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四单元_第1页
六上第四单元_第2页
六上第四单元_第3页
六上第四单元_第4页
六上第四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海的颜色【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湛蓝”、“肃然起敬”、“汗毛倒竖”、“心醉”等词语。 2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了解海洋颜色富于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秘。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海洋颜色富于变化的知识。 2、结合精彩句段,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特点,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效果,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海吗?跟大家说说你见过的海是怎样的? 预设:生1:我见过的海是一望无际

2、的。 生2: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海是蓝色的。 师:你们在感受海的变化时,是否留意过海的颜色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王蒙,一块去感受一下海的颜色吧!板书课题10.海的颜色 学生一起齐读课题。 二、揭题明标1、 出求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慨内容。2、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出示本课新词,结合文章内容了解词语意思。渤海 北戴河 黄褐色 游泳 漆黑 嘛 溶化 肃然起敬 汗毛倒竖 心醉3、对子互助说课文内容。师:是的,我们从文章里,从电影电视里,似乎看到的海水是蓝色的,谁知道为什么吗? (屏幕出示:因为海水的颜色主要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即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太

3、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复合而成,七色光波长长短不一,从红光到紫光,波长由长渐短。其中波长长的红光、橙光、黄光穿透能力强,最易被水分子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纯净海水时,最易被散射和反射。又由于人的眼睛对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视而不见,而对蓝光比较敏感,。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出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师:所以作者说:“估计多数人会回答:蓝的。” 作者王蒙就对海是蓝色提出了质疑。 (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师:谁来问一问?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有这么多疑问。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海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第二课时】

4、一, 直接导入师:大海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现在,翻开课本65页,自己读一读课文,去感受一下作者观察到的海的颜色吧! (生自读课文。) 出求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小组合作完成下表。地点海的颜色“我”的感受渤海湾草绿色、灰蒙蒙、黄褐色温暖、亲切、随和、让人愿意亲近西沙群岛湛蓝色神秘、伟大、令人肃然起敬意大利西西里岛天蓝色晶莹、明亮摩纳哥天蓝色比西西里岛的颜色深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可顺势出示渤海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师:谁先来说说,哪里的海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注意:起来交流的同学要求 先说哪里的海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再读一读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生1:

5、渤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读第4自然段。)渤海平时基本上是草绿色,阴雨天又是灰蒙蒙的,浅海处还是黄褐色,真是变幻莫测。 师:多么神奇的渤海呀!它的颜色居然还会变呢!对于渤海的颜色谁还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吗? 生2:阴雨天海天相接,仿佛天与海连为一体,那是多么壮观哪! 师:此时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海天一色。 生3:风浪特别大时,上面是白色浪花,下面是黄褐色的海。色彩那么分明,多么惹人喜爱。 师:多么亲切、自然的颜色啊! 师:渤海的颜色真是千变万化!为什么浅海处是黄褐色呢?课文是怎么写的?(教师引读:因为因为因为因为) 师:作者怎么知道这么多原因的? 生:作者去过、见过。 师:你怎么知道作者去过?通

6、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第4自然段第一句、可能) 师:是啊,作者就是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推测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学生齐读含四个“因为” 的句子。) 师:现在请四位同学读一读写渤海这四种情况下颜色变化的句子。 (指名四位同学分别读渤海四种不同情况下,不同颜色的句子。) 师:此时此刻你还会说海是蓝色的吗? 师:难怪作者会说“例如在渤海湾,我就没有获得过蓝海的感受”。那渤海到底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 生:渤海的颜色令人觉得温暖,亲切,随和,让人愿意接近。 师:为什么渤海的颜色会令作者觉得温暖,亲切,随和呢? 预设:生1:因为“草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让人觉得亲切。 生2:因为浅海处是黄褐

7、色,黄褐色让人觉得温暖。 师:是啊,渤海不仅颜色令人觉得温暖,亲切,还有那里沿岸的水比较浅,适合爱海的人玩耍、嬉戏,所以让人觉得随和,愿意接近。谁再来读一读课文第5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 师:“渤海那么温暖,亲切,随和,就像亲人抚摸着我们,就像朋友等待着我们,让人愿意接近”。女生一起读一读。 (女生齐读第5自然段。) 师:我们接着交流,还有哪里的海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师:“湛蓝”是怎样的蓝?“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 师:为什么这湛蓝色的西沙群岛会令人肃然起敬呢? 预设:生1:那里有我国的边防战士驻守边疆,保卫祖国。 生2:海面上有海军战士驾驶军舰巡逻。 师:大家知道的真多!你们还知道吗

8、:西沙群岛是我国龙卷风最常发生的海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群岛上没有定居的居民。有报道说:“在西沙群岛生活,连狗都会发疯。”但就是在这里,长年驻守着我国的海军和边防武警官兵。食物淡水紧缺、各种物资匮乏,战士们常说在西沙活着就是光荣,生存就是工作。他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忠诚地履行着保卫国家主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天职。你们能想象一下西沙群岛的战士们的生活吗? 预设:生1:我看到一个战士在海边站岗放哨,四周荒无人烟,只有一条狗与他作伴。 生2:我看到战士们缺吃少穿,生活用品又运不过去,战士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生3:我看到过年了,战士们思念亲人,但又不能与亲人团聚,只有用书信来缓解相思之

9、苦。 师:这一切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师:男生一起读。 师:西西里岛和摩纳哥的海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读一读,简单谈谈体会,并依交流顺序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大屏幕出示句子:只是游到深处的时候,往下一看,一片漆黑,漆黑中似乎有几根乱草在水中浮动,不由得让人汗毛倒竖。) 师:哪是作者看到的?哪是他的心理感受? 生:“一片漆黑,漆黑中似乎有几根乱草在水中浮动” 是作者看到的;“让人汗毛倒竖” 是作者的感受。 师:女生读前半截作者看到的,男生读后半截作者的感受。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

10、子?(指名读。) 师: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齐读。) 三,回顾前文,总结全文师:感受了这四处海的颜色,再请大家回过头读读课文开头的三个自然段(齐读13自然段),你想说点什么? 生:海不一定是蓝色,就算是蓝色也不尽相同。 师:所以说“海的颜色是富于变化的。”(板书:富于变化) 师: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东西,我们也不能人云亦云,而应通过实际观察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课件出示黄海,红海,白海图片。我知道我国的黄海,是泥沙染成的。 亚非的红海就是水中死亡的水藻呈红褐色造成的。 俄罗斯北部的白海呈白色,就是

11、因为那里常年积雪的原因等 师:你们知道吗?海水的颜色除了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决定外,还与水中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等因素有关。但是,不管海是什么颜色的,用手捧起海水来,却都是无色透明的,似乎这个海那个海与湖泊与江河并无区别,都是水嘛。不过,就是水,也可以美得让人陶醉!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大屏幕出示句子:溶化了的盐也是没有颜色的,浪花又都这么白,白得叫人心醉。)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吧。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大屏幕出示: 只是游到深处的时候,往下一看,一片漆黑,漆黑中似乎有几根乱草在水中浮动,不由得让人汗毛倒竖。 溶化了的盐也是没有颜色的,浪花又都这么白,白得叫人心醉。 师

12、:你能仿照这两个句子的表达特点,写写你身边的人或物吗? 生1:(看着他骑着自行车那潇洒自如的样子),叫人(真羡慕)。 生2:(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布满星星的夜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生3:(看到妈妈脸上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让人(总算是放心了)。 【作业设计】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感受了大海的颜色,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如果大家有兴趣,请课外阅读白克的漫谈海的颜色。2、课堂作业。【板书设计】【教学随笔】11.囚蚁【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惶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

13、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3、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2、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囚”字,指名读,齐读。看着这个“囚”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指名生答)“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会意字,一个人置身于四面密封的高墙之中,目之所及就是那狭窄的“四周的天空”,这高墙之中的会想必也是苦恼的吧!2、 师板书“蚁”齐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为什么要囚蚁

14、?怎样囚蚁?囚蚁的结果如何?为什么要使用“囚”字,而不用“养”字?3、 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围绕一个“囚”字展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赵丽宏纯真的孩提时代,跟随他在“囚蚁”的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吧!二、揭题明标(一)出示本课学习要求1、认真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二)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出示本课新词,结合文章内容了解词语意思囚蚁 蚂蚁 蟋蟀 蝈蝈 旋紧 兴致勃勃 触须 惊惶不安 横七竖八 饼干屑 遗憾窸窸窣窣 威风凛凛 宁可对子互助,说课文内容。“我 ”和妹妹想养蚂蚁是因为( )。第一次( ),结果( )。第二次( ),结果( )。从这两次养蚂蚁,我知

15、道_可贵的道理。三、梳理课文内容。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和妹妹第一次养蚂蚁?那几个自然段是写我第二次养蚂蚁。5、指名回答。【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学习课文24自然段。1、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画出我们养蚂蚁的句子。2、是呀,我们旋紧了瓶盖,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小动作,对15只蚂蚁意味着什么?呢?请找出描写蚂蚁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1)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让学生抓住“不停、急急忙忙、来回走动、寻找什么”来体会蚂蚁的焦急和不安,让学生读出这种感受来。(2)我想可他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

16、在瓶子里奔跑。他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让学生抓住“毫无兴趣、惊惶不安”体会蚂蚁的惊恐和害怕。让学生读出这种感受来。(3)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它们会喊什么?指多名学生读4)生齐读。过渡:第一次养蚂蚁失败了,兄妹俩找到了原因,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他们用火柴盒为蚂蚁做了一个新家,并相信蚂蚁一定会喜欢它。二、学习第二次养蚂蚁1、请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会认为蚂蚁会喜欢这个新家呢?预设(1)怕他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了一些校洞眼,用来透气。(2)怕蚂蚁冻死,从保暖用的草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3)怕蚂蚁饿着,

17、还放进一些饼干屑。(4)这个新家真是又透气又暖和,还有吃的,难怪兄妹俩会认为(学生齐读: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从兄妹俩为蚂蚁做的一件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爱)(5)兄妹俩的关爱远远不止这些,甚至在夜深人静时,他们hiatus平心静气得把火柴盒贴近耳朵,倾听蚂蚁的微响,想象着蚂蚁长出了美丽的翅膀,长成了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真的如他们期待的那样吗?结果呢?(6)作者从这两次养蚂蚁中明白了什么?(出示句子)(1)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2)生说,相机指导读,(3)师小结:火柴盒虽好,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怎比得上大自然的广阔无限;有人饲养虽无忧,又

18、怎么比得上无拘无束、自由自主的生活快活呢?所以作者由养蚂蚁悟出了: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板书这句话。(4)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吗?(5)小结:自由是一种天性,也许人与动物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打扰,不干涉,默默关怀,真心尊重。三、回扣课题。学到这里,老师有了疑问,课文明明是讲我们养蚂蚁,为什么课题叫“囚蚁”呢?(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是养蚂蚁,是给予他们关爱,而对蚂蚁来说,这是关爱吗?不是,而是囚禁!板书,所以用囚蚁更合适。)四,写作指导。1、学习了赵丽宏的这篇课文,我们除了懂得了这个道理,文中的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出示课文第一段话和最后一段话)读一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他们在写

19、法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这样写,体现了首尾的对比与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完整。【作业设计】1、课后读赵丽宏的其他作品。 2、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教学随笔】12.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

20、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吧?“童年”这首歌我们一起听一听吧!板书“童年”并播放音乐。难忘的童年生活啊!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童年曾经发生过多么难忘的事,发生过多少有趣的事啊!童年里,又曾有过多少发现啊!(板书“发现”)指名读,说一说,你曾经发现过什么?齐读课题“童年的发现”二,初读课文,明确目标。出示学习要求,小组交流并展示。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

21、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

22、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五、开放拓展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第二课时一、回忆导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

23、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

24、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五、总结交流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作业设计】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2、课堂作业。【板书设计】【教学随笔】古诗诵读 暮江吟【教学要求】: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

25、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板书:唐代:白居易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着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赞美了傍晚

26、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时间:傍望夜晚(深秋)地点:江边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瑟”是什么意思?(碧

27、绿色)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

28、,露似珍珠月似弓”。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它们各“像”什么?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

29、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作业设计】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板书设计】语文乐园(四)【教学目标】:1、 了解写作中如何发挥想象。2、 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学习的古语。3、 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运斤者的手法纯熟,技术高超。4、 学习看图想象作文的写法。5、 学习拟人手法,感受作者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