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临床疗效分析    王静宇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患者的症状缓解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2、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关键词 半夏厚朴汤加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口腔(包括咽喉)或肺部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基于此,本研究将半夏厚朴汤加味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68岁,平均(43.1±2.6)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5±0.6)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5岁,平均(41.4+3.7)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3±0.9)年

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将加拿大关于胃食管反流病方面达成的共识意见作为本次诊断依据:分析患者临床不良症状(反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灼热疼痛、上腹部不适)。观察barrett食管表现,未见其他上消化道黏膜病变。问卷积分:rdq评分12分。(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评价患者的症状凹,主要症状指患者喉部有痰梗,感觉烧心、反酸,或者在进食期间吞咽不利;次症指患者说话声音嘶哑,半夜有咳嗽、气喘现象,并且伴随舌头发红,脉象弦滑。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表示中医证候显著。纳人标准:患者年龄1870岁。均符

4、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且胃镜检查均显示阴性。患者在人院治疗前未使用任何药物。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70岁患者。排除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妊娠期患者。对汤药过敏者。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早餐前0.5h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d,1次/d。观察组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主要中药成分:半夏、厚朴、木香、海螵蛸各10g,茯苓、枳实各15g,竹茹、旋覆花(包煎)、陈皮、苏梗、生姜、甘草各6g。反酸、烧心明显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口千口苦、两胁肋胀痛者,加柴胡、郁金;若患者在进食后容易出现痞胀之气或嗳气现象,则需增加

5、加党参、山药和白术。上述药物1剂d,煎药后取250ml,分2次服用。上述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高热、高脂肪食物,饮食后需走动0.5h,帮助肠胃消化;每晚睡前3h之内禁止进食,睡眠期间保持头高脚低姿势,确保患者呼吸顺畅,所有患者均服药8周。观察指标:(1)参照2017年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制定气郁痰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症候观察表,主要从嗳气反流、半夜呛咳、声音嘶哑、神情忧郁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无不适症状,记0分;症状轻微,在医师提示下察觉为1分;症状较明显,干扰日常生活,需偶尔服药为3分;症状非常突出,严重干扰日常生活,需长期服药为5分。症状表现在13分记2分,表现在3

6、5分记4分,依此进行单项积分比较。并依据这些不适症状对生活的影响,按“无”“偶有不适”“时有不适”“频繁不适”分别积分为0、1、2、3分,进行总有效率的评价。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临床反流症状完全消失或在原有疗效基础上改善>95%。显效:反流症状大部分消失,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疗效在原有基础上恢复69%95%。有效:反流症状未消失,疗效指数在原有基础上好转30%70%。无效:反流症状无变化,疗效指数在原有基础上好转<30%。痊愈加显效病例数之和计算总显效率。(2)不良反应观察主要包括头痛、便秘、恶心等。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

7、)表示,计量资料(x±)表示,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咽喉不适、嗳气反流、半夜呛咳、神情忧郁、烧心反酸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头痛1例,便秘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4/40)。对照组头痛3例,便秘6例,恶心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2.50%(13/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8、050,p=0.014)。讨论胃食管反流属“梅核气”“吐酸”“嘈杂”等,食管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共司受纳、消化、转运和输布功能,而脾胃运化与肝疏泄、肺输布有关,胃食管反流疾病主要在“反流”,患者胃部出现反酸等症状,并且在胃食管中出现痰梗,严重影响肠胃环境鬥。由于胃食管出现反流,对患者进食等有影响,长期影响下导致患者情绪郁结,脾胃虚弱,进而导致肠胃失调,使得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因此临床主要对患者胃部环境进行改善,有效控制胃部反酸症状,疏通郁结之气,改善脾胃虚弱症状,最终能够从整体上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門。半夏厚朴汤源于金匮要略,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作用,现代研究表

9、明本方能够排空患者肠胃,减少患者胃部反酸症状,减少胃酸分泌,有效改善患者胃部溃疡症状,提高患者对药物的吞服接纳度回。半夏厚朴汤加味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助半夏化痰和胃;茯苓陈皮健脾渗湿,以增强半夏化痰之力;此三药共为臣药。陈皮、木香、枳实、苏梗理气化痰消痞,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海螵蛸可消痰散结制酸;旋覆花行水、下气;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诸药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痰气郁结之本病自除。综上所述,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赵玉沛,吕毅.消化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5-91.2熊理守,陈旻湖.消化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7-11.3李军祥,陈諳,李岩,等.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3):221-226.4李亮,孙志文,梁国英,等.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