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碳纤维板施工工艺、施工方案2015 华中建科_第1页
粘贴碳纤维板施工工艺、施工方案2015 华中建科_第2页
粘贴碳纤维板施工工艺、施工方案2015 华中建科_第3页
粘贴碳纤维板施工工艺、施工方案2015 华中建科_第4页
粘贴碳纤维板施工工艺、施工方案2015 华中建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卡本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粘 贴 碳 纤 维 板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4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5第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11第一章 编制依据1、 改造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主要规范规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 50608-2010)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一、碳纤维板特点1、抗拉强度高,是同等截面钢材的7-10倍;2、重量轻,

2、作业轻松,补强后基本不增加构件的自重和尺寸;3、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的变化;4、施工便捷,粘贴1层碳纤维板的补强效果相当于48层碳纤维布,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结构性能,施工质量易保证;5、适用范围广,混凝土构件、木结构、钢结构均可进行加固,可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6、施工后也很容易进行目视或锤击法检查。二、适用范围 本工艺可用于混凝土结构抗弯、抗剪加固,同时广泛用于一下结构情况补强: 混凝土构造物的板及梁的补修、补强; 壁和板周边的开口处补强; 木造建筑物的梁等的补强; 桥板、桥墩、桁的补强; 隧道、电缆管线的补修、补强。 三、施工准备材料准备:施工所使用

3、碳纤维板、配套胶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13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 GB 50608-2010的相应要求。机械准备: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锚固用加压系统经检验可以正常使用;人力准备:参与施工人员完成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及相应要点;四、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样砼表面处理对不平整处找平处理板材及砼表面涂一层粘接剂粘贴板材清理板材边缘的粘接剂配制环氧胶泥除去板材粘贴面的保护膜配制粘接剂剂 粘贴碳纤维板施工流程图2、砼表面处理1 在粘贴的部位按设计图纸放样定位。2 铲除砼表面砂浆,露出砼面,用角磨机除去所

4、有的污物,保证砼面的平整、无突出的尖锐处。3 砼表面如有较大剥落、蜂窝、腐蚀等缺陷时,应进行凿除并进行找平处理。(见找平处理)4 处理完毕后,用丙酮将砼表面的灰尘除去。5 最后用2m的直边靠尺检测已处理过的表面水平方向上的差异,最大允许差异任何方向上2m为±5mm。3、找平处理1 未能满足平整要求的砼表面应重新处理。2 对小的不平整部位用刮刀嵌填环氧粘接剂。3 对大的不平整部位可采用环氧胶泥填补处理。4、粘贴碳纤维板材1 粘贴剂采用环氧粘接剂。2 按一定比例配制环氧粘接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用量,严格控制使用时间。3 用刮刀将环氧粘接剂在处理的砼面上涂上薄薄的一层。4 然后除去板材

5、粘贴面的保护膜,板材表面应擦拭干净(如粘贴两层时对底层板的两面均应擦拭干净),在板材上涂1-2mm厚的粘接剂(板材中心区为3mm),呈突起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mm。5 将板材放置在砼面上,用滚筒均匀施加足够的压力,使粘接剂从两边溢出,保证密实无空洞,施工操作时必须保证板材和砼面之间最小有2mm的粘贴厚度。6 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板之间的空隙不小于5mm。7 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如不能立即粘贴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板重新做清洗工作。 8. 最后除去多余的粘接剂,清理边缘。 5、施工注意事项1 加固部位基层砼抗压强度不低于C15。2 碳纤维板应通长布置,如需搭接时应沿纤维方向搭接,搭

6、接大于200mm。3 施工温度以535宜。4 碳纤维板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5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的弯折。6 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7 配置粘接剂的施工的场地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8 现场施工人员应穿着工作服,同时佩戴护目镜、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现场吸烟。五、材料技术指标碳纤维板的主要力学性能必须达到碳纤维板材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级)力学性能指标检验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抗拉强度标准值(MPa)2400GB/T 3354弹性模量(MPa)1.6×105GB/T 3354伸长率(%)1.7G

7、B/T 3354弯曲强度(MPa)-GB/T 3356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附录E层间剪切强度(MPa)5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附录D碳纤维浸渍、粘贴用胶黏剂安全性能指标须达到A级胶的要求:碳纤维胶黏剂性能指标检 验 项 目性 能 指 标试验方法标准胶体性能抗拉强度(MPa)40GB/T 2568抗拉弹性模量(MPa)2500GB/T 2568伸长率()1.5GB/T 2568抗弯强度(MPa)50,且不得呈脆性破坏GB/T 2570抗压强度(MPa)70GB/T

8、2569粘结能力钢钢拉伸强度抗剪值(MPa)14GB/T 7124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20GJB 94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2006)附录F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GB/T 2793底胶及修补胶性能指标检 验 项 目性 能 指 标试验方法标准底胶钢钢拉伸强度标准值(MPa)14GB/T 7124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2006)附录F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GB/T 2793混合后初黏度(23时)(mPa.s)6000G

9、B/T 12007.4修补胶胶体抗拉强度(MPa)30GB/T 2568胶体抗弯强度(MPa)40,且不得呈脆性破坏GB/T 2570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2006)附录F第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一、粘贴碳纤维安全注意事项:1、配套树脂的甲、乙两组份应密封贮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2、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好防护口罩;3、施工场所应配备各种必要的灭火器,以备救护;二、安全防护措施1危险处,在边沿处设置两道护身栏杆,并应于夜间设红色标志灯。2.各施工用架严格按照脚手架安全技术防护标准和规范搭设。三、现场临时用电措

10、施1.建立现场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明敷暗设。2.施工现场内所有电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的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3.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4.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临时用电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配电箱应有门锁及防水措施。四、消防管理措施1.为加强本工程场内的消防工作,确保施工期间无火灾、火险事故,保障施工生产能正常进行,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现场安置消防水桶、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