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薛贺香相关研究概述农业作为一国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强农惠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明确部署。由于农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众多,根据三次产业演进规律,农业生产效率的第一次大规模提高,主要归功于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械化;第二次大规模提高,得益于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流通业作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承接上游企业转移出来的批发物流配送、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与促销等服务,而

2、且凭借专业化的经营水平引导、组织和促进农业生产。因此,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有文献围绕农村流通业做了大量研究,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如王斌(2009)认为农产品流通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应、引导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宗颖(2012)认为1992年以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并且流通业对第三产业中非流通业的贡献要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二是研究农村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如文启湘等(2010)运

3、用了dea模型论述了流通业和消费之间的协调关系,认为我国流通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强于消费对流通业的支撑作用。郝爱民(2010)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不完善是当前农民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刚(2013)认为农村流通业规模对农村居民消费是最主要的,流通业的投入起到积极作用但不显著等。三是关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如王良举等(2011)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业存在技术非效率现象,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通业的技术效率。徐从才等(2012)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为主线探讨如何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田野等(2012)从流通渠道体系、流通组

4、织体系、流通服务体系和流通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了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制。综上,国内对于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农村流通业自身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文献,并形成了一致的研究结论。但是在以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大多认为农村流通业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而对于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探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以描述现状提出对策的定性研究较多,已有的定量研究往往会忽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导致模型的估计结果不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基于此,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法处理模

5、型中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变量选择、模型方法与数据说明(一)变量选择现有文献对于流通服务业范围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流通服务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住宿业,广义的流通服务业除此之外还包括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如物资供销业、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流通的外延行业。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本文界定流通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变量的具体设置如下:1.被解释变量。选择农业生产效率为被解释变量。现有文献对其的测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前沿方法,如利用随机前沿技术和数据包络技术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另一类是基

6、于非前沿方法测算,如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粮食单产等。相比较而言,利用随机前沿技术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更能全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利用郝爱民(2013)提供的思路对我国各地区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测度。2.解释变量。围绕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选择解释变量如下: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反映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用各地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总值作为代理变量。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反映农村流通业的组织和渠道状况,用各地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作为代理变量。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反映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用来衡量农村交通及信息化程度,用各

7、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资金作为代理变量。3.控制变量。由于农业发展还受到其它经济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估计误差,本文把这些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主要有:城镇化水平:反映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用各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农村人力资本:反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计算公式如下:ht =6×prt+9×jut+12×set+16×tert,其中,pr、ju、se、ter分别代表当年从业人员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人口存量。农村技术水平:反映我国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8、,用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向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资金作为代理变量。(二)模型方法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分析法,建立模型如下:aeit=i+1asit+2aoit+3aiit+1urit+2ahit+3atit+it其中,a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截距项包含了那些随个体变化但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的影响;系数j(j=1,2,3)分别反映解释变量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j(j=1,2,3)分别反映控制变量城镇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技术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9、;为随机误差项。(三)数据说明本文选择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其中,衡量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原始数据来自2006-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他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自200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endprint实证结果及分析本文利用stata12.0对前述模型进行估计。由于对变量取对数不影响变量间的关系,又能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在估计时对变量分别取对数。考虑到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三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引入估计模型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在估计时逐一引入模型。由于农村流通业

10、和农业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加之建立模型时可能存在遗漏变量,当遗漏的变量与解释变量存在相关关系时,都会导致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为了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选择广义矩估计进行估计。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确定有效的工具变量,出于数据易得性的考虑,本文分别选择各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为工具变量,同时采用杜宾-吴-豪斯曼检验(dwh)(durbin-wu-hausman)对解释变量的内生性进行检验。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dwh检验统计量的p值说明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所有解释变量均为外生变量”的原假设,模型确实存在内生性问题,所以采用gmm得到的估计结果更为可信。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给出未加

11、入控制变量时单个解释变量的gmm回归结果,而模型4、模型5和模型6表示在估计过程中加入控制变量的gmm估计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有明显提高,说明控制变量对农业生产效率确实存在影响,并且改善了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以下对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在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估计结果中,修正的可决系数adj-r2和f统计量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各解释变量前面的系数均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这一结果很好地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模型

12、4选择农村流通业总产值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gmm估计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来看,农村流通业总产值每增加1%,农业生产效率增加0.179%,说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实现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农村流通企业将分散的农村市场和集中的农业生产联系起来,通过提供集中交易和专业化服务,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有效融合,使得产品交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提高了交易效率,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同时也及时指导了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革新的步伐,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模型5选择农村流通业法人单位数的滞

13、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gmm估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来看,农村流通业法人单位数每增加1%,农业生产效率增加0.092%,说明虽然我国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正向推动作用,但是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原因可能在于我国流通主体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产销环节衔接不上,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渠道不畅等原因。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1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是2000年3.3倍,是1996年的3.6倍,说明当前我国流通业的参与主体在快速增加,流通业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逐渐放大。但是对于我国农村流通业来

14、说,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流通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在流通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承担起农村流通的职能,使得我国农业的小农户生产和全国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流通组织,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模型6选择农村流通业的资金投入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gmm估计农村交通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农村交通和信息化水平来看,农村固定资产投向农村流通业的资金每增加1%,农业生产效率增加0.102%,说明虽然我国农村交通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正向推动作用,但是推动作用相对也比较小,

15、这可能与我国当前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关。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0和2011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资金分别为540.2亿元、609亿元和585.8亿元,仅占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7.27%、7.72%和6.45%,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农村流通中的信息网络建设不健全导致农村信息沟通渠道闭塞,农民生产和销售都缺乏科学的信息指导,所以产销脱节、效率低下的情况非常严重,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极为普遍,成为制约农业增

16、效、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瓶颈。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在现有农村流通业与农业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广义矩估计重点对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等反映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变量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变量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导致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农村流通业是农业、农村经济

17、新的增长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结合以上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发展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对策建议如下:(一)培育壮大农村流通组织,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流通主体我国农村流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造成了农业的小生产和全国市场的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也制约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流通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流通主体的培育和壮大。具体可以通过建立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农资流通主体、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多元化农村日用品流通主体和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主体来实现。通过发展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的连锁方式,可以用现代化企业和物

18、流方式来改造传统的农村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通过连锁超市等城市大型流通企业将流通体系向农村延伸,整合现有的农村流通组织,而通过农业合作社可以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升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壮大农村流通主体,促进农村流通业的发展。endprint(二)优化农村流通渠道,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流通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的纽带。在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无论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渠道过长,加之农产品产销信息衔接不畅,使得近几年“卖难买难”的问题频繁发生。优化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展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超对接以及基地配送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二是发展多种形

19、式的零售业,使零售渠道与批发渠道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村流通业的信息渠道实现多元化,整合各级各部门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三)加强农村教育,培育农村流通专业人才农村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流通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工作环境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短缺,专业的流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吸引和培育农村专业的流通人才是发展农村流通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教育是培育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积累机制。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在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在于农村的职

20、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培育熟悉现代商贸流通的专业人才,是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流通体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我国城乡流通市场发展不均衡。我国农村市场需求分散、批量小、运输成本高,导致大型流通企业不愿在农村设立网点,而农村流通主体大多为小卖部、夫妻店、流动商贩等,规模小、经营分散、集中度低、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为统筹城乡流通体系提供空间集聚,便于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而激发大型流通企业将

21、城市流通体系辐射至农村的积极性,发挥城镇作为连接城乡枢纽的功能,改善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1.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7)2.郭馨梅,宋伟伟.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王斌.中国农产品发展报告(上)j.中国流通经济,2009(1)4.宗颖.江苏省流通业的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5.文启湘,梁爽.基于dea模型的流通业和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6.郝

22、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7.李志刚.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2)8.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9.徐从才,唐成伟.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4)10.田野,赵晓飞.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11.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j.南方经济,2013(5)12.张如意,张鸿.城乡统

23、筹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13.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二)优化农村流通渠道,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流通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的纽带。在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无论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渠道过长,加之农产品产销信息衔接不畅,使得近几年“卖难买难”的问题频繁发生。优化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展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超对接以及基地配送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二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零售业,使零售渠道与批发渠道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村流通业的信息渠道实

24、现多元化,整合各级各部门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三)加强农村教育,培育农村流通专业人才农村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流通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工作环境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短缺,专业的流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吸引和培育农村专业的流通人才是发展农村流通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教育是培育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积累机制。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在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在于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培育熟悉现代商贸流通的专业人才,是

25、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流通体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我国城乡流通市场发展不均衡。我国农村市场需求分散、批量小、运输成本高,导致大型流通企业不愿在农村设立网点,而农村流通主体大多为小卖部、夫妻店、流动商贩等,规模小、经营分散、集中度低、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为统筹城乡流通体系提供空间集聚,便于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而激发大型流通企业将城市流通体系辐射至农村的积极性,发挥城镇作为连接城乡枢纽的功能,改善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我

26、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1.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7)2.郭馨梅,宋伟伟.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王斌.中国农产品发展报告(上)j.中国流通经济,2009(1)4.宗颖.江苏省流通业的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5.文启湘,梁爽.基于dea模型的流通业和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6.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7.李

27、志刚.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2)8.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9.徐从才,唐成伟.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4)10.田野,赵晓飞.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11.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j.南方经济,2013(5)12.张如意,张鸿.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13.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

28、ta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二)优化农村流通渠道,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流通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的纽带。在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无论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渠道过长,加之农产品产销信息衔接不畅,使得近几年“卖难买难”的问题频繁发生。优化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展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超对接以及基地配送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二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零售业,使零售渠道与批发渠道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村流通业的信息渠道实现多元化,整合各级各部门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三)加强农村教育,培育农村流通专业人才农村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流通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工作环境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短缺,专业的流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吸引和培育农村专业的流通人才是发展农村流通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教育是培育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积累机制。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在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在于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流通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