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词鉴赏第3讲:赏析表达技巧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1.gif)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3讲:赏析表达技巧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2.gif)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3讲:赏析表达技巧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3.gif)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3讲:赏析表达技巧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4.gif)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3讲:赏析表达技巧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d35ab851-dede-4159-a4bb-0d0f0817b4d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鉴赏第3讲 赏析表达技巧【考点解读】诗歌鉴赏中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一般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分值在6分左右,难度适中,近年来呈现综合性考查的趋势。需要学生掌握诗人的写作技巧并明晰这些技巧产生的效果,训练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知识梳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
2、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掌握古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修辞作用示例比喻描绘意象更加形象生动,体现意象的情态特征。李白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双关双关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能加深寓意,给人深刻印象。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二、表达方式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
3、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重点考查描写、抒情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含义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用典、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等。常考的几种表现手法:手法解说示例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
5、州城作)衬托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李纲望江南)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对比相互比较两种事物使形象更鲜明,烘托映衬更突出,揭示主旨更深刻,使人感受深切。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四、构思立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
6、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铺垫、抑扬等。1卒章显志。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诗歌的主旨。2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3以小见大。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4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5抑扬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
7、,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考点突破】考点一:【修辞手法】例1:(2016届天津天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答。舟中二首(其一)【注】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1)颔联(第二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考点二:【表现手法】例2:(2015西城二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19题。 赴洛道中作 (晋) 陆机远游越山
8、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来源:Z§xx§k.Com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18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请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4分) 19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
9、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5分) 考点三:【结构特点】例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精华提炼】常考题型:这首诗歌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整体答题思路: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观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
10、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山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表达方式:指出诗歌中记叙、描写、抒情手法的基本特点;联系具体内容,阐释该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赏析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等的作用。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第一步:指出是什么手法。第二步: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展开简析。第三步:指出运用手法的作用。结构立意:第一步: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第二步:
11、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第三步: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跟踪训练】一、【修辞、表现手法】(2016房山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水仙子·咏雪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罐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注释】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16. 夸张的作用是
12、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本曲夸张手法运用得十分突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D.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7.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
13、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二、【表现手法】(2016丰台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20题。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注:偏枯:麻痹。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蹴鞠:踢球。紫塞:泛指北方。汉主:指唐皇。20. 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三、【构思立意】(2016东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9题。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吴潜万里西风,吹我上、滕
14、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注释:【1】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18. 请任选一个角度(内容、结构、语言)赏析词尾画线句的妙处。(4分)【巩固提升】一、【表现手法】(2016东城零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8题。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
15、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注】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汉家三杰,指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n。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qí,倾斜。15. 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一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两项是
16、( )( )(4分)A.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唐·韩愈湘中)B.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C.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宋·刘克庄满江红)D.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唐·张泌寄人)E.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金·吴激人月圆)17.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任选一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
17、分析其作用。(4分)二、【表现手法】(2016通州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酒泉子(唐)孙光宪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注: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绮罗: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着绮罗缝制的衣服,即征夫的妻子。14. 借景物描写表现一种特定的生活场景,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A.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B.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C.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D. 草枯鹰眼疾,雪尽
18、马蹄轻。(王维观猎) 15. 有人评价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最后三句深得诗经·魏风·陟岵言情法之妙,即“将两地相思之情,见于笔端”。请结合诗经·魏风·陟岵,具体谈谈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7分)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注:陟(zhì):登上。岵(hù):有草木的山。上:即“尚“,希望。旃:犹“之”,语气助词。屺(q):无
19、草木的山。三、【表现手法】(2016房山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哀郢(其一)陆游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注释: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灵均:屈原的字。16. 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3分)A. 今年元夜时,
20、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B.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C.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D.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17. 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6分)【真题链接】一、【修辞手法】【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
21、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二、【修辞、表达方式】 【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三、【表现手法】(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
22、这首词,完成16-19题。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7词作开
23、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四、【表现手法】(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2)请结合诗句
24、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参考答案考点突破例1:【解析】题干问“颔联(第二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主要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三四两句:“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紧承上文,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用了比喻的手法,先写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又用夸张的手法写风涛气势之猛,有横压三江五湖之概。这里,“万骑千里”是眼前所见;“气压江湖”,是心灵激荡所感。这几句把“情为境移”、“心为事慑”的景况,写得十分突出。但尚未表示由此而生的内心感慨,重点在于绘景。【答案】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镇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
25、的威势。例2:18.【解析】题干提示从抒情和文辞两个角度去答,在抒情方面首先指出情景交融,借万里独行景抒发孤独忧伤情。 【答案】这两句诗使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难以触碰的“影”和“思”写得有形有质,成为漫漫旅途中仅有的伴侣。抒情主人公在夜晚抱着影子入睡,在白天满怀忧思前行,这幅万里独行图正体现出他的孤独和忧伤。 在文辞角度,“朝”、“夕”对比,两相呼应,“抱影寐”、“衔思往”结构工整,对仗严谨,精致凝练。 19.【解析】题干提示了“优雅清丽之景”与“不能寐”、“独长想”之情的关系,那只能是以乐景写哀情了。结合全文来看,这也是全诗漫长艰难,孤独寂寞意境的升华。【答案】采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
26、使哀情更加突出。全诗通过山川、崇丘、平莽、嵩岩、悲风等一系列意象铺陈出旅途之艰,又以“抱影衔思”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忧愁的形象,结尾的哀情,正是这一系列意象的升华。此时,月光明亮是扰人入眠的直接原因。“月”作为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的孤苦心态。例3:【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技巧。题干中说“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因此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律诗的特点阐释诗歌是如何开门见山和首尾呼应的。【答案】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此是开门见山。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
27、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次句中的“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跟踪训练】一、【答案】16. C(3分)17. 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
28、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4分)二、【答案】第四联为眼前实景。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四野人家也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钻木取火,荆楚却用青枫,足见异地异俗。第五联为想象虚景。北方紫塞,楚中枫火,两两相隔,诗人之心禁不住飞到故都。长安的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的轻烟花雨中了,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两联一实一虚,一动一静,诗人身处异乡,想念京华欲归故都之情含蓄深婉地表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妙。三、【答案】18.【参考答案】内容上:这三句写出了黄昏时分,
29、城头又响起了号角,传入了作者的耳中,引起了作者的羁旅之愁。作者的愁绪像号角声一样,萦绕于天空与心头,以景结情,回味无穷。(4分)结构上:“黄昏”二字与上阕的“暮雨”相呼应,点出作词的时间,傍晚时分,伴着萧瑟的西风和潇潇暮雨,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气氛,将词人的愁绪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言有尽而情不可终。(4分)【思路点拨】分析本句主要结合上下文,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情感。【巩固提升】一、【答案】15.(4分) B D 17.(4分)答案示例一:“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出边塞军情紧张,敌人兵临城下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场景,暗示作者此时面对紧张局势内心的焦急,与下文“赢得头如雪”的无奈形成了对比。答案示例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写出了古迹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不复返,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之情。二、【答案】14(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多人赛车游戏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文旅项目新年穿越之旅宋韵中国年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第10讲 俄罗斯(解析版)
- 2025个人财产信托合同的范本
- 2025抵押借款的标准合同范本
- 2025水毁工程监理合同
-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生产合同
- 2025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书模板
-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技巧
- 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主题班会
- 2023风电机组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 游戏账号买卖合同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一年级的成长历程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练习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课件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