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说明平和县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目录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1(一)适应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的要求. 1(二)适应国家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要求. 2(三)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2二、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3(一)依法规划 . 3(二)承上启下 . 3(三)统筹协调 . 3(四)因地制宜 . 3(五)公众参与 . 3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4 四、规划编制过程和主要成果. 7(一)规划编制过程. 7(二)规划编制主要成果. 9五、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11(一)基础数据的采用. 11(二)指标分解情况. 13(三)与相关规
2、划协调情况. 21(四)规划弹性 . 24(五)扩大内需项目工程. 25(六)与二调衔接. 25六、规划实施成效估计. 27(一)规划实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27(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27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平和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 1999 年编制完成,自从规划实施以来, 在强化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积极开发整理复垦土地资源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太适应现状的情 况: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原来下达的建设占用 耕地指标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规划确定的目标已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 的步伐;二是国家提出加强
3、和改善宏观调控,突出强调要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 “闸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由于市场经济中存在许多变化因素及 市场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上一轮“刚性”指标分解的规划方法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一轮规划要加强对协调规划指标“刚 性”与“弹性”矛盾的研究,以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三是土地利 用效率不高,只强调耕地占补平衡,忽略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效益、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为了适应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适应国家提出运用土地政 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要求、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规划迫切需要修编。(一)适应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的要求上一轮规划是在 20 世纪
4、 90 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 1992 年出现房地 产热、圈地热,再加上耕地大量减少,粮食安全压力大的宏观背景下编制的。 而目前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党中央在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 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以人为 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思路,以及建立节 约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等都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 要求。平和县土地管理工作重点相应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实施 项目带动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国土资源支撑这个重点
5、,拓展政 策思路,拓宽发展空间,严格土地资源管理,进一步处理好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支持经济发展与保护农民权益、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系。(二)适应国家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要求规划作为土地管理的龙头,是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必须以当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用地、调整和优化 产业布局结构、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和结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十一五”时期平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奋斗目标是:积极参与海 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步伐,着力构建社会主义 和
6、谐社会。“四个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 实质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教、文卫 等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社会文明跃上新水平。二、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一)依法规划贯彻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 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为核心的指导方针,依法 规划。(二)承上启下落实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对平和县土地利用提 出的各项任务,结合平和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平和县土地利用管理和各乡 镇土地利用调控提出明确任务和要求,促进平
7、和县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三)统筹协调从平和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出发,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统 筹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和区域土地利用,增强土地资源 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四)因地制宜结合平和县基本县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围绕土地利用中的关 键矛盾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 宜,科学规划。(五)公众参与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 针,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三、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
8、条例;4、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 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6、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8、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9、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10、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1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编制前期调研 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发2004133 号);1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 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 号);13、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
9、员会、财政部、建设部、 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 发2005196 号);1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大纲 评审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4 号);1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有关工 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118 号);16、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 号);17、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10 号);18、国土
10、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 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19、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5147 号);21、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补充指 导意见(闽国土资文2008215 号);22、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 通知(闽国土资综2008228 号);23、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划修编中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08303 号);24、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
11、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 知(闽国土资文200935 号);25、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6、漳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规划修编中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的通 知(漳国土资2008397 号);27、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8、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9、平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0、平和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31、平和县基本农田保护区汇总图册;32、平和县区域规划纲要和产业发展规划;33、平和县城市总体规划;34、平和县各部门“十一五”规划纲要、图件等。四、规划编制过程和主要成果(一)规
12、划编制过程平和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验总结 和实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利用 2005 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及图件,从平 和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认真开展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和土地利用方案优 化选择研究,经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编制完成。整个规划修编工作从2007 年 9 月开始工作,于 2008 年 5 月完成规划编制初稿,2009 年 6 月通过省 国土资源厅初审,9 月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复审,11 月大纲得到省国土资源厅批 复,大致经历了前期工作阶段、大纲编制阶段和规划文本阶段:1、前期工作阶段 前期工作阶段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经费准备、资料准备;调查
13、核实;专题研究。 组织准备:平和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平和县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发改委、经贸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计生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 下设办公室在国土资源局,各部门按工作组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部门和乡(镇) 指定联络员,负责提供资料,测算、提出用地需求,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协 调。与此同时,作业单位成立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组和技术指导组为 规划的进一步开展做好准备。技术准备:主要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方案、工作方案以及为以后 的工作做好技术工具和技术培训。经费准备:主要分析测算规划编制中人、财、物、技
14、术等资金投入需求, 为工作开展提供资金支持。资料准备:主要是完成基础资料收集,本次规划需要收集全面的资料涉及 多个部门、乡镇、工业区等,主要分为规划基期与规划期材料。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图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如平和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及图件、交通规划文本及图件、工业区规划文本及图件、各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及 图件、耕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报告、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 报告、地质灾害分布图、旅游规划图等,对数据资料的可靠性较差的进行筛选、 复查核实,以保证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调查核实:为了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对所收集的资料整理 分析,并组织对基础资料调查核实,特
15、别是新增建设用地、优质园地、土地开 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实地核实。专题研究:当基础资料着手调查核实时,专题研究也同时动工,在这个期 间完成相关规划指标的测算、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写和部分专题图件的编制。完 成了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建设用地供需预测和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镇用地和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统筹区域和各行业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规划实施评价等专题研究报告。2、大纲编制阶段 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大纲、规划大纲说明及相关图件,规划大纲编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规划目标和编制概略性方案,形成规划大纲和说明。 具体为:(1)在实地调查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的分解各项指标,编写土
16、地 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及说明(征求意见稿)。同时安排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补 充调研。根据补充调研情况完善前期研究报告和大纲成果报告,形成平和县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及说明(初稿)。(2)2009 年 6 月 10 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规划大纲进行了初审, 本轮规划与二次调查的衔接、土地利用战略的制定、各项土地利用利用调控指 标的分配、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耕地补充方案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等提出意见 和建议。(3)2009 年 9 月 16 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规划大纲进行了复审, 落实初审会审查意见的整改情况,并对建设用地拓展规模、基本农田构成、增划基本农田数量、耕地补充任务提出具体的意见
17、和建议,复审会原则通过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4)2009 年 10 月,县政府召开由五套领导班子、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平 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讨会。与会同志对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复审意 见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对对中心城区和各乡镇城镇(集镇)用地规模、全县 工业用地布局展开了认真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规划底图上落实城镇建 设布局、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任务等。规划编制组认真采纳 各领导、各专家的合理化建议,修改规划成果。3、规划文本阶段 在规划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件精神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围绕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利
18、用空间布局的规划思想,以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和平 和县“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结合交通、旅游等相关规划,编制平和县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和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 年)。(二)规划编制主要成果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由文本、专题、图件、数据库组成。1、文本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 年)2、专题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研究建设用地供需预测和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优化城镇用地和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研究统筹区域和各行业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研究规划实施评
19、价3、图件1:5 万平和县土地利用现状图1:5 万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 年)1:1 万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 年)1:5 万平和县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图(2006-2020 年)4、数据库ArcGIS 构建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五、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一)基础数据的采用1、土地利用基础数据 根据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闽国土资文200764 号),新一轮市、县、乡规划修编土地利用基础 数据原则上采用 2005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
20、资厅发200951 号),应在土地现状分类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实用的原则,依据规划基数分类 进行转换。详见表 1。表 1规划基数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转换关系对应表单位:公顷规划基数分类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土地分类面积面积土地分类农用 地总计197649.39197649.39总计农用 地耕地小计24589.3024589.30小计耕地水田22070.0419544.24灌溉水田2525.80望天田水浇地407.5043.40水浇地364.10菜地旱地2111.762111.76旱地园地小计29511.7329511.73小计园地林地小计133699.47133699.47小计林地
21、有林地55451.2455451.24有林地灌木林7098.707098.70灌木林其他林地71149.5319273.14疏林地51566.61未成林造林地304.86迹地4.92苗圃其他农用地小计9848.899848.89小计其他农用地设施农用4.24.20畜禽饲养规划基数分类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土地分类面积面积土地分类地0.00设施农业用地0.00晒谷场等用地农村道路681.53681.53农村道路坑塘水面293.43271.95坑塘水面21.48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1803.911803.91农田水利用地田坎7065.817065.81田坎建 设 用 地总计6210.4662
22、10.46总计建 设 用 地城乡建设用 地建制镇682.19636.91建制镇居民点及独 立工矿用地45.29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4571.364571.36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94.4794.47独立工矿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76.61176.61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用 地公路330.73330.73公路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库水面323.34323.34水库水面水利设施用 地水工建筑用地13.2713.27水工建筑其他建设用 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12.4418.47特殊用地居民点及独 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6.03未 利 用 地总计28528.5328528.53总计未 利 用 地水域河流水面2232.8622
23、32.86河流水面其它土地滩涂沼泽滩涂75.0775.07滩涂自然保留地荒草地25473.3425473.34荒草地沙地19.2419.24沙地裸地724.8935.82裸土地689.07裸岩石砾地其它未利用土地3.133.13其它未利用地合计232388.38232388.38合计2、基本农田保护区中的园地数据基本农田保护区中的园地在上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3、其他数据 除土地现状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主要以统计年鉴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人口数据:主要是通过统计年鉴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按照平和县统计年鉴 2003、2004、2005,全县总人口 559419 人,其中城镇人口 127759 人
24、。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主要是参考平和县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结合实地 调研情况修正。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是参照城建、交通、水利和工业园区等各个部门提供 的数据。其它数据主要是参照各个相关部门和统计年鉴为准。(二)指标分解情况本轮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调控指标分解方案,系根据漳州市国土 资源局下发的主要调控指标分解方案结合平和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始终坚持 “工业兴县”发展战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重点保障国家、省、市、县基 础设施用地以及城市规划区建设和平和县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同时满 足各乡镇产业建设用地需求。根据漳州市局指标分解说明,漳州市下达给各县(市、区)的新增建设用 地规模控制指
25、标应扣除 2006-2007 年已审批用地量作为 2008-2020 年的可用指 标。根据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补充指 导意见,水库水面不计入建设用地,因此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和基础 设施等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中不含水库水面。根据漳州市下发的漳州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年)主要调控指标,平和县 2010 年建设用地总 规模为 6421.13 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建设用地规模 724.93 公顷,城乡用地规 模为 5696.20 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088.33 公顷,农村居民点 4607.87公顷,2006-2010 年,建设占用
26、农用地指标为 252.67 公顷,占用耕地指标为111.53 公顷;平和县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7033.6 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 建设用地规模 1290.07 公顷,城乡用地规模为 5743.53 公顷,其中:城镇工矿 用地规模 1233.07 公顷,农村居民点 4510.47 公顷,2006-2020 年,建设占用农 用地指标为 839.73 公顷,占用耕地指标为 327.80 公顷。根据 2006、2007 年已审批农转用可知,2006、2007 两年,已审批新增用 地量为 135.57 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 134.03 公顷,占用耕地 43.52 公顷。则2008-2010
27、 年,可占用农用地指标为 118.64 公顷,可占用耕地指标为 68.01 公 顷;2011-2020 年,可占用农用地指标为 587.07 公顷,可占用耕地指标为 216.27 公顷,即 2008-2020 年,建设用地可增加的规模为 1010.91 公顷,占用农用地 指标为 705.71 公顷,占用耕地指标为 284.28 公顷。表 2可用指标单位:公顷市局下发指标已审批可用指标06-10 年11-20 年06-20 年06 年07 年06、07 年08-10 年11-20 年08-20 年占用农用地252.67587.07839.7359.6574.37134.03118.64587.0
28、7705.71占用耕地111.53216.27327.8017.5825.9443.5268.01216.27284.281、指标分解原则(1)规划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是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土地利用的总体安排要与县乡两级政府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相协调,各项用地指标的具体安排与各相关 部门、行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对 土地利用的需求来安排土地利用规划指标。(2)兼顾历年用地水平和规划发展需求。既考虑历年用地水平的延续性, 又考虑超前规划的合理性,在规划指标分解时,按照一定的权重予以综合体现, 使规划指
29、标分解与上轮规划实施情况相衔接,与地方发展前景相协调,各项指 标分配更趋合理。(3)保证重点用地需求。根据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际,优先保障重点发展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在重点发展区域上,突出保障经济发展快速地带的用地需求;在重点部位上,优先安排城镇发展用地和发展 趋势较好的园区用地;在重点项目上,保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 已经确定的重大项目用地需求。(4)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在总量指标不突破的前提下,全县建设用地 指标进行统筹安排,调剂使用。各乡镇安排指标时,对城镇和园区用地需求合 并考虑,在分配城镇和独立工矿用地指标时进行综合平衡,统筹考虑城镇与园 区用地需求。(5
30、)实事求是,合理调整。对重点发展工业的乡镇,耕地和基本农田面 积难以保持上轮规划水平的,根据用地情况进行合理核减;对以农业为主的乡 镇,适当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增加耕地保有量指标和基本农田面积; 对于缺乏发展前景的集镇,适当调减发展规模。(6)此外,还应坚持科学性原则、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原则、优化配置 土地资源的原则、保障社会、粮食、生态安全的原则、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 则、兼顾绩效与公平的原则、统筹需要与可能的原则。2、指标分解的指导思想 按照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实际需求的原则,将各类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并且做到上图布局合理,体现新一轮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指标分解的方法(1)
31、交通、水利、旅游用地,原则上根据部门用地规划方案,由乡镇核 实用地项目,测算项目用地面积,按项目用地分解控制指标,并根据情况进行 适当调整确定分解方案。(2)城镇和独立工矿用地,根据历年用地水平和规划用地需求,按一定 的权重进行用地指标测算,在此基础上统筹平衡乡镇范围内的城镇、园区和零 星工矿用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用地指标分解方案。(3)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依据农村个人建房历年用地水平、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和今后中心要村建设的需要,按一定的权重测算用地指标,并考虑城镇和园区建设发展占用居民点用地的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居民点用地 指标分解方案。(4)耕地保有量,主要依据现有耕地面积和规划
32、期间耕地面积的增减变 化情况,来分解确定各乡镇规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指标。(5)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主要依据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和 2006 年前整理但是 2006 年后才通过验收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006 年后开 始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及规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所确定的各乡镇增加耕 地面积来分解控制指标。(6)基本农田面积,主要依据各乡镇优质耕地分布情况及规划期末的指 标来确定,适当考虑对发展用地的总体安排。(7)拟定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指标分解供选方案:方案一,按上轮规 划确定的指标分解方案分解本次规划指标;方案二,按照各乡镇的需求量预测, 将本次规划指标分解到各乡镇;方案三、综合考
33、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素, 结合各乡镇的历年用地量,参照各乡镇的需求量预测,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各乡 镇。方案一、预留“古武高速”和“福广高速”的指标后,按上一轮规划确定 的指标分解方案分解本次规划指标,可按上一轮各乡镇各指标占全县相关指标 的比例与新一轮规划指标之积计算新一轮规划指标,这个方案的特点是与上一 轮规划联系较紧密,但是比较不符合实际,一方面是原来全县经济发展重点已 经发生转移,如原来重点在安厚镇发展工业用地,而目前主要在文峰镇的平和 县工业园区;另外一方面是在上一轮指标中,占用农用地指标与占用耕地指标 的比例接近 3.9:1,新一轮可用控制指标中占用农用地与占用耕地指标的比例 为
34、2.5:1,而近期的比例将近 1.7:1,如果按照上一轮各乡镇分项指标,将导致 部分占用农用地指标超出耕地指标。方案二、按照各乡镇的需求量预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个乡镇的用 地需求,但是由于部分乡镇预测的不准确性、定位的不科学性,导致预测需求量普遍偏大,不符合集约节约用地的需求。方案三、建设用地安排充分考虑了非均衡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区域用地 指标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对基本农田面积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降低了重 点发展地区的保护率,适当调高了农业地区的保护率;较好地注意了各项用地 指标的相互关系;控制指标方案与部门规划和实际用地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因此主要采用方案三。表 3上一轮指标分乡
35、镇下达情况表单位:公顷行政单位1997-2000 年1997-2010 年新增面积其中:占农新增面积其中:占农用地其中:耕地用地其中:耕地平和县513.47470.93107.601712.331592.67326.67小溪镇101.60100.939.67397.53386.4733.33山格镇7.536.404.8741.8738.7320.60文峰镇46.1345.077.6796.1394.0740.67南胜镇12.6712.205.3399.0093.2725.33坂仔镇25.1325.132.00209.67196.8712.73安厚镇20.5318.7310.8790.8085.
36、6041.27大溪镇13.8712.473.6759.4757.6721.33霞寨镇2.732.272.2754.7348.2030.47九峰镇21.2019.6012.0060.1356.2731.27芦溪镇2.271.871.8744.6740.6014.13五寨乡9.409.074.6028.1327.338.93国强乡9.406.472.1349.0042.6711.73崎岭乡6.135.003.3328.4024.8012.33长乐乡8.138.131.0018.6018.276.47秀峰乡15.2014.202.3334.8731.6011.67表 4上一轮指标分地类下达情况表单位
37、:公顷、%类型占总面积 比例农用地占 用比例耕地占用 比例年平均增 加量积其中:占农用地其中:耕地城镇村工矿1334.131246.33273.0077.9178.3983.57102.63交通178.20162.3342.3310.4110.2112.9613.71水利200.00181.3311.3311.6811.403.4715.39合计1712.331590.00326.67100.00100.00100.00131.72新增面表 51997-2005 年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表单位:公顷、%类型占总面积 比例占农用地 总面积比 例占耕地总 面积比例年平均增 加量新增面积农用地其中:耕地城
38、镇67.5167.0917.458.268.353.307.50农村600.35595.36436.2673.4274.1182.5166.71独立工矿108.70100.3055.1213.2912.4810.4212.08交通33.9133.7114.944.154.202.833.77水利5.535.424.550.680.670.860.61特殊1.731.500.430.210.190.080.19合计817.73803.37528.74100.00100.00100.0090.86其中:占表 62005-2007 年建设用地审批情况表单位:公顷、%行政单位比例新增面积其中:耕地小溪
39、镇61.1560.3017.4945.11霞寨镇0.370.370.360.28山格镇14.5414.548.8310.72文峰镇27.4227.4210.9720.22安厚农场21.0921.092.8215.55五寨乡6.796.793.055.01坂仔镇4.213.520.003.11合计135.57134.0343.52100.00其中:占农用地4、各乡镇建设用地规模指标(1)经济定位平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根据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资源特点,注重发挥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加强分类指导, 推进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激发城镇带动乡村活力,提高产 业融
40、合要素集聚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一层面:主要包括小溪镇、文峰 镇、山格镇、坂仔镇、九峰镇、南胜镇、五寨乡等乡镇,该层面是目前全县经 济发展最基础最强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体制创新和技术方面应用 走在全县前列,通过生产要素重组,经济技术融合,承接台湾、厦门、泉州等 地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增创工业、农业、旅游业、流通业和外经贸合作优势,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带动全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作用;第二层面: 主要包括霞寨镇、大溪镇、安厚镇、国强乡、崎岭乡、安厚农场等乡镇(场), 该层面是全县目前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短期内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 域,要立足经济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加强与沿
41、海发达地区在农业、工业、旅 游业等方面的交流和协作,特别是要主动承接工业产业转移,不断壮大规模, 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第三层面:主要包括芦溪镇、长乐乡、秀峰乡 等乡镇,该层面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要通过科技、资金投入,抓 紧实施交通、水利、市场等重点设施工程,努力改善区位条件,注重发展蔬菜、 茶叶、名优水果、林竹、畜牧等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边 界贸易,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发展“飞地工业”,推进农业产 业化、经济市场化和发展外向化进程。根据平和县城镇体系规划,小溪镇、山格镇县域中心,全县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特色绿色产业、轻型制造业和现代旅游服
42、务业为主的 园林小城市;九峰镇定位为县域副中心,平和县农产品品牌经济创新地,以省 际边贸大市场为特色的平和县西南中心镇和门户;坂仔镇定位为县域副中心, 平和县农产品品牌经济创新地,以生态农业为载体的农贸工相结合的平和县中 部农业城镇;文峰镇为闽南重要朝拜观光旅游基地,以轻加工业为特色的平和 县东北部旅游工贸城镇;南胜镇以食品加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工贸旅相 结合的平和县东南部工业城镇;大溪镇以省级风景名胜区为特色,旅贸工相结合的平和县南部旅游商贸城镇;霞寨镇以食品加工业为特色,工贸农相结合的平和县中部工业城镇;芦溪镇以名优农产品综合加工为特色,农贸工相结合的 平和县西北部农业城镇;安厚镇以农
43、牧产品生产加工为特色,农贸工相结合的 平和县南部农业城镇。(2)乡镇建设保障特点 小溪镇重点保障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包含大坂洋工业区)、福广高速; 山格镇重点保障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宝丰工业集中区以及相关工业项目用地、福广高速;文峰镇重点保障南霞村新农村建设用地、平和县文美机械制造(汽配)产 业园区二期、城镇建设用地、平和县工业园区、三平风景区建设和平和县文美 机械制造(汽配)产业园区;南胜镇主要是保障南海庄园和城镇用地; 坂仔镇保障部分大棚工业用地和城镇用地、福广高速、古武高速; 安厚镇主要是保障福广高速、古武高速、城镇用地和部分工业用地; 大溪镇主要保障福广高速、省道东东线、九大线、相关电力设施
44、用地以及城镇用地;霞寨镇主要保障古武高速、省道东东线、“南霞线”霞寨坑内至南靖葛竹; 九峰镇主要保障九大线、城镇用地、九峰工业集中区; 芦溪镇主要保障古武高速、省道东东线、“南霞线”霞寨坑内至南靖葛竹; 五寨乡主要保障“山旧线”平和县五寨至观音亭、集镇用地和五寨联安工业集中区;国强乡主要保障福广高速、古武高速、省道东东线、坂云线、集镇用地; 崎岭乡主要保障集镇用地和部分工业用地; 长乐乡主要保障集镇用地和部分工业用地; 秀峰乡主要保障集镇用地和部分工业用地;安厚农场主要保障福广高速、村庄建设和安厚农场工业集中区。(三)与相关规划协调情况1、与上级规划的衔接情况 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漳州市土
45、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为制定的主要依据。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贯彻和落实了市大纲的有关规定,保持了指导思想、原则上的一致。服从市大纲下达的控制指标和用地 要求,根据市大纲的指标进行了指标的分解,保证了市大纲的落实。指标采用上级下达的亩转换为公顷计算,指标中不一致的地方主要是园地 指标,原因园地在县级规划中尽量和二调衔接。平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表 7平和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与市级衔接表单位:公顷指标规划基数规划至 2010 年规划至 2020 年市级规划(A)县级规划(B)差值(B-A)市级规划县级规划差值(B-A)市级规划县级规划差值(B-A)指标(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开放式框架工业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平盘电滑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TGV基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完全生物基聚酰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幼儿绘本讲述与演绎幼儿绘本讲述的停连运用技巧讲解
- 2025景区商场蛇年新春嘉年华活动策划方案
- 2025绿洲集团工程合同管理规范
- 沙石采购合同范本工程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打印机耗材长期供货合同
- 防雷技术服务合同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报告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