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过秦论教案 (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提倡的仁政 思想。 2、 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 句式的特点。 3、 背诵课文 3 3、4 4、5 5 段。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指导 学生反复读,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 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 件下的进步意义。 2 2 、学习作者把对历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的 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
2、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 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的规律。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交流式 【教学用具】课件、 mp3mp3 【教学安排】三课时 2020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 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毛泽东的诗贾谊导入新课。 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 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
3、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 自责呢,抑郁而终呢?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 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 200200- -前 168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 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 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 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 33 33 岁。他的 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 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 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 砭时弊,淋漓
4、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 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 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 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三、背景简介: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 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 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 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 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 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 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
5、规汉”, 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单音:腴(y y u)轸(zh zh e n n)B (血)笞(ch ch 1)恬(ti ti a n n) 藩(f f a 门门)瓮(w we ngng)( y y o u 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 mb)召滑(sh sh a o o)俯首颈系(x x i)践华为城 (huhua )劲弩(j j i ngng) 中人(zh zh o ng)ng)墨翟(d 行伍(h ha ng)ng)将数百之众(ji ji a ngng) 度长絜大(duduo) (xi xi e)比权量力(li li a ng)
6、ng)万乘之势(sh sh e ngng) 朝同列(ch ch a o o) 夫作难(n n a n n)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 解文意。 六、 同桌之间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交流看法,逐段翻 译课文。 七、 思考:过秦论全文内容结构是怎样的?请先画 出全文五个自然段的最大结构层次,再概括每段段意。 学生交流、思考。教师总结。 过秦论内容结构 一、 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1(1- -4) 4) 兴崛起 (1)(1) 发展(2)(2) 极盛(3)(3) 亡(4)(4) 二、 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5)(5) 八、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广用排比、对偶,极 力渲
7、染夸张的特点。 九: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研习课文 1 1、2 2、3 3、4 4 自然段。 指导学生总结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 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诵读课文的情况,抽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 情况。 二、分析理解课文。 1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2 2 、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固、席、包、囊、内、斗。河 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衡:通 横 (通假字)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思考:作者在第一段“崛起”段是如何分层次论述的。 地理:据固
8、;拥地;君臣固守 崛起雄心: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政策:内 ;外 成功:拱手而取 4 4 、提问: 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 “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 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 . 之意, . 之心”句 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 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 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 也为后文写孝公之 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 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 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 又使叙述
9、生动形象。 5 5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6 6 、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南、弱、从、亡、北、漂、橹、利 教师强调以下词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 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 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 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 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 从散约败,争割地而 赂秦
10、,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 思考:作者在“发展”段是如何分层次论述的,运用 什么论证方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 、宰割、分裂 诸侯: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 、请服,请朝 8 8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段。 9 9 、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履、亡、却、废、愚、弱、帝王 教师指出重点字词 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 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 于 ,应为 聚之于咸阳 。信臣精 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 以之为固 。 句式: : 省略句、判断句、 1
11、010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思考: (1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和 乃使蒙恬 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3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 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 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 而谁何。 思考:作者在“极盛”段是如何分三层论述的?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后期:焚百家,
12、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提问:第 3 3 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 “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 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 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 吞八荒”之举。 提问:第 3 3 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 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 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111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 1212 、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3、瓮、绳、云、响、赢、景、亡山东 教师指出重点字词 1 1 瓮牖绳枢: 瓮 、 绳 ,名词活用作动词, 瓮 用 破瓮做, 绳 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 足 和 起 后均省略介词 于 ,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 云 、 响 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 像云一样 , 像回声一样 。 句式: : 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 13 13 、思考: 让我们比较探求 - 我们看到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 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 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 答:余威震于殊俗,力量依然强大 _ _- 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
14、涉起 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 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而是因为秦“”。 答: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振长策而御宇内; 隳名城,杀豪杰;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从第 2 2 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 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 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 有“”之贤、“”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等, 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答: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 翟;陶朱、猗顿; 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15、隳名城、 杀豪杰; 提问: : (l l )、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 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明确: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2 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3 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 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 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 亡秦族矣 目的是为了什么? 明确: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 涉之师却能 亡秦族 。
16、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 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 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思考:作者在“灭亡”段是如何分三层论述的,其中 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出身氓隶之人 陈涉: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数百疲敝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 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 猝、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 三、布置作业 1 1 、背诵课文 3 3、4 4 段。 2 2 、课后练习 3.3. 第三课时
17、 【教学重点】 检查背诵。 对课文进一步分析,品评文章的独到之处,分类归纳文 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分析理解课文。 1 1 、学生齐读第五段。 教师指出重点字词 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度 絜 ,对文,都是度量的意 思; 比 量 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 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 朝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 . 朝拜。 百有余年矣: 有 通 又 。 致万乘之势: 致 达到。 2 2 、提问: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是什么(哪
18、句话)?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是对前文叙述事 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 第1段中的事实语句: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第 2 2 段中的事实语句: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赂 秦;宰割天下,分裂 . 入朝; 第 3 3 段中的事实语句: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 城谁何; 第 4 4 段中的事实语句:余威震于殊俗。 3 3 、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 之昔的比较,找找文中的对比,看作者怎样层层推进,水到 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 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 (1 1)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的对比; 1 13 3 段与 4 4 段对比 (2 2)秦与六国的对比; 2 2 段内比 (3 3)秦与陈涉的对比; (4 4)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5 5 段内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 结构 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 总结全文。 秦创业 - 雄心勃勃 秦日盛 - 所向披靡 秦统一 - 势如破竹 秦灭亡 - 一败涂地 (叙事)(议论) 三、贾谊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 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春季【高二】【蛇启新航 蜕变前行】开学第一课-教案
- 2025年押车放贷合同模板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负数的实际应用 西师大版
- 《梯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易错题)-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含答案)
- 2024年品质生活电器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场景描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杭州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出租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性定制婚约解除合同示范
- 脱碳塔CO2脱气塔设计计算
- 《骆驼祥子》通读指导手册
- 股东会会议系列文件(通知、议程、签到表、表决票、决议)
- 非法占用农田建房举报信范文
- 伐树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工程开工报告(5篇)
- 配电箱试验项目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BEC商务英语高级考试历年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