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框架柱纵筋直径:碌规(I )柱9. 3. 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5%;3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 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 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9. 3. 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 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 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 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 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 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
2、,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抗规6. 3. 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 0.3。6. 3. 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4)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
3、级不应少于 2)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 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 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 /20 ,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 20。间距:碌规(I )柱9. 3. 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50mm,且不宜大于300mm;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 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
4、于300mm。注:水平浇筑的预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9. 2. 1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9. 3. 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 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 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 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 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 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 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 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11. 4. 13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
5、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 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 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 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 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不宜大于1.2%。6. 4. 4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其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抗震等级为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300mm;柱纵向钢筋净距均不应小于 50mm。抗规6. 3.
6、8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2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配筋率:碌规(I)柱9. 3. 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9. 3. 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 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 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 23根直径不小于8mm勺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 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
7、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 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 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9. 3 . 8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s应符合下列规定:A再 < 藉学弘(9.3.8)Jy式中,坑梁腹板宽度: 膈梁截面有效高度。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的弯弧内半径,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6d;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8d。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防剥落的 构造钢筋。11. 4. 12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
8、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 4. 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 ;对W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1 ;*11.4.12-1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抗震等级-a三级四级中柱、边柱0.9 (E0)0-7 6 (0,7)0.5 (0*6】角柱.框支柱L10.90.80,7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椎架结构的柱;1采用33SM%级、4WMN级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校表中数值增加 和005采用;3当混凝土逞度等级为Q5A以上时,成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11. 4. 13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
9、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 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ni勺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 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 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1.2%。6. 4 . 3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 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0.2%;抗震设计时,对W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 值应增加0.1。表6.4.A1柱纵向曼力钢筋峻小猊航百分率(%)柱类型扶JR萼级ttJR一级二级三
10、嫌四级中柱.血柱0.9 (L0)0.7 (0.8)(0.7)0.5 。研0.5角柱1.10,9040.70.5枢支柱L 10.90.7注二1表中括号内数俏适用于框架结构;2采用33HFs缰、4001IPM及级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按表中数值增加0. 1和0.05采用事 3当混31 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p上述割值应增加。采用。6. 4. 4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3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4 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 2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5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
11、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抗规6. 3. 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 0.3。6. 3. 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巾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 2巾126. 3. 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
12、求: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 3 . 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W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表6. X 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美炳抗JR等级二=四、 中柱和边柱0.9(LO)0.7(0.S)0.6(0, 7)0.5(0* 6)使柱.框支柱L J0.950*7±- 1袁中括号内tits尚十框罪结梅的桂;2-钢临涯度昧遂值小于MgPuHL 杰中数值应熠如0_ 1 ,铜簿强度晞淮苦为MlIP.Bl,哀中#!值曲相加3温*十强度等遂高干C&Q时,卜冰登悄寂相痛棒加0.1.6. 3. 8柱的纵向
13、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 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 宜大于1.2%。4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连接和锚固:碌规()梁柱节点9. 3 . 4梁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1) 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应伸过柱中心线,伸过的长度不宜小于5d, 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2) 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本规范第8. 3, 3条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梁上部纵
14、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包括机械 锚头在内的水平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 ab(图9. 3. 4a)。3) 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采用 90。弯折锚固的方式,此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并向节点内弯折,其包含弯弧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 ab,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图9. 3. 4b)。锅愉城都加锚头锚园<b)锢肪末靖对鸯折错固图9.3.4梁上部纵向钢筋隹中间层湍节点内的锚固2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的锚固: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的锚固方式及长度应与上部钢筋的规定相同。2)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
15、度或仅利用该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 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9. 3. 5条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的规定。9.3.5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当必须锚固时,应符合下列锚固要求: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面钢筋不小于15d, 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钢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其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0.7l a;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锚 固长度不应
16、小于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la(图9. 3. 5a);4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宜按本规范第9. 3. 4条第1款的规定采用钢筋端部加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也可采用 90。弯折锚固的方式;5钢筋可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搭接长度的起始点至节点或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1.5ho(图9. 3 . 5b)。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中如境镀画(b)下部根阿钢筋在节点或支座幕即外的粘授图9-3.5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接9. 3 . 6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的中间节点或端节点,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柱纵向钢筋在顶层中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且自梁
17、底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2当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可采用90°弯折锚固措施。此时,包括弯弧在内的钢筋垂直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 ab,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图9. 3. 6a)。3当截面尺寸不足时,也可采用带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此时,包含锚头在内的竖向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 0.5l ab(图9. 3 . 6b)。0)柱纵的钢筋股弯折筒固(b)柱纵向削筋单头加错板锚圄图9. 3.6顶层节点中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4当柱顶有现浇楼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nfl寸,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 12d。9. 3. 7顶
18、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 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1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 ab(图9.3.7a) 其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锚固。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一层时,钢筋伸至柱内边后宜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图9. 3. 7a) , 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b)搭按按头沿节点外«魏布置描箱接头沿值屈娜节点舞刨及噪蜻顶部市眼图93. 7顶舟端节点梁、柱纵向
19、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与措接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现浇板厚度不小于100mnfl寸,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也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2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且宜分两批截断,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 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侧并向下弯至梁下边缘高度位置截断。3纵向钢筋搭接接头也可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图9. 3. 7b),此时,搭接长度自柱顶算起不应小于1.7l ab。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 1款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
20、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 不宜小于20d, 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4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梁、柱纵向钢筋相对较小,从梁底算起的直线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顶即已满足1.5l ab的要求时,应将搭接长度延伸至柱顶并满足搭接长度1.7l ab的要求;或者从梁底算起的弯折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内侧边缘即已满足1.5l ab的要求时,其弯折后包括弯弧在内的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 15d, 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5柱内侧纵向钢筋的锚固应符合本规范第9. 3. 6条关于顶层中节点的规定。9. 3 . 8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 W °,郦/从(9.3.8J
21、y式中Ml梁腹板宽度' 知一梁截面有效高度。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的弯弧内半径,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nfl寸,不宜小于6d;大于25mnfl寸,不宜小于8d。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 防剥落的构造钢筋。9. 3 . 9在框架节点内应设置水平箍筋,箍筋应符合本规范第9. 3. 2条柱中箍筋的构造规定,但间距不宜大于 250mm对四边均有梁的中间节点,节点内可只设置沿周边的 矩形箍筋。当顶层端节点内有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的搭接接头时,节点内 水平箍筋应符合本规范第 8. 4. 6条的规定。6. 4 . 5柱的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6. 5
22、钢筋的连接和锚固6. 5 . 1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 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2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搭接做法时,在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1/4。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 25mni寸,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6. 5 . 2非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
23、度应取la。受拉钢筋绑扎搭接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 于 300mmh = 5.(6. 5. 2)式中着lt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mm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mm),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采用*?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应按表6. 5. 2采用.聂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U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俐筋面积百分率%)550100受拉搭接长度修正系数L21.4I. 6注' 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取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受力钢筋与全部受力钢筋面积之比*6.53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结构
24、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 和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虹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二级抗震等级y =1.15A(6.5. 3-1)三级抗震等级临=L 054(6.5.3-2)四级抗震等级临=L 00Za(6.5.3-3)2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式的计 算值:4e = OeC6- 5,3-4)式中:址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3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 28mnfl寸,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柱:一、二级抗震等级及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绑
25、扎搭接或焊接接头;三级抗震等级的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等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2) 框支梁、框支柱: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3) 框架梁:一级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5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6当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7钢筋的机械连接、绑扎搭接及焊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 5. 4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图6. 5. 4)应符合下列要求:1顶层中节点柱纵向钢筋和边节点柱内侧纵向钢筋应伸至
26、柱顶;当从梁底边计算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小于l a时,可不必水圈64.4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示意平弯折,否则应向柱内或梁、板内水平弯折,当充分利用柱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其锚固段弯折前的竖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5l ab,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 12倍的柱纵向钢筋直径。此处,lab为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2顶层端节点处,在梁宽范围以内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可与梁上部纵向钢筋搭接,搭接长 度不应小于1.5l a;在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可伸入现浇板内,其伸入长度与 伸入梁内的相同。当柱外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倍的柱纵向钢筋直径。3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的锚固长度,直线锚固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的长度不宜小于5倍的梁纵向钢筋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 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弯折水平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 ab,弯折后竖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4当计算中不利用梁下部纵向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取不小于12倍的梁纵向钢筋直径。当计算中充分利用梁下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梁下部纵向钢筋可 采用直线方式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役复学试题带答案
- 商业摄影外景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影主题度假酒店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游戏教学趣味学习
- 紫色简约风春季企业招聘宣传
- 癌痛的护理个案分享
- 消防设备触电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计划
- 非限定分句教学课件
- 内江市市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姜黄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湘教版 2025年春)(二)
- 集团内训师管理办法
- 数据资产:会计研究的新领域
- 工业自动化设备交验后的保修服务措施
- GB/T 15561-2024数字指示轨道衡
- 2025年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题库
-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八上)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教材复习
- 医院防暴伤医培训
- 皮肤科进修后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