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黄冈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物质可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的是(   )h2 fecl3 fe3o4 o2a只有    b只有     c都能得到    d都不能得到参考答案:c2. 常温常压下,一种气态烷烃与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和物共1升,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12升二氧化碳,则该混和气体中一定含有 a甲烷     &#

2、160;  b乙烯          c乙烷         d环丙烷参考答案:a3. 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c3h7cl          .ch2cl2            .c

3、2h6o           .c2h4o2参考答案:b略4.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的 ph=4.5的nahc2o4溶液:c(hc2o4) c(h2c2o4)c(c2o42)b25时,ph=9、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混合溶液:c(nh4+)+c(h+)c(nh3·h2o)+c(oh)cnahco3溶液:c(oh)=c(h+)+ c(hco3)+2c(h2co3)d0.1m

4、ol/l(nh4)2fe(so4)2溶液中:c(so42)c(nh4+)c(fe2+)c(h+)c(oh)参考答案:b5. 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全部      (d)无参考答案:c略6.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

5、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参考答案:b略7. 已知标准状况下112la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参考答案:d略8.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6、                              (    ) 混合物非电解质碱酸式盐a漂白粉cl2氨水nahco3b福尔马林苯cu2(oh)2co3明矾c胆矾so2纯碱nh4cld食醋c2h5oh苛性钾nahso4参考答案:d略9. 下列不是室内污染物的是(

7、      )a、co             b、甲苯          c、尼古丁          d、 食品袋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少量碳酸氢钙和氯化钙的水是永久硬水b.明矾有净水作用,所以用明矾处理硬水,可以使硬

8、水软化c.用离子交换剂处理硬水,只能软化暂时硬水,不能软化永久硬水d.只具有暂时硬度的水经加热煮沸后,可变成软水参考答案:d解析:由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所引起硬度的水为永久硬水,a错误;明矾虽有净水作用,但明矾不能使硬水软化,b错误;离子交换法既能软化暂时硬水,又能软化永久硬水,c错误。11. 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9、   c.可表示爆炸反应                   d.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参考答案:a略12. 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2h4o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分子中c的质量分数为40%b.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c.乙比甲的沸点高d.乙和甲的最简式相同。参考答案:b略13. 已知:(1)zn(s)1/2

10、o2(g) = zno(s)?h =348.3 kj/mol  (2)2ag(s)1/2o2(g) = ag2o(s) h =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等于()  a317.3 kj/mol                            

11、60;     b379.3 kj/molc332.8 kj/mol                                  d+317.3 kj/mol 参考答案:a略14. 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

12、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参考答案:b略15. 在ph=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bak+、clo-、na+、no3-    

13、;              bnh4+、al3+、so42-、no3-ck+、mno4-、cl-、so42-                 dna+、no3-、hso3-、k+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本题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锰酸钾

14、溶液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小组成员为此“异常”现象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猜想: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猜想:。【实验目的】探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变化“异常”原因【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玻璃棒等;试剂: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kmno4(硫酸酸化)溶液等。请你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思路,补充完整所缺内容。(1)草酸(h2c2o4,弱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mno4还原产物是mn2+)   

15、                                                 。(2)要完

16、成对猜想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               。(3)猜想可能是_。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一种试剂及一种仪器,分别是             。(4)基于猜想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试管a试管b加入试剂  (预期)实验

17、现象(褪色时间)  结论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1)5h2c2o4+ 2mno4+6h+=10co2+2 mn2+8h2o(2分)(2)温度计(1分)(3)生成的mn2+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2分);mnso4(s)、秒表(2分)(4)(4分) 试管a试管b加入试剂1ml0.05mol/l kmno42ml0.1mol/l h2c2o41ml0.05mol/l kmno42ml0.1mol/l h2c2o4少量mnso4(预期)实验现象(褪色时间)褪色较慢褪色很快结论猜想正确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命

18、名参考答案:间二氯苯(或1,3-二氯苯)18. (11分)多晶硅(硅单质的一种)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制备中副产物以sicl4为主,它对环境污染很大,能遇水强烈水解,放出大量的热。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且含有铁、镁等离子)制备bacl2·2h2o,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fe3+、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 (1)已知:sicl4(s)+h2(g)=sihcl3(s)+hcl(g)  h1=+47 kj/molsihcl3(s)+h2(g)=si(s)+3hcl(g)   h2=+189 kj/mol则由sicl4制备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请写出sicl4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加钡矿粉并调节ph=7的作用是_。(4)加20% naoh调节ph=12.5,得到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参考答案:(1)sicl4(s)+2h2(g)=si(s)+4hcl(g)  h= +236kj/mol  (3分)(2)sicl4+4h2o=h4sio4+4hcl    (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