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_第1页
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_第2页
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_第3页
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_第4页
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 愚以为,孔子的避世思想,可从两方面观而得之。其一,从论语中记载的隐士和孔子擦肩而过的场景中,可见孔子对隐士的态度;其二,从论语中对孔子“听其言观其行”,可见孔子避世思想的本真流露。一、从孔子和隐士的几次擦肩而过窥其避世思想显然,不论是“大隐于朝”、 “中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做隐者历来是避世者最醒目的行为标志。在这个标识面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从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上,又能见到什么呢?南怀瑾说, “一些人说孔子思想与隐士相对, 其实一点都不相反,甚至孔子也有避世隐遁的观念” ,他在评论孔子“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这段话时说, “这一段表面上看,孔子

2、反对隐士,实际上这一段包含着浓厚的隐士思想。贤者辟世,时代不对了,觉得无能为力,挽回不了的时候,只有辟世。那么辟世干什么呢?就是保持有用之身,等待机会,做更大的贡献。讲不好听一点,也就是消极的自全其身。” 1“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 2 显然,孔子对隐者进行了分门别类。辟者,避也。孔子把隐居的贤士按照“避”之程度深浅,分成了四个层次,当然他不认为彼此有高下之分。最彻底的隐士自然是“避世”之士,像伯夷、叔齐这样跑到深山老林里去,采薇为生,不食人间烟火,最后饿死也不出山,就属于此一类。其次辟地,说的是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跑的方向当

3、然是去乱国,适治邦。其次辟色,就是君主或上司在礼貌上对自己越来越怠慢,就要考虑是不是该走人了。孔子很看重脸色的,比如,当子夏请教什么才算行孝时,孔子说: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 孔子认为,不要以为帮父母做点事,有好吃好喝的先紧着父母就是孝子了。关键在于,在做这些时,还要给长辈好的脸色。如果给大人难看的脸色,还不如别这样侍奉。孔子自己就因为没有得到好颜色就有过一走了之的经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灵公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卫灵公和孔子谈话的时候,见天上飞来大雁,就只顾看大雁。孔子可能觉得心不在焉的卫灵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对自

4、己很不尊重,就又跑回原先呆着的陈国去了。比辟色程度更轻一点的就是辟言,听人言语不对付,就避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遇到不讲理的人,惹不起躲得起,不跟人一般见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毫不含糊地肯定了“贤者辟世”,还宣称“作者七人矣。 ”那么,在孔子眼中,哪七人可以称之为“辟世”的实践者呢?先看钱穆的看法:“论语记孔子所遇隐士,如长沮,桀溺,荷族丈人,石门,荷赍,仪封人,狂接舆,适得七人之数。” 4不过,对于这“七人”到底是谁,说法不一。杨伯峻试论孔子一文中就把微生亩看成是隐士:在论语一书中反映孔子热心救世,碰到不少隐士泼以冰凉的水。除长沮、桀溺外,还有楚狂接舆、荷族丈人、石门司门者和微生亩等等。钱穆和

5、朱熹观点类似,朱熹解释“封人”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居于下位者也”。朱熹同时认为,“不可知其论何,必求其人以实之,则St矣”。5在朱熹看来,不必拘泥于分辨七人到底是谁,否则就要成老学究了。如果我们把最有争议的微生亩和仪封人对比一下,恐怕微生亩是隐者的可能性更大。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6仪是卫邑,孔子去鲁之卫,又去卫适陈,卫邑的守边官要求见孔子,见过以后,他似乎想安慰孔子的学生不要忧虑于孔子丢官失位,他的理由是天下无道,老天爷将会发号司令,要把孔子当木铎,向世人宣行大道。显然,这位封

6、人对孔子是以激赏的态度来看他的,他把孔子视为一个警世者,一个先行者,一个传道者。再说,一个真正的隐士,是不会只要是君子从这里取道,必然会嚷着要见面的。隐士显然不会轻易当“追星一族”的。而微生亩对孔子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 “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 7微生亩对孔子直呼其名,可见其态度之倨。不仅如此,他还直斥孔子带着学生栖栖遑遑四处奔走,是想以口舌之辩以取悦于诸侯,孔子不得不予以否认,并辩解自己这样做是不想弃绝人世做一个固执己见的人,而是想多方求道。孔子还举例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言下之意,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微生亩对孔子率直和无所顾忌的态度,和长沮

7、、桀溺、荷族丈人、石门、荷赍、狂接舆六位在论语中明显带着隐士印记的人,几乎如出一辙。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 “奚自?”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8这个石门的守门人尽管在常人看来位卑言轻,可他的洞察力几乎对孔子做了未盖棺而论定的判决:孔子不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道家看来,这和西方的西西佛神话一样,悲壮但无济于事。孔子有一颗救世之心,可是周室衰微,孔子无力回天;陪臣执国政,孔子无力回天;世风日下子杀其父臣弑其君,孔子无力回天。可孔子并不甘心,他四处奔走游说,力图重新建立社会秩序,塑造完善的个体人格。尽管孔子四处碰壁,还是发奋忘食,乐以

8、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救国图治的热情从来没有减弱过。石门这样大隐于市的隐者,尽管佩服孔子的热诚,但并不看好孔子的做法。他们认为与其白费力气,不如随顺自然,何苦要去螳臂当车呢。再来看下一位:荷蒉者,他的洞察力更进一筹。石门见孔子心之宏观,把握了孔子“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的使命意识;荷蒉则见孔子心之细微,清晰地分辨出了孔子微妙的内心世界: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 “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 “果哉!末之难矣 9 。荷蒉从孔子的击磬声里听到了孔子的“有心”,理解到了孔子“莫己知也”的内心之叹。他认为孔子击磬是敲给卫国

9、的当政者看的,不过,他似乎在告诫孔子,要过河,如果,水浅撩起衣服就过去了;如果水深,撩起衣服也没用,你孔夫子看来在社会上混是不知深浅啊!既然没人理解你,你为啥还要敲出声音给人听到呢?何必多此一举!笔者注意到,在“莫我知”这个问题上,孔子是矛盾的。子曰: “莫我知也夫! ”子贡曰: “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0显然,孔子自己也有不为人知的慨叹,而与此同时,他又教导学生“莫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但在颠沛流离之际,荷蒉几乎是直接揭开了孔子内心的伤疤。孔子对荷蒉直指内心的揭示无话可说,对于一个果决于忘世的担草人,孔子虽不苟同,却也不想非难

10、他。再说,孔子击磬,何尝不是以一个隐者的心态和风度,在不见容于当世的时候击磬聊以自娱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1 。鲁有石门,卫有荷蒉,陈蔡间有长沮、桀溺,孔子一路奔走,一路频频与异人擦肩而过。来到楚国,亦无例外。楚国狂人且直接在孔子车前唱起了歌来!凤鸟本当治世则现,乱世则隐,可孔子在乱世却不知归隐山林田野,还大老远跑到楚国来,即使得仕于楚,恐怕也是凶多吉少难逃危殆啊!佯狂避世的接舆在歌里是一种讽喻,更是一种规劝,孔子可能受其警醒,却没能追上他答话。“孔子抱明道行道之心

11、,曾一度之齐,不得意而归。又以不得意而去鲁之卫,复以不得意而去,亦曾一度欲去之晋而未果,道困于宋。其在陈,虽仕如隐。今之来楚,宜无可以久留之理。 ” 12孔子一行接下来偶遇的长沮、桀溺两人,和后来的诸葛亮一样,躬耕陇亩以自给。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 “子为谁?”曰: “为仲由。 ”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

12、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13长沮对派子路前来打探道路的孔子,以一句意味深长的双关语,暗示了孔子的四处跋涉未必必要。 “知津” 在这里不仅指对渡口对路线的了解,还暗含了对现实和命运的把握。既然你孔子是知津者,又何必要别人来指点迷津呢?而桀溺则直接指明了孔子的奔走呼号对改变时局无能为力,正如江水滔滔东流无法阻挡,个人要在时代的滚滚洪流前力挽狂澜,无异于螳臂当车。桀溺甚至有点拉子路入伙的意思:你与其跟着孔子做避人之士,还不如跟我们一起直接逃离这世事的喧嚣扰攘!孔子听完子路的汇报,不禁长叹,他的太息声中是一种深刻的无奈:正如飞鸟和走兽各以群 分,我也只能和人世打交道

13、了!假使天下有道,我就没有必要这样执着地想改变现实了!言 外之意,孔子何尝不想和长沮、桀溺一样优游世间啊!可惜的是时不我待啊!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族。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4子路“拱而立”的恭敬,换来了荷族丈人杀鸡为黍的好饭好菜招待。荷族丈人一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两千多年后批判

14、孔子的经典名言。事实上,荷族丈人关心的是在乱世中老百姓更需要安身立命,而子路的一段话,似乎也在传达孔子的想法:安身立命,顾及了家庭伦理的长幼之节;而有德有才者在乱世中隐居不仕,尽管洁身自好,但也荒废了君臣之义的大伦。我们可以看到,七个隐者中,只有微生亩孔子直接与其对话,还解释了微生亩对自己的当面诘问,其他六人中,荷赍从孔子门前过,接舆、长沮、桀溺,孔子在车上见到,荷族丈人是子路遇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隐者要么对孔子师徒态度倨傲,要么对他们直接讽喻,要么对他们提出警告,要么对孔子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和透视,而孔子却对他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尊重,对他们的诘难,似乎只有小心的申辩和解释,态度可谓恭敬有加

15、。为了能和隐者对话,孔子甚至下车要和楚狂接舆说话,可惜对方惟恐躲避不及;为了见荷族丈人,孔子要子路“反见之”,可惜同样未能遂愿。我们不难推断:第一,孔子对避世者显然没有持否定的态度,而是有着相当的敬重。我们来看这七个隐者,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隐士呢?微生亩身份不明,但从他对孔子直呼其名,态度很倨傲,可能是一个比孔子年长的老者,一个洞明世事的老隐士。长沮、桀溺在耕田,荷蒉挑着一担草,可见他们跑到乡下当起了农夫。荷族丈人挑着竹器走在路上,恐怕靠一门手艺而混迹江湖。与这些跑到山野里当游民的人不同,石门司门者更有趣一点,他藏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天看守城门,看着人们进城出城。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人情冷

16、暖希奇古怪的事,尽收眼底,做一个旁观者,有种心远地自偏的感觉。至于狂接舆,那就更是佯狂避世,想骂就骂,想唱就唱,活脱脱一个桀骜不驯的狂人。可见,这些隐士都对社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与孔子的汲汲于用世大异其趣。可是,孔子在国君面前都敢脸色不对就要一走了之,对这些隐士却任凭对方嬉笑怒骂,还特别真诚地想与他们交流,可见孔子对他们敬重有加。第二,孔子很想和避世者交流,一为从另一个角度为自己指点迷津,二为自己四处求仕推广仁和礼的举动做出辩解。孔子尽管对自己以仁义修身、以礼乐治国的主张深信不疑,但当他一次次被不同的国君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拒之门外的时候,他需要寻找大道不行的答案。向隐者发问是一种恰当的选择,至少

17、可以通过隐者来自我反观。一个失意者向曾经的失意者打听前车之鉴,是很自然的事情。另外,隐者往往代表一种民间的、在野的力量,这种力量历来是不可小觑的。孔子尊重隐者,某种程度上是在争取在野力量的支持。第三,孔子对自己没有走上避世者的道路表示深深的无奈。如果身处治世,自己何尝不想洁身自爱高蹈避世,享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山水之乐呢?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孔子在子路向长沮、桀溺问路后的感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我们仔细揣摩孔子的言外之意,不难发现:孔子其实很想像这些隐士一样,修理修理地球,挑担干草或者竹器之类在天地间行走,或者装疯卖傻,或者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舒,如此优游岁月,岂不快哉?

18、在孔子看来,这样做的前提是 “天下有道”。 在天下无道的时候,是不能撂挑子只图一身轻松的,而是要发奋忘食挽狂澜于既倾,甚至到“席不暇暖”的地步。微生亩骂孔子的,正是他这种栖栖遑遑时不我待的劲头。如果天下有道,孔子就没必要去改变什么了,自己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奔走,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从孔子无奈的感叹,可以看出,孔子内心深处是有隐者情节的,而孔子没有走上这条道路,只是一种责任在推动而已。正如钱穆所言: “孔子尝欲居九夷,又曰乘桴浮于海,是孔子非不同情于隐者。然世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得人人皆隐。 ” 15第四,当孔子之时,儒道未为泾渭分明,故他没有与佯狂隐者针锋相对,而是抱着求与切磋的态度。至多他采

19、取“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宽容态度。像儒家始祖、素王、至圣先师等等称号,是后人送给孔子的尊称,是人为封给他的。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和孔子大致同时代。恐怕这两个人并未预想到后来人会把自己划归到两个不同的阵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和老子自身,我想并不会有什么门户之见。避世思想既然古已有之,那么,就不该是老子一脉的专利,对孔子有避世思想就不必大惊小怪。而正因为孔子不时闪烁避世的情怀,反而可见孔子思想之博大;正因为孔子没有亲蹈避世道路,可反衬孔子救世使命感之强烈。第五,在孔子看来,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因此,自己和隐者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诸侯纷争、世风日下的乱世做出一种反应,而对于隐者而言,

20、 “君子藏器于身, 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16 可见,孔子把自己和隐者看成是殊途同归的忧世者。有意思的是,论语中孔子所列举的逸民刚好也有七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 “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17孔子对遁世逸民的境界进行归类,可见他对逸民的重视。二十四史中多见为逸民列传,可见逸民在中国历史上占一席之地。孔子对七位逸民的评价,可以看到他的避世观有着鲜明的特点。孔子认为,伯夷、叔齐隐居饿死,是不降志,不仕乱朝

21、,是不辱身。至于柳下惠、少连在鲁做官,三黜不去,自然是降志辱身了,不过,言谈举止合乎人伦常理,如此罢了。虞仲、夷逸,隐居废言,欲洁其身。孔子显然很重视志、身、言的关系,志是内在的,身是外在的,言寄寓于身,又能言志,是二者的桥梁。孔子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志,对于一个隐者来说,志之高洁最为重要。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 18可见孔子认为,杀身成仁是值得肯定的。言既然是身体的表达者,那么,当我们把身隐藏起来的时候,自然就不需多言了。显然,道家把保全生命作为隐者的出发点,孔子则把高尚其志、实现内心的自我完善作为隐者的终极目标。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要“穷不失义”、 “

22、独善其身” 。孔子把自己和七人位逸民做了个对比,孔子之所以自称 “无可无不可”, 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 ”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避世与否,是“无可无不可”的,这实际上就是两者皆可。意思很明显,当世道清明的时候,应该出来做官的; 当世道溷浊的时候,只需要修身养性,做个自了汉就行。孟子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19宪问耻。子曰: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 20从孔子和弟子原宪的这段简短对话,可见孔子对避世的两可有一个标准: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有意思的是,原宪还真的

23、实践了老师的教诲,他选择的是耻于在无道的世界里升官晋爵,而是成了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列名的游侠奇士,“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原宪在孔子死了以后,没有选择建功立业,而是退隐于江湖草泽之中。孔子的学生,有子路 那样的积极用世的弟子,有颜回那样的学问道德值得称道的好学生,也有原宪这一类逃名遁 世的隐士。原宪知道所处的世道太乱,无法有所施展,因此远走山林,韬光养晦,浪迹于江 湖之远。 二、从论语的师生对话看孔子的避世思想1 、 “孔颜乐处”的境界 宋代理学家程颢回忆“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周敦颐指出: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24、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 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21孔子表彰颜回能够超脱于衣食住行的穷乏简陋,而有着内心的自得之境。内心有了涵养道德的乐趣,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就是个小问题了。所谓的 “孔颜乐处”是一个精神境界的问题,体现了儒家追求内圣的理想境界。颜回贫而乐,达到了一种超越富贵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孔颜乐处,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对于外在世界,儒家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时候,往往难免心为物累,当我们在内心逃离这个尴尬的外部世界时,特别是保持一种心性的完满感觉时,就不会被物

25、质所形御了。孔子还说过类似的话,比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物质条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内心充盈着因领会人间正道而带来的精神的愉悦。这种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不失为一种贤者的境界。在理学家的眼里,儒者需要压抑自身的欲求而屈从于社会的道德约束。而在孔子当时,似乎强调的是不要心为物累,与其不义而富,倒不如贫且逍遥,一种放达开阔的胸怀是孔子所推崇的。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2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23在这里,孔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

26、义利之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当视如浮云。而在贫穷困窘的遭际面前,要保持人格的尊严,不低声下气取悦于人;反之,我们掌握了人间财富,则要为富知礼,不得骄奢淫逸不可一世。孟子在这一点上完全秉受了孔子的真传,他对大丈夫的定义标准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4在礼的前提下,在义的前提下,孔子显然是一个乐得逍遥派。尽管他不同于彻底的遗世独立者,无法做到相忘于江湖,但他所欣羡的“曲肱而枕之”的自由和浪漫、他流露出的视富贵如浮云的处世态度,和避世者们安于困窘、自我解放的旷达和超然,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对于孔子还是隐者们而言,精神的快感,放逸的境界,都是一种至上的享受。2、 “吾与点也”的避世想往孔子的志趣,说得大一点,是“兴灭国,继绝世”,如果说这句话听起来还有点空洞,那么,孔子自己说的“吾其为东周乎?”说明孔子一旦有机会,很想在东部建立一个恢复了周朝礼乐制度的理想王国。孔子的志趣,说得小一点,则从下面这段师徒对话可找到具体的表述:颜渊、 季路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