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六下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10、两小儿辩日课时1二次备课年级六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蔡宏教学内容分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言文不仅叙述事情层次清楚,而且还蕴含着道理引人思考。学习时:让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理解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

2、诵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帮助学生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孔子的资料及太阳变化的资料。学生准备:观察不同时间太阳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搜集孔子的资料。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要多读精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

3、,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本课我从以下环节指导学生学习: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质疑。3.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的探索精神。4.背诵全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三、质疑再探四、拓展运用谈自己的感受1、 揭示单元主题2、 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3、谈话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古文。4、板书课题:10、两小儿辩日质疑课题一、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4、,读通顺,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老师帮助解决难读的语句。2、读课文,对照课后注释、查字典,自己尝试弄懂课文中句子的意思。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学生复述故事,老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5、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2)由于两小儿观点不同,看太阳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两小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把自己的理由

5、说得有理有据,我们分组来读一读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3、开展“辩斗”。激烈的“辩斗”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请你与小组的辩友合作,好好练习。请两学生上台当两小儿进行“辩斗”,老师友情出演孔子,师生一起上演一出两小儿辩日。4、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1)两小儿的观点,孔子赞成谁?反对谁?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2)介绍孔子,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3)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疑问。1、读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你喜欢这

6、两小儿吗?为什么?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2、结合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3、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1、 齐读单元主题2、 齐读单元导读3、齐读课题,理解“辩”争辩、辩论,“日”太阳。4、学生质疑: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他们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2、读课文,对照课后注释、查字典,自己尝试弄懂课文中句子的意思。3、复述故事,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4、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背诵的效果。 1、小组合作

7、,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1)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2)分组来读一读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3)学生反复品读2、理解“辩斗”的意思。(争辩、辩论、辩驳)3、学生反复诵读两小儿“辩斗”的内容。(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理由)4、小组合作展开“辩斗”。两学生上台当两小儿进行“辩斗”1、读课文2、提出疑问1、谈感受2、结合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通过对“辩”和“日”字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提出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文的学习,先要读通、读顺、读熟,再求解、翻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由于有注释的助本篇古文学生基本上

8、能够自己读懂,当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弄清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在反复的品读中感受两小儿说话有理有据。“辩斗”这一环节巧妙地再现故事的情境,使平面的、静止的文本变得可感、可触;学生变被动为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仅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语言,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感悟。进一步理解课文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能力。写一写自己感受,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表达欲望。作业设计(可附页)1

9、、抄写生字。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4、温故知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见两小儿辩斗( ) 而日中时远也( )孔子不能决也( ) 及其日中如探汤( )(2)、按要求写句子: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 两小儿辩斗各自的理由是: (3)、翻译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孰为汝多知乎?(4)、两小儿辩斗表现了两小儿 的精神。(5)、“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 板书设计10两小儿辩日太 阳早晨 中午 一小儿 近 大 车盖 远 盘盂 一小儿 远 凉 沧沧凉凉 近 探汤 热 孔子 不能决也 实事求是教学反思检查意

10、见 检查人: 年 月 日课题11、飞天梦圆课时1二次备课年级六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王萍 马凤梅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课文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11、。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教学目标1读课文,掌握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圆梦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读课文,感悟品味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达中国人圆遨游太空之梦的决心、艰辛及喜悦之情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

12、神。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我国航天工程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我国航天工程的资料。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自主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目标。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圆梦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读课文,感悟品味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达中国人圆遨游太空之梦的决心、艰辛及喜悦之情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13、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设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三、质疑再探四拓展伸,感受我国航天新成就师: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板书课题:飞天梦圆)质疑课题一、出示学习要求;1、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2、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提

14、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3、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4、小组交流:1、课文 学到这,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2、 浏览课文,还有不懂得问题提出来结合资料,谈一谈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哪些新成就?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

15、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3、交流:先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再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最后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4、再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学生自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读出“神五”升空时的壮观,读出对航天英雄的深情与热爱以及对飞天梦圆的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交流资料先由神话故事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再根据课题质疑,学

16、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本环节力求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基础。人造地球卫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学生先观看“东方红一号”的图片,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了解“东方红一号”,感受到“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走进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描绘的“神五”升空和返回的壮观场面,了解“神五”飞天梦圆的伟大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作业设计(可附页)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

17、过。3、办一期有关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小报或墙报。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绚烂( ) 郑重( ) 蜿蜒( )神圣( ) 执着( ) 萦绕( )5、词语填空。( )( )如生 ( )云( )志 积( )成( )( )( )欲聋 ( )而( )舍 坚( )不( )6看课外书:少儿百科全书。板书设计11飞天梦圆 做梦:飞离地球 古人勇于实践圆梦:默默奉献 新中国锲而不舍梦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教学反思检查意见 检查人: 年 月 日课题12、种瓜得瓜课时2二次备课年级六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王萍 马凤梅教学内容分析种瓜得豆是一篇儿童科普读物,说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层次的介绍了什么是

18、基因、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全文结构非常清楚,是典型的说明文体裁。全文为总分结构,每个分述部分都有总述句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课文运用了浅显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如,“种瓜得豆”“大管家”“发号施令”“搬家”等,把较为深奥的现代高科技知识,很通俗地介绍给读者,并且使之很容易被人接受。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引导学生与本文对话,了解转基因技术知识。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

19、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3、学会“泌、玫、瑰”3个会认字和“搬、玫、瑰、柿、供”5个会写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红柿、供不应求”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现代转基因技术科学知识。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课文的语言特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现代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收集现代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了解转基因技术知识。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20、性,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时抓住以下两点:1、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楚,是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比较典型的范例。教学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课文的提纲。2、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转基因技术这种高科技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这种表达方式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在科学名词术语上进行过多的解释,只要求学生找出这样的语言,通过朗读、感悟,说出自己在这样的表达方法中读懂了什么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设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一、三、质疑再探四、拓展运用一复习旧知,

21、导 入新课二、解疑合探研读“转基因技术”,领悟表达方法三、质疑再探四、想象笔,拓展延伸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做到“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靠的是什么技术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种瓜得豆,去了解这种现代高科技知识。板书课题:种瓜得豆(齐读课题。)一、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泌、玫、瑰”3个会认字和“搬、玫、瑰、柿、供”5个会写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红柿、供不应求”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说明文要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二、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种瓜怎么会得豆呢?这里

22、有什么奥妙?2、检查生字词语,以及课文读通情况。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4、交流汇报,朗读相应的段落。(1)课文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2)课文围绕转基因技术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列出提纲: 1、浏览课文质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2、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根据情况,解决问题,需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解决的,可暂时存疑,下节课解决。1、完成小学生写字13课。2

23、、写出本课主要内容。3、课下搜集航天知识资料 第二课时1、听写词语:发号施令 水土不服供不应求 和平共处2、转基因技术是由谁来“发号施令”?什么情况下供不应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种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应用。 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二、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1、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转基因技术?2、学生小组交流。三、研读“转基因技术”,领悟表达方法1、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1)观察课本插图计算机描绘的

24、基因结构图。教师简介: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2)提问:基因有什么作用?学生画出课文中的句子。(3)朗读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了解基因的作用。基因是动植物体内“发号施令”的“大管家”。2、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句子。(1)学生汇报:(科学家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生物。)(2)转基因技术也有失败的时候,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失败呢?(转基因技术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3、领悟表达方法。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这样介绍有

25、什么好处? 4、有感情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的特点。1、浏览课文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你提出来。2、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根据情况,解决问题,1、如果你到转基因商店里购物,你希望买到什么样的产品?设想一下,用你的笔把它描绘出来。2、把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或科研成果,介绍给同学们听了解这种现代高科技知识齐读课题,质疑课题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种瓜怎么会得豆呢?这里有什么奥妙?2、读生字词语及课文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什么科学知识?(2)课文围绕着这一知识都介绍了哪些内容?(3)课文是怎样一步步介绍的,读懂后,列一个阅读提纲。4、交流

26、汇报,朗读相应的段落。课文围绕转基因技术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1、写生字2、写出本课主要内容。写在札记本上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小组交流。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观察课本插图朗读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了解基因的作用。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句子。(1)学生汇报:思考:转基因技术也有失败的时候,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失败呢?课文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比喻形象恰当,把较为深奥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读者,容易被人接受。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由“种瓜得豆”引出

27、一种现代高科技知识,这样导课,简洁、明了。学生很自然地想去读书、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高科技知识。学习说明文要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让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通过存疑,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温故知新巩固词语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本课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转基因技术,易于被人接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画出有关词句,品读咀嚼,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感受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此时,让学生拿起笔设想自

28、己想象中的转基因产品,学生可以把在课文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小练笔之中,实现读写结合。作业设计(可附页)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应( ) ( )( )施令 前所( )( )( )土不( ) ( )( )可支 和平(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人们发现,在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许多( )。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 ),有的管( ),有的管( )当然,植物结瓜还是结豆,也是由( )。科学家已经摸清了一些生物体内的( )。他们把一种生物里的( )。这样,只要“搬到新家“的( )“住得惯”,发挥自己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 )。这种让基因( )的技术,就叫( )。3、朗读课文,摘抄

29、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4、阅读相关文章。板书设计12种瓜得豆基因 动植物“发号施令” “大管家”(搬) (创造)转基因技术一种生物的“大管家” 另一种生物新生物教学反思检查意见 课题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时二课时二次备课年级六年级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马凤梅、王萍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作者文笔生动,中心亦不难看出,但其中隐含的许多意思未必一下子都能注意到。要在朗诵中感受文章的美,在朗诵中

30、体会作者的深意,在朗诵中提高文学修养。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恐怕难以解释透彻,所以这部分虽然会成为阅读文本的难点,利用课后自己搜寻资料的方式解决,课堂上只要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介绍具体的科学原理,而是着重于表达认识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随文会认4个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等词。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在叙述、说明过程中穿插议论、阐述道理的写作手法。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拉曼的资料。2

31、、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读熟课文,初步感知。第二课时导学内容: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设疑自探。三、再读课文,解疑合探四、运用拓展一、复习导入,引导设疑。二、研读课文,合探解疑。三、细读课文,质疑再探。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第一课时(一)、海水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32、?(板书课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二)、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原因,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出示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预习中划出的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如,讳(huì)  疚(jiù)等。 3、看看自己还能从课文中发现什么问题。(10分钟后比谁读得好,说得准。)(二)检测:1、我会认:忌讳 惰性 液体2、我会解:愧疚 闭目塞听 源源不断3、我会读:指名读课文。4、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问题预设:

33、(1)地中海、亚欧大陆、非洲大陆。(2)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3)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一) 出示学习提示:1、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再读课文,试着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2、 读完后,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2分钟后集体交流)2、引导学生交流。(按照学习提示一一检查。肯定学生的学习收获,提出新的要求。)1、引导学生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积累本课词语。第二课时1、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拉曼受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男孩的触动,唤醒了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由此拉曼登上

34、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一)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5分钟后比谁读书最认真。)(二)巡回了解学情。(三)引导交流,相机点拨讲解。(一)出示学习提示:品读课文,感悟好奇心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做上批注。2、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7分钟后比谁体会最深刻。)(二)巡回指导,了解学情。(三)引导交流,重点品读。1、导言:男孩的问号与拉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什么关系? 2、指读课文911自然段。3、引导理解句子:

35、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1)拉曼回答了男孩的问题为什么会“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 (2)小结:正是由于他从男孩的问号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才使他在科学研究中有新的作为,从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4、引导研读“拉曼效应”,体会拉曼的科学研究精神。5、点拨:拉曼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

36、究成果,最关键的是什么? (关键是: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自觉性和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1、齐读课题。2、交流资料。1、按照学习提示自学课文,学习字词,然后相互检查学字学词情况。2、汇报交流。3、 质疑。1、按照学习提示,进行合作学习。2、集体汇报交流。1、把课文主要内容写下来。2、在积累本上抄写本课词语。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1、按照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纠错。1、

37、默读课文,思考,进行批注。2、小组讨论,探究“男孩的问号”,了解拉曼的心路。3、集体交流,理解感悟。(1)交流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从中体会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2)指名读课文911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4、读12自然段,说说拉曼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经过和结果。研读“拉曼效应”,体会拉曼的科学研究精神。5、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课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从海水是蓝色的这一常识性的问题导出课题,引出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并介绍拉曼的资料,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引

38、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本课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学习质疑问难。在学生充分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好奇心使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好奇心对拉曼的作用。对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拉曼的心路以及他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学生研读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时,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之后,举例说明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作

39、业设计(可附页)1、抄写生字新词。2、照样子写词语不知不觉:源源不断:暖风徐徐:3、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板书设计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男孩的问号-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知”中追求“未知好奇心”教学反思检查意见 检查人: 年 月 日课题14、童年的发现课时1二次备课年级六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马凤梅、王萍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第二部分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

40、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我发现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教学难点: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 法设计、学法指导 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读熟课文,初步感知。第二课时导学内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生活中自己的发现。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设疑初探。 二、解疑合探。 三质

41、疑再探四、拓展练习 1、板书:“童年”,谈话: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在我们的童年中曾有过多少的发现啊! 2、板书:“的发现”,(问题预设: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2、出示“阅读提示”。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3、点拨:请同学们翻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默读,

42、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1、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如下: (1)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理解有关的句段。 (2)把发现的过程用几句话概括出来。 3、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4、归纳我的发现过程: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

43、来的。 (4)我对“十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 研读课文,感悟“发现” 1、认真读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讨论:“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敢于提问;不断研究;大胆想象。 3、课堂交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时,可根据学生的理解,预设如下: (1)“我”是一个喜爱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

44、是十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 (2)“我”是一个喜欢提问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个有幽默感的孩子。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4、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5、谈谈你

45、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1 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 2 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3 总结全文: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侯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1、齐读课题:童年的发现,质疑课题。2、自由读课文,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46、。 4、仔细地读读这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6、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吗? 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贵的驿站。激情的导语能唤醒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怀着真挚的心走近课题,质疑课题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训练重点。因此,在初读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扣“发现”,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相关的语段,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朗读体会我的发现及发现的过程。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因为有前面阅读的铺垫,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师以学定教,组织交流,适时引导,扣住关键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作业设计(可附页)1、  词语填空:( )不自( ) 默( )( )声 ( )尽脑( )( )来( )去 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