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结构病害检测方法_第1页
隧道结构病害检测方法_第2页
隧道结构病害检测方法_第3页
隧道结构病害检测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 B 隧道结构病害检测方法B.1 隧道水害根据隧道结构渗漏水的渗漏量大小,可分为湿迹、渗水、滴漏、涌水。根据渗漏水浑浊程度可分为漏泥沙、冒浆等。具体的定义和物理检测方法见表。渗漏水湿迹渗水渗漏滴漏大小涌水表渗漏水病害物理划分及检测方法定义物理检测方法隧道内表面呈现明显色泽目测结构物表面水迹;用干手触摸有变化的潮湿斑潮湿感,但无水分浸润感水渗入隧道,导致隧道表面用灯光照射,结构物表面有反光;用水分浸润干手触摸,明显沾有水分水量达到一定程度,从上方目测滴漏程度;采用秒表确定滴水频滴落率目测涌水大小;采用量筒量测涌水量,有明显的出水点,水从出水或采用容积法、投浮子法、堰法或堵点涌出,形成水流塞估

2、算法在隧道的中央排水沟或侧沟进行量测漏泥因渗水通道扩大或防水失浑效,渗水量增加,同时夹带目测渗出物成分沙浊泥沙程因渗水通道扩大或防水失度冒浆效,渗水量增加,同时夹带目测渗出物成分浆液渗漏水 pH 值检测可采用 pH 试纸测试。渗漏水的氯离子、酸根离子、镁盐离子、铵盐离子等含量化学分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 的有关规定。隧道析出物宜采用目测法进行外观病害检查。析出物的化学成分可采用X 荧光光谱半定量物质全分析法或能谱分析法等方法检测析出物的成分。B.2 材质劣化混凝土材质劣化检测可根据缺陷的情况按下列方法检测:1 蜂窝位置和范围可用钢尺或卷尺量测,必要时可

3、通过剔凿、成孔等方法量测蜂窝深度;2 麻面、掉皮等位置和范围可用钢尺或卷尺量测。混凝土强度可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钻芯法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操作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 执行。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深度大于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孔洞;2 应清楚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3 应采用浓度为 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楚时, 采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 次,取其平均值。钢筋锈蚀检测可根据测试条件和测试要求

4、采用电化学测定法和综合分析判定方法,必要时配合剔凿检测法验证。结构连接构件劣化可辅以小锤敲击,结合尺量的方法量测劣化程度。B.3 结构缺损结构表观缺陷检测可根据缺陷的情况按下列方法检测:1 隧道掉块长度可用钢尺或卷尺量测,深度可用游标卡尺量测;2 衬砌露筋范围可采用钢尺或卷尺量测。裂缝检测应采用以下方法:1 应采用目测法对裂缝分布、发展情况进行普查,亦可采用先进的图像检测等手段记录裂缝数量及分布;2 隧道裂缝应选用仪器设备辅助量测。可用钢卷尺量取裂缝长度,可用裂缝插片尺或裂缝宽度观测仪量测裂缝宽度, 可用超声波法测取裂缝深度。对于较为严重区段的裂缝深度可辅以钻孔取芯法验证,并辅以照相记录。钢筋

5、配置及保护层厚度可采用地质雷达、钢筋探测仪等仪器辅助检测。衬砌厚度不足及背后空洞、道床缺陷等病害宜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雷达检测方法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 执行。B.4 结构变形结构变形监测工作不得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监测方法应采用仪器监测、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信息采集。监测导线布设应遵循 “先控制,后加密 ”的原则。隧道监测线路布设前,应对基准点进行检测。确定基准点后,按闭合水准路线进行布设线路,由一个车站基准点复核下一车站基准点,各监测点的监测也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的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6 三等水准

6、测量要求进行精密水准观测。监测点的布置应在监测对象变形和内力的关键特征点上,具体的布置位置和监测仪器如表所示。表监测点的布置位置及仪器精度要求序号监测监测点布置位置主要监测仪器仪器精度项目1竖向位移拱顶、侧墙(拱腰)、水准仪、静力水水准仪: 0.3mm/km;底板准仪、全站仪全站仪:1",1mm+2ppm2水平位移拱顶、侧墙(拱腰)、全站仪1",1mm+2ppm底板3相对收敛不少于 2 条测线全站仪、收敛计 全站仪:1",1mm+2ppm4变形缝张开 结构变形缝、裂缝裂缝计、游标卡裂缝计: 0.1mm量、裂缝位置两侧尺等游标卡尺: 0.1mm5隧道断面尺不少于 3 条测线全站仪、断面仪全站仪:1",1mm+2ppm寸断面仪: 1mm序号监测监测点布置位置主要监测仪器仪器精度项目道床与轨道 道床上、两条钢轨水准仪、静力水水准仪: 0.3mm/km;6准仪、全站仪、 全站仪:1",1mm+2pp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