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威和田发电厂135MW锅炉运行规程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30/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1.gif)
![华威和田发电厂135MW锅炉运行规程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30/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2.gif)
![华威和田发电厂135MW锅炉运行规程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30/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3.gif)
![华威和田发电厂135MW锅炉运行规程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30/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4.gif)
![华威和田发电厂135MW锅炉运行规程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30/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5181b996-dae6-4c79-9ccc-8390b5c99e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威和田发电有限公司 锅炉运行规程Hua Wei He Tian City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Ltd.华威和田发电有限公司 锅炉运行运行规程(135MW机组)20140501发布 20140501实施华威和田发电有限公司 发 布目录第一篇 420t/h锅炉运行规程7第一章 锅炉技术规范81.1 锅炉概况81.2 锅炉设计规范141.3 机组保护与监控系统概况33第二章 联锁 保护 试验382.1 联锁与保护试验条件382.2 锅炉联锁与保护试验412.3 锅炉水压试验462.4 锅炉安全门的校验50第三章 锅炉机组启动533.1 机组启动条件533.2 冷备用
2、或检修后锅炉启动前检查533.3 锅炉冷态启动前的准备543.4 锅炉冷态启动553.5 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的运行593.5 锅炉热态启动60第四章 锅炉正常运行与维护614.1 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控614.2 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控与调整624.3 锅炉运行中的维护65第五章 锅炉机组停止运行705.1 停炉前的准备70 5.2 锅炉正常滑参数停运71 5.3 锅炉停运后的保养及设备烘干73第六章 锅炉机组典型事故处理756.1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756.2 手动紧急停炉76 6.3 故障停炉77 6.4 MFT动作及处理77 6.5 锅炉满水79 6.6 锅炉缺水80 6.7 汽水共腾81 6
3、.8 水冷壁管损坏82 6.9 省煤器管损坏83 6.10 汽包水位计损坏处理84 6.11 机组甩负荷85 6.12 安全门起座86 6.13 水冷壁、省煤器、给水管道内发生水冲击86 6.14 过热器管损坏87 6.15 再热器管损坏88 6.16 锅炉灭火89 6.17 锅炉燃烧不稳定90 6.18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91 6.19 6KV厂用电中断92 6.20 380V厂用电中断93 6.21 热控电源中断93 6.22 引风机故障94 6.23送风机故障95 6.24排风机故障966.25 回转式空预器故障96 6.26送粉管堵塞及燃烧97 6.27 电动机故障处理98 第七章 引风
4、机、送风机、空预器的运行99 7.1 引风机、送风机的运行99 7.2 空预器运行101第八章 制粉系统运行103 8.1 制粉系统设备特性1038.2 磨煤机润滑油系统简介105 8.3 制粉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06 8.4 机组启动初期制粉系统的启动108 8.5 制粉系统运行监视和调整109 8.6 制粉系统停运111 8.7 制粉系统事故处理112第九章 排污、吹灰系统运行117 9.1 连续排污系统运行117 9.2 定期排污系统操作118 9.3 吹灰系统的使用121第二篇 10t/h启动锅炉运行规程125第一章 启动锅炉设备简要特性126 1.1 锅炉设备概述126 1.2
5、锅炉设计规范126第二章 启动锅炉本体控制系统简介128 2.1 功能与组成128 2.2 参数的设置和调整130第三章 启动锅炉水压试验131第四章 启动锅炉的运行131 4.1 锅炉的启动131 4.2 锅炉的正常运行132 4.3 启动锅炉停止133 4.4 维护保养133 4.5 故障处理134 第三篇 空压机运行规程135第一章 螺杆式空压机运行1361.1 技术规范1361.2 空压机系统的启动1401.3 空压机系统正常维护1411.4 空压机系统停止运行141第二章 故障处理1422.1 显示器显示维护信息1422.2 显示器显示停机报警1422.3 主机排气超温停机1432.
6、4 电机过载停机1432.5 加载运行时无冷凝水排出1442.6 排气压力排气量偏低1442.7 主机或机组排气温度偏高144第四篇 电袋除尘器运行规程146第一章 除尘器本体技术规范1471.1 概 述1471.2 主要技术参数147第二章 静电除尘器1502.1 静电除尘器概述1502.2 静电除尘器的启动1502.3 静电除尘器的运行1522.4 静电除尘器运行中维护和保养1522.5 静电除尘器的停运1542.6 静电除尘器故障处理154第三章 布袋除尘器1573.1 布袋除尘器概述1573.2 布袋除尘器的启动1573.3 布袋除尘器正常运行的检查1603.4 清灰控制系统1603.
7、5 故障异常现象及处理161第四章 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运行1634.1 概述1634.2 系统主要技术数据1644.3 正压浓相输灰系统的运行1654.4 典型运行问题和处理方法168第五篇 除渣系统运行规程172 第一章 除渣系统概述173第二章 除渣设备运行1742.1 设备规范及技术参数1742.2 除渣设备运行182第三章 常见故障处理1843.1 输送链部分1843.2清扫链部分185第六篇 附 录187附录1 转动机械运行规程1881.1 转动辅机安装、检修后的验收试运1881.2 转动辅机启动前的检查1881.3 转动辅机启动通则1881.4 转动辅机运行中的维护1891.5
8、转动辅机停运1891.6 转动辅机紧急停止条件190附录2 锅炉热工信号联锁、保护内容及条件1902.1 锅炉火焰电视监视装置保护1902.2 磨煤机润滑油站就地控制柜联锁保护1902.3 送风机启动联锁保护1912.4 引风机启动联锁保护1922.5 空预器联锁保护条件1942.6 制粉系统联锁保护条件1942.7 过热器和再热器减温水电动门1962.8 低温再热器事故喷水调整门1962.9 事故放水电动门1962.10 FSSS炉膛灭火保护系统196附录3 锅炉的热工信号报警、保护定值200附录4 辅机加油表203附录5 按压力排列的饱和状态下绝对压力与温度对照表204第一篇 420t/h
9、锅炉运行规程209第一章 锅炉技术规范1.1 锅炉概况本公司一期工程安装两台SG420/13.7-M752型锅炉,每台锅炉与一台N135-13.24/535/535型汽轮机及一台QFS-135-2型汽轮发电机配套成单元机组。机组最大连续工况功率141.43MW,机组设计最大出力147.971MW。锅炉设计燃用烟煤,型布置,固态排渣,炉底采用机械密封结构。锅炉设备概况炉号制造日期投产日期编 号制造厂家锅炉型号属 性#11999.022014.09400-162上海锅炉厂SG420/13.7-M752型超高压一次再热自然循环燃煤锅炉#21999.072014.11400-1631.1.1 锅筒及汽
10、水分离等装置锅筒内径1600mm,壁厚为92mm,材料为BHW35低合金高强度钢,锅筒筒身长度为12.24m,总长度为14.07m,锅筒及其内部装置总重约60.188吨,锅筒几何中心线标高42.75m。汽包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下150mm处,最高和最低水位距正常水位±50mm。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器、给水清洗孔板、顶部均流孔板组成,直径为315mm的旋风分离器前后对称共布置48只,每8只与各分段连通箱连通,旋风分离器进口装有导流板,以提高蒸汽分离效果,单个分离器的平均蒸汽负荷为10t/h左右,旋风分离器上方布置有清洗孔板。锅炉给水由12根108×10的管子从省煤器引入锅筒
11、。采用50%的给水清洗饱和蒸汽,另外50%的给水直接进入大直径下降管,可有效降低锅筒上下壁温差。在锅筒两端上部布置两只口径为DN80的弹簧式安全门,总排汽量379.6t/h,在锅筒上还布置有排污、加药、事故放水和启停炉时需要用的再循环管等管座及水位表、水位平衡容器等附件。1.1.2 炉膛、烟道和水冷壁炉膛接近正方形,宽为9.60m,炉膛深为8.84m,其宽深比为1.086,四周为60×7,节距为80.5mm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组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减少炉膛漏风。炉膛部分共布置20只蒸汽吹灰器。斜烟道为旁路省煤器上部向炉膛方向斜折部分与顶棚过热器管及前侧包复管构成,高温
12、再热器布置在斜烟道内。尾部对流烟井总深为7.5m,宽度与炉膛相同,由后隔墙省煤器分隔成前后两个竖直下行烟道,后侧布置低温再热器的主烟道深5.5m,前侧布置旁路省煤器的旁路烟道深2.0m。主省煤器布置在旁路省煤器和低温再热器下面。锅筒下部有四根419×40的大直径下降管,汇集的炉水经过分配集箱分配到44根133×12的分配管,进入水冷壁14个循环回路的14只下集箱,又经60×7的水冷壁管吸热成汽水混合物,上升到水冷壁上集箱,再经46根133×12的汽水引出管进入锅筒。水冷壁分前、后及两侧四部分,前、后两侧水冷壁下部组成冷灰斗,后水冷壁上部由分叉管分为两路,
13、一路向前凸出2.5m形成折焰角,另一路垂直上升,起悬吊作用。在水冷壁下集箱设有蒸汽加热装置,汽源主要来自邻炉再热蒸汽冷段,可缩短升炉启动时间和保养锅炉等。在侧水冷壁垂直中线折焰角稍下处布置一套FTV火焰电视监视装置,其镜头耐热温度1000,电动推杆的动力源推力为100Kg,最大行程600mm。1.1.3 燃烧器及油枪锅炉采取正四角逆时针双切圆燃烧,#1角与#3角形成假想小切圆200mm,#2角与#4角形成假想大切圆800mm;煤粉燃烧器采用浓淡型直流燃烧器,共16只分四层布置;燃烧器上方四角布置了SOFA风喷口,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保证NOX的排放浓度不大于400mg/Nm3。锅炉设计燃油
14、为#0轻柴油,采用压缩空气雾化少油点火装置,4支油枪分别布置在等离子体燃烧器内,燃油压力0.5Mpa时,油枪出力为350Kg/h,可实现点火和快速稳燃两种投用方式。1.1.4 过热器及调温方式过热器采用辐射-对流型,由炉顶过热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组成。过热蒸汽流程:锅筒ð炉顶过热器ð后包复过热器ð悬吊管及侧包复过热器ð前屏ð一级减温器ð后屏ð二级减温器ð对流过热器ð集汽集箱ð汽机高压缸进汽炉顶过热器的炉膛部分由42×5的20G管子组成,其后面部分和后包复及侧包复过热器
15、都由51×5.5的20G管子组成,过热器悬吊管两排共104根由42×6的20G管子组成。在前屏至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流程中,过热蒸汽经过二次左右交叉和一次左右混合,以改善汽温偏差。前屏过热器为全辐射式,顺流布置,共6片,每片屏由28根管子组成U型屏,外圈3根由38×5的SA213-T91管子组成,其余由38×4.5的12Cr1MoV管子组成。后屏过热器为半辐射式,顺流布置,共14片,每片由12根管子组成W型管屏,外圈3根由38×5的SA213-T91管子组成,其余由38×5的12Cr1MoV管子组成。对流过热器顺流布置,共104排,每排
16、由3根管子组成,按蒸汽流向管组前半部由38×6的12Cr1MoV管子组成,后半部由38×6的SA213-T91管子组成。在后屏过热器进和出口的前、后集箱内分别布置有一、二级减温器,一级喷水减温器主要是保护后屏过热器和主汽温初调,二级喷水减温器主要是保护对流过热器和调节主汽温度。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布置一只口径为DN80排汽量为126.5t/h的弹簧式安全门和由两道串联电动排汽门组成的向空排汽系统。汽包与过热器安全门总排汽量为506.1t/h,大于额定过热蒸汽量420t/h。1.1.5 再热器及调温方式再热器由分别独立的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组成。高温再热器布置在对流过热器后斜烟
17、道中;低温再热器和旁路省煤器在尾部烟井中并列布置在主省煤器上方。再热蒸汽流程:汽机高压缸排汽ð事故喷水减温器ð低温再热器ð微量喷水减温器ð高温再热器ð汽机中压缸进汽,低温再热器为对流式,逆流顺列布置,共104排,每排由42×3.5的7根套管组成,按蒸汽流向材料分别为20G、15CrMo和12Cr1MoV。高温再热器为对流式,顺流顺列布置,共104排,每排由42×4的7根套管组成U型,按蒸汽流向材料分别为12Cr1MoV,SA213T91。再热蒸汽系统中,在低温再热器前后分别布置事故喷水和微量喷水。再热蒸汽温度采用旁路烟道挡板
18、粗调,微量喷水作为细调;事故喷水作为非正常工况下的降温,以保证再热器的安全。再热器进口布置4只,出口布置2只(共6只)口径DN150的弹簧式安全门,其总排汽量为509.6t/h,大于额定再热蒸汽量364t/h。再热器出口集箱上还布置由两道串联电动排汽门组成的向空排汽系统。1.1.6 省煤器及旁路烟道挡板省煤器由主省煤器、隔墙省煤器和旁路省煤器三部分组成。主省煤器由32×4的20G管子组成,逆流顺列布置。隔墙省煤器由38×4的20G鳍片管组成,后隔墙省煤器将尾部烟井分割成前后两个烟道,前烟道布置旁路省煤器。旁路省煤器由38×5的20G 管子两根套管组成,逆流顺列布置
19、,下部进口端管子倾斜45°,组成烟道挡板的框架。旁路烟道挡板上下各5块,每块由一转动扭矩为1600N·m的电动机构驱动。1.1.7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及其进口烟气挡板每台炉配置两台6700mm垂直轴布置、受热面回转空预器。主要由转子、外壳、传热元件、中心筒、导向轴承、支持轴承、冷端连接板、热端连接板、密封装置(包括径向、轴向、环向密封)、传动装置等组成。预热器整体由外壳上的8个支承座支承在锅炉运转层大梁上。每台空预器的支持、导向轴承分别设置了专用的润滑油系统,循环油泵用来控制润滑油温。此外,每台空预器还配置了消防水管、冲洗水管和燃气脉冲激波吹灰器。每台空气预热器进口布置2套并
20、列的烟道挡板,每套由一转动扭矩为1600N·m的电动机构分别驱动。1.1.8 炉墙及炉顶密封因锅炉采用全焊膜式水冷壁结构,因此炉墙采用了硅酸铝耐火纤维板做内衬,再敷设轻质保温材料,外面设金属附板。炉顶及两侧包复、后包复为膜式包复管,炉顶炉墙为管子外侧浇一层耐火混凝土,再加硅酸防水泡沫石棉复合保温材料。两侧及后包复为轻质浇注保温材料。主省煤器部分由于没有包复管,因此采用混凝土浇灌而成的框架式炉墙。炉顶采用柔性二次金属密封结构外加耐火保温材料,即梳形板´膨胀节´二次密封板密封焊接形式。1.1.9 锅炉钢构架和平台楼梯锅炉本体采用钢构架,单排柱,与主厂房框架脱开,尾部空
21、预器也采用钢制构架。锅炉除省煤器、空预器以外的所有受热部件及其炉墙、钢性梁等组件的全部重量通过各自的吊杆悬吊在小梁或次梁上,然后再分配到四根大梁上,四根大梁分别搁置在相应的钢柱上,全部荷重通过立柱传递到基础上。为方便巡视和检修设备,在锅炉四周设置了平台和楼梯,平台采用镀锌栅格板,楼梯采用栅格踏步梯。平台允许活载荷4800N/m2。1.1.10 制粉系统制粉系统为封闭式负压单元制、中间仓储式,采用低速滚筒钢球磨煤机,排粉机乏气送粉;每台炉设两套制粉系统,它由原煤仓、给煤机、磨煤机、排粉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煤粉仓等设备组成。煤粉流程:燃煤由输煤皮带送入煤斗后,经给煤机进入钢球磨煤机,同时向
22、磨煤机中送入热风和再循环干燥剂,确保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不超过70,当再循环干燥剂份额太大影造成送粉风量不足时,可以开启热风道上就地吸冷风门,调节风门开度增加冷风量;燃煤在磨煤机中磨细和干燥后进入粗粉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粗粉通过回粉管返回磨煤机继续磨细,符合细度要求的煤粉进入细粉分离器,分离下来后通过落粉管进入煤粉仓;细粉分离器出来的含粉气流通过排粉风机后,一部分作为一次风送入炉膛,一部分作为再循环送入磨煤机;煤粉经过给粉机后,进入风粉混合器,与排粉风机出口乏气混合后送入炉膛中燃烧;制粉热风道设有至排粉风机入口的旁路风道,当磨煤机停运时,可通过该旁路送风给排粉风机继续向炉膛内送粉,避免停炉,
23、旁路风道上设有就地吸入冷风门,可用来调节风温,使排粉风机出口风温不超过70,此时的送粉系统相当于热风送粉系统,排粉风机的作用相当于一次风机。1.1.11 再热器的保护机组旁路系统机组采用两级旁路系统:级旁路(设计120t/h)主蒸汽经过与高压缸并联的减温减压装置直接进入再热器;级旁路(设计140t/h)再热蒸汽经过与中、低压缸并联的减温减压装置直接进入凝汽器。1.1.12 锅炉其它辅助设备锅炉配有离心式引风机、送风机、火检风机各两台,引风机采用变频器调节、送风机采用液力偶合器调节。烟气除尘采用一台型号为HSDD220/12240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一个电场+两个袋场,达到粉尘排放浓度30mg/N
24、m3;在电场全部停运时,仍然能够保证烟囱的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烟气处理量943595m3/h;除尘效率99.9%,其灰主要由气力输送至干灰库存放待处理。炉底灰渣经风冷式机械除渣系统送至渣仓装车外运处理。另外,在省煤器出口至空预器进口之间,每炉配置有2台还原剂为尿素的SCR反应器(脱硝装置);在引风机和烟囱之间配置有一套脱硫系统,两炉合用(即两炉一吸收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方式。1.1.13 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燃料自动调节。汽包水位自动调节。主蒸汽温度自动调节。再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炉膛负压自动调节。送风(氧量)自动调节。一次风压力自动调节。磨煤机入口负压自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
25、自动调节。连排扩容器水位自动调节。燃油压力自动调节。1.1.14 锅炉独立程控装置定期排污程控装置。炉膛、过热器、空预器程控吹灰装置。1.1.15 AFS-1000-PLC系统锅炉所配置的AFS-1000-PLC系统是一个油枪管理和燃油安全联锁系统,它具有油枪吹扫、程控点火、火焰检测、逻辑保护等功能。1.2 锅炉设计规范1.2.1 锅炉主要参数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额定蒸发量t/h420经济3982再热蒸汽量t/h364经济3453汽包工作压力Mpa15.44过热蒸汽压力Mpa13.75过热蒸汽温度5406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3.57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3.328再热蒸汽进口汽温3
26、509再热蒸汽出口汽温54010给水压力Mpa15.711给水温度240经济23612设计冷风温度2013热风温度33114排烟温度133经济12915汽包至过热器出口集箱压降Mpa1.5216事故喷水装置前至高再出口集箱压降Mpa0.12717炉膛出口(炉膛负压)至空预器阻力Pa267618空预器空气侧阻力Pa647.219空气量Nm3/h39088220烟气量Nm3/h45273221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21.2.2 锅炉热平衡序号项 目符号单位设计数据1排烟损失q2%5.6742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q3%0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1.54散热损失q5%0.3835锅炉效率%91.29
27、6计算燃料消耗量Bt/h62.861.2.3 锅炉各部件水容积序号部 件单位设计数据序号部 件单位设计数据1汽包m3285再热器m3832水冷壁及连接管m3576锅炉工作时m387.83省煤器m3207水压试验m3165(不含再热器)4过热器m3601.2.4 受热面工质温度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出口烟温汽、水、风进口温1前屏过热器1064348.42后屏过热器959378.43对流过热器755431.54高温再热器662478.35低温再热器4063506旁路省煤器469257.9水出口268.17主省煤器3642408空预器13320风出口330.61.2.5 承压部件及受热面1.2
28、.5.1 汽包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内径×壁厚mm1600×922总长度mm14070筒身长122403材质BHW354中心线标高mm427505正常水位mm-150汽包几何中心线下6洁净蒸汽装置48只旋风分离器给水清洗蒸汽孔板每只出力10t/h7工作水容积m3约10.1(0水位计算值)135MW时,干锅时间1.5分钟1.2.5.2 水冷壁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膜式水冷壁2受热面布置面积m21160.4可辐射面积1040.93数量根448(节距80.5 mm)前后墙各120根左右墙各104根4外径×壁厚mm60×7荷重管60×
29、;85材质20G6允许管壁温度4507计算额定工况管壁温406.7荷重管:346.71.2.5.3 下降管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大直径下降管数量根4外径×壁厚mm419×40材质 ST45.8/2分配管数量根44外径×壁厚mm133×12材质20G1.2.5.4 炉顶过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鳍片管2受热面布置面积m2187.53数量根105节距90 mm4外径×壁厚mm42×551×5.5(烟道部分)5材质20G6允许管壁温度4507计算额定工况管壁温3711.2.5.5 尾部包覆过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
30、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光管悬吊管有防磨罩2受热面布置面积m2后包132.5;后侧包149.1;悬吊管78.2;前侧包(斜烟道)94.53数量根后包105;后侧包下后13×2;后侧包下前49×2;悬吊管104;前侧包(斜烟道)57×24外径×壁厚mm后包、侧包51×5.5;悬吊管42×65材质20G6允许管壁温度4507计算额定管壁温度395(后包、侧包、悬吊管)1.2.5.6 前屏过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U型全辐射式2受热面布置面积m2291受热面积2883屏数×管数根6×28节距1350×
31、44 mm4外径×壁厚mm38×4.5外圈3根38×55材质外3根:SA213-T91其余38×4.5:12Cr1MoV6允许管壁温度SA213-T91:650;12Cr1MoV:5807计算额定工况管壁温度SA213-T91:463;12Cr1MoV:4551.2.5.7 后屏过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W型半辐射式2布置受热面积m2625受热面积5263屏数×管数根14×12节距630×42 mm4外径×壁厚mm38×55材质外3根:SA213-T91其余38×5:12Cr1Mo
32、V6允许管壁温度SA213-T91:650;12Cr1MoV:5807计算额定最大管壁温SA213-T91:544;12Cr1MoV:5291.2.5.8 高温对流过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蛇形管对流式立式布置2布置受热面积m21601.6受热面积15853管排数×每排管数根104×3节距90×75.9 mm4外径×壁厚mm38×65材质前半部:12Cr1MoV;后半部:SA213-T91(按蒸汽流向)6允许管壁温度12Cr1MoV :580;SA213-T91:6507计算额定最大管壁温前半部:548;后半部:6101.2.5.
33、9 低温再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蛇形管对流式水平布置,有防磨罩102 m22受热面积m24892另:引出管2546 m23管排数×每排管数根104×7节距90×59.7 4外径×壁厚mm42×3.55材质20G/15 Cr Mo/12Cr1MoV6允许管壁温度450/560/5807计算额定工况管壁温408/468/5081.2.5.10 高温再热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型式蛇形管对流式垂直布置2受热面积m213663管排数×每排管数根104×7节距90×58.54外径×壁厚mm4
34、2×45材质流向前:12Cr1MoV ;后:SA213-T916允许管壁温度12Cr1MoV :580;SA213-T91:6507计算额定最大管壁温12Cr1MoV :557;SA213-T91:5781.2.5.11 减温器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主蒸汽减温器型式混合式(文丘里管)2数量只43减温水量t/(h侧)一级9 ;二级94减温水源给水泵出口5减温水压力Mpa15.76减温水温度2401再热汽减温器型式混合式(文丘里管)2数量只43减温水量t/(h侧)事故7.5; 微量54减温水源给水泵中间抽头5减温水压力Mpa7.566减温水温度1671.2.5.12 省煤器序号项
35、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主省煤器型式蛇形管 卧式防磨罩76 m22受热面积m21576.13管排数(横×纵)根117×2节距80×50mm4外径×壁厚mm32×45材质20G6计算额定管壁温度2741隔墙省煤器型式下部鳍片管,立式悬吊2受热面积m2306.23管排数(前 后)根前102 后106节距90mm4外径×壁厚mm38×45材质20G6计算额定管壁温度2851旁路省煤器型式蛇形管 卧式2受热面积467.83管排数(横×纵)根前:50×2 ;后:51×2(节距90×94.7mm)
36、4外径×壁厚mm38×4挡板段38×5.55材质20G6计算额定管壁温度2851.2.5.13 安全门(动作压力为表压)编 号#1#2#3#4#5#6#7#8#9备 注汽包右汽包左过热出口集箱再进右前再进左前再进右后再进左后再出右再出左型 号汽 包:SFA-68E210/400C1(弹簧式 DN80);过热器:SFA-68E210/550V1(弹簧式 DN80);再热器:SFA-408SB/00C1 (弹簧式 DN150);编 号排汽量t/h整定起跳压力Mpa允许排放范围Mpa允许回座范围Mpa#1189.816.6316.6317.115.415.96#2189
37、.816.1716.1716.6515.0415.52#3126.514.414.414.813.413.8#485.13.853.853.963.73.5#585.13.85#685.13.85#785.13.85#884.83.653.653.753.53.3#984.83.651.2.6 主要管道系统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数据备 注1主汽管数量根2外径×壁厚mm273×28材质12Cr1MoV2再热蒸汽管冷段数量根2外径×壁厚mm426×13材质20G热段数量根2外径×壁厚mm426×14材质12Cr1MoV3给水管主给水数量根1外
38、径×壁厚mm273×28额定给水流量t/h420材质St45.8/大旁路数量根1外径×壁厚mm133×14额定给水流量t/h12630%额定值材质St45.8/小旁路数量根1外径×壁厚mm76×8额定给水流量t/h正常运行不用材质St45.8/4机旁路系统级数量根2外径×壁厚mm325×10材质流量t/h120减温水量t/h25级数量根2外径×壁厚mm529×6材质流量t/h140减温水量t/h251.2.7 燃烧设备序号项 目单 位设计数据备 注1炉膛容积m32176.1宽度m9.6深度m8.
39、84高度m33.9设计压力Pa3432截面热负荷Kw/(m2h)4066.4容积热负荷Kw/(m3h)158.62燃烧器喷咀型式浓淡型直流燃烧器布置方式逆时针正四角双切圆个数一次风个16二次风个20假想切圆直径mm大800;小200摆角范围度±15中心标高m14.35气流旋转方向逆时针喷咀布置顺序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自下而上1.2.7.3 点火系统:采用等离子体点火系统。1.2.7.3.1 系统的构成: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由等离子体燃烧器、电源系统、冷却水系统、载体空气系统、监测控制系统等构成。1.2.7.3.1.1 等离子体燃烧器 兼有等离子体点火功能和主燃烧器功能,等离子体燃烧器安装在
40、A2、A4、B1、B3四只煤粉燃烧器上。在锅炉点火和稳燃期间,该燃烧器具有等离子体点火和稳燃功能;在锅炉正常运行时,该燃烧器具有主燃烧器功能。1.2.7.3.1.2 等离子体电源系统1、电源系统设备的布置电源系统设备的布置及安装位置选择的原则: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不超过40、环境洁净、无漏水、无粉尘污染、与等离子体燃烧器距离较近(电缆长度小于150m)、便利设备运输及安装,避开大设备。2、等离子体点火系统所需电源的容量及要求等离子体电源应尽量避免和电动给水泵取自同一电源段。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电源的容量(单台机组)如下:1) 隔离变进线电源: 380VAC 200kVA/每路 (共 4路)2) 冷却
41、水泵: 380VAC 22 kW/每台 (共2路,取自不同母线段)3) 冷却风机: 380VAC 7.5 kW/每台 (共2路,其中一路取自保安段)4)控制电源1: 220VAC 10 A/每路 (共1路,取自于UPS/热工电源)5)控制电源2: 220VAC 20 A/每路 (共1路)1.2.7.3.1.3 载体工质(空气)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稳压、洁净、干燥的空气作为等离子体载体,本系统采用仪用压缩空气为等离子体发生器提供载体。仪用压缩空气母管压力应为0.40.8MPa,在等离子体压缩空气母管上安装减压阀组,对仪用压缩空气进行减压和稳压。等离子体发生器前有载体工质(空气)仪表组件,组件上
42、安装手动阀、压力表和压力开关用来控制载体工质(空气)压力,经过仪表组件后,进入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载体工质(空气)压力为510kPa,压力满足信号送到控制系统,单台发生器压缩空气流量为60Nm3/h。单台炉等离子体发生器总载体风量为240Nm3/h。 在每台等离子体发生器仪表组件都装有切换阀门,等离子体发生器停止工作后,可操作切换到冷却风进行持续吹扫,不再消耗仪用压缩空气。吹扫风压力2.5kPa,单台发生器吹扫风耗量50Nm3/h,单台炉等离子体发生器总吹扫风量为200Nm3/h。1.2.7.3.1.4 冷却水系统为保护等离子体装置本身,需用除盐水冷却阴极、阳极和线圈。冷却水经母管分别送至就地等离
43、子体发生器内,再分三路分别送入阴极、阳极和线圈。发生器前安装有就地压力表、压力开关和手动调节阀,压力满足信号送回控制系统。冷却水采用除盐水,水温<40,等离子体发生器入口冷却水压力为0.40.8 MPa,且发生器出入口冷却水压差不小于0.4MPa,单台发生器冷却水流量为8t/h,经过冷却发生器后,回水比进水温升3.5。单台炉等离子体发生器冷却水总流量为32t/h。设置单独的除盐水循环系统,设置独立的冷却水箱,通过水泵增压后提供给各等离子体发生器,回水回到冷却水箱。在水泵出口设置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冷却水来自厂用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箱的补水来自凝结水系统。1.2.7.3.1.5冷炉制粉系统在细粉分离器的上行管路上安装插板门,并将其上行管路和下行管路短接,旁路掉细粉分离器,初期点火时作为一个直吹式系统实现等离子体点火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现代企业如何依赖云平台优化数据审核流程
- 游戏类直播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 现代舞台背景屏技术革新与发展
- 环保材料在办公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 生产过程中的危机应对与风险化解
- 未来十年电动汽车市场预测与展望
- 生态系统服务在商业地产开发中的应用
- 现代网络技术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撑
- 18《书湖阴先生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 各种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幻灯片
-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班会PPT雷锋精神我传承争当时代好少年PPT课件(带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第八章体育赛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课件
- 专题7阅读理解之文化艺术类-备战205高考英语6年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
- 《生物资源评估》剩余产量模型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