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_第1页
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_第2页
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_第3页
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_第4页
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第 12期2009年 12月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economic and s oc i al developmentvol. 7. no. 12dec. 2009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刘东燕 摘 要 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一重大惠农政策中,农民和基层干部认知的意愿应当成为改革推进中的重要依据。广西农民参保意愿强烈,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推进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在实施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农民群体的差异性 ,加强宣传和引导,同时在保障农民权益、 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进一步下功夫。关键词 新农保 ;认知意愿 ;调

2、查作者简介 刘东燕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 南宁530022中图分类号 c91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2728 (2009) 12 - 0112 - 05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应对老年化浪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政策 。在这一重大的惠农政策中,农民和基层干部作为参与主体与政策执行者,他们的认知和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他们的意愿应当成为改革推进中的重要依据。基于此, 2009年 78月 ,广西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广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3、专题调研,调查共涉及14个地市39个县区81个乡镇 ,并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户和基层干部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一 、 农民对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认知与意愿分析(一 )基本情况调研组共计向农民发放问卷5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83份 ,有效回收率为97. 66%。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认知 、 看法和参与意愿等11个问题 。被调查农民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家庭规模上看,此次调查人均家庭户人口为表 1 被调查农民的基本情况信 息人数 (户数 )比例 (% )性别 ( s)男女3610114675. 924. 1年龄 ( y,岁 )y 20

4、20 y3030 y 4040 y 5050 60584261260170410953391 . 28 . 725. 834. 922. 46 . 9家庭成员(n,人 )n =01 n 23 n 45 n 6n 7127208243718352752 . 64 . 349. 937. 65 . 6家庭户性质被征地农民村干部计划生育户90334064218. 57 . 013. 1211续表信 息人数 (户数 )比例 (% )家庭户性质库区移民沿海转产渔民一般家庭户2204223674 . 50 . 948. 5主要经营收入来源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外出务工经商35781121051131022318

5、73. 32 . 32 . 22 . 320. 96 . 52008年家庭收入( i,元 )i 50005000 i 1000010000 i 1500015000 i 2000020000 i 2500025000 3000094411288446883202715322023. 917. 914. 66 . 85 . 711. 32008年家庭收支比率( b, %)b 50%50% b 80%80% 100%6071611194619813. 936. 944. 64 . 54. 35 人 , 其中家庭户人口为3 4人的农户占49. 9%。可见 , “4 - 2 - 1” 、 “4 - 2

6、 - 2” 家庭结构日趋增多,农村大家庭已被小家庭所取代,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从家庭收支情况上看,2008年 ,以农业 、 林业 、牧业 、 渔业 、 外出务工和经商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民分别占73. 3%、 2. 3%、 2. 2%、 2. 3%、 20. 9%和6. 5% ;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下 、 500010000元 、1000015000元 、 1500020000元 、 2000025000元 、 2500030000元 、 30000元以上的农户分别占20 %、 23. 9%、17. 9%、 14. 6%、 6. 8%、5. 7%、11. 3%;家庭开支占家庭收入的

7、比例在50%以下 、50% 80%、 80% 100%、 100%以上的农户分别占 13. 9%、 36. 9%、 44. 6%和 4. 5% 。由此可见,当前农民收入状况表现出三个特征: (1)大多数农民主要收入仍来源于农业,外出务工收入日益上升,在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养老功能出现衰减 ; ( 2)整体上看农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 (3)大约有二分之一的农民家庭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伴随着农民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老年生活风险明显增加。通过进一步的统计检验发现,农户的收入状况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

8、入越高,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越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越高。(二 )农民的认知与意愿1.参保意愿强烈。被调查农户对“您是否愿意参加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有 79. 43%的农户表示 “ 愿意参加” , 5. 25%的农户表示“ 不愿意 ” ,另有 15. 32%的农户表示 “ 无所谓 ” 。可见 ,大多数农户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诉求表现较为强烈 ,但也存在一定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 老农保 ” )本身仍存在社会化低 、 覆盖面窄和保障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参保人员养老的需要,导致一部分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 。2.对政策了解不足。调查显示,广西农 村居

9、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多 ,其 中仅21. 42%的农户表示了解, 50. 26%的农户表示了解一些 , 28. 32%的农户表示不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多数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仍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上,社会养老保险知识匮乏 ;同时也反映出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社会养311老保险宣传工作尚存在诸多未到位之处,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3.个人缴费预期差异明显。根据个人收入情况 ,愿意每月缴纳10 元以下 、 10 20元 、 20 30元 、 3040元 、 4050元 、 50 60 元 、 60 100 元和 100元以上用于自己养老保险 的农户,分 别占

10、 15. 8%、 17. 2%、 14. 6%、 7% 、 14. 7%、 3. 5%、16. 2%和 11%。由此可知,愿意每月缴纳保费在1020元的农户比例相对最高,接近七成的农户愿意每月缴纳的保费在50 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 ,愿意每月缴纳的保费在10元以下的农户和100元以上的农户,都分别超过了10% ,两极分化明显 。通过进一步统计验证发现,农户个人缴纳保费预期的离散系数高达1. 22,表明农户内部对个人缴纳保费的预期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4.对老年人基本生活费用预期比较一致。对“您认为目前农村老年人每月大约需要多少钱,可以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 ,认为需要100元以下 、 100

11、200元 、 200300元 、 300400元 、 400500元 、 500元 600、 600 700 元 、 700 800 元和 800 元 以 上 的 农 户 分 别 占2. 3%、16. 33%、22. 81 % 、 18. 23 %、 18. 94 %、 8. 51 %、 4. 01%、4 . 71%和 4 . 06% ,接近九成的农户预计目前老年人每月需要的基本生活费用在500元以下 。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出离散系数为0 . 58,说明农户内部在此问题上的心理预期比较一致。同时也说明,农民在缴费意愿和对生活费用预期上存在较明显的背离 ,“ 少交钱多受益” 的想法比较明显。二 、

12、 基层干部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与建议分析本次调查共向基层干部发放问卷1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36份 ,有效回收率为95. 73%。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干部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 看法和建议等7大问题 。被调查的基层干部中,地级市干部占13. 4% ,县 (市 、 区 )干部占 35. 2% ,乡镇干部占27. 5% ,村 (社区 )干部占 17%。主要调查结果如下:(一 )充分认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 ,采取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 、 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超过九成的基层干部对此表示赞同,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重

13、要的惠农政策(图 1)。图 1 基层干部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认可程度在对当地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行性的判断上, 80. 75%的基层干部认为完全具备条件 , 7 . 46%的基层干部认为具备一定条件但存在较大困难, 2. 51%的基层干部认为目前不具备条件 , 9 . 27%的基层干部表示无法判断。(二 )对建立和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困难和问题的判断建立和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46. 21%的干部认为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农民对有关政策了解不足 ,社会养老保险知识匮乏” , 25. 41%的干部认为是“ 管 理 体 制 不

14、 顺 , 存 在 一 定 管 理 风 险 ” ,10. 33%的干部认为是“ 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束缚 ” , 7. 52%的干部认为“ 农民收入低,支付保费的能力弱” , 6 . 49%的干部认为是“地方财力和集体经济单薄,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弱”, 4. 4%的干部选择了 “其他困难和问题” 。(三 )对经办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建议1.对经办机构单位性质的建议。调查显示,认为经办机构应定为行政机关单位、 全额拨款事业单离散系数= (标准差/均值) ,它表示在对某一项目评价上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离散系数越大,表示总体内部评价的差异越大 。411位 、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基层干

15、部分别为14. 14%、 42. 03%、 0. 8%和 0 . 9% ,在此问题上还有42. 13%的人表示无从判断。2.对工作人员配备的建议。基层干部对各级经办机构工作人员配备的建议见图2。由此可以看出 ,在地市级和县(市 、 区 )级机构中,建议配备610名工作人员的被调查者最为集中,分别各占41. 7%和 45. 7% ;在乡镇级机构中,高达75. 7%的被调查者建议配备工作人员5名以下 。图 2 基层干部对各级经办机构人员配备人数的建议 3.聘用协管员意向明确。为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从村干部中 聘 用 协 管 员 协 助经办机构工

16、作的方式,认为可行的基层 干部 占89. 82% ,认为不可行的基层干部占7. 64% ,认为无从判断的基层干部占2 . 5%。由此可见,基层干部对聘用协管员的意向比较一致。图 3显示 ,对协管员的月报酬建议,主要集中在 700900元 、 400500元 、 500600元的区间,分别各占26. 7%、 22. 10%和 14. 20%。图 3 基层干部对协管员月报酬的建议三 、 结 论(一 )当前广西建立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十分紧迫且条件具备1.“两道防线” 受到冲击。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 家庭结构的变革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 、

17、土地养老” 两道防线受到更大冲击,农村养老问题对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农村养老成为当前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511道难题 。2.“三大矛盾” 急需破解。 (1)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二元性矛盾。目前 ,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差距大 。城镇养老保障运行体制已经比较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广,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严重滞后,政府长期缺位,社会 化 程 度 低 ,仍 以 家 庭 保 障 为 主 。( 2)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广西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西不同农村地区条件的不平衡 ,使经济发展水平、 平均生活水平、 卫生设施 、消费结构特别是地方政府财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直接导致了区域间存

18、在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内在发展动力 。 (3)农民阶层分化的复杂性。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流动性增强,使农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以及谋生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务工、 经商活动,呈现出多重性和多元化的身份特点。而不同群体对社会保障的具体需求与承受力也各有不同。以上矛盾都迫切要求政府必须彻底破除城乡社会保障的栅栏,改革原有的缺少政府资金支持、 低水平 、 小区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大力调整财力支出倾斜及各方面资源配置,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使亿万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3.“ 四大条件” 奠定基石 。 ( 1)政策措施明确。2009年 9

19、月 ,国务院颁布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决定从下半年开始进行新农保试点工作,并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党中央 、 国务院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 上学不付费 、 看病不太贵” 之后 ,着力解决农民“ 老有所养 ” 问题 、 实现“养老不犯愁” 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 ,为广西进一步推动新农保制度建设、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指明了方向。 (2)经济实力增强。从全国和广西经济及社会发展全局看,当前正处于全面增强经济实力,加快社会发展及转型的关键阶段 。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将明显增强 ,从而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

20、充沛的资金来源和更强的财力后盾。同时 ,经济规模的扩大 ,将新增就业容量和扩展新的就业领域,进而形成社会保障事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3)探索经验丰富 。近几年来 ,广西各地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此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组织管理、 筹资机制 、 资金监管制度,也为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 4)民众基础坚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本次调查显示,广大农民参保意愿强烈,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非常迫切。在新农保政策未进入试点实施前 ,仍有将近八成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社会养老保险 ,说明多数农户的保障意识正在逐渐增强,需要以这种途径来规避老年风险,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广大基层干部思想认识统一,超过九成的基层干部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表示赞同 ,同时有八成的基层干部认为目前当地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