694丙稀8703081170硫化氢2552224016目前,对分子结构很复杂,摩尔质量很难确定的可燃物,如石油、煤炭、木材等,它们燃烧放出的热量一般只用热值表示,且通常用经验公式计算。最常用的有门捷列夫公式:QH=4.18 81C300 H -26(0 - S)(

43、 kJ/kg)QL=QH-6 (9H W) 4.18(kJ/kg)(1-32)式中,C、H、S和W分别为可燃物中碳、氢、硫和水的质量百分含量;0是可燃物中氧和氮的总质量百分含量。表 1-81-8 某些燃料的燃烧热值燃料名称热值(kJ/kg)燃料名称热值(kJ/kg)燃料名称热值(kJ/kg )木材16740煤油42890照明用煤气20920天然纤维17360烷烃浓缩物43350酒精29290石蜡46610环烷烃烷烃浓缩物43100芳香烃浓缩物41250淀粉17490无烟煤31380汽油43510苯40260褐煤18830柴油52050甲苯40570焦炭31380重油41590航空燃料43300炼焦煤气32640原油43890(1-31)241.5 燃烧温度的计算1.5.1 燃烧温度的分类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所达到的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燃烧温度。在实际建筑火灾中,着火房间内高温气体可达数百度,在地下建筑物中,温度高达1000c以上。因此,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